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颗星都照亮过黑夜!各界哀悼信阳籍著名诗人、剧作家白桦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何正权 李鑫 通讯员 姜烽烜

1月15日凌晨2时15分,信阳籍著名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白桦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白桦,生于1930年,原名陈佑华,河南信阳市平桥区中山铺人。白桦中学时期就开始学写诗歌、散文、小说。1947年参加中原野战军,任宣传员;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曾在贺龙身边工作,此后在昆明军区和总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1年调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任编辑、编剧,1964年调武汉军区话剧团任编剧。1985年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副主席。

白桦先生辞世的消息公布后,国内文艺界人士、他的友人、读者以及家乡人民,都感到震惊和悲痛,纷纷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哀悼之情。

成就卓著:今夜星光灿烂

作为从信阳走出的当代最为知名的作家,白桦生于忧患年代,童年饱受战乱、逃亡之苦,青年投身革命生涯、接受战火洗礼,新中国建立后多次经历政治风波冲击。但是他在文学道路上坚持不懈,有多方面的文学才华,充满了火热的情感和诗意,从事文学创作超过70年,作品丰富,成就斐然,享誉海内外。1988年白桦参加美国爱荷华写作计划,并在美国哈佛、哥伦比亚、明尼苏达等20余所大学做巡回演讲。1986年以后应邀出访过美、法、德、日、澳等十几个国家。在创作上,几乎尝试过所有的文学形式:诗歌、小说、电影、戏剧、散文等,均有结集出版。

白桦著有长篇小说《妈妈呀,妈妈!》、《爱,凝固在心里》、《远方有个女儿国》、《溪水,泪水》(译有英文版)、《哀莫大于心未死》、《流水无归程》、《每一颗星都照亮过黑夜》,诗集《金沙江的怀念》《热芭人的歌》《白桦的诗》《我在爱和被爱时的歌》《白桦十四行抒情诗》,长诗《鹰群》《孔雀》,话剧剧本集《白桦剧作选》(内含《红杜鹃,紫杜娟》《曙光》《今夜星光灿烂》)、《远古的钟声与今日的回响》(内含《吴王金戈越王剑》《槐花曲》《走不出的深山》)、《一个秃头帝国的兴亡》(译有英文版本),《孪生兄弟电影剧本选》,散文集《我想问那月亮》《悲情之旅》,短篇小说集《边疆的声音》《猎人的姑娘》,中短篇小说集《白桦小说选》(译有法文版)、《白桦的中篇小说》、《沙漠里的狼》,随笔集《混合痛苦和愉悦的岁月》,电影文学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今夜星光灿烂》、《苦恋》(又名《太阳和人》)、《孔雀公主》都已拍摄成电影,演讲集《白桦流血的心》等。

根据白桦的《梅香正浓》改写的《梅香正浓》,已选入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很多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材里,都有专门论述白桦文学成就和创作特色的篇章。

1982年,白桦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写过一部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2015年,这出1983年首演的大戏尘封多年后,由当年的导演、北京人艺老艺术家蓝天野复排搬上舞台,曾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并举办“越冬的白桦诗歌朗诵会”。

2005年,白桦出版了《每一颗星都照亮过黑夜》。“这是他的生动写照,也是他的不懈追求。” 信阳籍作家、出版人周百义如此评价。2017年5月,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共同为白桦颁发了中国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

人格高尚:混合痛苦和愉悦的岁月

作为信阳走出的全国著名作家,白桦曾和冯友兰、姚雪垠以及胞弟叶楠等共同入选《河南当代名作家传略(1919—1980)》。 白桦的文学创作生涯,是在信阳市潢川县城里读初中时开始的。那时,他课余当织布工,他的第一首诗歌《织工》就是描写织工生活的,并且公开发表。此后,不管是在20世纪40年代跻身学生运动,还是到投笔从戎走向战场,他一直都在进行文学创作。

据《河南当代名作家传略》,1958年,白桦被划为右派,接着被开除党籍、军籍,在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当钳工,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白桦愤而封笔。1971年,白桦被平反,恢复党籍,在武汉军区文化部工作。1985年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副主席。漫长的黑夜过去,风浪稍微平息,思想禁锢的牢笼被打开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发生了重要变化,文学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白桦又义无反顾地把文学紧紧地拥抱在怀里。 当代文学评论家、河南大学文学教授刘思谦等人,在讲学中,曾一再高度评价白桦作为作家和作为普通公民的高尚人格。

白桦说:“我不能因为怯弱而去迁就因循守旧的观念,放弃已经认识到的沉痛教训。”

挚爱家乡:爱,凝固在心里

对故乡的挚爱,贯穿白桦的一生。 1995年,阔别故乡约20年后,他第一次回到信阳,参加母校信阳师范学校(现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庆。记者有幸陪伴了两天,零距离领略了他的风采和魅力,感受到他热爱故乡、挚爱母校的拳拳之心。 2003年,白桦以75岁高龄,再次回到信阳,看望母校。自觉可能是最后一次看望信阳的山山水水,老人这次特别看望了美丽的南湾湖、贤山和儿时嬉戏的浉河等多个地方。老人对陪同身边的记者说,希望信阳山更绿,水更清,老百姓更幸福。 在南方周末发表的文章中,老人更是表示:火化后的骨灰由我的儿子和孙女们,悄悄送往老家河南省、信阳市东北郊的阳山脚下,洒在田野、树林、草丛和溪水里。终点也是起点,与大自然一起永生。这是我给自己的礼遇,我以为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的礼遇了!在那里,阳山脚下,是我父亲遇难的地方,1940年冬天日本侵略军宪兵队把他活埋在那里,我至今都不知道他的骸骨埋葬在哪一棵树下。

爱情坚贞:和明星妻子一生相濡以沫

2013年5月,白桦在《南方周末》发表《守望底线》,此时,公众才知道,他的妻子、著名演员王蓓已经罹患阿兹海默症5年之久。 白桦在文章中写道,妻子王蓓会把一些图片摆放在玻璃书橱里,虽然有时候甚至她连图片中的自己都不认识。她对所有年轻人都叫大哥大姐,有时会把白桦误认为是她早年仙逝的父亲,准确地说,是父亲和丈夫的重合,管白桦叫“老爸”,或者“老爷子”。

白桦说,如果说妻子已经完全失智,是不对的。她有一根弦始终没有被割断,那就是夫妻两人之间那根弦。白桦是她唯一认识的人,顿顿服药、吃饭、喝水,都要让白桦首肯。“老爸!这能吃吗?这能喝吗?”“是的,万一我不得不从她身边离去,那将不是我一个人的灾难。——我相信!”白桦如此写道。

白桦和王蓓的相识,还要追溯到1953年,全国文艺工作创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白桦作为解放军的文艺工作者代表, 和电影界的代表王蓓在会场不期而遇。上世纪5 0年代中期,王蓓参加了《纺花曲》、《小巷之春》 、《丰收》、 《淮上人家》《两个小足球队》 、《幸福》 等影片的拍摄,知名度与日俱增。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一个是崭露头角的电影演员,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由相识而相爱。1956年,两个人在上海成家。

成家后不久,王蓓就因为白桦的原因,突然被列入“限制使用”的演员名单,而王蓓竟然那样自然地就接受了下来,心安理得,毫无怨尤。白桦在工厂里劳动改造时,每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一个周末,王蓓在摄影棚加夜班还没有回家,疲惫不堪的白桦回家之后倒头便睡。黎明时分醒来,白桦发现妻子通宵未归,走到窗前才发现,王蓓正坐在门廊台阶上打盹,丁香花正在她头顶上纷纷扬扬地飘落。一问才知道,她在子夜时分就回来了,怕开门惊醒白桦,才坐在门外等待晨光的。“又有很多年了,没有机会重访往日的居所,那里的门廊下依旧是丁香似雪么?——我相信!”白桦如此写道。 各界哀悼: 故乡浉河呜咽 读者泪水奔涌

“一棵参天大树倒下了。白桦,是一身正气、敢说实话、骨头硬的诗人和作家,是信阳人的骄傲。致敬,悼念!”白桦逝世的消息刚刚公布,在他的家乡信阳,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表达哀思之情,数不清的悼念文字被发表在社交媒体上。

当天上午,信阳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信阳市作家协会共同向上海市作家协会发去唁电,向白桦先生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

唁电说:惊悉著名作家白桦先生不幸逝世,家乡文艺界深感悲痛,特此对白桦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通过贵会向白桦先生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噩耗传到白桦的母校,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们深感悲痛。当晚,除了致唁电,该校将委派专人,前往吊唁这位著名校友。 白桦的孪生哥哥叶楠(原名陈佐华)同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为表彰他们的文学成就,信阳市正在美丽的郝堂建设“叶楠、白桦文学馆”。 “老人家热情支持,捐赠了部分作品及个人物品。可惜馆没建成,斯人已逝。”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长柳国杰深表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