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报考人数290万,150万以上都是陪跑,你有得选吗?

2019年,考研大军已经达到了290万人,可是令人唏嘘的是录取名额在逐年减少,推免名额在不断增加,考研竞争力越来越大,从各个大学的录取比来看,至少150万人以上都是陪跑,那么,2020考生该怎么办呢?真的只有陪跑的命吗?

目前已经进入四月,考研的备考时间还有大半年,如果要考双一流院校,时间还是挺紧的,毕竟形势已经这么紧张,要想不当炮灰,就要尽可能的完善自己的复习体系,少走弯路,稳定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下面我们就仔细说说,前期都要做哪些准备?

2019考研报考人数290万,150万以上都是陪跑,你有得选吗?

01、准备

首先,在规划之前,我们要知道的是,为了考研,我们要准备些什么。你要准备好的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是方向,努力和明确的考研目的。

我们首先要准备好的,就是自己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有了方向和目标就可以尽可能的制定实现目标的规划,然后一步一步的按照规划来完成。

2019考研报考人数290万,150万以上都是陪跑,你有得选吗?

02、英语

1.知识框架:

考研英语的试卷构成是这样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作文,英一英二构成相同,英一各项难度比英二略大

知识框架就是单词和长难句是基础,是为试卷上各项做准备的,尤其是单词量决定了我们的上限和下限;试卷上的各项是进阶,是最后要得分的项目。把这两个基础打牢,再去学试卷上每一项的具体方法,这样复习才能有条不紊。

2.时间安排:

3-6月暑假之前,每天用1-2小时打好基础。以背单词和看长难句为主。

7-8月暑假强化期,每天用2-3小时,一方面对基础查漏补缺,坚持背单词,把没看完的长难句看完;另一方面要开始进阶了,在有基础的情况下,看看网课,并通过做几年试题的阅读理解和翻译。

9-11月中旬冲刺阶段,每天用2-3小时,这一阶段是大量做试题的时间,除了作文,将各专项精通,复习基本要完成。坚持背单词,把阅读和翻译弄通,并且用多年的试题练习,并且把完形与新题型练习好,总结归纳做题思路。

11月中旬至考前,每天用1-1.5小时,搞定作文,并在最后进行考前的模拟。坚持背单词,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作文,背作文或是写自己的作文模板。

考前一周,在做真题时留下18-19年的两年试题,考前四五天开始,给自己一些模拟考练手。

注意:背单词要从头贯穿到尾,保持词性和语感,一天不用背太多,但要坚持下去。

作文拿高分的关键,是简洁、通顺、连贯。看着像英文,自己觉得表述得舒服,就能是高分。不用秀操作堆砌长难句,用通顺的简单句即可,太秀了反而写出来往往不像英文,读起来也很别扭,自然拿不到分数。

2019考研报考人数290万,150万以上都是陪跑,你有得选吗?

03、政治

政治这门课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门课,你用较少的时间也能获得不错的分数;但是也是性价比很低的一门课,用再多的时间分数也高不到哪去。政治的学习方法比较死,借鉴一下学长的经验,买好参考书,跟着老师的视频课走就好。归纳整理,把知识点形成框架的工作对于复习政治非常重要。

政治的复习在七八月份开始就可以,花太多时间说实话没用,之前的那些时间多留给英语数学和专业课打基础。

1.知识框架

首先,考研政治的复习过程很简单,就是以跟着老师学知识点为主,一边学知识点一边做题目,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可以。

政治试卷的分值是这样分配的:50分选择题+50分主观题。考研政治这门课由五门科目构成,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与时政。这四门课的学习也是有个顺序的:先学史纲再学毛中特,先学马原再学思修。因为史纲和马原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在为后两门课做准备。

2.时间安排:

7月底-10月中下旬,主要任务是学完所有的知识点。看网课,把精讲精练上的考点过完一遍,并且把1000题做完第一遍。

10月中下旬-11月底,这段时间主要有2个任务:1.把1000题刷完第二遍,主要是刷第一遍错过的题目,对于那些易错题加深理解;2.看网课,再理解一遍那些重要的考点。

12月到考前,主要是完成主观题的背诵任务;并且在考前把选择题中错过的题目再多看一看,加深对那些难点易错点的记忆。

2019考研报考人数290万,150万以上都是陪跑,你有得选吗?

04、专业课

虽然每个人的专业课不同,但是专业课的复习准备中也有很多的共性。其实就是第一步学习吸收知识;第二步把零散的知识变成集中的知识框架,将知识精简;第三步把学过的知识变成答案,这就是专业课备考的过程。

理工科的专业课,一般目标院校都会有题库或是往年试题资料,可以把专业课的备考放到后期来解决;文科专业课的复习模式则完全不同,合计300分的专业课,复习的工作量要大的多,相当于把在数学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要全花在专业课上。文科专业课的备考,要以直系学长的经验为主,学长的方向对我们是最好的指引。

综上,考研是一场持久的耐力战,因为时间长,跨度大。所以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为了尽量保证不确定因素的可控性,就要做好规划,选好方向。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2019考研报考人数290万,150万以上都是陪跑,你有得选吗?

以上就是中公考研网校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