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的领海怎么划到土耳其家门口了?

雲飝飏9


希腊和土耳其这对死敌又怼起来了。希腊管理层CEO要去属于希腊的爱琴海小岛参加庆祝活动,被土耳其军机盯上,再次引爆两国在爱琴海上的新仇旧怨。

爱琴海面积21.4万平方公里,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海域,战略价值非常高。在奥斯曼帝国时期,不要说爱琴海,就是希腊都是土耳其的。但在1832年,希腊从土耳其独立出去。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战败,开始被迫割让岛屿给希腊。

爱琴海上共有岛屿约2500个,而在1913年11月的《伦敦和约》中,各大国为了惩罚土耳其,把2500个中的2400多个岛屿划给了希腊。原来全部归属土耳其的爱琴海诸岛屿,依然属于土耳其的,只有格克切岛、梅斯等六十多个小岛。

直到今天,土耳其都为这个划分而感到愤怒。土耳其名义上濒临爱琴海,但实际上土耳其的船只一出自己的海岸线,没多远就进入希腊地盘。土耳其控制着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黑海各沿海国要进入地中海,都要看土耳其的脸色。可土耳其要从爱琴海进入地中海,也要看希腊的脸色。土耳其统治希腊四百年,被希腊人称为史上最耻辱的四百年,恨土耳其堪称入骨。所以,土耳其的船只(军用、民用)要经过希腊的地盘进入地中海,不是那么轻松的。

土耳其非常不满这样的划分,曾提过一个说法。土耳其说仅凭一纸文件,根本无法解决希腊与土耳其的争端。所以,有些岛屿需要希腊和土耳其重新谈判,以确定归属。土耳其说有些岛屿并不在所谓的和约里,并不属于希腊。但我们愿意和希腊坐下来谈。

希腊举国愤怒,吼道:土耳其要改变与希腊的地盘划分,只有战争!你没听错,只有战争!希腊将倾全国之力守卫哪怕只有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希腊岛屿。希腊绝不承认所谓的过渡地带岛屿,这些岛屿已有明文,就是属于希腊。

比领土划分更麻烦的是领海。争议在于领海的宽度是多少公里,各国根据自己的利益,标准不一样。在1958年之前,国际上的领海宽度,有3海里、6海里等标准。希腊和土耳其的标准都是6海里,只不过希腊比土耳其早宣布28年,1936年确定。但1958年,国际上出现了领海宽度12海里说,值得骄傲的是,12海里是咱们国家制定的。

还有一个因素,以前各国都在陆地上刨食吃,六七十年代,各国逐步重视海洋经济。希腊拥有爱琴海大部分岛屿,所以希望领海宽度为12海里。如果这样,爱琴海的海域,希腊将占71.5%,土耳其只占8.7%。从1974年开始,希腊就开始为领海扩大到12海里而努力。很自然,土耳其对希腊的12海里说强烈反对。

其实,如果还按照原来的6海里领海宽度,土耳其在爱琴海的水域划分,还不如12海里划分之后,只有7.4%。土耳其不满的是,希腊的爱琴海水域占有,从原来的43.6%,猛增至71.5%。如果按这个划分,爱琴海几乎成了希腊的内海。土耳其在爱琴海的发展,将遭到沉重打击。至少,土耳其海峡的战略价值将大打折扣。

土耳其愤怒的口水喷到希腊的脸上,说在别的海域,可以适用12海里,毕竟海面较为宽阔。但是,爱琴海并不大,岛屿太多,以12海里划分,对其他国家(只有土耳其)极不公平。

土耳其再不如奥斯曼帝国时期,也是中等强国,块头比希腊大几倍。面对土耳其几乎玩命式的反对,希腊有点顾忌。但是,希腊妥协的是现在,对于将来,希腊还是那句话:我们绝不放弃12海里说!

领海的划分还带动了大陆架的划分。爱琴海的石油资源丰富,希土两国都不是油气大国,对爱琴海的石油是每桶必争。比领海划分更麻烦的,是领空的划分。飞机在天上飞,稍不小心就会飞过界,情况严重的会引发战争。

领空划分,用的也是海里,只不过划分的是大气空间。但是,领海划分以及领空划分,首先都要根据领土的归属。希腊占有爱琴海大部分岛屿,领空划分对希腊也是有利的。希腊说:考虑到希土关系,我们可以把12海里领空减少为10海里。不过,在土耳其看来,希腊的让步和不让步没区别。希腊的岛屿都划到土耳其家门口了,12海里和10海里区别在哪?就比如犯人被判170年,上诉后改判150年,这种改判,意义何在?

土耳其认为自己能接受的希腊领空,只有6海里。希腊更加愤怒,说你不承认,不代表其他国家不承认。我们只认10海里领空,你有胆就开飞机过来!

然后,两国飞机在爱琴海上空经常打照面……

土耳其坚持认为:爱琴海之所以局势紧张,完全是当初对岛屿的划分不公正所致。希腊认为:土耳其没有资格拥有爱琴海上那六十多个岛屿,必须全部“还”给希腊。

图-希腊古典风格服装

谁都不会让步。


地图帝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除了土耳其沿岸海域,整个爱琴海都是希腊的领海。希腊目前领海宽度是6海里,如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扩展到12海里,土耳其将不得不通过希腊领海才能到达公海。这种情况与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奥斯曼帝国的解体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来了解一下爱琴海诸岛屿归属的前世今生。

奥斯曼帝国衰落与希腊独立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而早在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前几十年,希腊大部就已处于奥斯曼统治之下。这也是希腊和土耳其两国爱琴海权益纷争的远因。

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希腊人组织过几次反叛以谋求独立。直到19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日渐衰微,民族意识与公民民族主义意识的增长令西方的国家主义思想传入奥斯曼帝国,帝国境内各民族的独立倾向越来越明显。

1814年,以解放希腊为目标的秘密组织“友谊社”成立,友谊社计划在伯罗奔尼撒、多瑙河公国、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同时发动起义。1821年3月17日,马尼阿泰斯人向奥斯曼帝国宣战。这是其他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民族发动的一系列独立革命的滥觞。

附图,希腊独立战争

1814年3月底,伯罗奔尼撒人开始公开反抗土耳其人,希腊海军的胜利也阻止了奥斯曼从海上增援的计划,起义者控制了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但希腊起义者中不同派系之间的争斗导致两次内战,奥斯曼与埃及军队乘机反扑,到1826年年底时大多数起义已经被镇压。


1827年,英国、法国及俄国签订《伦敦条约》,他们呼吁奥斯曼同意希腊人自治,同时派遣海军到希腊促成希土停战。1827年10月20日,三国联合舰队在纳瓦里诺海战中完全摧毁了奥斯曼海军;1828年,埃及军队在法国的压力下退出战争,俄罗斯与土耳其爆发第八次俄土战争,希腊人趁机反攻。万般无奈之下,奥斯曼在1832年5月被迫签订《君士坦丁堡条约》,承认希腊独立。

“伟大理想”与大希腊主义

希腊王国建立后,大多数的希腊人仍受土耳其苏丹统治。于是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希腊政府制定了领土收复主义的目标——“伟大理想”,即将所有希腊人团结在一个国家中,除了要解放奥斯曼帝国内的同胞,还要定都君士坦丁堡、恢复罗马帝国的疆域与荣光。

希腊分别于1864年和1881年将伊奥尼亚群岛、色萨利及伊庇鲁斯南部的部分地区通过和平方式并入希腊领土。1813年,巴尔干战争后,原属奥斯曼的马其顿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及希腊瓜分,克里特岛、爱琴海诸岛屿以及塞萨洛尼基成为希腊领土。

附图,战前的巴尔干半岛 (1912年)附图,战后的巴尔干半岛 (1913年8月后)

一战中老迈的奥斯曼帝国站错了队,战败后面临被协约国瓜分的命运。1920年8月10日,奥斯曼帝国与协约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条约规定:东色雷斯和爱奥尼亚地区割让予希腊,包括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两旁的“海峡地区”成为非军事区,土耳其最富庶的地区几乎都被割让。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成立了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他们认为色佛尔条约损害土耳其人利益和主权,因此对条约拒绝了条约。1922年,土耳其在对希腊的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协约国同意废除《色佛尔条约》,并于瑞士洛桑重新展开和谈。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东色雷斯以及爱奥尼亚地区重归土耳其。此条约基本确立了现代土耳其的疆域。

附图,希腊独立后领土变化图

爱琴海诸岛屿

爱琴海中的2500多座岛屿中,希腊控制着其中的2400多座,除了意属十二群岛之外,其余皆是巴尔干战争后获得。希腊通过一系列条约获得了这些岛屿的合法身份。

巴尔干战争后,奥斯曼和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其中规定爱琴海岛屿由列强在国际仲裁中决定,列强将希俄斯岛、莱斯沃斯岛、利姆诺斯岛分配给希腊,将印布罗斯岛和提捏多斯岛分配给奥斯曼,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希腊封死土耳其海岸线的霸道情况。

而一战后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的《洛桑条约》对爱琴海岛屿的归属和仲裁裁决相同,其中第12条规定:东地中海岛屿除了格克切、博兹加、梅斯三个岛屿归土耳其外,其余的岛屿归属希腊;距离土耳其领海基线三海里以内的岛屿属于土耳其。

至于意属十二群岛,二战后土耳其试图从意大利索取十二群岛。1947年2月10日,同盟国与意大利正式签订了《对意大利和约》,在土耳其的反对下把十二群岛的主权交予希腊。

附图,希腊领土

这就是希腊领有爱琴海绝大多数岛屿的原因。

欢迎交流与讨论!!!!


我没忘记home


希腊的领海划到了土耳其的家门口,土耳其人民很不爽。可是对于希腊人民来说,一样很不爽,因为按《色佛尔条约》的规定,奥斯曼帝国在小亚细亚的整个西海岸应该都是希腊的领土才对。现在只剩爱琴海群岛,没有小亚细亚的领土,希腊也觉得吃亏。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奥斯曼帝国和巴尔干同盟签订了《伦敦条约》,根据此条约:米迪亚至埃内兹一线以西,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全部领土,以及爱琴海上的所有岛屿,都要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

其中,陆地领土由巴尔干同盟各国瓜分,海上岛屿被希腊和意大利瓜分。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希腊封死土耳其海岸线的情况,其实在《伦敦条约》签订的时候(1913年),基本上就已经是这样了。

奥斯曼帝国正是因为这次惨败,所以在一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了同盟国,投入到了德国阵营,对巴尔干联盟复仇。而希腊因为跟奥斯曼帝国的仇恨,自然是加入了协约国。

大战四年后,同盟国战败。奥斯曼帝国作为同盟国之一,不出意外的遭受了惩罚,逼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奥斯曼帝国几乎就等于是亡国了。具体割让领土范围参见上图,希腊在小亚细亚半岛上也割了奥斯曼一块领土,奥斯曼帝国同意了割让,并且希腊也派兵入驻了。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奥斯曼帝国却凭空杀出了一个签了字,却不认账的凯末尔。



这位不认账的凯末尔先是跟苏联缔约,解除了东北方向的军事压力。继而又动员奥斯曼人民参加革命,拒不承认《色佛尔条约》的所有条款!

随后,凯末尔率领革命军推翻了沦为协约国傀儡的奥斯曼帝国苏丹政府,打跑了协约国的干涉军(也包括希腊军队),最终建立了现在的土耳其共和国。

由于打了胜仗,土耳其再与协约国签订和平条约时,底气就不一样了。

1923年,土耳其和协约国再次签订协议,推翻了先前签订的《色佛尔条约》,改为《洛桑条约》。

根据这一条约的规定:奥斯曼帝国之前割让的领土,一律不算数,土耳其和希腊的国界线回到《伦敦条约》的划线。也就是爱琴海群岛除了格克切、博兹加、梅斯三个岛屿归土耳其所有外,其余的岛屿主权都归希腊所有,与先前一样。距离土耳其领海基线三海里以内的岛屿应属于土耳其。(这为后来希腊和土耳其扯皮埋下了祸根)

应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希腊和土耳其的领土纠纷就算是结束了。虽然双方人民都觉得自己亏了,但是双方无力再战,回到一战之前的态势,对双方都是最好的结局。


但是,领土问题始终是很严肃的问题。二战之后,希腊和土耳其又因为领土问题爆发了两次冲突。

第一次是意属十二群岛的归属权。

前面提到过,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时,希腊和意大利瓜分了土耳其的领海岛屿,其中意大利占领的岛屿叫意属十二群岛。

本来《意土和约》的约定,意大利应该把十二群岛归还给奥斯曼。然而,意大利还没有撤出十二群岛,就遇到一战爆发。由于意大利在战争期间倒戈,加入了协约国,十二群岛也就没还,一直被意大利占领。

这一占就是将近三十年,一直到二战结束。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大利是战败国,土耳其便试图通过外交手段,从意大利手里要回十二群岛,但是被同盟国拒绝。(土耳其是二战中立国,没有参战,没有功劳)

在英国和美国的授意下,意大利把十二群岛割让给了希腊。土耳其对此耿耿于怀,一直都是记在心里。


第二次是希腊和土耳其因为领海范围问题几乎要大打出手。

前面提到过,希腊和土耳其的领海宽度是三公里,只有国际标准的一半。注意了,两国都只有国际标准的一半。为了让自己的领海达到国际标准,希腊单方面打算把六海里领海扩展到十二海里,但遭到了土耳其的严重抗议。

因为如果希腊真那么干了,那么土耳其就没有领海了。那么土耳其就不得不通过希腊领海才能到达公海。

但希腊坚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坚持要扩展到12海里,双方因此剑拔弩张。

眼见北约的两个小兄弟要内讧,美国人坐不住了,赶紧出面斡旋。在美国的斡旋下,双方才作罢。斡旋的结果是:除非发现珍贵矿藏,否则不必立即扩展到12海里。



总的来说,希腊和土耳其的领海划分,是当年奥斯曼帝国丧权辱国的产物。当年奥斯曼帝国割让给希腊时,还没有土耳其。(土耳其不是奥斯曼帝国,就像苏联不是沙俄)

后来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对实际占领线以外的领土没有声称权,也就是自己放弃了爱琴海岛屿的主权。再之后土耳其想收回意大利占领的十二群岛,但被希腊截胡,于是也就变成了现在的局面。

现在的土耳其就有点像咱们现在,清政府把领土割让了,咱们现在也没办法。总不可能因为一百年前割让的领土跟人打一仗吧?那太不现实了。


Mer86


奥斯曼土耳其本来就是一个内陆国,通过打败东罗马才扩张到小亚细亚,著名的特洛伊城现在就是土耳其的领土,千年故都君士坦丁堡现在变成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按说不仅仅爱琴海全部岛屿,土耳其西海岸和欧洲部分都是希腊的,如今只多会大部分岛屿,希腊人还叫屈呢……





az2777


精罗表示我不仅要划到你家门口,我还要夺回拜占庭重建罗马


虚空孶孽


一句话,“当年土耳其打仗打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