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沙井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自古有习武的传统

说起沙井传统武术文化的代表

就不得不提到华林派功夫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华林派功夫在沙井有几十年的历史

极大地丰富了本地的武术套路

推动了地方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下面,我们一起跟着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螳螂拳(华林)

代表性传承人冼润长

了解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前世

辗转多地,身世“坎坷”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沙井华林派功夫

流行于宝安沙井及周边地区

属于北派南传之螳螂拳

发源于山东崂山华严寺

因南北语言差别,被沙井人误认为“华林寺”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冼润长是冼应登的次子

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武术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三十年代

自幼在山东崂山华严寺习武的李崑山

落脚于香港并开馆授徒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据首批徒弟陈贺球介绍

沙井蚝二村人冼应登正式拜李崑山为师习武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1941年

李崑山初次到沙井后,除冼氏兄弟外,其他拜师习武的人甚少。半年后,李崑山觉得沙井人并不尚武而离开沙井,来到了广州北郊的龙归市(现为龙归镇)。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1944年

冼应登的父亲冼稳重等人在石角头(今沙井二村)组织成立余庆社,主要研习莫家拳。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80年代冼应登在家门前演练”打虎式“留影

后来,为了提高本社武艺,冼应登父亲和叔父等人提议请李崑山回来授武,获得大家一致赞同。

临终之时,李崑山将秘传《点穴同仁书》及医术书籍传于冼应登,他不负李崑山所望将华林派武术在沙井发扬光大,其亲弟冼应宝、冼应根、冼应创等人各有所长。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两名儿子冼智标和冼润长更是尽得冼应登真传。由于医术出色,冼应登成为了沙井医院的创办人之一,并被礼聘为沙井医院副院长。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当年惠阳地区青少年武术的队员在练习刀术中的“虚步藏刀”和提膝架刀“动作。

1991

冼应登去世前,将《点穴同仁书》及医书交给两名儿子以作传承。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今生

是技艺更是文化,传承需重视

“因幼时顽皮,父亲对我要求特别严苛,学习的武术较为全面,从小便参加各项武术比赛,多次获奖。”冼润长回忆着幼时的点点滴滴。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1970年

11岁的冼润长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青少年武术队,并代表惠阳地区参加了当年广东省青少年武术表演赛。

1974年

冼润长被选入惠阳地区武术代表队,并获得广东省第四届省运会传统套路和规定套路两个单项优异成绩,帮助武术代表队在广东省第四届省运会上实现奖项“零的突破”。

在武术队期间

冼润长还在原有华林派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了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武术比赛规定的甲组套路刀、枪、剑、棍、长拳,最可贵的是培养了自创套路的能力。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多年来,为了发扬华林派武术

他常利用假期休息时间

组织后辈和徒弟们教授武术

还经常到香港协助

叔父冼国林教授武术和研究、交流各门功夫的特点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据冼润长介绍,华林派的传统套路有九点马、螳螂拳、翻车拳、六角势、文(武)插花、十字拳、辘轳拳、十二路谭腿、八段锦等;兵器有燕青刀、旋风双刀、单刀、剑、三节鞭、大扒、大关刀、缨枪、十字追魂棍(简称十字棍)等;还有拳对练、螳螂拳对练、兵器对练等。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沙井华林派功夫不仅是技艺

更是文化

其继承和发展不仅依靠

传承人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的精神

也需要社会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非遗魅力!沙井本土武术“华林螳螂拳”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