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導!足協欲打造主帥全華班!土帥扎堆上位並非盲目跟風

在上個賽季的中超賽場,與聯賽中佔據大部分的外籍教練相比,本土主帥的比例非常微不足道。從賽季初開始僅有遼足馬琳、貴州的黎兵、河南建業的賈秀全這幾位本土主帥帶隊征戰,無一例外的是三人均在賽季中途下課。只有長春亞泰的陳金剛從中途接手執教到了賽季末,而肇俊哲、郭光琪、吳金貴三位土帥只是在賽季最後階段才接手了球隊。正因為土帥在中國很難找到教練的工作,才出線了越來越多的教練從執教領域向管理領域變型的例子,土帥在中國聯賽的生存危機可想而知。

政策引導!足協欲打造主帥全華班!土帥扎堆上位並非盲目跟風

而在即將到來的2018賽季,土帥的地位可能會有大幅度的提升,《人民日報》在今年多次刊文重視本土教練生存現狀的問題,並鼓勵各個俱樂部大膽啟用本土教練,這種政策引導性的報道對本賽季各個俱樂部的選帥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越來越多的俱樂部開始啟用本土教練。

政策引導!足協欲打造主帥全華班!土帥扎堆上位並非盲目跟風

從長春亞泰留任陳金剛,上海申花續約吳金貴開始,中國各個級別聯賽掀起了一股土帥迴歸的浪潮,山東魯能任命俱樂部副總李霄鵬為球隊主教練,上海申鑫任命朱炯為主教練,黎兵成為了四川安納普爾那隊的主教練,李鐵則成為了武漢卓爾的新賽季主教練。當然,明年中國聯賽的賽場上的土帥並不止這些,還有眾多的球隊在進行換帥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土帥重新走上執教崗位,這對於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肯定是一大利好。

而在不久前足協組織的一次教練培訓班上,中國足協內部已經開始針對培養本土教練制定相應的實施計劃,一位參加職業級培訓的教練透露,足協希望未來五到八年,中超球隊全部由本土教練來執教,這無疑對於中國足球的未來會起到促進作用,畢竟外籍主帥必然不會為中國足球奉獻一生,而本土教練水平提升後受益的一定是中國足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