论! 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面对天然砂价格不断上涨带来的压力,在资源有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因素下,用机制砂作为细集料将是今后混凝土工程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论!   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机制砂俗称人工砂,岩石经过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由于各地机制砂的料源、生产设备和工艺不尽相同,导致生产出的机制砂在化学成分、颗粒形状、表面结构、颗粒级配以及石粉含量等性能方面与天然砂都大不相同。

下面小编简单的介绍一下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影响:

1、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相较于天然砂,机制砂是由岩石破碎而成,其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颗粒级配较差,大于2.36mm和小于0.15mm的颗粒较多,而0.3~1.18之间的颗粒较少。配制混凝土时,致使混凝土和易性差,不易施工,拌合时需要更多的浆体材料来包裹填充。在不掺天然砂来调整颗粒级配的情况下,可加大机制砂用量,提高砂率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石粉含量是影响坍落度的重要指标,石粉含量太低(小于5%)时,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较差。当石粉含量控制在10%~15%时,可提高少许或不加大胶凝材料的用量,配置出来的混凝土和易性等各项指标也能满足施工要求。

按机制砂的特点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通过合理利用机制砂中的石粉,调整机制砂 的砂率,可以配出和易性很好、适合泵送 的机制砂混凝土。(现在新出的第六代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对机制砂 的粒型、级配、含粉量等方面能做到很好的改善)

2、机制砂对混凝土的用水量的影响

在水胶比相同的条件下,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要小于河砂混凝土。由于机制砂本身具有裂隙、空隙及空洞,且表面粗糙棱角多,表面积大,且含有10%左右的石粉,吸附力了更多水,坍落度减小。在相同条件下,配置相同坍落度的混凝土时,机制砂比天然砂需水量增加10~20kg/m³,但正是由于机制砂表面粗糙,粘接力大于河砂,即使水胶比提高0.03%~0.05%,强度也不会低于河砂配置的混凝土。

论!   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机制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因为机制砂表面粗糙、多棱角且尖锐,粘结力远大于河砂。另外机制砂中大量的石粉填充了骨料间隙,使混凝土内部更加密实,这也符合混凝土越密实,强度越高的理论。对于混凝土强度,石粉含量应介于10%~20%之间,超过这个值混凝土抗压强度便会降低,过低则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经过数据显示,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比天然砂和混合砂的强度都要高,而且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并不影响混凝土性能,相反还能达到工程施工速度快,过早拆模版带来的一些弊端。

4、机制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由于大量的石粉填充,使混凝土的致密性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越密实,抗渗抗冻性越好。机制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具有一定的微集料填充效果,从而改善了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抗冻性、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抗硫酸盐侵蚀以及抗碳化性能方面都有与天然砂。(目前较为先进的塔楼式VU砂石骨料优化系统,对机制砂的粒型、级配、含粉量可做到可调可控)

小编认为:随着机制砂应用的不断推广,会对机制砂的优缺点进一步认识,也将会有更全面更权威的应用标准出台。

论!   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机制砂

论!   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塔楼式VU系列骨料优化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