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包拯是怎樣一個人?

艾華戀萌


小時候鄰居家一放《包青天》,我就端著碗坐在他們家邊吃飯便看這部電視劇,那時候的我對包大人的剛正不阿和那張黑臉是極度崇拜,天天想著自己啥時候也能變黑,然後用黃泥也在額頭上弄個月牙,自導自演包大人。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這張圖:

長大後讀了一些歷史,才知道包大人的臉原來一點也不黑,額頭沒有月牙印,而包大人的一些傳奇故事都是後人給加上去的,這難免讓我有點失望。包拯雖然沒有電視裡演的那樣神奇。也不是斷案高手,但他的人生經歷卻是精彩至極。

比起斷案,懟人才舒坦

包拯之所以被稱為包青天,主要還是他為官清廉、為民做主,本人也是剛正不阿。但包大人斷案能力實在讓人汗顏,他在開封為官時還鬧出一個笑話,被沈括記錄在“夢溪筆談”中:

犯人買通了小吏,讓他在在公堂上兇自己,包大人看到自己的小吏欺負平民百姓,氣的打了小吏一頓,然後就心軟的輕罰了平民,最後小吏和犯人皆大歡喜,而包大人被騙的鬧出大笑話。

所以,其實包大人的專長是“懟人”:

1.懟貪官

轉運使王奎收買路錢,被包拯知道,連續懟了他7次,懟到王奎後來被罷官。

2.懟權貴

宰相宋庠尸位素餐,該做的事不做,卻在做一些宰相不該做的事,後來被包大人懟到自動辭職。

據統計,包拯為官期間,被他彈劾的朝廷重臣共有三十人。

包大人的黑臉一點都不黑

跟小說上不同的是,包拯出生於公元999年的廬州,父母是基層公務員,且他家的條件並不貧苦,也沒有給人家放牛過,相反他出生自書香門第,從小就接受著良好教育。

至於他的臉黑,主要還是來自他的工作性質了,傳聞中包拯是個斷案高手,必須對犯人鐵面無私。這個鐵,就是黑鐵。於是,包大人就成為了黑麵無私的人了。

包大人的真愛,是展昭還是公孫策?

展昭、公孫策?這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關於展昭的原型,我們可以推測是包拯身邊的護衛,畢竟在朝堂容易得罪人。但公孫策這個師爺,則壓根就不存在,因為這個職位到明清時才出現。

那到底誰才是包大人的真愛?這正是包大人的大老闆,宋仁宗。

包拯能夠懟天懟地,全靠宋老闆的好脾氣。話說宋仁宗的丈人張堯佐想靠皇帝關係做宰相,被包拯知道後,不僅張堯佐被懟的抬不起頭,連皇帝本人都被包拯罵道口水噴到臉上。

皇帝都被說成這樣,更何況平常的大臣。

這似乎是包大人和宋老闆配合好的,一個“剛”、一個“柔”,剛柔並濟下,颳起了大宋朝廷的廉潔之風。

包拯平步青雲的一生

對於包拯的夢想很簡單,就是考取功名,做官為百姓服務。28歲的包拯考中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並在江西擔任知縣。但因受到儒家思想薰陶,“父母在,不遠遊”,包拯沒去赴任,而是等到十年後父母雙雙去世,才去上任。

此時的包拯38歲。上任期間,包拯就顯現其卓越的才能,在三年內就被調任為端州知府,又三年後被調到開封,此時的他徹徹底底的是一名京官。開封為官期間,包拯是各種打擊官場的歪風邪氣,而與歪風邪氣的鬥爭持續了包拯的整個為官生涯。

如此優秀的官員,自然被上層領導賞識,於是他又被任命為“權知開封府”(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委書記,但權力要大很多)。此後的包拯繼續升官,最高升到樞密副使,等於副宰相。

包拯為官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於納諫,且力度很大,動不動就是彈別人十幾次,而且是不管多大的官,他都敢彈劾。而宋仁宗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納諫,被稱為“守成賢主”。

包拯不畏強權,為民請命,被世人稱為廉潔的化身,民間更是視他為神明。他的事蹟經過民眾傳播再加上各種演繹,於是包青天的傳奇故事,便出現在各種戲臺上,越傳越遠,影響也越來越大。

而包拯既然是神明瞭,自然得有點特色,像有的神明形象如:毛臉雷公嘴、鳥頭人身肋生羽翼右手拿大錘等等,包青天自然也要裝飾一下,然後大家為他進行了藝術加工。鐵是黑色的,包大人經常懟人,不善言笑,於是用黑臉來形象包拯,堪稱完美。


摯潷畫畫紅塵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人)。宋朝仁宗時考中進士,從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做起,最終官至三司使(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長),再改樞密副使(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梳密使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在中國的傳統戲劇中,包拯有個嫂娘,因為包拯家世清貧,生下未滿月,母親病故。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兒子的搖籃裡,喂包拯奶,喂兒子包勉粥,將其撫養成人,並聘請恩師,教誨他一舉成名。包拯對嫂子始終十分感恩,尊稱為“嫂娘”。其實,這個只是個戲劇傳說罷了。

而歷史上,包拯中進士時,父母都健在。按照《宋史.包拯傳》記載包拯“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包拯最初被任命為建昌縣知縣,因為父母年邁,就沒有去赴任。“得監和州稅,”改做和州稅局的官員,“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就沒去。“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裴徊不忍去,裡中父老數來勸勉。久之,赴調,知天長縣。”過了幾年,父母都過世了,在長輩的勸說下,才去做了天長知縣。可見包拯家一點不貧窮,應該是比較富有殷實的家庭。

包拯為官比較清廉,這個跟宋朝的“高薪養廉”政策有關,而且包拯家裡不缺錢,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包拯不貪。包拯在坐鎮開封府時的年薪,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數額大概在千萬年薪以上。包拯有朝廷撥給的2000畝土地,如果放到現在,這是多大的一筆財富。當然,整個宋朝政府的官員薪俸都很高,但是整個宋朝朝廷還是貪汙腐敗成風,所以,“高薪養廉”基本上就是胡扯。

包拯曾作為監察御史,建言加強練兵,整治貪腐。辭去該職後,還曾出使過遼國,回來後上奏摺建議朝廷挑選“素習邊事”的將領守邊,並重視代州(今山西忻州代縣)的將領選擇,以應對邊境突發的情況。雁門關就屬代州管轄,楊家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包拯在做三司戶部副使時,免除了向百姓徵收造船木材和河橋竹索賦稅的重稅;並讓百姓耕種漳河地區肥沃的土地,大概有農田一萬五千頃;包拯還廢除了解州鹽法;並且積極供給宋遼邊境守軍的軍糧,這讓包拯有了比較好的聲望基礎。後來包拯,任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建言請求廢除苛刻的行為,抑制僥倖投機得官,正刑法明禁令,戒除興建勞作,禁丘妖言妄說。

大家最熟悉的包拯的官職,龍圖閣大學士,正式名稱是“龍圖閣直學士”,在1052年擔任,由此有了“包龍圖”的稱號。後因擔保推薦官員失誤獲罪,被貶官到池州(今安徽池州)做知州,慘吧,這年是1055年。第二年,就是1056年,包拯復職,並且權知開封府,戲劇中的“倒坐南衙包龍圖”正式登場。這時候包拯已經是快六十歲的人了。

包拯在開封府時,改革了訴訟制度。開封府舊制,凡是告狀者,都必須先將狀紙交給守門的府吏,再由府吏轉呈,是否審理,何時審理,則由府吏通知。訴訟者不能面見長官,府吏可以藉此敲詐勒索,營私舞弊,而冤屈者因送不起錢財而告狀無門。包拯革除了這一弊端,大開正門,使告狀者可直接至公堂見官納狀,自陳冤屈,審案也更能公正合理。因此,才有了戲劇中“包黑子”的形象,剛正清廉,正直不阿。當然,上古神器三口鍘刀應該是不存在的。

包拯此後主要作為言官,給皇帝提建議,彈劾不法的大臣。包拯曾建言宋仁宗立太子,因為包拯無子,而且年事已高,仁宗倒是很高興包拯提出這個建議。包拯和宋代大才子歐陽修同朝為官,歐陽修是個大才子,但是破壞力也是非常巨大的,見誰啃誰的主,包拯就被啃過,曾對仁宗說包拯彈劾前三司使是為了自己去擔任這個職務,讓包拯只能在家避嫌了好久。歐陽修對包拯的總體評價還是很高的,只是轉折了一下“但其學問不深,思慮不熟,而處之乖當,其人亦可惜也!”,也是包拯的一個方面吧。

對包拯的整體評價,不敢妄加評議,還是引用宋史吧,“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翻譯一下就是,包拯性格正直,憎惡官吏苛雜刻薄,致力於敦厚寬容之政,雖然非常憎恨惡行,但從來沒有不用忠恕之道來推行政務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但衣服、器物、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

包拯去世後,為了紀念包拯,在開封修建了包拯祠, 後來全國多地為了紀念包拯,都有修建包公祠,可見百姓心中的“一杆秤”。歷史上的包拯和戲劇中的包拯,所做事蹟雖然不同,戲劇多為杜撰,但是整體的性格、秉性和行為方式卻是一致的,“包黑子”是確確實實的名符其實。


奕天讀歷史


這個問題蒼茫大地來回答:

歷史上的包拯是北宋時著名的清官,當時民諺有云:關節不到,閻羅、包老。你化銀子到閻龍王處,買不到命;你想徇私,想打通關節,找包公是沒用的。中國古代小說戲曲中的包拯和歷史上的真實包拯有很大區別的,許多影視作品、舞臺形象、小說形象都是向壁虛構的。

包拯,廬州合肥人,生於公元999年,二十八歲高中進士,步入官場,一直做到開封府知府、樞密副使。

包拯斷案如神,執法如山,鐵面無私。他在廬州為官時,一親戚犯法,被告入官府,包拯秉公執法,免費送他一頓板子。這一來,包公的部分親友夾起尾巴做人了。後來包拯調入京城,京城裡有許多皇親國戚、權貴大臣,這些人更是無法無天。有個張堯佐的,是貴妃的叔叔,竟因此同時擔任了三司使(相當於財政部長)等好幾個重要官職,三司是主管全國財賦的官員,包拯認為張某才不堪用,更不堪多用,他連上五道奏疏,彈劾張某,甚至在朝堂上和仁宗掰起手腕,最終包公勝了,仁宗免去了張堯佐兩個官職。(仁宗無愧於仁這個諡號,堯佐這個名是對張某的絕妙諷刺。)

另一個大官僚王逵,擔任荊湖南路轉運使時,十分殘暴,逼得百姓逃亡山中,聯合反抗。後調江南西路轉運使,仍是狗改不了吃屎。包拯得知後大怒,連上兩道奏疏彈劾,朝廷只是讓他易地為官,調淮南轉運使,老包又發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上第三道奏摺,過了一些日子,包公又瞭解到王逵在江南西路時,疑心地方官卞鹹告發他的罪行,打擊報復,暗中指使人誣告卞鹹,關押五六百人,鑄成冤案。包拯又第四次彈劾,到第七次宋仁宗終於免去王逵官職。

包拯處處奉公守法。他在端州府當官時,端硯石質堅實細潤、雕刻精美,以前的地方官藉著向皇帝進貢的名義,大肆搜刮端硯,奉承權貴。包拯在端州,只收繳向皇帝進貢的數量,自己一塊不拿。

包公做了大官,生活仍儉樸,他在《家訓》裡說:後代子孫貪汙腐敗的,不許回老家;死後不得歸葬祖墳。

包公清廉剛正,千古流芳。補充兩點。第一點:《鍘美案》是冤案,和包公無關。明朝有個清官叫陳世美,當官前家窮,受過一老鄉的接濟。陳世美升官後,老鄉來找他辦私事求升官。陳世美熱情款待,但不願意以權謀私,結果同為文人的老鄉惱羞成怒,編了戲文來擠懟他,當然朝代往前推了一下,讓陳世美穿越到宋朝,顛倒黑白,說他高中狀元、拋棄髮妻、貪慕富貴、做了駙馬,還想殺掉髮妻秦香蓮,又給包拯配了把鍘刀,算在舞臺上報復了一下,看來中國的阿Q委實不少!第二點,包拯生活在北宋,那是文官的幸福時代,不僅因太祖遺命沒有砍頭的危險,收入也極為豐厚,趙匡胤貴族出身,只怕手下造反,不怕手下有錢;不像乞丐、和尚出身的朱重八八,摳門得不要不要的!有興趣的文友搜索一下,反正從一品的包拯光憑俸祿及皇上逢時過節的賞賜,已肥得不要不要的!

望斧正!





蒼茫大地顧煒斌


鐵面無私包青天,包拯在影視劇裡經常被塑造成鐵面無私,明察秋毫的清官好官。

但這就像三國演義一樣,多了演繹的成分。歷史上真實的包拯也是一位鐵面無私的清官能臣,但遠沒有民間傳說、影視劇描繪的那般神乎其神。

我們先來看看他的生平,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人,是一代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佑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由於民間傳其黑麵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實際上,包拯的從政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在地方擔任判官,轉運使等職務,在朝中則多任監察御史、權御史中丞等職務。歷史演義關於他明察秋毫,斷案如神,名偵探附體的描繪應該大多是在開封府任上。

在地方為官時,包拯清正廉潔,並且為百姓作出很多實事。比如任轉運使時,曾巡察各地訪問貧困冶鐵戶,並據實情申報轉運司,豁免了這些戶所欠的官鐵,同時又鼓勵有能力者開爐冶鐵,發展生產。在擔任朝廷監察御史、權御史中丞等職務任上,他不畏權貴,多次彈劾為非作歹的權貴。包拯立朝剛毅,執法嚴峻,不徇私情,凡以私人關係請託者,一概拒絕,因而將開封府治理得令行禁止,井井有條。

這些政績都是實實在在的,當然,包拯也有一定的斷案水平。但民間小說為了吸引人,比如《七俠五義》則把大部分篇幅用在刻畫包青天明察秋毫,斷案如神上,著重描述他如何解開疑難雜症,斷了多少冤獄,懲治了多少壞人。這也類似於歷史上的狄仁傑與影視劇中狄仁傑的區別。

以上是生說的看法,元芳,你怎麼看?


生說


包拯在正史中的形象遠沒有小說裡面那麼神乎其神,《三俠五義》中的包拯頭上有月牙,膚色似黑炭,說是星宿轉世,能夠日審陽夜審陰,總之就是非常厲害,老百姓都稱他為包青天。

但是小說終究是小說,和正史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正史中的包拯也確實為官清廉,不畏權貴,至於辦案的本領那肯定也有,只是沒有小說裡那麼牛,甚至可以說辦案的能力一般,為什麼這樣說呢?

正史中的包拯執法嚴格,雖然對權貴沒有絲毫懼怕,但同樣對百姓也毫不留情,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黎民百姓,一律平等對待,包拯也是普通人,所以難免也會有犯錯的時候,所以也會被情緒所左右。

《獨醒雜誌》記載包拯有一次在汴梁時,發現有個地方著火了,宋朝時,經濟文化發展都非常快,這時的商業區和住宅區也都建立在一起,很多做生意的商販都佔用道路,搞得街道水洩不通。

也就是這樣的地方發生了火災,包拯在第一時間趕往,此時已經有幾十家房屋被燒燬,這個時候有個人來問“是去甜水巷取水,還是到苦水巷取水呢”?包拯聽過之後非常生氣,人命關天的事,你竟然還在乎是甜水還是苦水,認為這個人是有意來挖苦自己,於是下令將這個人斬了。

沈括的《夢溪筆談》也還記載了一件包拯的糗事,說是有個富商犯法了,包拯要審問,富商直到包拯鐵面無私,於是賄賂負責打板子的普通士兵,士兵就說“沒問題,這事就交給我吧,你到時候只管喊冤枉就行”。

等到包拯審問的時候,證據充足,包拯決定先打幾十大板,此時富商急忙喊冤枉,士兵說“喊什麼喊,你只需要老實接受懲罰,大人自然會放了你,大人斷案,自然不會有錯。”

其實一般的官員就喜歡這種拍馬屁的,可是包拯不一樣,他立刻下令放了富商,將士兵打了幾十大板,原因就是包拯認為士兵沒資格評論案件,這樣做肯定有弄權嫌疑。不過此舉也正是包拯的高明之處,他認為要做好官就必須管好下屬。

《宋史·包拯傳》載:“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

這裡邊可以看出,包拯是個非常嚴肅的人,讓他笑一笑簡直比讓黃河的水清還要難,包拯在宋史的記載裡還是個白面書生,他通過科舉進入仕途,一步一個腳印,從七品官做到了樞密副使,在當時的影響力也比較大。


羽評郡主



千年來,眾多富有藝術魅力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使得包公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包公本人也被賦予了神化的色彩。宋史中對於包拯的記載其實只有一篇,詳細的介紹了包拯的個人背景、對父母的孝行、任職情況和任職期間的一些經典事蹟。

(周杰飾演的包拯)


“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裴徊不忍去,裡中父老數來勸勉。久之,赴調,知天長縣。”從這一段描寫中看出包拯中進士後為盡孝道而“辭不就”,父母在而不遠遊,直到數年父母親去世之後,在鄉親們的勸說下才決定赴任,於39歲正式開啟自己的仕途之路。

(戲劇裡的包拯)


“遷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後上奏皇上早立太子,后皇上問他的看法,包拯這樣說,"臣不才備位,乞豫建太子者,為宗廟萬世計也。陛下問臣欲誰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無子,非邀福者'首先從此句回答便可得出包拯是一心擔憂國家社稷的未來,而非為結黨營私為自己謀福利的人,無牽無掛者而上奏此事是謂忠誠,並且也可看出包拯為官為臣的本分之心,忠臣良僕的形象由此刻畫而出。

(漫畫版的包拯)


對百姓,他又做到了與民平等、愛民護民。“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反映了他清廉的作風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即使身居高位,但平日裡的吃穿用度都如同以前普通百姓之時,並無二樣。為了使百姓生活更加安樂,“拯特為置場和市,民得無擾”,這是設身處地的為民著想。

(最經典的包拯)


當時人成他為“閻羅包老”,閻羅是中國道教的神,主宰人的生死和管轄陰間的事物,公正無私,懲惡繃奸。其實包拯死後出任閻王的說法,在宋時己盛。《宋史?包拯傳》雲:“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喵版的包拯)


包拯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有堅定的立場和做事原則,不畏權貴是他的精神,清廉剛正是他的氣節,嚴肅公正是他的態度,所以“朝廷士大夫達於遠方學者,皆不以其官稱,呼之為公”,因包拯在為官期間以執法公正嚴明和鐵面無私而著稱,所以百姓經常稱之為“包公“公”是對包拯的一種尊稱,“包公”之稱謂便由此流傳開來。


於史他說


真實的包拯是一個白臉書生,素有清節美名,時人仰慕其品格節行,稱他為包公。在他的同時代,包公就已經聲名遠揚備受稱讚,神宗時西羌俞龍珂歸宋,就因為慕名包拯請求皇帝賜姓包,神宗賜名包順;還有一個河州人歸宋,也請求賜姓包,皇帝就賜名包約,從此處可見,包拯的大名已經傳到邊疆。

到了南宋,包拯開始出現在戲劇和小說裡,對包拯的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並在元代達到高潮,直到現代。

包拯的履歷

包拯26歲結婚,29歲中舉,授官大理評事、知建昌縣【江西永修】,包拯以父母年邁,請求在家鄉附近差遣,改授和州監稅【管理錢糧稅收的官職】。

因為父母親不願意離開家鄉隨兒子赴任,孝順的包拯毅然辭官回鄉裡侍奉雙親,直到父母親相繼過世,又服喪三年居家二年後的景佑四年【1037】才出仕,知天長縣,當時包拯已經39歲。

在天長縣,包拯曾斷‘牛舌案’,任期滿後的康定元年【1040】,42歲的包拯遷官大理寺丞、知端州【廣東肇慶】。

慶曆三年【1043】四十五歲的包拯入京擔任殿中丞,被王拱辰推薦,擔任監察御史裡行,未幾,正式任命為監察御史。

慶曆五年【1045】八月受命為賀契丹正旦使,次年正月出使契丹歸來,六月遷戶部判官,七月,出為京東路轉運使,賜五品服。

慶曆七年【1047】四月,四十九歲的包拯升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陝西轉運使。包拯赴任未改章服,仁宗追賜三品服。

慶曆八年【1048】五月,五十歲的包拯改河北轉運使,未及上任,六月召為戶部副使。

皇祐元年【1049】四月,授命五十一歲的包拯為河北四路安撫使、轉運使。次年,任天章閣待制、知諫院,這時候與趙㮣一起斷偽皇子冷青案,並行使諫官職責,四彈王逵【之前還有三次一共七次彈劾王逵】、三彈張堯佐、彈劾宰相宋癢尸位素餐彈到宋癢罷相。

皇祐四年【1052】求外任,三月,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七月,改授高陽關路安撫使、知瀛洲。

皇祐五年【1053】,五十五歲的包拯喪子,長子包繶病死,以喪子乞求離家鄉近一點的差遣,徙知揚州,旋改知廬州。

至和二年【1055】十二月,五十七歲的包拯因為之前在陝西時舉薦人不當,降一官,貶知池州。

嘉祐元年【1056】八月歐陽修、吳中復、文彥博保奏包拯復官刑部郎中、知江寧府。十二月,升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包拯已經五十八歲。

包拯在權知開封府的任上只有短短的一年零三個月【嘉祐二年三月上任到三年六月離任】。嘉祐三年【1058】六月遷官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兼理檢使;七月,以御史中丞兼領京畿轉運使、提點刑獄、考課院。

嘉祐四年【1059】,六十一歲的包拯彈劾三司使張方平,罷之;仁宗命宋祁任三司使,包拯又彈劾宋祁,又罷之;仁宗遂命包拯為樞密直學士、權三司使。這就挺尷尬的了,包拯居家避嫌,好長時間才出去上班。

嘉祐六年【1061】四月,包拯為給事中、三司使,去掉了“權”字。四月升樞密副使,次年五月,包拯卒於任。享年六十四歲,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聞於忂路。追諡“孝肅”,贈禮部尚書。

包拯被神話的歷程

在民間,包公戲是盛久不衰,在影視劇裡,黑臉包拯也是經常霸屏,不論是誰,提起老包包公,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包黑子已經被戲曲演繹千年,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深入人心了。

那他是怎麼被戲曲演義附會成半神的呢?

主要是在封建社會,包拯那樣的高大的清官形象,比較符合老百姓的期望,所以就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包公戲裡宣揚包公“立心清正,持操堅剛”、“體察濫官汙吏,與百姓伸冤”、“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的行為都是符合歷史上的真實包拯。包拯的確是個性剛直嚴峻,不苟言笑,所以才有希仁笑黃河清的諺語。

但是,為官清正廉潔、執法嚴厲、不畏權貴包拯也被戲曲傳播的副作用害慘了,戲劇裡面有些情節離奇,荒誕不經,比如包拯“日斷陽,夜斷陰”,成了出入陰陽界的活閻王,如此的宣揚迷信,就把包公架上神臺,讓包公成了神仙,其實反而弱化了包拯的真實能力,反而對老包是一種傷害。

就是這樣。


請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覺得猴格寫的還行的就賞個關注!點個贊吧!覺得猴格寫的有誤的也請不吝賜教!謝謝!


猴格大人


包青天實在太忙,日斷陽,夜斷陰,三口銅鍘泣鬼神,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好漢來幫忙。在老百姓心目中,包公是典型的清官形象,幾百年來深受百姓愛戴,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之一,同時也是被各類藝術樣式演繹得出神入化的人物。


首先包公的身世就有曲折離奇的故事,大概受了戲曲《鍘包勉》和《包公賠情》的影響,認為包公從小父母雙亡,有的說法是被遺棄,由大嫂扶養成人。事實上包拯出生於北宋鹹平二年(999年),官僚家庭出身,宋代史書裡沒有任何關於包拯有兄長的記載,在包氏族譜裡包拯是有過兩個兄長,但都在很小的時候去世了。包公沒有兄長,當然也不可能由嫂嫂扶養成人,出身貧寒,父母早亡,可能是後世文藝工作者為了豐富劇情需要而加的戲碼。

包拯確實是一個盡忠盡職的官員,同時他還是一名家喻戶曉的破案高手,而且不懼皇權,不徇私情,《狸貓換太子》一案以各種文藝樣式被傳承了幾百年。這都歸功於元明時代的民間藝人,當時的公案戲,說唱詞話,包公一人就佔了絕大多數。(據考證元代公案戲18種,包拯佔11種,明代刊印的說唱詞13種,和包拯有關的有8種)


但是在宋朝史料裡只記錄了僅有的幾件小案子,那一大堆的大案要案並沒有記載。人們所熟知的案子大多來自明代的《龍圖公案》,但據考證,其中絕大多數不是借用他處,就是完全是傳說,在史籍中找不到出處抑或捕風捉影,他的大多數破案記錄,也包括那三口銅鍘,多是後人演繹出來的。

可以看一下包大人的履歷,29歲時考中進士,照理應能做官,但包拯出於孝道,回安徽奉養父母雙親,直到父母都去世,守喪期滿才出道做官,時年39歲。歷任天長縣知縣,端州知州,這種孝道被當時人所稱頌,也就是說包拯中進士後一直在家,沒有斷過案子。

從慶曆三年(1043年)到嘉祐元年(1056年),先後擔任監察官員,三司戶部副使,京東路,陝西路,河北路轉運使。向宋仁宗提出《論取士》,《論縣令輕授》等策論文。還對邊境防務提出建議,有著名的《論契丹事宜》,《論邊將》等奏摺。而轉運使都是鹽務漕運方面的工作,屬於戰鬥在商業戰線,使物價穩定,國家財政增收是他的任務。

所以從這段來看,包大人主要經歷在諫議朝政和管理漕運和財政。也正是他工作的兢兢業業得到賞識,嘉祐(1056年)元年底到開封府任職,開始了他一生中留給後世津津樂道的執政經歷。

據《宋史》記載,當時開封流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打官司沒錢沒路子沒有關係,有閻王老爺和包青天為你作主,可見包公在民間的影響力和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包公在開封府任上其實只有一年半任期,在最難當的京官位子上,不怕權貴,為民做主,任人唯賢,鐵面無私,也是在這一年半的開封府尹給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包拯升遷御史中丞,最後他在樞密副使的職位上去世,死後諡號“孝肅”。究其一生,包大人並沒有多少時間去斷案,不可否認包大人是斷過一些案子,但主要政務在進諫監察財政方面。

民間需要這樣清廉的官員,老百姓渴望有這麼一位執法如山,明鏡高懸的人間判官,而包拯這個形象正是滿足了人們內心對清官的定義,包拯青天大老爺的光輝形象也就順應人心地樹立起來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包拯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因其鐵面無私的正直形象被人們譽為“包青天”。

宋代以後,關於包拯的話本小說、戲劇曲藝演義了許多他清正廉明、剛直不阿的故事,使包公的形象被神化、傳奇化。

“包青天”成了人們寄託、祈望的理想人物。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包公有這麼神乎嗎?下面,有書君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鐵面包公的生平歷史,看看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一、青年“啃老”,只為奉行“孝道”。

包拯出身於瀘州合肥名門望族之家,沒有傳說中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養大的,而是父母雙全、寵愛備至,從小接受著良好的儒家教育,29歲中進士,被任命為江西永修縣的“一把手”。

然而包拯並不看重當官。

他不忍心放下父母雙親出外為官,便奏請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邊工作。於是他被改派在離家不遠的和縣管稅收。

就這樣,包拯還是覺得不滿意,乾脆把官辭了,當起了啃老族。

專心在家侍奉爹孃,這“宅男”一當就是十來年,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重新入仕,去安徽的天長縣當了縣令。

宋朝重孝道,雖然包拯在家待業啃老了十幾年,但在當時是很正常的。況且,即便用今天的價值觀衡量,包拯為了孝順父母棄官不做,仍然值得稱道。

二、中年“出仕”,是個耿直“憤青”。

儘管包拯在官場上露面已是中年,但舉止很像個“憤青”。

他42歲被提拔為大理寺丞、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大名鼎鼎的端硯當時是端州的創收項目。

不過,在官僚盤剝下,打著“進貢”旗號的端硯,十有八九成了行賄受賄的物件。真正送到皇帝手上的沒有幾方,更別說拿到市場上成交了。

包拯一來,就下令端硯定額進貢,肅清端硯銷售供貨渠道。而他自己,直到離開端州,也不曾帶走一方端硯。

“端硯事件”很讓朝廷賞識,3年後包拯就調入開封。當時宋仁宗寵愛張貴妃,她的伯父張堯佐官位一路飆升。

除了是財政部長,還身兼四大要職。張堯佐有恃無恐,貪汙受賄,民憤很大。

雖然北宋朝廷頗有民主風,但這事沒人敢跟皇帝正面進諫。

而包拯,站在仁宗跟前,據理陳辭,滔滔不絕,唾沫星子橫飛,濺了皇帝一頭一臉。

氣得仁宗說不出話來,拂袖而去,回到後宮對張貴妃發了一通脾氣。

之後,為了此事包拯繼續不斷進諫,張堯佐的人事任命就上上下下地浮動。直到老張不久後死了,包拯的彈劾才算結束。

從此,包拯樹立起了不畏強權,絕不放過一個貪官汙吏的光輝形象。

彈劾宋庠,是包拯比較有代表性的又一次著名彈劾事件。

宋庠文采風流,做宰相一沒貪贓枉法,二沒苛政暴政,三沒道德敗壞,實在無錯可挑。

但是包拯說,沒有錯是因為你沒做事,國之重臣,毫無建樹,就是“尸位素餐”,當然應該彈劾。

彈劾宋庠反映了包拯做官不隨波逐流,眼光透徹敏銳的特點。

三、為官一心為民,有時不近人情。

包拯59歲時當上了開封府尹。他第一個舉措,便是改革訴訟制度。在北宋,平民要告狀,得通過“門牌司”層層上遞案件。

刁滑的小官吏,就是利用這個機會訛詐百姓。

包拯二話沒說,裁撤門牌司,簡化辦案程序。民眾奔走相告“開封有個包青天!”

但是,當真是人無完人。包拯性情過於剛直,一旦認準,就像鑽了牛角尖,固執己見,不計後果。

一次,京城某街道發生較大火災。包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看到府尹大人都來了,相關部門官員自然不敢懈怠。

包拯看到現場烈火熊熊,非常焦慮。

這時有個人跑來請示:“是到甜水巷取水,還是到苦水巷取水呢?”包拯一聽大怒,在這樣緊張的時刻,竟然還問這樣糊塗的問題!

救火還分甜水苦水嗎?於是斷定這個人有意戲弄,竟下令將這個人當場砍頭。整個火場的官員百姓,頓感畏懼不已。

當然這有可能是無聊青年想故意戲弄包拯。

但也不排除有另外的可能性。或許請示者就屬於那種做事情瞻前顧後、毫無主見,面臨大火手足無措的平凡人。既然府尹大人親臨現場,任何事都要先請示才行。

而且,就算此人是有意戲弄,也罪不至死啊。

但包拯不問情由就斷定此人目無官長,貽誤災情,直接問斬。為官如此任性,反映了包拯過於自信,感情用事甚至有點不近人情的性格特點。

不過,包拯體察民情,而且為官清廉無私,的確也是有口皆碑。在端州當知府時,他發現老百姓由於飲用江水,身體多病。

於是發動群眾,在端州城內打了七眼水井。百姓改飲井水後,健康狀況大為改觀。這些井被後人稱為“包公井”,有的至今尚存。

晚年他因喪子,回老家任廬州知縣。一些親戚故舊有恃無恐,仗勢欺人,甚至擾亂官府,無法無天。一次,他的一位堂舅犯法,引起公憤。

一般來說,外甥是不太好懲處舅舅的。但包拯不顧私情,下令逮捕堂舅,依法處以笞刑,痛打了一頓。從此,包拯的親戚故舊再也不敢胡作非為了。

今天的我們,回首細數包拯的一生,發現他的仕途其實很平淡。

他身邊沒有英姿颯爽的七俠五義,也沒有三口威風的鍘刀,更沒鍘過駙馬爺,當然也沒有月牙胎記和一張標誌性的黑麵孔。

但是,他為老百姓挖過井,免過稅,下力氣建設過首都開封府,還參與過北宋與遼國的外交活動。

他就事論事給仁宗進諫,有時彈劾人,有時出主意,脾氣不太好,有點一根筋。

他沒有傳說或舞臺上的包公那般神奇。但他剛直清廉,高風亮節,並因此流芳百世,成為古代賢臣的代言人。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包拯在我國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黑臉包公的形象深入人心,猶以忠貞不二公正不阿,為民伸冤為國除奸的忠臣舞臺形象,廣為流傳。但民間傳說中的包龍圖,歷史上的真實形象是不是真的如傳說中的那樣呢?歷史上真有此人,但於傳說中的人物相差甚遠。


包拯,是現在的合肥人,家境殷實從小聰慧讀書甚勤,相貌英俊,與傳說中的黑臉包公有出入。是宋仁宗年間的進士。中進士後,曾因父母年老,其遵循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兩度拒絕朝廷的任命。這點與戲中所說,家境貧寒父母早亡,由長嫂養大,且對長嫂尊敬如母。出入較大,且史中並無其兄嫂的記載。

包拯是父母相繼世後,出仕為官的,首任長天縣知縣,一生中最高品級為龍圖閣直學士,這就是民間稱之為包龍圖的依據。最高官職為樞密副使,相當於現在的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曾任監察御使,這也是民間傳說中,奏本彈劾奸臣的依據,知開封府事,這也是民間包龍圖打坐開封府,倒坐南衙的來源。

史中記載,包拯為官清廉,曾上表奏請仁宗革除時敝,減免賦稅造福民間,任樞密副使期間,對加強代州一帶的防務,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至於民間傳說的日斷陽夜斷陰,明察秋毫斷案如神,懲奸除惡為民伸冤的傳說,可能與其任開封知府時,改革訟制,告狀人可直上大堂陳冤告狀有關。之前告狀人都需通過書吏等人員呈接訴狀,原告無緣見開封主官,滋生了腐敗,阻塞了訟道,真正的冤家原告有可能因為沒錢賄賂有關人員,而狀不得告冤不得伸。改革訟制後,訟道暢通,百姓告狀方便,且可直達主官,這為包拯贏得了清官的聲譽。

包拯有兩個兒子,長子早逝,次子也曾在宋廷為官,但位至縣令,官位不高,其它子孫再無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