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賈島,真的撞了兩次京兆尹嗎?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這首《尋隱者不遇》,全詩只有二十字,卻有環境,有人物,有情節,幾問幾答,並且寓問於答,內容極豐富。不僅簡煉,更是在平淡中見深沉。

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賈島,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於錘字煉句,在謀篇構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他一生為詩藝灑盡心血,《題詩後》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寫出“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賈島,真的撞了兩次京兆尹嗎?

“推敲”的故事源於後蜀何光遠《鑑戒錄》:賈島初次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一天在驢背上琢磨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想用"推"字來替換"敲"字,反覆思考沒法決定,便在驢背上反覆吟誦,伸出手來做著推和敲的動作.看到的人感到很驚訝。

賈島不知覺中衝撞了代理京兆尹韓愈的車隊,被侍從推搡到韓愈的面前。賈島告訴韓愈他在醞釀的詩句,韓愈停下車馬思考了好一會,對賈島說:"用'敲'字好."兩人於是並排騎著驢馬回家,一同談論作詩的方法,好幾天互相捨不得離開,韓愈因此跟賈島成了布衣之交。

寫出“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賈島,真的撞了兩次京兆尹嗎?

賈島推敲的就是這首《題李凝幽居》: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這個故事非常溫馨,卻不太可信。賈島家境貧寒落髮為僧,結識韓愈後才還俗參加科考。

一般認為在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韓愈任河南縣令時就和賈島相識。第二年韓愈入京賈島也隨之到長安,並結識孟郊、張籍等人,從此進入“韓孟詩派”,彼此唱和。韓愈代理京兆尹是在穆宗長慶三年(823年),也是他去世前一年,此時兩人已經結識十幾年了。

寫出“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賈島,真的撞了兩次京兆尹嗎?

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但是換了一句詩。唐末王定保編過一本門記載唐代文人雅士佚事的《唐摭言》,記載這樣一個故事:秋風正厲黃葉滿地,賈島突然想到一句“落葉滿長安”,一時找不到聯句,沉吟中唐突了京兆尹劉棲楚,關了一個晚上才放出來。

後來找到聯句就是這首《憶江上吳處士》: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這個故事如果是真實的就太殘酷了。劉棲楚是賈島另一個布衣之交,他外出做官賈島還以詩相贈,怎麼就能這樣翻臉無情?劉棲楚性格剛烈,當政時得罪不少人,被人故意抹黑也很正常。

寫出“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賈島,真的撞了兩次京兆尹嗎?

兩個故事都不可信,嚴謹的歐陽修編撰《新唐書》是這樣記載的:“當其苦吟,雖逢值公卿貴人,皆不之覺也。一日見京兆尹,跨驢不避,呼詰之,久乃得釋。”

賈島一進入詩歌構思,就陶醉在藝術世界裡,物我兩忘,衝撞到權貴只是一個小插曲,而權貴也沒有太為難他,這才是大唐應有的風範。

賈島少年時代就才華橫溢,參加涿州鄉試時寫了一首《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寫出“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賈島,真的撞了兩次京兆尹嗎?

這首詩被紛紛傳誦,賈島一夜成名,但是鄉試卻落選了。迫於生計他和從弟一起落髮為僧,他的法號無本,堂弟法號無可。賈島在韓愈勸說下還俗科考,卻累舉不中第,一生潦倒。

和還為僧人的從弟相見,他感慨萬分寫下這首《送無可上人》: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鄰。

這首詩中,表達了他對塵世的厭惡和對佛門清靜的嚮往,以及他對堂弟的留戀之情。

寫出“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賈島,真的撞了兩次京兆尹嗎?

賈島尋隱者不遇,留下遺憾同時也留下一首名篇,他最終還是找到了他認可的高人,《宿山寺》: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賈島真的有找到這樣的高人嗎?這其實是他對人生的參悟。一生失意落魄,但絕世而獨立,這才是賈島真正的內心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