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洲際導彈的技術發展怎麼樣?

洞明哲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雖然日本受限於其戰敗國身份的限制,不能發展大規模進攻性武器裝備,但日本並不甘心於此,而是假借“自衛”之名,偷偷發展了多種進攻性武器,例如“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

除此之外,日本在技術儲備方面的“野心”也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的,為此有不少媒體稱日本可以在一個月之內造出核武器,雖然這種表述太過於誇張,但日本多年的核能發電確實積累了不少的核技術可以應用到核武器方面。

如果說核能發電與核武器還相差甚遠的話,那日本火箭發射與洲際導彈技術之間的聯繫絕對是分不開的。

要知道中國第一款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就是由東風4號彈道導彈直接改裝的,而且運載火箭的技術要求要比彈道導彈更高。從美國對東北某鄰居發射衛星,就直接斷定其洲際彈道導彈技術威脅的反應來看,就可以看出運載火箭幾乎是可以和彈道導彈技術掛鉤的。

雖然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率相當高,但中國在運載火箭技術上與其他航天強國還是又一定差距的,且不說美蘇兩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製造出最大推力超過3000噸的運載火箭,日本目前最大的H-2B重型運載火箭也走在了中國前面,該運載火箭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為16.5噸,地球同步軌道軌道運載能力為8噸,運載能力超過了中國所有現役運載火箭,運載能力能超過日本H-2B的長征五號目前還在試驗中。

如果說日本上千噸的運載火箭與洲際導彈扯不上關係的話,那日本最新研發的“艾普斯龍”運載火箭絕對是專門為洲際導彈量身打造的,該運載火箭採用固體燃料可以快速自動化發射(與我們的東風-31/41公路機動洲際導彈類似),而且他的運載能力只有1.2噸,與主流運載火箭發展方向顯得格格不入。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2019年1月18日,利用“艾普斯龍”運載火箭成功將7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說到這裡你肯定會想到分導核彈頭技術,另外7顆衛星重的太空風險企業衛星才是最引人注目的,該衛星可以定點(廣島縣上空)釋放5-20顆特殊金屬顆粒製造人工流星雨。

所以說日本利用運載火箭積累的洲際導彈技術已經達到了令人可怕的地步,包括軍事專家張召忠就多次提到日本可以利用“艾普斯龍”運載火箭隨時製造出洲際彈道導彈。


天下布武


不要高估了日本的技術能力,簡單點說,日本現在的運載火箭技術與現代彈道導彈發展是兩回事了,早就不是幾十年前火箭和導彈混為一談的時代,非要說過明白,就是如果只說洲際導彈的運載工具部分,那麼日本花點時間改造一下是沒問題,但是這個僅僅是把導彈(火箭)打上天的過程,是整個洲際彈道導彈裡最簡單的部分,連韓國都會,有什麼說的呢?而最為關鍵的彈頭載入(這跟航天具的載入是兩回事)、機動變軌、整流罩耐高溫、彈頭分導、核武器小型化等等,這些才是洲際彈道導彈的難關,對於現在的日本來說,一沒有技術儲備,二有美國監控,拿什麼搞定這些對於五大國來說當年都艱難的啃了很久的技術。

我知道很多人會提日本的“埃普西隆”Epsilon固體運載火箭可以改成洲際導彈,其實還是我們上面說的哪些問題,把這個火箭稍作改裝,加上導航系統,利用耐高溫的碳纖維和陶瓷材料,打出大氣層,射程超1萬公里,運載性能接近美國的“和平衛士”洲際導彈,那麼彈頭部分呢?上面說的那些技術解決不了,難道你是要發射過去一個導彈身子嚇唬人麼?

下面說說Epsilon火箭這個東西,這貨是用H2A火箭的助推器SRA-B作為第一級,改裝了M5火箭的三、四級當作第二、三級,有安裝了一個小型液體上面級,火箭全重91噸,直徑2.1米(DF-31直徑2米),能將1.2噸重的衛星發射到數百公里高的低軌道上,火箭分離速度7400米/秒,並且這款火箭採用了航天上很少用的熱電池作為電源,可以說熱電池一般都用在導彈、魚雷上,能量密度大、免維護、儲存期長,然而這玩意因為點火後不可逆性的原因,極少用到可靠性要求高,發射過程要求可隨時中止的運載火箭上,這也說明日本在研製這款火箭的時候,的確是想往洲際導彈上靠。以這個火箭改造成洲際導彈的話,載荷比跟美國的“和平衛士”接近,但還要差點。所以說日本如果想用這個改洲際導彈還是能行的,但是就是沒有彈頭技術,缺乏了彈頭技術這東西稱為“燒火棍”也不為過。

也許有人說,人家沒有核武器小型化技術,甚至連核武器也沒有,可以裝常規彈頭呀,好吧,你贏了,裝常規彈頭沒問題,關鍵是你用幾千萬一枚的運載工具,射出1萬多公里,投擲過去一個常規彈頭,你當是扔遠程手榴彈呢?所以,覺得日本有能力造洲際導彈的跟相信日本有能力三個月搞出核武器的一個水平。所以說,很多戰略武器不是想當然能造就能造,也不是說印度、巴基斯坦能造,日本科技水平高更沒問題,這些武器不是大白菜,你知道印度、巴基斯坦搞這些吃了多少苦,背後有多複雜的利益糾葛?


衛青點兵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由於國際法的限制和美國的約束,日本至今為止還沒有服役的洲際導彈,甚至還沒有可投入實戰的彈道導彈,但如果話題是日本的洲際導彈技術,那就另當別論,日本不僅有,甚至可以說日本這方面技術已經非常先進了。


能玩航天,就能玩導彈,核心技術是通用的

這就明白了,朝鮮伊朗宣稱發射衛星,美國為什麼這麼緊張了。在一定程度上,朝鮮伊朗也確實是這麼玩的,發射衛星,你不好管我,其實,扔到天上的那東西有沒有用不重要,我只是在測試和鍛鍊我扔石頭子的能力而已。因為能把衛星送上天,說明火箭發動機的推力、火箭控制系統等等,都已經過關了,改裝成導彈,只是換個載荷(衛星換成彈頭),重新裝定控制系統參數就可以實現,對於像日本這樣的國家,分分鐘可以搞掂的事情,不用費多大的力的。


日本航天技術非常先進,完全滿足洲際導彈的射程載荷要求

大家耳熟能詳的H2A火箭運載能力達到9噸,M5火箭,自重139噸,號稱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如果改造成導彈,射程1萬完全不在話下,就是名副其實的洲際導彈了。


彈道導彈的再入技術,對於日本來說應該也不是難題

有的網友認為,衛星與導彈幾乎唯一的不同,就是衛星丟上天就不用回來,而彈頭是必須回來的,不然就是二踢腳放空炮。彈頭返回大氣層,在彈道上叫再入段,由於十幾倍音速與空氣激烈的摩擦,產生極高的溫度,很多材料都受不了,可能就變成一顆流星貢獻給了霎那間的光芒了。從實際情況看,這一點麻煩應該也攔不住日本。

還記得日本"隼鳥號"吧?日本的探測器"隼鳥號"於2003年5月升空,隼鳥在成功抵達細川小行星並取樣,於2010年6月13日深夜返回地球,本體大氣層燃燒,裝樣品的膠囊艙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烏美拉(Woomera)。隼鳥號在宇宙中旅行了七年,穿越了約六十億公里的路程,第一個把小行星物質帶回地球,這是個了不起的任務,從樣品倉成功返回可以看出,日本已經掌握再入技術,搞彈頭也不是啥問題。


日本發展洲際導彈,有三個事件尤其值得關注

第一個事情

據日本共同社1月18日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8日上午從鹿兒島縣肝付町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了小型火箭“艾普斯龍”4號機,搭載的1顆實證衛星已進入預定軌道。該火箭共搭載了大學和民間企業等10家機構的共計7顆衛星。

其一,該火箭具備1.5噸載荷的近地軌道能力,推力完全滿足改造為射程1萬公里的洲際導彈。

其二,該火箭為固體發動機,相對於在發射前要加註推進劑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發射準備時間短,配套設備簡單,機動性強。中國新一代彈道導彈,都是固體發動機的了。

其三,此次發射,一箭七星,說明日本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已經完全成熟。

可以這麼說,艾普斯龍的這次發射,就是一次洲際導彈的預演。


第二個事情

去年3月,日本《產經新聞》報道了其防衛省人士討論開發射程400~500千米的彈道導彈的有關情況,並透露了這種導彈的部署設想。說明日本的野心已經走向了政策層面。


第三個事情

日本準備組建兩個營級編制,配備仍在研發階段的“島與防禦用高速滑空彈“,情報顯示,這種故意用花裡胡哨的名字掩蓋的,是一種類乘波體高超音速導彈,相對於傳統彈道導彈,速度更快,威脅更大,防禦更難。


當然,沒有核武器,洲際導彈的作戰能效比就顯得太低了。但據外國媒體分析,日本境內目前儲存的鈈材料,可以累積製造1000至1500枚原子彈,作為一個核電大國,且有著幾十噸濃縮U235,有分析認為,日本想要擁有核武器,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


日本這個國家,我們還是保持警惕為好,先還是讓美國摁著它吧。


汪彥良老兵部落


火箭技術與洲際彈導導彈技術有很大比例的重合部分,但是不同之處也很多,更確切的說洲際彈導導彈技術遠比火箭技術的要求要高得多。這也就是美國人對其他國家發展洲際彈導導彈聲色俱厲,而對他國發展火箭技術要相對寬容得多的原因。哈士奇與草原狼同源,長得也很象,但是本質上還是有巨大差別的。

日本目前沒有進行過洲際彈導導彈技術的驗證實驗,只進行過火箭發射實踐。

目前就大型火箭技術而言,全世界能製造發動機的國家,僅有中、美、俄丶法。能不依賴外部零部件和各種助力,而且還能自主設計和製造火箭的國家,僅有中、美丶俄。

朝鮮火箭只是拼裝貨,實踐效果並不好,吹牛皮的成份居多。伊朗丶印度等也是靠採購拼裝來製造火箭。即使是法國這樣的老牌西方強國,其“阿利亞那”火箭也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關鍵零部件要外購。

日本的“質子”火箭,是先進的大型火箭,結構簡單和緊湊,載荷很大。但是關鍵零部必須外購。

從大型火箭上來推斷,日本顯然掌握了一定的洲際彈導導彈的設計能力,但是鑑於其工業體系不完整,基礎科研力量相對不足,以及美國方面的刻意壓制。以至於日本的洲際彈導導彈技術不可能成熟。

日本顯然可以造出洲際彈導導彈,但是由於技術不完備,所以效果不會太好,估計比朝鮮要強一些。但是日本眼下估計不會去造洲際彈導導彈:

1,技術不完備,沒條件進行實驗,以至於性能無法保障。

2,美國不允許。

3,日本目前並無亡國之憂,沒有傳統的安全威脅。而且用得著洲際彈導導彈去對付的國家只有中丶美丶俄。相對於這三國而言,日本首先使用洲際彈導導彈就等於自我毀滅,而這三國也原本也無意滅掉日本。

4,安倍政府大搞軍事化的根本目的是發展軍工,帶動軍品製造和出口。根本上還是經濟目的。而不是主動去找死。因此不太可能將精力投入到沒有實質作用的項目之中。畢競日本上層是頭腦清醒的,不是軍事發燒友。


鬼影147951010


日本的科技製造水平在世界上還是不錯的,日本作為戰敗國有些武器是不容許發展和擁有的這點兒眾所周知。關於日本的洲際導彈技術發展怎麼樣?理論上他們也是有研究的,也可能是有進展的。早些年前美日在宇宙開發備忘錄中明確規定日本不得開發具有軍事用途的返回式衛星,美國希望以此來限制日本發展彈頭重返大氣層隔熱技術。日本並沒有因備忘錄規定捆住手腳,一直沒有中止實驗,在2010年,日本隼鳥號小行星取樣返回探測器以12.2千米/秒速度再入大氣層,這進一步驗證了日本的再入返回和載具 隔熱技術,再加上日本早已掌握的捷聯式慣導技術,已解決了導彈制導問題,也就是說,日本實際上已經徹底掌握了洲際導彈彈頭再入大氣層技術。突破了日本擁有洲際導彈的最後一層窗戶紙。所以說日本有能力和技術製造洲際導彈,如果取消禁令用不了幾年時間就會實現。好在這個“緊箍咒”束縛著日本,美國也不希望日本擁有洲際導彈更是不容許的。


喀秋莎61589681


日本的洲際導彈技術水平應該是很高了,僅從技術相近的火箭衛星發射技術看,日本己經發展的很優秀的了,只不過是彈頭可控再入大氣層,克服熱障困難和洲際導彈發射技術不一樣了,以日本的科技水平搞出來這個很容易的,。前幾天裡,日本發射的一箭七星說明,日本己經掌握了這項技術的,只是有條約限制的,才捆住日本的手腳,但是日本喜歡搞陰面小動作,突破條約很輕鬆的。


東龍45


第一,美國不允許日本搞彈道導彈!第二日本目前為止就只有運載火箭。遠程彈道導彈現在多了一家印度,彈道州際導彈?目前為止還只有三家,美國,中國和俄國。朝鮮的沒有經過試射,僅僅是試射了幾發中程彈道導彈。路基彈道州際導彈的射程,最低要求8000到10000公里。印度研發的才不到6000公里。


愛看愛思考


上次就新西蘭發射……本人認為1:很多國傢俱有發射州際導彈能力。2:毫無疑問日本當然有發射州際導彈能力。3:制止美國發動侵略戰爭不是靠常規武器是靠核武器。4:美國800軍事基地(或說300多軍事基地)打起仗來是對美國不利的,這也是美國要撤軍原因之一,也是2018年初美國戰略把重點,死戰放在保衛美國本土安全上。現代戰爭的重點是美國本土。5:打起來,美國發動侵略戰的話,世界自然而然會一致指向美國,美國不可能有結盟,這是數學邏輯。


apqmnapqmn


日本的工業水平是世界公認,因為二戰失敗後被世界和美國限制了,所以發展武器裝備沒有得到空間,我記得看過這樣一篇文章,如果放任在軍事發展,三年成軍,因為日本人有一顆野心,隨時準備發展軍事,所以把全日本的工業園都藏有軍工產品,目前對日本的洲際導彈技術來說,還不足以威脅,只是不允許它發展,但有一天戰爭來臨,日本不需要太多時間就可以製造精準的洲際導彈。


草原鷹狼78775187


日本明面上是沒有洲際導的,二戰失敗後國際上廢除了它的軍隊,只讓它保留警察部隊。作為內衛部隊,沒有交戰權,象洲際導彈這類一進攻性是不允許它擁的。

不過,日本火箭技術挺先進,可以進入太空。因此,製造洲導彈也不什麼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