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葬河南,身葬湖北,摸金校尉敬而遠之,關羽墓為什麼千年未盜?

用戶58375186027


關羽墓,在中國墓葬歷史中不得不稱為獨一無二。

為何如此說?因為關羽的墓地一共有三個,這也就是“頭葬河南,身葬湖北”之說的來源。

從關羽之死說起:關羽為何身首異處?

為了說明這個緣由,我們必須先弄清楚關於是如何死的。

我們都知道,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之一”。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和諸葛亮通過戰爭混亂的局勢,強借了原本屬於孫權的荊州。

“借”荊州之後,劉備和諸葛亮就一直命令關羽負責鎮守荊州。公元219年,關羽攻打曹仁駐守的樊城。這個時候,正趕上雨季,漢水暴漲,關羽“水淹七軍”,大敗曹操的部隊。這也算是關羽死前的最後一個漂亮戰。

曹操面對城池的失守,非常頭疼,司馬懿就建議他說,你不如聯絡孫吳,趁荊州空虛,佔了荊州,奪回失地。

果然,孫權派呂蒙“白衣渡江”,拿回了原本屬於孫吳的荊州。關羽恃才傲物,豈能受此恥辱,匆忙率軍回援,最後在路上被捉,隨後被斬殺。

關羽被殺之後,孫權很害怕。孫權知道,關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殺掉關羽,劉備肯定率大軍前來決戰。

於是,孫權決定將關羽的首級獻給曹操,並俯首稱臣,表面上是向曹操傳捷報,其實是拉曹操下水,讓劉備以為我們兩家團結起來了,以此防止孫劉決戰的時候,曹操從背後偷襲。

關羽墓地之謎:為何會有三個墓地?

孫權於是將關羽的頭顱割下,送到了洛陽。曹操識破了孫權的陰謀,於是“操以諸侯之禮葬之”(《三國志》)。

於是,關羽的頭顱就埋葬了洛陽南郊。

孫權害怕關羽死後,陰魂不散,報復自己,於是就在湖北當陽建立了“大王冢”,到了明朝時期,又再次擴建,被稱“關陵”,這裡主要埋葬的是關羽的肉身。

此外,在成都,劉備還為關羽建立了“衣冠冢”。根據清代學者吳振棫在《養吉齋餘錄》裡面的記載,傳說這是劉備用來為關羽招魂而建立的。

關陵和“衣冠冢”歷史上沒有疑問,關羽墓最眾說紛紜的,還是洛陽的陵墓。

洛陽“關林”:也許並沒有埋葬關羽

話說關羽被曹操埋葬之後,到了萬曆20年(公元1592年),明朝撥款修建了關羽墓葬。到了清朝雍正時期,此地又被稱作“關林”。

為什麼叫“關林”呢?根據古代禮制,皇帝的墓稱“陵”,王侯墓稱為“冢”,百姓的墓稱作“墳”,只有聖人的墓才能稱作“林”。

雍正八年(1730年),關羽被封為“武聖”,於是對應“文聖”的“孔林”,關羽的墓就被稱為“關林”。

不過,現在很多人認為關羽真正的墓葬不在“關林”之內,而是在旁邊的關莊村,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當地傳說,明朝時期,關莊出了一個姓郝的太監。皇帝曾經讓他回家鄉大修關羽墓,這個郝太監有先見之明,他知道,如果把墓修在關莊,以後很多前來祭拜關羽的人都要住在村子裡。

那個時候,可沒有利用它發展旅遊的說法。尤其是官員前來,還必須當地出錢接待。郝太監知道,如果這樣的話,當地人承受不起那麼多的錢財壓力,郝太監擅自作主,把洛陽城南的20裡的鮑將軍墓修成了關羽墓。

由此,人們祭拜的其實是一個假的墓。

關莊村:曾挖出一具屍體,很有可能是關羽

那關莊村的真墓呢?還在關莊村內,稱作“關冢”。不過,1979年的時候,由於下雨,關帝冢塌陷,洛陽考古隊對此進行發掘,挖出了一具屍體,還有一些漢代的隨葬文物。

當地村民們認為是關羽的屍體,但是考古隊對此並沒有承認。

因此,這裡是否就是關羽墓,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那麼,為什麼關羽墓沒有千百年來沒有被盜掘過呢?

我認為,主要是這裡知名度太高。當關羽成為人們心中的“武聖”之後,歷朝歷代前來弔唁的人絡繹不絕,國家對這裡也非常重視,有很多守陵人。

因此,盜墓賊是不敢前來盜墓的。否則,全國人民都不會饒恕他們的。盜墓賊一般只會選擇知名度低的一些墓盜掘,才能人不知鬼不覺。


兮兮說事兒


身首異地。

公元220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孤軍失援,突圍中伏,在今湖北宜昌遠安縣被東吳將領潘璋的手下活捉。“虎落平陽遭犬欺”,一身武藝的關二爺被無名小輩擒住,兵敗身死,終年58歲。

孫權殺了關羽後,使了個陰招,將關羽的首級送給曹操。這是做給劉備看,要拉曹操墊背:我是奉曹操之命殺的關羽,冤有頭、債有主,報仇請出門左轉找曹操!

曹操這個老司機一眼就明白了!他以沉香木給關羽做了個身軀,在洛陽用王侯之禮安葬,並親帥百官前往祭拜,後世尊稱為關林(文聖人孔子的墓稱為孔林)。

孫權在湖北當陽也以王侯之禮安葬了關羽的屍骸,俗稱“大王冢”,是為關陵(關二爺後來被稱為關帝,其墓可稱為陵)。

由於身首異地,民間便流傳起“頭枕洛陽、身困當陽”之說!

薄葬之風

盜墓是個很古老的職業。最早的“官盜”可以追溯到曹操,他為了籌集軍費,盜墓取材,設立了“摸金校尉”,成了盜墓者的祖宗。也許是因為對盜墓這行當太瞭解,曹操號召薄葬,早在建安十年他就下令“禁厚葬”。三國時期,薄葬逐漸成為主流,劉備、諸葛亮基本都是薄葬。關羽安葬在異國,更不可能厚葬。

忠勇仁義

關羽喜歡讀《春秋》,講義氣,被毛宗崗贊為“《演義》三絕之義絕”。關二爺得到了歷朝歷代的官方認可,被封為武聖人,與孔子這個文聖人齊名。在老百姓心中,關羽地位崇高,被稱為“關公”,並逐漸神話,演變成了“武財神”,三教九流,不管幹啥的,哪怕是黑社會,都要供關公。所以,即使是盜墓賊,也不敢去給財神爺下藥啊,除非不想發財了!

綜上所說,關公墓沒有被盜,一是因為關老爺義絕千秋,盜墓賊覺悟高,不敢盜;二是墓地裡也沒啥好東西,盜墓賊夠專業,不稀罕盜。

但是,我覺得,三國年代太久遠了,很多又都是傳說,盜墓賊根本就沒找著關二爺的墓,也許這才是主要原因!


飲水君


在三國正史中,對於蜀漢五虎上將的說法,其實並無記載。然而,這五位名將死後的陵墓卻真實存在。

關羽墓——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

關羽是三國著名將領,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首,逝世於公元220年。

關羽死後頭葬在河南洛陽,身子葬在湖北當陽。現在洛陽、當陽和山西,各有一處關羽墓,民間盛傳,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

故里為山西解州衣冠冢;河南洛陽厚葬關羽首級處,稱為關林;當陽關陵,唯此處按皇帝陵寢定製,有乾隆賜《威震華夏》匾額。

關陵,原稱“大王冢”,墓建於東漢末年。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襄陽太守王銖在墓前修築祭亭。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始建廟宇。群體建築則落成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

張飛墓——身葬閬中,頭葬雲陽

據《三國志》載,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以張飛為巴西太守,鎮守閬中。關羽被害之後,張飛在閬中準備掛孝伐吳,他命部將範疆、張達在三日內趕製白盔白甲。

(上圖為河北涿郡張飛廟,並非墓)

範、張二人心懷不滿,密謀殺害了張飛。張飛遺體葬於閬中,墓坐北向南,全用黃沙土壘成,隆然高起,宛若一座橢圓形的山丘,墓周全用長方形石條壘成花牆。

根據史料記載,張飛在閬中呆了7年,被殺後,頭顱被部下帶至雲陽,被雲陽人所葬,但身體沒有理由被帶走。民間一直流傳“張飛身葬閬中,頭葬雲陽”之說。

黃忠墓——成都西郊營門口鄉黃忠村

史料記載黃忠死後安葬何處,《三國志》沒有說明,但他卒於吳蜀夷陵之戰發生以前,故鄉南陽當時又被曹魏佔據,自然應該葬於成都。至於墓塋的具體地點,由於一千餘年來史志失載,後人難以確知而已。

清道光五年﹙1825年﹚,當時地名叫“雞矢樹”的農民耕地時發現一塊書有“黃剛侯諱漢升之墓”的墓碑,幾根人骨、一把劍和一塊玉。

當即告知地主劉沅﹙字止唐,雙流人,清代著名學者,為現代著名學者劉鹹榮的祖父,曾選授湖北天門縣知縣,不就﹚。墓碑上“諱漢升”三字誤,應為“諱忠”。這說明此碑肯定不是三國時期的舊物,大概是唐宋以後人們為黃忠修葺墳墓時所立。但是,這也表明此處應該就是當年黃忠安葬之地。

於是,學識淵博、名重鄉曲的劉沅便邀集鄉紳父老,共同捐資修復黃忠墓,墓旁新建黃忠祠。

趙雲墓——大邑縣城東1公里銀屏山下

史料記載,趙雲曾在大邑錦屏山御羌多年。因蜀漢有“賜葬大臣於生地或主要活動”的葬制,所以趙雲去世後,後主劉禪“敕葬趙雲於成都錦屏山之東(今大邑縣錦屏山麓),建立廟堂,四時享祭”。

子龍祠墓毀於明末兵火,後經多次興廢,一直規模不大。《蜀中名勝記》、清《四川通志·寺觀》、《邛州志·祠寺》、《大邑縣誌·祠廟》等均有相關記載。

當地還有傳說稱,在拆除趙雲祠墓的建築時(什麼時候拆除,我不能說),曾經從錦屏山裡鑽出很多的蛇,阻止破壞。這也給子龍祠墓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馬超墓——陝西勉縣定軍山附近

馬超墓在清代經過戰火的洗禮,只剩下荒冢孤墳,1935年馬超墓的甬道被打開,修葺人員發現鐵刀一把,估摸墓內設有暗器,隨後封閉甬道,再無人進入。如今的馬超墓經過政府的修建,蒼松翠柏,綠草成茵,雄偉壯觀。

馬超墓家為漢制覆鬥型,周長90米,冢高8米,蔚為壯觀。

有墓碑二通,一在墓前,一在祠前108道旁,內容皆同,上刻隸書“漢徵西將軍馬公超墓”,為清乾隆(公元1776)年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陝西巡撫畢沅所書。


刀墓手札


筆者專注於歷史領域創作,喜歡我的可以點個關注,或者評論區留下自己的觀點!


公元220年,關羽在襄樊之戰中失利,退守到麥城,被東吳名將呂蒙斬殺於臨沮,一代名將關羽戲劇性地死亡,成為了三國曆史上的一個遺憾。

呂蒙為了向孫權邀功,砍下了關羽的頭顱獻給了吳王孫權,孫權不想因為關羽之死招惹劉備,於是把頭顱獻給了曹操,曹操把關羽安葬在河南洛陽,這就是後世人說的“關林”。


孫權為了平息劉備的怒火,命人把關羽的屍體收殮,安葬在湖北當陽,這個是後人所說的“關陵”。

最後一個是劉備在成都,為關羽建立的衣冠冢,因為關羽當時身首異處,按照封建迷信的說法,死後是不能投胎的,冤魂不散,劉備為這位結拜兄弟建立衣冠冢,就是要讓關羽死而瞑目。

那麼,關羽死後至今,已經有將近兩千年的時間,經歷了晉,隋,唐,宋,元,明和清朝的更迭,依舊保存完好無損,這在現在看來是一個奇蹟。

為什麼千年來盜墓賊沒有光顧過關羽墓呢?在筆者看來,各朝代的盜墓者都聽說過關羽之墓,對關羽的忠勇非常敬佩,加上各朝代都宣傳忠君愛國的思想,把關羽作為模範而宣傳,老百姓對關羽都是敬仰有加,根本不會去盜關羽的墓。

盜墓賊自然也不會意外,所謂盜亦有道的組訓,讓盜墓賊只會盜取不義之財,生前的墓主人大多是帝王之家,像關羽這樣的武將墓,很少有人去盜倔。

就算有幾個不講規矩的盜墓賊,想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盜關羽墓,那上述的三個墓地他都不會有太大收穫。

根據史料記載,真正的關羽墓其實是在洛陽東南的關莊村,直到最近才被大雨沖刷出來,考古人員進入墓穴以後,看到了很多漢代時期的陪葬品,其中還有一顆頭骨,聽村裡人講,之前在這座墓前,有一個非常高大的墓碑,上面寫著“漢壽亭侯,武安王協天護國大將軍關帝之墓”,後來不知何故,這座石碑被拉走做了防洪。關莊村的這座墓穴極有可能是真正的關羽墓。

只可惜真相到底如何,已經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只能依靠時間來給大家正確的答案!



文史頻道



關羽敗走麥城,為東吳生擒,因堅不投降遭到斬首,頭被送至曹操處,將阿瞞一頓好嚇,曹操憐其忠義,以金身合頭厚葬了關羽,而關羽的身體自然是被東吳所葬。傳說關羽死後,英魂不散,夜夜現身,於空中一邊遊蕩,一邊呼喊:還我頭來!還我頭來!於是東吳方面一面請法師超度,一邊為關羽塑造金頭,將其安葬,並於其被害處建立廟宇,造相祭祀,其魂方息。後來朝庭和民間一致同意,將關羽列為武聖,成為與文聖孔子並駕齊驅的唯一武將,關廟也在全國開花,據說凡有禱告,非常靈驗。

有人奇怪關二爺的墓幾千年來完好無損,歷經這麼多朝代這麼多戰亂依然矗立著,是啊!按說蒙人清兵不會認識什麼關二爺,還有橫行中國十幾年的日本侵略者,他們不僅想征服土地、掠奪財產,更想征服大漢民族的心,可是關羽作為忠義的象徵已經在人們心頭紮下了根,不是將墓毀掉便能拔去的,而且處理不好會事得其反,我想這是關羽墓完好的原因之一吧。

致如盜墓者,雖被人視為下九流而不齒,但盜亦有道可不是亂說的,許多人家裡都供著關羽神像,特別是那些自詡替天行道的綠林好漢,尊敬關羽更是如同尊敬其祖宗,莫說盜挖關羽之墓了,保護都還來不及呢!倘若真有宵小垂涎其中財物,他不怕關羽神靈的懲罰也怕同行的恥笑啊!

當然,把墓保護得再好,把廟修得再多,卻將精神拋諸腦後也沒有多大意義,關羽在天有靈,他欣慰的應該是世人依然將忠義視如珍寶,將財富得失當作破衣。


ii小小孩


在所有的三國人物裡面,關羽的名氣甚至都要在魏蜀吳三國的國主之上了,大家認同關羽稱讚關羽,主要還是在於關羽這個人講義氣識大局,面對曹操高官厚祿的利誘,絲毫不為所動,只講一個義字。(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這也許是關羽受人推崇的關鍵所在,因為自古以來人們追求的終極富貴就是功名利祿,往往也會在面對這些東西的誘惑時忘掉初心,丟掉底線,做出一些親者恨仇者快的奸詐行為,但關羽不愧是一個講求義氣的人。

不管曹操是封以高官厚祿,還是良田美宅加美女,關羽就一門心思――我得去找我大哥劉備,俺們倆拜過把子,你來晚了,要是有下輩子,咱下輩子做兄弟,這輩子那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把個曹操急得可惜的渾身不自在。


反而是曹操的求賢若渴,把關羽義薄雲天的名聲嚷了出去,身高太高了不知多少倍,人才這種東西,他也是求而不得謂之珍貴,但是不得不說關羽生前的待價而沽並沒有換來身後事的妥善解決。

眾所周知關羽最後是被吳下阿蒙襲殺被俘而亡,當時的吳國主害怕是鬧大,主要是怕劉備把所有的矛頭都對準他便宜了曹操,便把關羽的人頭送給了曹操,把曹操拉下水,曹操一眼看破,便把關羽的人頭好生安葬了,剩下的身子則在吳國安葬。

但不管在哪安葬,他不是在蜀國安葬,關羽是劉備的把兄弟,在蜀國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死了自然好生安葬,但在曹魏及孫吳就是大家忌憚劉備,也不一定就怕到哪去,也不可能把自己家裡的好東西拿出來給關羽陪葬,很多人都說盜墓賊激於關羽大義,不動他的墳,但別忘了盜墓賊沾著一個“賊”字了,他們應該更怕裡面沒東西,觸黴頭!


歷史三日談


關羽,忠義著稱。其墓身臥當陽,頭枕洛陽,魂歸故里。

盜墓者只為財,天良泯滅,不會顧及逝者忠義,德高而放棄盜墓。顯然,說墓未被盜掘,因由忠義是不成立的。

清之前,關羽非武勝,名氣不大,各地皆供奉岳飛。岳飛乃姜子牙之後武勝第二,各地,岳飛廟比比皆是。滿族入關,因岳飛為抗金英雄,金亦滿族。於是,廢岳飛,推崇關羽為武勝,鄉村皆興土木建關帝廟。由此,清朝三百年,關羽墓受朝廷,政府保護……

總之,關帝墓未必盜掘,理由大致有三:

一,分葬兩處,身首異地。隨葬品分散,盜之,恐不吉……

二,關羽,身為武將,征戰沙場,不惜財亦不惜命,家產不豐。隨葬品寒酸,盜之不值……

三,清之後,拜為武勝,墓地有特殊專門單位修繕,守墓,重點保護……

故此,關羽墓始終未被盜掘……


利劍擱


關羽墓沒被盜過?純粹扯淡!關羽是東漢時期的人物,那麼他的陵墓主要建築為什麼都是明朝時期的建築?中國大地屢經戰亂,現存最早的地面建築都是唐朝末期的寺廟,而且都是在山西。地面上的建築都刷了無數遍了,並且很多城市的城址都變遷了,如洛陽,連那些很難辨認地址的帝陵都被動過,何況是關羽墓?要知道關羽是東漢時期舉足輕重的名臣,並且他當時是以王侯之禮下葬的,厚葬無疑,肯定要被盜墓賊光顧過的。不然為什麼他的陵墓區沒有出現漢朝時期的文物?關羽在民間並被封神,從提倡忠義北宋末年開始,在明清由於受到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更加火遍大江南北,民間朝廷,重新建廟祭祀當然不會埋什麼值錢的東西,並且已經封神了,懂行的盜墓賊自然不會去光顧,冒天下之大不韙。現在我們對於關羽的認識主要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事實上漢朝馬蹬子都沒有,青龍偃月刀更是不可能,所以很多關廟陳列的刀怎麼可能是真的?另外拿洛陽來說,東漢城址是在現在城市的東邊偃師,史書記載的是以王侯之禮葬於城南五里洛河邊。而現在號稱埋葬關羽首級的關林廟是在現在市區(隋唐宋洛陽城)城南不知道多少裡,遠在漢朝洛陽城的西面數十公里。因此這個關林廟只是紀念性的關廟比較大的一座,根本不是原來的關羽墓,因為歷朝歷代皇帝的冊封,加上現在發展旅遊的需求,大家自然以訛傳訛,願意相信它就是關墓。老洛陽傳說中文革時期大家在漢朝洛陽城旁洛河邊的關莊挖到過一個頭蓋骨,但是當時禮崩樂壞,被小朋友當足球踢進了洛河水中。這可能是關羽的頭骨,但是並未大規模地發現漢朝文物,說明關羽墓早已經被問候地不成樣子了。基於旅遊炒作需要,很多中國文物其實都是假的,工之僑獻琴的故事一直都沒有斷絕。如果你還想著盜掘關陵,只能說你不是一個專業的盜墓賊。



風言妄語


世界最大關公像荊州揭幕 重1200噸刀長70米



Sweet159305793



敢盜墓,關二爺的四十米大刀劈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