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幼鴿該怎麼餵養?如何人工飼餵幼鴿?

想要提高鴿子養殖的經濟效益,在雛鴿時期就要做好飼養的工作。雛鴿指的是鴿子剛出殼的時候一直到下窩,一般一個月的鴿子叫做幼鴿,之後就是青年鴿,成年鴿。剛出殼的鴿子非常脆弱,但生長速度快,出殼兩天時間體重就可以翻一倍,對於雛鴿養殖,餵養很重要。那麼,雛鴿餵養需要注意什麼?

剛出生的幼鴿該怎麼餵養?如何人工飼餵幼鴿?

雛鴿

一、營養均衡

要想雛鴿長得快,長得好就要補充好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脂肪、微量元素等等各種營養物質,這些東西基本來源於母鴿。從出殼開始雛鴿吃的是鴿乳,而鴿乳的產生其實主要還是看種鴿攝取的食物,只有食物比較豐富,營養足夠,那麼產生的鴿乳的質量才會比較好。不然雛鴿要是沒有受到什麼明顯的影響種鴿也會出現消瘦的情況。在親鴿噴乳期間,雌雄的交替時間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但一些戀雛的雄鴿會表現出摟抱的時間長,會給雌鴿提供充分時間出巢吃食。假如雛鴿在這一週內,乳食吃得不好,會直接影響第二階段的發育。這個階段小顆粒的飼料可以稍微多一點,豆類的食物不能夠少了,畢竟豆類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剛出生的幼鴿該怎麼餵養?如何人工飼餵幼鴿?

雛鴿

二、人工輔喂

雖然雛鴿的父母鴿都是非常負責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會有些生長速度稍微較慢的鴿子,尤其是出現一大一小的鴿子,還有一些種鴿沒有餵飽的鴿子,或者是為了補充營養,這些鴿子我們可以人工輔餵食物。可以拿點小米,葡萄糖,奶粉,鈣粉,酵母片,維生素等東西混合進行輔喂。對於一些不健康的鴿子,吃得很好但是成長依然緩慢的鴿子就沒有必要繼續輔餵了,可以直接淘汰掉。

養鴿:

在人工輔喂時,雛鴿都是用富含高蛋白的食物餵飽的,要注意雛鴿不可以養的過胖,否則在下窩以後容易出現其他問題,因此,人工輔喂時要注意合理控制餵食量。

剛出生的幼鴿該怎麼餵養?如何人工飼餵幼鴿?

雛鴿

最後就是在雛鴿下窩之後,這個時候一般都習慣叫雛鴿為幼鴿。這個時候就要脫離餵養而轉變為自主進食了。餵食時不要多給,很多鴿友都是怕雛鴿學習吃東西學不好而放了很多糧食讓雛鴿吃,實際上不需要多,最好是這個時候就讓雛鴿養成搶食的習慣。不過這個階段幼鴿還需要不少的營養,所以可以先讓搶食,後面再喂一次,餵飽或者是八分飽。這樣幼鴿學習吃東西的速度反而會更快,還能夠養成搶食的好習慣。

對養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養殖一點通,天天都有精彩的養殖資訊、技術文章分享。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