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我不欠你的,請收起你的挑剔!


婆婆,我不欠你的,請收起你的挑剔!


一對小夫妻,女人懷孕了,便暫時放棄職業生涯回家待產。

晚餐是兩個人分別了一天之後,最溫馨的相會時間,所以女人很重視,每天鑽研廚藝,怎奈水平有限,總是表現欠佳。

話說這一天晚上,女人燒了三個菜,土豆燒肉、小白菜、紫菜蛋湯。沒想到手藝竟然開了外掛,尤其是這道土豆燒肉,做得真是色澤紅亮,香而不膩,先生吃得讚不絕口,她也很得意,馬上發了朋友圈,慶祝自己的進步。

朋友都很捧場,點贊隨後就到,可麻煩也隨後來了——婆婆發來微信:“家裡今天來客人了嗎?”

她說沒有啊,婆婆就不高興了,“那你做那麼多菜你們兩個人吃得完嗎?你做的菜太多了,以後少做點不要浪費掉了。”

看了婆婆的留言,她的內心十分崩潰:這點菜……多嗎,真的多嗎?她做的兩個菜每個都只是一小盤,湯是一個人盛一碗的量,喝完就沒了,又不是東北那種大盤子,怎麼就多了?

可那是婆婆呀,還得好言好語的解釋著,“能吃完,我們每頓都做這麼多,都吃得乾乾淨淨的,沒有浪費掉,您兒子也說這樣剛剛好。”

嘿嘿,她在心裡冷笑,“我有證人,看你還有什麼話說?”

可惜,她還是嫩啊,以為搬出“您兒子”這杆大旗,婆婆就能偃旗息鼓無話可說了,不料婆婆回了一招狠的,“我看他是不想浪費,所以每次都強撐著吃完的,他以前在家裡可吃不了這些,我兒子賺錢不容易,你少做一點吧。”

婆婆還讓她去問問別人,都是怎麼安排的,婆婆十分有自信群眾能支持自己的理論:兩人吃三個菜,真的是太多了,太浪費了,只有媳婦花老公的錢才會這麼不心疼啊。

她氣不過,真的發了個貼,問,“你們家每頓飯都是幾個菜,我和老公小兩口每頓兩菜一湯真的太奢侈嗎?”

婆婆,我不欠你的,請收起你的挑剔!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我就是在某論壇看到的,而且絕對沒有任何添油加醋。

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的今天,當然沒人覺得一葷一素一菜湯是什麼奢侈的事情,有網友說得很尖銳,“你婆婆有病吧”。她嘆氣,“是的,得了一種花她兒子的錢她就渾身像針扎的病。”

中國人婆媳矛盾千百年來都是個死結,而在媳婦眼中,婆婆為什麼會如此不討人喜歡,多半都和這種手伸得太長的作風有關係。

以前有人對我抱怨婆婆,我一般都是開導媳婦的比較多。因為我們這一代還年輕,婆婆已經老去,我們可以是個變量,她們卻是一個常量,所以變量調整適應常量也是應該的。

但這種事情,換作是誰都是無法忍受的。

太太親手做飯,先生回家吃飯,一葷一素一菜湯,經濟上承擔得起,飯量上也都吃得下,一頓飯兩個人伴著暖心的聊天一口一口吃下去,多好的事情,屬於一個家庭基本的生活秩序和生活習慣。

沒有一個主婦可以束手將自己對家庭的管理權送人,女人最在乎的就是這個,那簡直比老公有了小三還可怕,“什麼,我的家我連做幾個菜、怎麼養孩子、吃什麼都做不了主了?”——想想就不寒而慄。

在這些例子中,媳婦基本上都是獨立小家庭,都不是靠著婆婆照顧或者啃老生活的,可婆婆還是沒有放過她們,利用各種方式來橫插一竿子。

發帖的太太很善良,被婆婆教訓了,唯一後悔的就是自己不該發朋友圈,就算是發朋友圈也應該屏蔽婆婆。如果遇上我這種蔫壞的人,我也不會當面頂撞,但以後每天哪怕偷圖盜圖都要繼續發朋友圈,三個菜、四個菜、五個菜,直到婆婆徹底知趣為止。媽呀,想想就熱血沸騰,恨不得我婆婆也是這種人,我好大戰一場。哈哈哈.......


婆婆,我不欠你的,請收起你的挑剔!


還有一位婆婆早上燉了排骨,看中午兒子不回家,一家五口人只端上來5塊排骨。到了晚上,兒子回來了,好大一盤,媳婦剛夾一塊,婆婆趕緊說:“我們中午吃過了,兒子你吃吧,多吃點。”然後不動聲色端到兒子面前。媳婦心裡那個難過,幸虧老公還挺給力,“媽你這不是害我嗎?家裡吃不起飯了還是怎麼的,不夠就都出去吃。”

還有位媳婦懷孕了,大著肚子繼續上班,結果婆婆三天兩口的打電話,“有沒有給我兒子做飯吃啊,你可得把他照顧好啊。”一次兩次媳婦也就忍了,後來實在是聽著堵心,徹底撕破臉,“就你兒子是人,我就不是人了,為什麼非得我照顧他,不是他照顧我?”吵過之後婆婆反倒是和藹了很多,可這樑子也算徹底結下來了。

多少傻姑娘結婚的時候都聽信了男人“我媽是個通情達理的人,你們一定能相處得好”的話,立誓要把婆婆當做自己的親媽那樣去相處,結果處著處著才發現,這婆婆別說是親媽,連後媽都算不上。

婆婆真是一個神奇的職業,很多女人熬到了婆婆,都偏了心眼,忘了自己也是從人家的媳婦走過來的,忘了這裡面的甘苦和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