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会重蹈国联解散的覆辙吗?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联合国不会重蹈国联解体的覆辙,因为虽然国联与联合国的性质类似,但是国联与联合国的作用与影响力相距甚远。



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巅峰时期拥有58个成员国,国联的宗旨与联合国类似,都是要削减各国武器装备,平息国际纠纷,减少战乱,但是常任理事国的特性导致了国联的无用。

美国作为国联的发起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居然被排斥在外,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德国于1926年,苏联于1934年成为常任理事国。


六大常任理事国当中,三个是法西斯轴心国,而且英法两国的实力衰退,无法应对德国日本意大利的挑战,这就无法避免日后战争的爆发。

在国联起主导作用的英法两个国家过度纵容法西斯,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不管,德国出兵莱茵兰,英法不管,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熟视无睹,德国想要得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英法甚至站在德国一边,谋划瓜分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正式入侵波兰,英法两军占据绝对优势,却静看着波兰灭亡。


英法两国被德国入侵,一个亡国,一个遭到德国轮番轰炸,完全是咎由自取,因为他们在纳粹崛起初期,完全有能力平息战火。

可以说在整个二战期间,国联一点作用都没有,但是现在的联合国不同,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国力强大并且拥有核武器,其他任何国家都无力挑战。

此外,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大量驻军,这也保证了世界的整体局势,虽然其中有美国的私心,但是整体上仍然能够保证不会发生世界大战规模的战争。



联合国不会解散,因为国际争端必须要有一个能够解决的地方,谁主动退出就相当于自决于世界,从而变得封闭。国际问题要解决,即使成立新的国际机构,性质也与联合国没有大的差距。


视野新观


联合国就目前情况在20年内是不会解散的,但是这是一个假设的问题,关乎未来,没人能百分百确定其能不能解散。只能从现有的国际局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为什么说在20年内是不会解散呢。

首先,这跟联合国成立的背景有关。联合国成立于一战期间,其主要的职能是为了世界和平,解决冲突事件,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常任理事国为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成员国一共是193个。

从上面所说的可以看出,联合国是世界共同的意愿,而不是仅仅几个国家一起成立的一个联盟。性质就与二战期间的国联不一样了。国联最高峰的时候拥有58个成员国,当时由于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使其没有较为有力的地位和权力。主要是因为国联当时是受到英法两国操纵,所以其解散是必然的,一个联盟肯定不是由一个或者两个国家来操纵,这种同样与和平本意违背。

其次,联合国是国联的继承者。国联从意义上来说没有解散,而是被联合国取缔了。从一战开始,国联是大国手中的工具,以牺牲小国家的利益和主权为代价,发展大国经济。从二战开始国联几乎是名存实亡,二战结束后就被解散了,因为国际上众多国家都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联盟产物,而是希望“国联”是真正意义上的维护和平,有着实际行动。所以联合国无疑是成功的,从国联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形成的产物。故联合国不会像国联那样解散。

最后,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从建立以来共减少了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军事冲突。其意义重大,有着实际的作用,也是世界的民心所向,所以不会轻易的解散。联合国同时提高了世界的生活水平,自从成立以来,在145个国家中有工作人员驻地工作,在全世界共支持了一万多个发展项目。并且联合国在人权、环境、教育、医疗等方面对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试问这样的一个联盟组织怎么会解散?

联合国解散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世界大战。而且即使是世界大战,如果五大常任理事国是统一战线,联合国也不会轻易解散。20年内不会发生世界大战,那么联合国就肯定不会解散。


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在评论区指正。欢迎关注四十五度君。

四十五度军报



联合国会重蹈国联解散的覆辙吗?

对此“大正”认为每一个国际组织都有其独特性的存在,联合国不是国联,自然不会走上国联的歪路,但联合国也只是二战后的国际新秩序的代表,国际博弈妥协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界格局的剧变,自然不能完全兼容世界新系统,最终走向解散或者重组也是难以避免的,但绝不会像国联那样解散。

具体解析:

(一)国联先天不足。

国联诞生于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后,最早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建立,但讽刺的是美国最后并没有加入国联,反而让两大殖民帝国英国和法国主导。缺少美国这个新崛起势力参与必定无法完全掌控世界局势。



另外国联被两大殖民帝国英国和法国把持,天然就不具备公正性,因为这两大殖民帝国压迫民族太多,国联反而成为英国、法国压迫其他民族的工具。事实也证明,法西斯轴心国的崛起就是英国和法国的纵容之下崛起的。对于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9.18事变和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埃塞俄比亚等行为都是绥靖政策。

所以国联的“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的旗号根本立不住脚,所以只存在20多年就被解散,彻底被联合国取代。



(二)联合国相对来说比较公平。

作为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组织,相对来说的确做到公平正义,主导国家美国对于英国和法国这些殖民帝国根本没有客气,基本上都是支持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独立的,联合国成员国也因此越来越多,更多的国家参与到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国际事务,基本上兼顾公平和正义,当然也是相对的。

但联合国毕竟是大国主导,难免会被大国夹带私货,美国就利用联合国名义发动不少非正义的战争,最典型的就是1999年美国带领北约国家轰炸南联盟事件。当然美国也多次跳开联合国授权,发动不到战争,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



不管怎么说,联合国在二战后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起国联,联合国实在好的太多,不然也不会存在这么长时间。

不过联合国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首先就是美国的肆意践踏权威带来的后果,其次美国政府近两年退群成瘾,已经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多次拖欠联合国的会费,高达数亿美元。特朗普甚至叫嚣要退出联合国等。

如果作为主导联合国的国家美国天天瞎搞的话,联合国的权威很可能会彻底丧失,变成一个无足轻重国际组织或者地区级的国际组织,到那一刻,联合国里解散或者被新的国际组织取代也就不远了。

以上就是“大正”对于该问题的看法。


大正看世界


应该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但也一定会有新的国际组织去代替他,因为随着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社会更加扁平化,类似于联合国这样的组织会越来越多,越来强大。最终有可能实在若干年以后成立世界政府。

但目前的联合国组织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为联合国不是国家,他是一个国际机构,协调机构。他没有财政收入,他的运营来自会员国的经费。他可以通过会议给予任何一个国家强力的经济制裁,但联合国不具备强制措施,是否遵守完全取决于成员国的“自觉”。这和是那个国家无关紧要。从以色列和朝鲜这两个国家就可以看出,虽然联合国多次希望两国分别遵守安理会相关决议,但由于二者背后有大国的背影,联合国也无可奈何,这样就严重地挫伤了联合国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但各个国家的利益,经济,体制,意识。各有不同,各有所图。无法兼顾各方利益,很难做做到皆大欢喜。可以说,联合国体现的更是大国的利益。

美国2年没有缴纳会费(根据联合国章程2年不交会费自动失去会员资格)但谁敢取消美国资格,阿富汗经济困难。两年没有交会费,立即被取消会员资格和投票权,这公平吗?合理吗?但这也没有办法,联合国现在就是大国意志的体现。但随着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美欧国家对联合国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已经没有冷战期间一呼百诺的的情况了。欧美国家完全有可能在某个节点退出联合国,重新洗牌,建立一个符合西方核心利益的国际组织。目前的联合国更象一个董事会,经营着国际这个大公司。美国无疑是董事长,东方大国是副董事长。但目这个副董事长还很弱小,但却在茁壮成长,套用一句话,东方大国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必然遭受到很多阻击。但他总有一天会当上董事长。

联合国是二战的产物,历经七十年历程,应该说他现在已经不符合目前的国际形势了,小国和小国之间的分歧,联合国可以调节,小国和大国之间分歧联合国无需调节,大国自行解决,大国和大国之间的冲突,联合国不存在。人与人存在不平等,国与国更不会平等。一国一票根本就是笑话。目前,国际社会还是弱肉强食,赢家通吃的局面。联合国就是一个名义上的制定“决议”的机构,是否执行完全取决于各个国家的本国利益的取舍。美国是这个公司的最大股份持有者,他虽然还做不到肆意妄为,但也基本上是为所欲为了,副董事长是东方大国,他的实力在逐步强大,总经理是英国,为董事长马首是瞻,但他的地位却是岌岌可危了,副总经理是日本,他现在正在积极希望进入董事会,应该说希望不大。俄罗斯依旧是常务副董事长,虽然现在比较衰弱,但由于和东方大国联手,也让董事长不敢轻易“放肆”。

联合国的必然要变革,但如何变革取决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和国力的比拼,更是经济,国防,政治,科技,诸多方面的综合国力的比拼。联合国绝对存在解散的可能性。但目前国际社会还离不开联合国这个“遮羞布”。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今日的联合国可以被称作是“日薄西山”,联合国——二战期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组织建立的维护全球和平和秩序的国际性组织,但现在看来,联合国的最重要职能已经被一些发达国家架空,比如美国经常越过联合国发动战争、发动制裁、大肆干预其他国家内政,这让很多国家已经失去了对联合国的信心。

联合国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其中现在国际影响力较大的也就是前三个国家中美俄,但中俄同属一个共同利益阵营,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自成一派,英国法国都是小老弟,所以这就让本该平等、和平、互利的联合国变成了一个“拉帮结派”的国际组织:美国投反对票,其他盟友绝不敢投赞成票,所以最公正的投票表决在五常中也是摆设。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威胁要将联合国解散或赶出北约,令人意外,因为美国自己才是始作俑者,为何贼喊捉贼呢?在特朗普心里联合国只是在烧美国人的财政拨款,认为联合国不能为美国利益所用,所以想要彻底颠覆联合国。

美国利益优先的原则在现在的白宫政府内提现的非常到位,所以在重大国际事务上,联合国所作出的表决和判决总会让一方不公平,美国确实有实力颠覆和解散联合国,美国一旦正式宣布退出联合国,那么世界将重新陷入一个新冷战的局面,美国及其盟友组织建立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国家组织,而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团结自己的力量,最终世界走向新集体的多极化。

但是反过来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这是不可阻挡的浪潮,联合国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本就利益上没有占领先机,发达国家在联合国就是让利,发展中国家还是需要联合国作为发表态度的平台。


迷彩先生-军事科普和时评,用专业易懂的语言解读最新军事资讯,期待能够在评论区和大家积极讨论,欢迎大家关注和订阅。


迷彩先生


从理论上讲,并非不可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世人充分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为了最大限度地制止战争,用和平的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国际联盟成立。在高峰期,国联拥有58个成员。在存在的26年里,国联在解决地区冲突、处理国际争端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国联没有武装力量,在成员国不按照它的决议行事的时候,国联没有有效的手段推行自己的决议。因而,在国际冲突非常激烈的时候,国联就很难发挥有效作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宣告了国联的名存实亡。

联合国有和国联类似的地方。但是联合国与国联不同,联合国的安理会具有对侵略者采取军事行动、促使会员实施经济制裁等除武力以外的行为以制止侵略等强制性措施。因此,联合国与国联相比,权力还是要更大一些。另外,联合国目前有193个成员,2个观察员国。世界上绝大多数主权国家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因此,联合国的影响范围也比国联大得多。

虽然美国等一些国家对联合国有诸多不满,拖欠联合国会费的情况也屡屡发生,但是目前看,即使是美国,即使是特朗普政府,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退出联合国。各个大国想要在国际上贯彻自己的意志,取得其他国家的支持,也都还需要联合国这个形势。

因此,从近期看,联合国还是不会解散。


一知


国联的失败本质上是其制度安排与国际格局失调的结果,就是美国作为真正的、具有全球性影响力潜力的国家没有加入国联。而且大国的权重其实并没有足够体现,这让世界秩序的变化无法反映在国联上。

但是,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增加了大国的地位,典型制度就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制度。因此,目前联合国的制度还可以实现国际协调,特别是大国协调。联合国是否无效事实上取决于国际格局的变化,不过由于美国帝国模式的存在,因此要谈论这个变化可能还太早。目前,联合国的运转还比较顺畅,而全球问题更需要联合国作为体系层面的制度平台进行协调和解决,联合国远比国联强力,目前来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要说的话,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新兴大国是否会被原有五大国吸纳将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多极化进程,而多极化真的已经到如此深刻的程度了吗,恐怕也还没有。所以,联合国至少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解体。


怪蜀黍老囧曾


国联是在一战后成立的,那时候的世界没有多少主权国家,都还是殖民地。国联有4个常任理事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本来美国也应该是常任理事国的,但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加入《凡尔赛条约》,所以美国就没有加入国联,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1933年,德国、日本退出了国联。

国联的时代,是多个强国并列时代,也是野蛮争抢殖民的时代,各方利益根本就无法调和,德国、日本想扩张殖民地,可是抬头一看,殖民地都在英法美手里,所以这个矛盾无解,这也导致德国、日本后来退出国联,导致国联没有了威信,也导致了二战爆发。

但现在的世界,不是强国并列时代,而是一超多强时代,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没有国家或联盟能够挑战美国,只要美国不退出联合国,联合国就不会解散,而美国也是不会退出联合国的,因为美国有能力强迫联合国按照他的意思进行改革,拖着会费就是在逼迫手段,所以与其退出联合国,不如强迫联合国改革,也就是美国不会退出联合国。


解忧时间


当今世界,有一个基本的国际政治现实:一个地区自称为国家,只要不被联合国认可为国家,就等于不是真正的国家。

这说明了什么?联合国体系的强大超乎我们的想象。正因如此,联合国是不可能重蹈

国联解散的覆辙。

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

联合国实际上是从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改造而来的。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20年1月1日 ,解散于1946年4月,存在了26年。高峰时期处于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曾经拥有58个成员国。

(国际联盟总部在日内瓦)

(联合国总部大楼在纽约)


国联解散的原因,从时间点上来看并不复杂,就是为了给新的联合国的创建让路。此前国际联盟档案全部移交给了联合国。所以,不妨可将国际联盟看作是联合国的前身。

国联的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大体上来看,与联合国的功能相似,不过与联合国相比不完善得多了。国联体系的领导国家是以大英帝国为核心的,而联合国体系的领导国家是以美国为领导核心的。就此来看,联合国替代国联,也是美国在全球替代大英帝国的领导地位的体现。

国联设计有较大不完善,比如曾规定全面裁减军备但却未能付诸实现;采取制裁侵略者的行动之前,须先经理事会全体投票。这就导致议事规则非常拖沓。

更重要的是美国不满意于自己的地位没有被体现,并没有加入国际联盟,这使得国联实际上丧失了最大的一支力量。

联合国的重要性是无法被忽视的

联合国从二战后一直稳定运行至如今,哪怕在美苏冷战时期也没有破局,而且越来越成熟,哪怕问题再多,依然是维护世界总体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与国际联盟无法制止世界大战爆发不可同日而语。

美国虽然经常有拖欠会费的事情发生,但是从来没有拒绝缴纳会费。这意味着什么?美国依然高度重视联合国的作用。之所以经常拖欠会费,不应看作美国不拿联合国当回事,因为这只是美国讨价还价的一种手段。美国通过这种方式,只是想使联合国各机构更加顺从美国的意志。而这倒过来正充分说明了美国其实高度重视联合国的重要性。因为联合国体系,不管怎样,还是以美国为核心的!美国哪怕对联合国再不满,不会无视这其中的巨大利益。

正因如此,联合国只会进一步发展成熟,不可能重蹈国联解散的覆辙,因为联合国已经从根本上吸取了国联的教训。根本原因是联合国是二战后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的体现,而这一秩序哪怕有再大毛病,从根本上来说也还是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的。正因如此,联合国会员数高达193个,不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等于就不能正式被认可为国家。


建章看世界


这种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所有的国际组织都是一帮国家为了商量某个事情或者实现某个目标而组建的,如果这个被商量的事情不存在了,或者大家矛盾太大没得商量,又有人要掀桌子,这个国际组织自然就可能寿终正寝。比如华约,作为盟主的苏联不玩了,这个组织自然就不存在了。联合国自然也不例外。

但国联的情况有所不同。虽然看起来国联和联合国有相似之处,都是各个国家在一起商讨国际大事的组织,然而国联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诸多致命的缺陷。从制度上看,国联最大的一个坑就是任何决议需所有会员国一致同意。这样一来,凡是涉及会员国的问题,基本就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性的决议——毕竟谁也不会给对自己不利的决议投票吧?最现实的例子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反对的情况下,国联就只能看看热闹。而国联的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又各自心怀鬼胎,对世界秩序、国联定位等关键问题都分歧严重。

同时,国联的国际参与程度太低。国联最鼎盛的时候也只有58个成员国,更要命的是,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从头到尾都没加入国联,苏联虽然短暂加入国联,但却一直没把国联当回事。而国联本身内部的议事机制也有严重问题,办事效率低下,处理事情态度暧昧软弱。尤其是涉及到列强的事务,基本形同虚设。

因此,国联在面对真正的严重冲突时完全无能为力,最终只能黯然收场。

而联合国就不一样,在成立之初就吸取了国联的诸多教训。不但把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一网打尽,而且没有搞什么坑爹的全体一致制度。而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一方面避免联合国成为无休止扯皮的场所,另一方面又为大国之间的讨价还价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同时,联合国本身也在不断地变革,以适应国际形势变化。所以,总体来看,联合国要解散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