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紫玄月长白色绒毛是病害吗?

隐逸者94


紫弦月,菊科厚敦菊属多肉植物,原产于南非,因开黄色花朵且叶片弯曲似新月,故又名黄花新月。其叶片呈纺锤状或橄榄球状,两端尖细,分散生长于紫红色的茎干上,叶色通常为绿色,随四季光照和温差的不同,叶色和叶型会有很大变化,如是光照充足且有一定的温差,叶色会变成深紫色。紫弦月植株匍匐或垂吊生长,是理想的吊篮植物,且易分支,易爆盆,如果环境合适又养护得当,长度轻松可达1米以上。

紫弦月长白色绒毛是病害吗?这个不一定,但因为题主没有上图片,我无法准确的判断,只能凭经验来帮题主分析一下,紫弦月长白色绒毛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根系尖端长白色绒毛。菊科的几种常见多肉包括紫玄月、佛珠、情人泪和三爪上弦月茎节处都容易生长不定根,而这些不定根在靠近土壤的时候就会长出白色的绒毛,其实准确的说这些不是绒毛,而是它们的根毛。植物根毛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大根系表面积来增加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对植株的生长是有利的,如果题主的紫弦月是这种情况,就可以不用管它。

2.茎秆和叶片长白色绒毛。这种情况就比较悲剧了,因为紫弦月在浇水过多土壤过分水湿的情况下茎秆和叶片会发霉腐烂,而在发霉的时候就会长成白色的霉菌。今年春天雨水特别多,给紫弦月和其它多肉浇水的时候一定要看天气预报,遇到连续雨天和阴天尽量暂时不要浇水,否则就可能造成长期水湿腐烂发霉和化水黑腐的情况。如果是紫弦月茎秆和叶片腐烂发霉,那植株基本上没救了,题主可以把好的枝条挑出来,消毒晾干以后重新扦插。

3.叶片上长白色绒毛。在空气湿度高且养护环境及小环境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如果给紫弦月叶片喷水,很可能会导致其感染白粉病,而白粉病的表现就是植株叶片上出现白色的绒毛状的霉菌。今年因为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天气反常,下雨的时间特别多,建议平常养护的时候尽量不要向多肉叶面上喷水,如果要清晰叶片,最好等到连续晴天的时候进行。如果题主的紫弦月是感染了白粉病,建议使用白粉病专用药物粉锈宁来治疗,按比例喷洒几次以后病菌就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言尽于此!以上谨代表个人观点,作为肉友实际处理问题之参考所用,路过的肉友觉得有道理请点个赞;如有更佳处理之方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以讨论,谢谢。(原创内容,欢迎转发,但勿抄袭搬运。)


老唐多肉谈


紫玄月属于菊科厚墩菊属多肉植物,叶片如同弯弯的月牙,叶色翠绿中带着些许紫红,常常垂盆悬吊生长,如同串串风铃!每年春夏之季还会开出许多鲜艳的雏菊状小黄花,因此也被大家称之为黄花新月。

紫玄月的生长习性:

紫玄月喜阳光充足,温暖而湿润的环境,夏季高温时节短暂休眠,需要适当遮阳。植株生长速度较快,常作为吊兰栽培,春秋两季为主要生长期,可勤施薄肥,天气干燥的季节需要经常向叶面喷水。紫玄月不耐寒,越冬温度需要控制在5℃以上,繁殖以分株、扦插以及压茎繁殖为主,一般春秋两季进行。

多肉植物紫玄月长白色的绒毛是病虫害吗?

紫玄月长白色绒毛是感染了吹棉蚧壳虫,具体表现为枝条节点上长有许多棉絮状绒毛,主要是因为吹棉蚧壳虫群聚形成。吹棉蚧壳虫是蚧壳虫的一种,虫体红褐色,体表覆有蜡质层,腹侧密布许多白色丝状物,常寄生于植物的枝条和叶片上,以吸取植物的汁液生存,任其发展植株会出现长势减弱,枯黄的状态,甚至引起烟煤病、白粉病之类的其它问题。


紫玄月长吹棉蚧壳虫怎么办?

吹棉蚧壳虫是紫玄月的多发病,需要及时喷施杀虫剂,尤其是在病虫害初发阶段,虫体没有聚集繁殖之前进行处理效果更佳。可在阳光明媚的中午,让植物充分晒太阳,有利于软化虫体表面的蜡质层,之后再喷施氧化乐果、吡虫啉、杀扑磷等用于杀虫,一周后重复施药一次效果更好。

多肉植物感染病虫害主要由于潮湿闷热的环境而起,可增加日照时长并加强通风,结合喷施杀虫剂处理,越早处理,效果越好!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谢谢大家的阅读和关注!)


遇见心暖花开


多肉紫玄月长白色绒毛不像是病害。如果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长。表现为叶色变绿,叶片被拉得细长。

现在的紫玄月要多晒晒太阳!春秋季是生长季节,尽量给足紫玄月充分光照,可尝试露养。光照充分,紫玄月叶片会更肥厚,叶色变紫,不负紫玄月之名,非常漂亮。

春秋生长期可浇水,忌长期干透。雨季避免雨淋,夏季要适当遮荫,少量直射光。加强通风,忌盆土长期潮湿。

配土可选择疏松透气的介质,如泥炭、椰糠、颗粒土等,配土比例可根据环境和养护习惯配比。如果感染了真菌,可喷洒稀释的多菌灵杀菌。


湘湘墨鹰


蚧壳虫也是看起来像白色的绒毛,就像棉絮一样雪白,你仔细检查一下看是根须还是虫子。


风雨彩虹252180093


应该是长根哦,叶根关节处毛绒绒的根须,是紫玄月本身长的,只是长的有点像虫子,没有关系,不用管它


形单的大背影



小猫胡子1032401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