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年前大萧条,摧毁整代年轻人,中国是否也会走相同的路

20多年前,日本经过多年的修生养息,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都首屈一指的的发达国家。

据美联储预估,1985年日本财政储蓄和外汇储备合计达到了惊人的545亿美元,位居当年的世界第一。1986年,日本对外净资产达到了1298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却对外负债1114亿美元。

1985年,以《广场协议》为诱因,日本经济开始渐入病态。这种病态的经济,就如同泡沫一般,从外面看上去十分的梦幻。

日本20年前大萧条,摧毁整代年轻人,中国是否也会走相同的路

1985年9月,五国财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签订“广场协议”


据公开资料记载,当时的日本,没有人为工作发愁。当时有一个特有名词,叫做“人手不足倒闭”,意思就是企业招不到职员而被迫倒闭。因为人手如此紧俏,所以,大学生一旦毕业,就立刻会被多家公司争抢,各家公司甚至在大学生还未毕业时,就会纷纷开出高薪提前挖人,只有价高者才能获得大学生的青睐就职。而公务员群体,由于无法享受到社会上的诸多福利,被称为“人生失败组”。

那时的职员,每日的工作结束后,出入酒吧纸醉金迷成为必备项目,如果有人在工作之余不外出消遣买醉,反而会被大家视为异类。

由于太过有钱,人们纷纷选择将出租车当做公交车,出租车变得极度紧俏,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挥舞着万元大钞都打不到出租车,更为夸张的是,甚至有某大型企业高管为了出租车5分钟路程砸下了100万日元重金的事迹。

正因如此,当时的日本,从上到下都充满了底气,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仅股市大涨,房价也是节节攀升。巅峰时期,东京的地价甚至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这时的日本,每个人都能非常轻松的一掷千金,仿佛再没有人为钱所发愁。

日本20年前大萧条,摧毁整代年轻人,中国是否也会走相同的路

紧俏的出租车,人们在排队等候

然而,是泡沫,就终有破灭的一天,这种梦幻般的生活随着泡沫的破灭戛然而止。

1990年,日本股市遭到腰斩,第二年,日本房价崩溃,紧接而来的,就是大规模债务违约。大量的公司、银行接连倒闭破产,大量职员一夜之间被迫下岗。许多耗费一生财产贷款买房的人,因房价亏光而绝望自杀。

这种四处蔓延的绝望,从1991年到2000年,持续了将近10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这“失去的十年”,让日本在世界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地踏步,经济被竞争对手后来居上,而且至今未能翻身。

日本20年前大萧条,摧毁整代年轻人,中国是否也会走相同的路

日本GPD几乎停滞,中国与之产生鲜明对比


经济上的打击还是次要的,更严重的是,由于国民负债严重,国民的精神也遭到了巨大打击,日本全国已经进入“低欲望”社会。

什么是低欲望社会呢?简单的说,就是不思进取,混吃等死。由于大家都背着一身债务,大家都只能小心翼翼的只求“活着”,不敢花钱,也不敢冒险,更不用谈什么“理想”,年轻人的希望,就在这种环境中被摧毁殆尽。

于是,整个社会就显得死气沉沉。所有人都不敢去麻烦别人,因为那样意味着风险;所有人都不再想着“竞争”或者“奋斗”,也不再社交,不再结婚,不再生子,而是沉迷于无风险、花钱少、个人化的低级趣味中去。例如:动漫,成人文化,游戏等等。

日本有一个词叫做“平成废宅”,指的就是平成时期(大萧条爆发时)的人们,因为颓废而选择宅在家中沉迷个人享乐的这一种现象。

日本20年前大萧条,摧毁整代年轻人,中国是否也会走相同的路

一位沉迷个人享乐的“宅男”之家


众所周知,如今的日本,已经是全世界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而年轻人又因为失去希望,不愿生子。照此形势发展下去,日本可能会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而日本的未来,也将会很难预料。

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作为日本的邻近国家,我们理应对此保持警惕。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经济问题,同样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最终造成更大的恶果。

高债务不仅仅会摧毁经济,更是会摧毁年轻人的意志力甚至希望。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年青一代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如果失去他们,那无论是发展或者未来都将是一句空话。如果牺牲他们,以他们背负债务的代价来寻求短期的发展,那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