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会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育儿知识、去改变自己不良习惯和不良情绪吗?

然则然则


作为母亲,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我学习了很多的育儿知识,改变了一些不良习惯和不良情绪。

父母不是天生的,谁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习,而且不同阶段学习不同的知识。



我说说我的做法。

1、学习儿童常见病的处理,学习如何用药。

我身边,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发烧、流鼻涕、感冒的处理方式,有些过度治疗了。孩子一流鼻涕,就觉得是感冒了,然后吃点抗病毒感冒的药;孩子一发烧,赶紧吃药或者打针把温度降下来,生怕孩子的脑子被烧坏了;孩子一感冒,就去买药吃。

殊不知,根据我这几年的学习,看了一些权威的国内外一些儿科医生、药剂师、健康专家的书、文章,了解到孩子流鼻涕不是什么大事,病毒通过鼻涕流出来,不用药也会好的;发烧38.5以上才用退烧药,身体需要温度才能把体内的病毒细菌给杀死;至于感冒,如果是病毒性感冒,不用管,多喝水,7天左右都会好的,如果是细菌性感冒,害怕用抗生素而用抗病毒的药物,是不起作用的。

还有很多孩子生病的知识,学习多了,心里有底了,能减少孩子被过度治疗,逐渐增强他的身体抵抗力。



2、学习关于儿童心理和成长的知识。

我读了很多关于儿童成长规律的书,如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蒙特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孙瑞雪的《捕捉儿童的敏感期》、李跃儿的《关键期关键帮助》等等,孩子大一点了就在读《正面管教》等等书。

读育儿书籍、家庭教育书籍的好处,是父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知道在某一个时期怎么处理一些事情。这样,父母不再苦恼孩子“不听话”,而是正确地去引导。



3、学习自我成长,情绪管理的知识。

做妈妈,情绪要稳定。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少有人走的路》、《不完美才完美》、《社会心理学》、《为何家会伤人》等等;也读了很多让自己成长的书《拆掉思维的墙》、《你的人生有什么可能》等等。这些书,让我对很多小时候的心理创伤释怀,让自己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不会过于激动。也让我看问题的角度,有一些改变。



我家里,到处都是书。孩子的绘本,分级读物等等,在每个房间都能找到,创造条件让孩子多阅读;我的书,睡觉之前看上几页,让内心更强大。

做父母,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你会看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也在一天天长大。多学习,多思考,才能做好父母这个角色。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更多意见,留言探讨。


英语老师Minnie


导读:作为父母,你会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育儿知识,去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情绪吗?

会的。

我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大宝与二宝之间只相隔一岁两个月,真正开始全职带两个孩子,是在大宝两岁半的时候,而真正开始系统地去学习育儿知识是在大宝四岁的时候,也就是去年下半年。



因为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让我越发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很重要,而当我一次一次地去求助别人,发现根本没办法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时,恰逢那个时候自己正有写作的意愿,于是开始为自己找到一个专注的领域就是育儿,为了了解孩子,为了找到孩子身上一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了找到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的方法,我开始买入大量的育儿书籍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看到了自己过去对孩子教育方式方法的错误,也在不断地学习与孩子正确的沟通和相处方式。

之前我是一个典型的压制型父母,因为在原生家庭中,父母也是这样对待我的,通过学习让我看到自己教育方式的缺失;之前一遇到事情,我就会对孩子大发雷霆,导致孩子也性格暴躁,而学习之后,才发现关注孩子的情绪以及注重对孩子的情绪疏导有多重要。



都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父母自我修炼的一个过程,其实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身为父母,真的千万不要凭本能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应该学会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这样才可以避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少受到一些伤害,让他们更快乐地成长。


乐欢爸妈


如果希望孩子越来越好,我想这个是一定需要做的一件事了。


我的儿子现在四岁八个多月,从怀孕开始我就在做准备,阅读育儿方面的书籍,并在他出生后一岁的时候,开始学习自我提升的领导力培训,接着学习英语、健身、写作、阅读、更多的育儿知识……并立志成为育儿领域的一名职业写手。


我很感谢宝贝的到来,让我真正觉醒,开始不断的提高和改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比如,在帮助孩子学习情绪处理的时候,我发现了自己的情绪模式,也学会了如何去平静自己的情绪;在教孩子清晰界限和规则的时候,自己也清楚了从前一直模糊的边界,可以更好的做好自己,少去干涉其他人。


也正因为自己一直坚持学习英语,儿子现在超级喜欢英语,根本不需要督促,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我相信如果没有我之前自己的学习,可能孩子现在也不会如此感兴趣的。所以自己的变化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育儿更是育自己。孩子真的是来帮助父母成长的小天使。


为了自己和这些小天使,都好好学习和改善自己吧,不仅会遇见更好的自己,还会惊喜地收获一个更优秀的宝贝。加油。


我是育儿领域创作者“一枚有墨香的书签”,与宝贝一同成长的宝妈。


一枚有墨香的书签


做为母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愿意去学习,也愿意去改变不良习惯和不良情绪

当初学心理学就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可以帮助孩子,结果最终自己成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其实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会被孩子复制,要做有责任称职的父母,那自我成长是很重要的,改掉不良习惯,学习管理情绪这是必须要做的功课,试想一下:一个情绪不稳定的父母要教育出高情商的孩子,这可能吗?

父母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与父母们共勉。



能量管理心理


会的。陪伴孩子成长,是辛苦的,更是快乐的。和孩子一起读故事,一起涂鸦,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坐碰碰车,一起做游戏------你说,是不是又一次回到了童年?孩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生命中从未有过的体验,抱着感恩的心,也要改变自己,对不对?

我始终认为,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提升着自己。自从妻子怀上第一个孩子之后,我们买了几本关于育儿方面的书,和妻子一起阅读研究。记得我读的相关书籍还有《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哈弗女孩刘亦婷》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面临的教育难题越来越多,我们经常在网上搜一些解决的办法。



自己的不良习惯经常受到孩子的模仿和批评。以前,我看电视的时候,经常把腿翘到沙发扶手上。现在儿子看电视的时候也是这样。正人先正己,我已经改变了好长时间,孩子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有时候孩子经常批评把我批评得羞愧难当,不改正不行啊。真感激孩子对我们的教育,哈哈!

不良情绪处理不好,往往会做出令人后悔的事情。教育孩子更是如此,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家里;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尽量把心态放平和。但有时候还是忍不住啊。经常自勉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称职的父母必然是对自己有严格要求的学习型父母。您说呢?

“亲子语文”,让你我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是雨景,欢迎关注交流。


亲子语文


用一句小品流行语:“这是必须的”!

第一,我们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都是在成为父母后,才学着做父母的,即便这样我们在教养孩子过程中也常常出错或伤害孩子。好父母是后天学来的。

第二为了成为合格得父母,我们必须学习一些了解孩子心理行为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例如,如何教养孩子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的知识,如何科学健康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身心发育成长规律和特点的知识。

第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好的行为习惯,从父母哪里习得的表达不良情绪的方式,这些行为及情绪,如果我们依然如故的去做,你就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孩子良好品德规范的形成。

作为父母,我们要适应孩子,跟随孩子成长,而不是让孩子适应我们。


老左心理工作室


我女儿已经12岁了,对于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做父母,有一些想法愿意与大家一同分享。

作为父母,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教育结果也不相同。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有主动一面,比如对孩子进行早教,辅导作业等等,也有被动的一面,比如父母做什么,孩子就会跟着做什么。

所谓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是父母的复制品,如果父母这个原件出了问题,那孩子这个复制品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不但要学习育儿知识,还要学习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好,比如改掉不良习惯,控制自己的坏脾气,等等。

举个例子,有一段时间,我家孩子非常喜欢跷二郎腿。我知道这样做不好,便不让她这样做。她反问一句:“那你怎么还跷?”一句话问得我无言以对。我决定改,让她监督我。她很认真,我也真的改了这个毛病。

爱孩子就要为孩子付出,不是说只不孩子挣钱、花时间陪孩子就可以,还要做更优秀的自己,让孩子有的学。


艾灵育儿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在我看来,成为父母后,学习育儿知识是必须的,改变自己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我认同这样一句话:三流的父母是保姆,二流的父母是教练,一流的父母是榜样!


一张叶小绘


我觉得有了这种想法的父母就已经比其他人进步一大截了。

当父母不需要考证,全凭自觉。所以很多新手父母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就开始手忙脚乱的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这其中,教育出了错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最难得的就是父母的反省。

很多父母喜欢让孩子什么都听自己的,按照自己做得规划来。但是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做父母的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去更新自己的育儿知识,改变自己不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要谨言慎行,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如果周围有学龄前的孩子,推荐用一下“猫小帅学汉字”这款识字软件,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嘿呦喂哦


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出生之后其实就在无形的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不论是说话还是动作,当你在教孩子叫爸爸妈妈的时候,他就在学习你的口型与发音,当你在不礼貌的时候可能潜意识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行为的小准则。

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之后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改变,因为他们想成为给孩子的榜样...

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去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与不良情绪是无可厚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