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倚天屠龍記》,為何一改再改?

承諾一張沒有簽名的白紙╰


這個挺正常的,每一個時期都有著不同的感想,就比如說同一個故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結局和規劃,所以說,金庸老前輩倚天屠龍記每一次的翻拍,劇情總是會有稍微的變動,每一個時期想法不同,有時候第一個版本多少會有些遺憾。不同時期的拍攝環境不同,也會造就自己心目中想要的那種情景未能達到心目中的美好,所以每一次拍攝都有些許改變,希望更能接近心目中的完美,讓觀眾看到不同的一面,滿足於觀眾的心理!馬景濤版的倚天屠龍記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張無忌誤會義父被趙敏抓住,跟趙敏從婚禮堂上離開,後面一路跟趙敏去找義父,又懷疑趙敏的不擇手段,酒館裡,面對幾個元兵對趙敏的侮辱不為所動。那時候看的我好來氣喔,這裡的張無忌被刻畫出這樣的一個負心人,甚至於冷血無情!後面從這裡又跑去找周芷若,周芷若不要他,真相大白之時,又開始後悔自己當日不顧趙敏受辱的情形,實在可恨趙敏後來又被他的行為打動而原諒張無忌!那時候看的人真生氣,這樣的張無忌為什麼還要去喜歡,太可惡了!


到了吳啟華版的張無忌,對於趙敏的愛意表露無疑,這一版本改編得我特別喜歡,張無忌不在三心二意,雖說有時候對每個女人柔情,但是隻對趙敏確是最愛!這一版趙敏為了忠義兩全,獨自去自首,才會有那一幕被砍的情節,最後一集,宋青書和失憶後的周芷若回到漢水河畔隱居,這點倒也不錯!這一版著於“情”,張無忌和趙敏的跨族的愛情,張無忌對於周芷若的感恩之情,趙敏和父兄之間的親情!都很好。宋青書對於周芷若的深情最後因周芷若失憶也得到了回報!做了一對平凡夫妻!蘇有朋版的,對子吳啟華版的,沒有了張無忌答應趙敏修好她的金盒子情節,沒有趙敏嫁給平南王張無忌搶親的情節,沒有張無忌擔心趙敏而每次跑去趙敏家裡偷聽的情節,兩個版本一對比,蘇有朋版的確實很多細節上都大而化之,並沒有凸顯出張無忌多愛趙敏的心思,可能談的上喜歡,但是不太明顯!這一版張無忌開始一心搞事業,遇到感情的事情總是能不想就不想,能避就避,這一點從張無忌和楊不悔的一次談話中可以看出來!所以說為什麼每次不同版本的開播,裡面的內容總是會有些許不同,雖然大綱在哪裡,但是怎麼寫,怎麼編總有些不同的!


朗縵驚綾


《倚天屠龍記》的修改,一是正常的修訂錯誤,二是對情節尤其是結局的交代做了很大的改變。而後者,跟金庸先生自身的情感經歷息息相關。



正常的刪繁就簡、查遺補漏

據採訪金庸先生的報道介紹,金庸先生初期做武俠連載,是一份兼職的差事,一般只有晚上來寫寫,再修改。

因為時間有限,難以做到有效的刊校。1972年宣佈封筆以後,並不是無所事事。他把之前的作品拿出來修改、勘誤,就是為了彌補之前的誤漏之處。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2005年。那時候,金庸武俠中就沒有太多明顯錯誤了。這種修改,對作家來說是常事。不然為何很多小說一版再版呢?



張無忌情感歸宿的三次定版

除了這些錯誤外,據統計,《倚天屠龍記》的修改中,最明顯的是結局的兩次修改。

第一版連載於1959-1961年,其中很多情節內容是以後版本所沒有的。結局是,周芷若退出,張無忌與趙敏修成正果,“我要為你描眉一輩子”是他對趙敏最真摯的承諾。



第二版大約在1977年修改完成。結局處,張無忌為趙敏描眉時,周芷若突然出現,“你還答應了我一個要求。”至於要求是什麼?滿含懸念。

最後一次修訂,在結局處交代,周芷若拿著張無忌允諾的三個要求,明確提出“不允許他與趙敏結婚。”到這一版,張無忌真正從“四美環繞、豔福齊天”的情感中脫離,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張無忌的情感結局與金庸個人經歷

據金庸先生自己說,關於張無忌的結局,他自己也無能為力。因為張無忌的性格本是如此,含著無限的可能。

另外,關於張無忌的情感,他曾說了很多可能,其中就有這樣一句,

就算他跟趙敏結婚,以後厭煩了,或許還去找周芷若……而這一切,是還沒有結過婚的小年青所不懂的。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猜測出些什麼。應該是金庸的情感經歷影響的吧。

金庸先生一生有過三段婚姻。第一任妻子因婚外情背叛他後,1956年他與第二任妻子朱玫結婚。而對照《倚天屠龍記》初版的時間,那樣的甜蜜結局也有所依憑了。



爾後在金庸功成名就之後,雙方的關係卻變得緊張,爾後婚姻破裂。金庸的第三段婚姻開始,是個很年輕的女郎,聰慧很得金庸喜歡。

另外,金庸心中一直有一個叫夏夢的女神,被稱為“東方的奧黛麗.赫本”,苦苦求索而不得。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卒年相差兩年,但卻死於同一天。

兩相看顧,個人認為張無忌的情感結局,與金庸先生的個人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探尋文學基於生活的樂趣,體悟文字的魅力。 關注“如風書屋”,我們一起談天說地。


如風書屋


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金庸的武俠曾經是多少人的夢,在我們的心靈中下了“大俠”的種子,飛簷走壁,仗劍天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是由金庸武俠作品連成的一句詩,更是金庸一生的成就。

作為射鵰三部曲的最終作《倚天屠龍記》,小說最早於1961年發佈,其實第一版的名字叫做《天劍龍刀》,由金庸先生構思口述,石馬欄(也有叫司馬嵐)執筆。而之後金庸先生於1977年對小說內容進行了第一次修訂,並改名為《倚天屠龍記》。再然後就是在2003年完成第二次修訂,被稱為新世紀版。

金庸先生修改了兩次,所以這部作品有三個版本,而這每個版本中主要是針對結局的修改。那麼金庸先生為何想要修改《倚天屠龍記》的結局呢?什麼原因促使他做出這個決定?雖然改的不多,但結局卻完全不同。

我們先來看看這三種結局到底是如何!

在最初的第一版中,營救金毛獅王謝遜之後,眾人一同迴歸武當山,周芷若也想開了,決定將峨眉派掌門之位交給張無忌。而她自己則就選擇剃度出家,常伴青燈供佛。張無忌沒有辦法,之好接受峨眉掌門之位,並把明教之位交給了楊逍,與趙敏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第二種結局,同樣的事情結束後,他們並沒有回武當,周芷若雖有悔意但不願意放下自己深愛的張無忌。然而張無忌由於遭到朱元璋的陷害而心灰意冷退出江湖,將明教教主之位傳給了楊逍,自己則與趙敏隱居。在兩人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時候,周芷若又突然出現,並說張無忌答應要為自己做一件事,問他是否還記得?故事也在這裡戛然而止,留下懸念。

而第三種是爭議較多的一個版本,儘管和第二種的結局差不多,但是周芷若這次說出了要求,表示張無忌和趙敏可以在一起,但是不能成婚結為夫妻(正是因為張無忌答應周芷若的一件事情)。這也就從另一方面說明趙敏在張無忌身邊並沒有什麼名分。而這在古代的時候是很大的一件事。這就讓很多人猜測金庸先生為何要做出這樣的決定?(關於這些實際上金庸先生也提過一些。在這部作品中,金庸先生表示最喜歡小昭,而在他看來周芷若和趙敏心機太重。)

無論金庸先生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去修改,先生自己也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小編自己有一個不成文的想法,是不是先生根據時代而去改的呢?)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然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本《倚天屠龍記》。

無論再怎麼修改,我們還是喜歡老先生的著作,我們也還是喜歡那個張無忌,先生造就的大英雄,感謝金庸先生,致敬!祝願老先生在那邊武俠依舊!🙏🙏🙏!











小小放映機


金庸的《倚天屠龍記》為何一改再改,我認為原因無非幾點:

1.金庸要求高

金庸先生是現代的武俠大家,他的小說深深影響了一代人,而《倚天屠龍記》作為他的名作,他當然對創作的要求更高,一方面要符合讀者的需求市場考慮,另一方面金庸對自己作品要求比較嚴格,他希望創作的作品能有新意,有深度,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在裡面,因此才一改再改。

2.為了貼合曆史

金庸的很多小說雖然劇情有些與真實歷史違合,但大體上傳達的意義還是正義,勇敢的,與史料還是能搭上的,所以一改再改目地就是防止跑“太偏”,怕過不了審核,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這兩個原因可能成為了金庸改文的想法。





微風經典影視


因為隨著歲月的更迭,金老對於人生的很多看法也在改變。

對於作品的反覆修改,一是因為金老對作品精益求精,毫不馬虎。二是通過修改,把自己更高的精神境界體現在作品中。


所學甚雜


小說當年以連載的形式問世,由於結構複雜,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漏洞!成書出版就一定會大動手術!而且一動再動,儘量避免留下更多的遺憾。由於金老先生已經駕鶴西去,有些漏洞已經無法彌補!永遠的留在了書中。天地本不全,何況人乎、書乎?或許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殘缺未必不是一種美。


有事請到地獄找我


金大俠,對自己的兒女,有深深的喜愛,他巴不得自己的作品盡善盡美,可是任何一部經典作品,都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而且讀者越多,想法也多,所以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cjr112803


想跟上生活,

想跟上時代,

想迎合大眾,

想迎合主流,

想要完美,

想要滿意。

但是時代永遠在變,

思想永遠在變,

人的精神永遠在變,

所以要不停的改。

其實改來改去,

多數人並不買賬,

眾口難調。

還是最初的讓人懷念。


三隨四冷七不流


說一千,道一萬都是為了迎合電視觀眾的胃口 如果都是照抄老版 觀眾會買賬嗎 經典老版已經讓廣大電視觀眾有了先入為主的關念 所以改動劇情 換換口味也不錯




哈哈74537490


從天劍龍刀,到倚天屠龍記,幾易其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