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是如何看待俄罗斯?

北玄武


哈萨克斯坦是前苏联最忠实的拥护者,据说苏联解体,在签署解体文件的时候,哈萨克斯坦的总统都没有签字。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财产,饿死了也成为哈萨克斯坦首要的交往对象。现在,哈萨克斯坦,实行的是平衡外交,国家也没有选边站。毕竟是内陆国家,夹杂在大国之间。所以,平衡外交,对哈萨克斯坦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近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做了28年的总统,宣布辞职以后,新继任的总统托卡耶夫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访问俄罗斯。足见,哈萨克斯坦很重视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不过在历史上的俄罗斯属于征服者,曾占据着哈萨克斯坦领土,沙俄十月革命以后,哈萨克斯坦才脱离沙俄的统治。苏联建立以后,哈萨克斯坦以俄罗斯共和国的身份,加盟苏联。刚加盟前,哈萨克斯坦的工业落后,由于德国的入侵,俄罗斯将重工业向内陆迁移,哈萨克斯坦的进内出现了大量的工厂,军工业和重工业蓬勃发展,苏联解体以后,让哈萨克斯坦摆脱了对畜牧业的依赖。

不过在二战时期,哈萨克斯坦也遭遇了不少的遭难,比如斯大林的大清洗,哈萨克斯坦也不例外,且哈萨克斯坦还带来了一场严重的饥荒,人口损失非常严重。德国入侵苏联以后,哈萨克斯坦投入了170万的军队,支援前线,据说有60万人死在了战场上。苏联解体以后,哈萨克斯坦国内,拥有很多极端的哈萨克斯坦人,曾试图将境内的俄罗斯人赶出去。不过,哈萨克斯坦独立以后,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做了一个很聪明的决定。压制国内极端势力,与俄罗斯建立和平的外交关系。因此,哈萨克斯坦避免出现像乌克兰那种局面。

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生活。由于在历史上属于游牧民族,且同属于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的生活习惯比较接近俄罗斯人,且他们的官方语言也是哈萨克语和俄罗斯语,对他们来说有一种亲切感。现在哈萨克斯坦总人口为1800万,俄罗斯族有400多万,占了哈萨克斯坦四分之一的人口比例。可见,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国内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体来说,哈萨克斯坦的外交偏向俄罗斯。毕竟和大国作对,受伤的还是自己。就好像乌克兰,和俄罗斯本来可以做兄弟,领土也不用分裂,结果造成国家四分五裂。哈萨克斯坦,就很聪明,从来不公开选边站,保持中立,只负责赚钱,这才是小国的生存之道。


谋士说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原苏联加盟国纷纷脱离俄罗斯而去,像乌克兰这样的国家和俄罗斯大翻脸,搞得天翻地覆,而有的却一直对俄罗斯忠心耿耿,而哈萨克斯坦算是俄罗斯的最大亲信之一。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虽脱离俄罗斯,实现了独立政权,但他们依旧主动依附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最大的内陆国,领土面积多达27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1800多万,真可谓是地广人稀。而在这片土地上,俄罗斯族就占了21%。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但东正教信徒也超过了两成。哈萨克语虽是哈萨克斯坦的国语,但俄语同和哈萨克语为官方语言。可知,在哈萨克斯坦内部,俄罗斯人有非常高的地位。

哈萨克斯坦如此亲近俄罗斯,和其地缘格局的限制有很大关系。哈国邻国中,数俄罗斯的实力最强,虽然和中国毗邻,不过也是和中国最边缘的新疆接壤,难以有效接受到华夏文明的辐射。哈萨克斯坦北面、西面与俄罗斯接壤,比起中国,它与俄罗斯的地缘关系更为紧密。这也是其依赖哈国的一个原因。

不过,俄罗斯虽有地缘优势,但这近三十年来,国力衰落严重,地缘影响力也在逐步萎缩。反观,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而美国也曾有想进入中亚的打算。此消彼长,俄罗斯的地缘优势也越来越有限。哈国完全可以施展纵横之术,将中美势力引入国内,与俄罗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从中受益。

不过,哈萨克斯坦依旧将衷心进行到底,坚定的与俄罗斯站在一起。虽然,中哈关系逐步深入,但这也没能改变哈国的态度。

那么,除开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紧密的地缘关系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促使它对俄罗斯如此衷心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哈国其内部的地缘结构矛盾。

哈萨克斯中部是哈萨克丘陵,西、南部是图兰低地,北部湿冷平原属,东南部是山地,西南部是里海沿岸低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少,荒漠地带多,可供开发优质版块不多。

哈萨克斯坦的核心板块是东南部山地,降雨相较较大,水资源较为丰富,并且这里是东亚大陆与西方的连接通道,自古便是哈国最富裕的地区。

西南部的里海沿岸低地气候虽干燥,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北部湿冷平原也在工业文明的加持下,有了较大的开发的价值。以俄罗斯和苏联的亚洲部分的核心板块——乌拉尔工业区为例,便是在哈萨克斯坦以北,这也就印证了哈国北部湿冷平原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与此同时,北部湿冷平原是与俄罗斯领土最为靠近的地缘板块,因地理关系密切,这里是哈国俄罗斯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至今为止,这里仍是除旧都阿拉木图外,哈国俄罗斯人的主要聚居区。

东南山地、里海沿岸、北部平原,是哈萨克斯坦最为优质的地缘板块,支撑这哈国的国力。

不过,翻开地图你就会发现,这三大板块太过分散,彼此地缘实力相差不多,又彼此遥遥相隔。若哈国只是一个领土小国还好办,可是他偏偏是一个拥有27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大国,这样的地理格局就导致了哈国存在严重的分裂基因。

苏联时,可以凭借自己超强的实力将哈国牢牢控制在手,不惧任何分裂分子。可是,苏联解体后,哈国独立了,自己也没那个实力去聚合三大地缘板块。而哈国必须借助外力来维系自身的统一和完整,放眼望去,虽然俄罗斯也处于颓势,但你维系哈国的整体性还是绰绰有余。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作为代价,哈国成为了俄罗斯的附庸。

不过,在经济援助上,哈国和俄罗斯却处在了尴尬位置。因两国同为资源输出国,经济结构并不是互补关系,反而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竞争关系。从这点来讲,哈国跟着俄罗斯经济发展是受限的。

可是,在国家存亡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哈国不得不先选择国家存亡,依靠俄罗斯来维持本身撕裂地缘结构的统一和完整。只有国家内部稳定,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我们再将视野扩大到中亚地缘格局来分析。

哈国因本身地缘格局的限制,又在各大文明交汇处,难以孕育出独立的强大的文明体系。也就是说,外部势力谁强,中亚就会成为谁的势力范围。农耕时代时伊斯兰势力,工业时代后,是沙俄和苏联势力。从整体上看,中亚文明呈现出北俄南伊的文明体系格局。

而如今,伊斯兰和俄罗斯都走在下坡路上,为了谋求伊斯兰和俄罗斯,哈国向东与中国深入合作,向西打通黑海通道,力争加强与欧洲国家的交流。也就是说,在当下,哈萨克斯坦东西南北四方受到不同文明的包围夹击。不得不说,这是一盘艰难的棋局。

若果哈萨克内部地缘结构不如此撕裂,地缘实力增强,可以以一个整体的姿态,与东西南北四方各大文明体系交流,采取合纵之术,谋取经济利益,同时维系自身的完整和统一。

不过,现实却是残酷的。俄罗斯和西亚伊斯兰世界都是资源型经济体,哈国的油气只能卖给中、欧。现实将哈国推向了更为分裂的局面,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而国家所有的发展前提是基于国家统一完整,内部稳定的格局,也就是说,哈国首先还得依靠俄罗斯来维系自身的政治统一。虽然与俄罗斯的经济构成了竞争关系,但少赚点总比没了国没了家没法赚钱的好。

不过,中国的一带一路却为哈国点亮了一盏明灯,对促进哈国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那么,面对哈国与中国的亲近,俄罗斯又是什么态度?中国对哈国又会有多大的影响?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233。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哈萨克斯坦是越来越瞧不上俄罗斯了。哈萨克斯坦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骄傲的国家,民族自尊心非常强,一些朋友私下里把哈萨克斯坦叫做“中亚的韩国。再加上近年来经济富裕,政治安定,领导人雄心勃勃,开始各种攀附历史,希望当中亚和突厥世界的老大。跟俄罗斯的关系虽然表面上仍然密切,但是实际上越走越远。

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近期哈萨克学者和民众纷纷呼吁俄罗斯撤出在哈境内的驻军。目前,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租用了3个军事基地,包括重要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去年,哈萨克斯坦刚刚关闭了一个俄军租借的防空导弹试验基地。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经济上越来越倚重东方某大国,同时还向美国开放了两个里海港口运输军事物资,俄罗斯在哈萨克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低。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去年哈萨克斯坦宣布了文字拉丁化法案,将逐步弃用俄语西里尔字母,全面改用拉丁字母。今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还把南部地区的首府改设到了突厥语世界的历史圣城突厥斯坦。


莱茵的黄金


哈萨克斯坦总体上对俄罗斯持积极态度,尤其是在军事安全领域;但是在经济领域,认为需要借助其他大国实现哈萨克斯坦的发展;文化上,俄语盛行,哈萨克语地位在弱化,除了语言,其他风俗与俄罗斯相差非常之大。

首先,哈萨克斯坦在军事上十分倚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当年十分不情愿退出苏联,在俄罗斯执意退出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了独立了。独立之后,与俄罗斯关系依旧密切,至今如此。哈萨克斯坦有俄罗斯军事基地,俄罗斯在哈的驻军并未遭到反对。哈萨克斯坦认为在国家遇到他国军事威胁时,俄罗斯会派兵保护它。但是,再提一句,虽然不情愿独立,但是独立了就是独立了,哈萨克斯坦绝对也不会再希望与俄罗斯合并。

其次,与安全上不同,哈萨克斯坦也认识到俄罗斯虽然军事发达,可以保护哈萨克斯坦,但是经济上俄罗斯并不占有优势,与俄罗斯增进合作并不能促使哈萨克斯坦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与西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更加疲弱,更帮不了哈萨克斯坦多少忙。而且哈萨克斯坦认为自己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在虽有发展,但是依照哈萨克斯坦的优势,本应该有更快速的发展。所以,需要与其他经济更强大的国家展开更大规模的合作,以促进哈萨克斯坦的发展。

第三,在后苏联时代,俄语在哈萨克斯坦依旧占主导地位,俄语哈语同为官方语言,官方文件需要俄哈两种语言,学校教学也是两种语言并行,由学生选择俄语班(学校)或哈语班(学校),但是现在年轻人选择学习俄语的越来越多,哈萨克语日渐示弱,有的是能听懂却说不了,有的干脆完全用俄语与其他哈萨克人交流,这也是不少哈萨克人不愿看到的,也是十分担忧的。除了语言之外,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风俗差别非常大。在和哈萨克斯坦朋友交流中,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大家都听过印度人左手用来擦屁股,其实不仅印度人,比如哈萨克人也是如此,不过他们是先用手纸擦了,再用左右沾水…,嗯,自己想象一下吧~。哈萨克人传统上也是用手直接抓取牛羊肉和面饼的,听了我之前左手的表述,你就会知道,他们也是只用右手吃饭的。当然这是传统上,现在也有刀叉齐上阵的情况,甚至筷子?呵呵,肯定有,不过,少。而俄罗斯绝对没有右手吃饭左手擦屁股的风俗~。

看到这,估计您是认真看了,不知道有几个人能看到这,只有文字无图片,看到这真是不容易~

总结一下吧,哈萨克斯坦军事上绝对依靠俄罗斯,经济上希望其他大国来帮助哈萨克斯坦发展,风俗上除了俄语势大,其他相差十分大。


北玄武


现在独联体国家因为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也就很大程度上有着相当大的自决权,你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国家自主的体现,但在独联体国家你如何做到和俄罗斯友好相处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这点你可以从乌克兰和塔吉克斯坦两个国家有着很明显的对比,所以题主问到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要说怎么看,肯定是防范大于亲密,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哈萨克斯坦和其它独联体国家一样对俄罗斯充满着提防,这也是为什么前苏联一解体,现任哈萨克斯坦的总统就把自己的首都搬到了其国内的中北部地区,因为你会发现任何一个只要和俄罗斯接壤的独联体国家,其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几个省份人口比例都是俄罗斯人占多数。

乌克兰是如此,哈萨克斯坦也是如此,虽然乌克兰在政治方向上让俄罗斯极为不快,但是正因为北与东扩的原因,看着乌克兰铁了心要投美,就顺势拿了克里米亚,顺带靠近自己边境线的乌克兰几个省份天天闹独立,你说哈萨克斯坦怎么看俄罗斯,显而易见。


长安小师爷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好与坏这种简单二分法来形容;对于两个大国而言更是如此。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同属独联体国家联盟,哈萨克斯坦也于2015年加入了俄罗斯领导的欧亚经济同盟(EEU)。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两国既是邻居,还是伙伴,更是同盟。

其一,这种定位既有实际利益上面的考量,即哈萨克斯坦需要俄罗斯的商品,他也希望能够借助俄罗斯的更宽广市场来发挥影响力。哈萨克斯坦致力于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形成一种关税同盟。

其二,这种定位还有面对国际压力特别是美国威胁等因素导致的抱团,即安全方面的考量。在这个方面,哈萨克斯坦实际上想做一个国际调解者,希望周旋于俄罗斯对外的紧张关系。另外,在面对中亚局势和恐怖主义方面,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有着相当大的倚重。

其三,其中还含有苏联体系之下早就的内在相互吸引力,并且这种架构为这些国家的一体化提供了驱动力。

提供两个数据。

根据国外的调查,2013年,有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非俄罗斯的独联体国家都希望能够与俄罗斯达成融合,其中既有利益的驱动,也有历史造就的吸引力。其中,

也有调查显示,2017年,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欧亚经济同盟成员国都将俄罗斯视为主要盟友,哈萨克本国也对俄罗斯的发展与这种盟友关系持有九成的信心。

当然,并不能说两国之间没有问题。

伴随哈萨克斯坦强势外交政策特性的出现,也伴随着俄罗斯在处理乌克兰及克里米亚问题方面的指责,哈萨克斯坦民众特别担心俄罗斯会针对其境内的俄罗斯族民众做文章,并且认为可能是下一个被侵犯目标。面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外交政策,哈萨克斯坦实际上做了若干莫斯科方面不爽的举动。此外,根据最近的一份调查,将近一半的中亚民众并不信任俄罗斯的媒体宣传,其中哈萨克斯坦民众的不信任率达到了51%。

综上所述,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好坏来形容,并且这种关系会因为本身国家的变动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改变。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根据俄罗斯自身的调查,哈萨克斯坦是俄罗斯民众最为信任的仅次于白俄罗斯的最好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