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现在的大学重新评定985,那么有哪些高校可能会出局?

子不约929


你好,提问者

我国有39所“985工程”重点高校,

首先根据其自身实力、以及在政府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划分,可将其划分为4个档次。

第一档次的高校是国家优先发展高校,也就是清华、北大,最开始被国家确认要建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只有这2所,不可能淘汰。
第二档次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有复旦,浙大等7所大学,它们都是连同清、北在1999年被确定的全国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后来在2009年,这7所高校加上清北组成了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联盟——九校联盟(C9),国内知名度高,公认名校,不可能被踢出985。


第三档次高校是指除前面2个档次高校之外的副部级高校,一共23所(副部级大学,是指校长、书记等领导直接由中央组织部任命的大学,并不是由教育部来任命)。虽然现在高校改革逐渐开始去行政化了,副部级大学已经取消,但是由于大家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使得一个单位的行政级别仍然是相当重要的,行政级别就是实力和地位的象征。

第三档次中,虽说有些学校有所退步,不过无论学校的水平还是知名度都还在线,985双一流一类的标签如果不是大规模缩减,一般不至于被淘汰,不过重庆大学和兰州大学要努力了,确实这两个有点太低调了,退步也有些明显。


第四档次高校是指剩下的非副部级985工程高校,一共7所,虽然同是“985工程”高校,但因为仅仅是“正厅级”而被划分为最后一个档次。

这几所学校不仅仅是在行政级别上有所欠缺,发展水平也有些受限,除了华南理工,华东师范电子科大这几所进步较大以外,其余的都属于很危险的状态,很容易被淘汰,要加油了。



国家新出现的双一流称号中,A类的建设高校基本是985,B类建设高校有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和新疆大学共六所,这里面后三所是非985,里面尤其是郑大的势头很猛,再加上一些211中的强校,末尾的985要加油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


糖瓜爸爸


首先,985院校是一个正在退出官方评价体系的老概念,但民间评价依旧沿用。

如果重新评定985高校,可能会有学校出局,但增选是大概率事件。从双一流建设院校名单即可看出,世界一流大学院校数为42所,原985院校全部中选,且新增加了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

985工程命名,源自一个时间节点。

1998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自此,以提出时间命名,是为985工程,入选学校称为985高校,由教育部与地方合作投入共建,学校整体实力高出其他院校。

附:985院校地区分布图

设置地区角度,京津地区10所,占了近四分之一;江浙沪地区7所,中部湘鄂皖7所,各占近五分之一;其他,西北地区主要是陕甘计五所,东三省计4所,华南沿海3所。18个省级行政区设有985工程院校,换言之,有十余个省级行政区没有985工程院校。

学科设置角度,偏文理综合院校最多,其次是以理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但农林类和师范类各有两所,表明国家对农业和教育的重视。其他特色院校包括海洋类、民族类和军事类各一所。缺少医学类、财经类、政法类院校(当然,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中,相关学科实力非常突出)。

我国高校设置非常讲究均衡化,无论从学科角度还是地区角度。如果重新评定985,从地区均衡角度,一定会有所考虑。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中,增加了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的原因之一。

另外,我国高等教育历来强调服务经济建设,如时机成熟,财经类(央财、上财、对外经贸)、政法类(西南政法、中南财经政法、东北财大)和医学类(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艺术类院校(央美、央音)等等院校中,很可能出现幸运儿。

如一定要有学校出局的话,很有可能是偏理工类院校中自相残杀,出局者可能会在湖南大学、东北大学等等院校中产生。

也可能因极端负面新闻“一枪致命”,如身陷“研考改分”丑闻的华南理工大学之类。

至于中央民大、西北农林、中国海洋等,大多因为学科特色和国家整体利益所在,出局可能性甚小。

个人管见,仅供一哂。


程亚说高考


历尽十年走遍千所大学,大家好,我是缪登峰老师,专注教育研究、升学规划,欢迎关注。

这种开脑洞的题,我是最喜欢的。与其说重新评定985,不如说下一次双一流,哪些高校可能会掉下去,这不仅仅跟学校的综合实力相关,还跟地域和隶属关系有关,下面就一点点分析给你听。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咱们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域之间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也是一样,所以任何的评估,都会带有一定的政策倾向性,不仅仅要通盘考虑欠发达省份,也要考虑隶属关系。

咱先看看现在的985(双一流构成),之前的39所985,全部入选双一流(湖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B类),此外有三所211入选了双一流大学B类(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湖南大学)

所有985高校中,最有可能掉出双一流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比较危险的是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

为什么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最有可能呢?前者所在的陕西省有3所985,砍掉一所,没那么疼,至少不会像省内一所还被砍掉那么疼。他的学科实力,综合来看,还不如南京农业大学这种非985的211大学。而后者,省内有两所985,他的综合实力要弱于大连理工大学,是所有985工科强校中,比较弱的。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重庆大学)

为什么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重庆大学比较危险呢?湖南大学从错过了湘雅医学院之后,被同城的对手中南大学抛下了不少,合并的财经学院,也没有发挥出学科优势。但是毕竟有深厚的积淀,在国内也是威名赫赫,不像前面两所那么危险。

中国海洋大学,一直在985高校中就比较另类,传统工科和新工科都不是很强,只是跟海洋沾边的学科特别强,算得上是特色985吧。但是毕竟他的特色别的大学很难复制,借助地利生源质量也挺高,不像前面两所那么危险。

重庆大学,学科评估好尴尬,只有3个A-,低于很多的211大学,生源质量弱于同在西南地区的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好在他是直辖市重庆的独苗,只要能搞定资金困难,努力发展传统优势学科,还不至于被踢出局。

(上图由缪老师拍摄于云南大学)

在三所非985的双一流中,有可能掉出双一流的,是新疆大学。看看其他两所大学,就知道为什么选他了。

西南地区的高校中,云南大学的地位还是不错的,是几所211当中,学科开设比较全,整体实力比较强,历史底蕴比较厚的。

郑州大学,背靠强势崛起的郑州市,河南省是高考大省,一直没有985大学,郑大的招生人数特别多,学科开设也是特别广,只要解决了突出学科建设和资金来源,未来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壮士慢走,听我一言:点赞评论皆是道义,转发别人手留余香。


缪老师妙笔生花


尽管“985工程”大学与“211工程”大学的相关文件在2016年被教育部宣布失效,其现在仅保存称号,再无实质上的政策扶持,对于一个过去的事物本无讨论的意义,但是紧接着在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名单,其中原来的39所985高校全部进去双一流高校,由此让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讨论价值:即39所高校都有足够实力进入985吗,都有足够实力入选双一流大学吗?

39所985高校入选时间

我国创立985工程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国家现代化,创建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初始1999年至2006年,陆陆续续批准了39所高校,从入选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发现综合性实力比较强的高校基本上早早入选,而学科单一、实力较差的高校则拖到第二批入选。

2018年中国大学生源质量排名


从2018年软科发布的国内高校生源质量(主要依赖于高考录取分数线)排名来看,目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六所高校的生源质量已经在57名之后,如果单靠实力来选的话,这几所高校很有可能落选。

39所985高校在国际四大榜中排名

在2019年国际四大榜中,此六所高校唯有中国农业大学排名尚且符合985高校应有的实力,其他五所高校: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排名掉的很快,当然了如果考虑到照顾西部和少数民族,兰州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是不会落选的。

剩下最可能落选的只有: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你觉得呢?


学习源动力


985院校发展,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中国经济不可能一直高速发展,所以政府拨款只能是大学发展的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资助、高校本身造血、老牌大学校友资助是高校重要经费来源。高校专业设置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会是下阶段高校重点。因此在未来三十年,中国内地前三十九的高校(相当于985)大概包括:清华、北大、北工大、人大、哈工大、大连理工、吉大、河北科大、山东大、中国海大、天大、南开、太原理工、郑大、中科大、南大、东南、苏大、上交、复旦、同济、浙大、波大、厦大、中山、华南理工、深大、昌大、中南,湖大、国防科大、华中科技、武大、重大、川大、西交、电子科大、云大、北师大


liqingwen1


早在2016年,教育部已经宣布《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意见》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也就是说从那时起官方对高校已经没有了“985”、“211”的称谓,39所985院校统一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大学名单。

其中36所985院校入选一流建设大学A类,3所985院校入选一流建设大学B类。入选一流建设大学B类的三所大学分别是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曾经是东北地区第一高校,但是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下滑,东北大学近几年也有了较大的退步。从2017年学科评估来看,东北大学没有A+学科,A类学科1个,A-学科3个。A等学科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40位。在近几年的国家三大奖项方面,东北大学总获奖次数15次,在985院校中处于30位;以ESI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序,东北大学在国内高校中位居第67位。由此可见,东北大学实力确实下降不少。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曾享有“千年学府”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不过,近几年湖南大学与同省的中南大学相比,中南大学在合并了湘雅医学院之后,实力大增,发展迅猛,相比较而言,湖南大学的发展就滞后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湖南大学没有顶尖学科,只有5个学科获评A-,这也是湖南大学被降级的原因之一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老牌知名农林院校,曾经实力非常雄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学受到冷落,再加上地理位置偏僻,生源质量下降,西农的实力大不如从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只有林学一个学科获评A-。

除了以上院校外,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实力也相对较弱。重庆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有3个学科获评A-,作为建筑老八校的建筑学只获评B+,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以及其他条件限制,重庆大学近几年实力也有所下降。



中国海洋大学作为特色985大学,其海洋学全国第一,但是其他学科不占优势,在985院校中名气不是太大。

当然,985已经成为过去时,重新评定985也是不可能的事。不过,双一流高校却是五年一评,施行的是动态管理。那么以上哪所985院校最有可能出局?你认为呢?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等花开2579


如果让现在的大学重新评定985,那么有哪些高校可能会出局?

985高校的重新评定永远只能是个假想了,因为985工程已经成为过去式了,现在的高校建设体制是“双一流”建设体制。

原先985工程分两期共确立了39所当时的顶尖高校作为重点建设单位。在当时,这39所大学每一所都是实力非常强劲的,但是时过境迁,现在的39所985大学中有些大学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现在实力下滑明显的985高校有如下几所:

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如果重新评定985高校的话,这几所大学都有出局的可能!但是这里面的兰州大学、西安交大的实力虽然有所下滑,但是底子很好,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出局的。

所以最有可能踢出局的985高校有: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4所大学。

在新的高校建设体制中,原本的39所985大学有36所进入了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行列,而只有湖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被划入B类建设高校行列与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三所211高校同一等级!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而重庆大学的实力下滑也很明显,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重庆大学的A+、A的学科都没有,评价最高的三个专业才获得A-评价,在985大学中处在垫底位置,所以重庆大学很有可能出局。

那反过来,如果重新评定985高校,你认为哪些大学能成为“新晋宠儿”呢?

个人观点,欢迎互动评论,谢谢~


教育小虎


985工程、211工程都是上个世纪我国为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目前已经成为了历史。当前我国为加强高等教育实施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共137所大学,包括上个世纪确定的全部211工程高校和部分新入选的“双非”(非985、非211)高校。重新评定985已不可能,但重新评定“双一流”高校,不久就会实现。由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共同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中,有一条重要的规定就是“动态管理”,划重点。《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建设过程中,对于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建设学科,调整出建设范围。”这里与大家共同讨论下“双一流”的动态管理。

一所“双一流”高校想要出局,也并不容易。《办法》中已经明确,“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建设学科,才调整出建设范围。什么时候我们看到哪所“双一流”学校被警示,才有出局的可能;警示后如果整改效果良好,那么还是会保留身份的。进入“双一流”不容易,花了国家投入的经费没弄出名堂想轻易退出,也没那么容易。国家给你投钱,就是要让你搞出成效弄出名堂的,真的出局了不是让国家的钱打了水漂吗?不过以目前一些“双一流”大学的状态来看,确实有一些可能出局的学校,也有一些非“双一流”可能会在下一轮评定中脱颖而出进入“双一流”。

一、可能出局的高校。

《办法》中第二章遴选条件:第七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须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从这一条我们可以看出,原985和211大学都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的大学,初选入围理由充分。有些学校虽然学科水平一般,但在区域是带头大哥,不犯重大错误不会出局,如某些省份中唯一的“双一流”大学。有些在发达地区省份是三哥四哥的学校,你别看你学科评估水平高,进不了“双一流”也别喊冤,人家省内一哥的区域影响力是重点,你呐喊也没什么用!所以容易出局的学校一般会满足以下“三不够”条件:

一是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不够多(没有A类学科或者数量太少);

二是行业影响力不够强(丢掉了行业内的领军地位);

三是区域影响力不够强(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二哥以下……)。

同时具备这样条件的“双一流”大学真的不多,查看“双一流”高校名单,感觉以下学校出局的可能性较大: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高只有1个A-)

2.东北农业大学

3.大连海事大学

4、延边大学(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哥,怕你们说我偏向吉林所以也列了出来)

5.辽宁大学

6.天津医科大学

7.河北工业大学

8.安徽大学

9.河南大学

10湖南师范大学

11.成都理工大学

12.成都中医药大学

13.长安大学

14陕西师范大学

15.南京邮电大学

16.宁波大学。

“双一流”名单公布是在2017年9月,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是2017年12月。如果先评估后定“双一流”名单,是不是有些学校就进不来了呢?

二、下一轮可能入围的学校

把“三不够”条件改为“三够”,可能就是下一轮评定入围学校的条件。入围可能性较大学校有:

1.首都师范大学

2.首都医科大学

3.燕山大学

4.东北财经大学

5.沈阳药科大学

6.长春理工大学

7.黑龙江大学

8.哈尔滨医科大学

9.华东政法大学

1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1.南京医科大学

12.南京工业大学

13.扬州大学

14.浙江工商大学

15.江西财经大学

16.江西师范大学

17.福建师范大学

18.河南理工大学

19.中南民族大学

2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1.西南政法大学

22.西安科技大学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全国最新的学科评估当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只有一个a类学科,而在全国的112所211院校当中,有a类学科的就将近一百所,甚至还有几十所双非院校也能够有此实力,所以说从学科建设的成绩来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情况没有那么乐观,但是该学校为地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是很值得尊敬。

兰州大学

同样地处西北的兰州大学,日子也并不好过,也仅有两个a类学科,但大家知道兰州的位置比较偏,人才流失就很严重,而且校区选不好,地理位置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障碍。有很多人调侃说,兰大这些年流失的人才就可以建一所新的兰州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比较特殊的985高校,正是因为学校的特殊性质才决定高校的科研实力比较薄弱。

湖南大学与东北大学

这两所985高校都有相似点,就是都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b类,再看看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在实力上已经不输这两所985高校,在评定的等级上是同一档。湖南大学没有得到湘雅医科大学之后退步就很明显了,而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不景气,这也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事业,所以近年来东北大学的表现也不怎么好。


爱学自习室


根据我儿时的记忆,我心目中的好学校(985)应该是这些学校(排名不一定分先后,当然越前的我的直观感觉越好):清华、北大、中科大、复旦、浙大、上交、南大、人大、西交、北航、哈工、北师、武大、同济、中山、川大、厦大、吉大、山大、华中、南开、北理、电科、中南、西工、兰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