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比他小11岁,56岁男子深山养牛年入30万,儿女都是大学生


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友谊村,今年56岁的杨文才和小他11岁的妻子余德英,每年靠着在深山养牛卖牛肉,一年能挣30万元,让多少人羡慕不已。图为2019年1月16日,上大学的儿子放寒假了和父亲一起进县城卖牛肉。

老杨养牛已经有20多年了。从最开始的几头牛,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00多头牛,具体到底是多少头牛,他自己也数不清,有时为了数牛,得爬上大树,从高处往下看着数,但即使这样,因为在深山里放养,也仍然数不清。

每年的快到过年的时候,夫妻俩从冬月起一直到腊月二十八,每隔一天就要杀一头牛,再拉到县城销售,这么好的牛肉在镇坪1斤只卖40元,比圈养的牛肉贵不了几元钱,每次都是在3个小时左右就被城里人抢购一空。

老杨宰杀的牛都是在大山里放养了3年以上的巴山黄牛,这是当地的一个老品种黄牛,肉质好。宰杀黄牛,夫妻俩都是自己动手,也不用请人帮忙,仅用半天的工夫,就能把一头牛收拾的利利索索。

老杨养牛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放归深山,如同野牛一般。就像他这种放养的方式,在当地只有他一家。别人家都是白天放牛,晚上赶回家,他家的牛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里,没有牛圈。

老杨是一个幸福之人,他娶了小他11岁的妻子,结婚二十多年,夫妻恩爱如初。每天丈夫准备上山看牛的时候,妻子一大早就为丈夫准备好了一路上的要喝的水和饭菜。

每天放牛回家的时候,由于路远回家时就已天黑。老杨踏进家门时,妻子早已为老杨准备好茶水,并做好一锅老母鸡汤,还备有一壶老酒,让老杨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一天的劳累顿时消失。

镇坪县地处大巴山北麓,森林覆盖率达86.4%,生物资源丰富,被称为“天然药库”。放养的牛在山上吃各种百药草,所以牛的抵抗力极强,不用做防疫、更不用打抗生素。

老杨说,他养了20多年的牛,从没见一头牛生过病。放养在山上的牛,是自然繁育,现在每年新生四五十头小牛,基本不用怎么管。放养在深山里的牛,一般都是集群活动,很少遇到天敌。他曾在山上放牛时,看到过黑熊跟随牛群的场景,但黑熊不敢对牛下手。

每次上山看牛,他要穿过密林,翻过几座大山,步行6个小时才能看到放养在大山里的牛。一天爬十几个小时山路,一般人没有这个毅力。老杨说再过10年牛,等爬山费劲的时候就买一匹马骑着放牛。

夫妻俩有一儿一女,女儿大学毕业已工作,周末的时候会回家帮父母干活。两个孩子长大,都是靠着养牛供起来的。女儿说:“父母是为了家,为了我们姐弟上学,才坚守着这份艰辛的职业。”

老杨说,儿子小的时候就给了他一头母牛,儿子放学回家就帮父母放牛,母牛生小牛,到儿子上大学的时候,那头母牛已繁育了20多头牛,儿子考上大的费用都是那牛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