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地域黑?

卢炳盛


古代的“地域黑”不仅在民间有,朝堂上更是随处可见,拿宋朝来说吧!

有宋一代,官员之间的地域差别,就像法家思想如儒家思想,文官与武官之间的沟壑一般的明显。

具体来说,特别是北宋时期,来自北方的官员和来自南方的官员,天生就是绝对的冤家,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平时的工作、往来,大多数时候都南辕北辙,然后斗的天昏地暗。

南北对抗,基本上是主导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历史上的政治纷争的最主要矛盾之一。不问政见,不问出发点,不问合理性,只问地域,只争意气,只争高低。

当时,整个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北方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史上逐渐失去原有地位的趋势也很难改变,但出身北方系统的官员却依然长期占据北宋政治的主导地位,特别是那些出身官僚世家的官员,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父辈、祖辈的人脉以及自己培养的门生、故吏们,构建起了一张铺天盖地的巨网,用这张巨网与来自新兴的南方地区的,相对根基较低但充满了激情、想法以及革新精神的官员们对抗。

这种对抗对从宋朝刚一建立就开始了。

据说,宋太祖赵匡胤在建国的时候,在政事堂宰相办公的椅子后面,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被后世北方系统官僚们奉为金科玉律的七字箴言"南人不得居此位"。也就是说,出身河北大族的宋朝皇帝说了,宋朝的宰相位置只能北方人做。

终宋朝一代,每每有南方的官员要得势的时候,北方系统的官员都会用这句话敲打皇帝,告诉他不能亲近南方人。

比如说,北宋的一代名相寇准,就曾经用这句话挤兑过皇帝。

那是在一场科举考试上,有两位十分厉害的神童级的考生,在殿试上大放异彩,深得皇帝的喜欢。

一位是后来的著名词人晏殊,十四岁。一位是姜盖,十二岁。

俩人表现都特别出色,于是,宋真宗想封赐给这俩神童同进士出身的头衔,这个时候寇准板着脸说道"陛下,要赐头衔就赐给姜盖吧。"


皇帝和诸位大臣都大惑不解。

"很简单,晏殊是江南人,姜盖是河北人。"

这就是寇准,他是陕西人,因为各种原因十分鄙视南方人,"准性自矜,尤恶南人轻巧,"

寇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后来和宋真宗的两位宠臣王钦若和陈尧叟斗的你死我活,这俩人一个是南京人一个是成都人。

北宋官场的"南北之争"到了宋神宗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基本达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因为,宋神宗所信任的王安石是江西人,而王安石变法在北方系统的官僚看来,就是在掘他们的命根子。十分有趣的是,王安石变法集团的官员,也大多是来自南方,特别是福建、江西两省的年龄官员,这帮人年轻,有朝气,有活力,天不怕地不怕。

所以,人们逐渐发现,所谓的新党和旧党之争,实际上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之争。

这场争斗持续了数十年之久,最后导致了北宋的崩溃。以南方官员为主的新党得势的时候,会拼命的打压以北方官员为主的旧党,反之亦然。北宋就在这种无休止的内耗中,走向了毁灭。

在这场争斗中,北方系统的官员为了丑化南方系统官员,甚至不惜动以改变修撰国史和论学的风气为代价,开启了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新篇章。

在以南宋儒生编撰的实录为基础修撰的《宋史》中专门列有《奸臣传》,新党的南方籍官员除了王安石本人之外,几乎全部被划定为奸臣。

这里有很有名的一个段子。

在王安石变法发生之前,有一天邵雍在洛阳的天津桥上和友人散步,突然,他听到了杜鹃的叫声,面露忧虑伤心之色。客人问他发生了什么?

理学大师加著名神汉邵雍就说:"杜娟这种鸟是南方的,现在居然飞到了洛阳,不出几年皇帝必然以南方人为宰相,重用南方人,这样就天下大乱了。"

邵雍的观点是: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也就是说,在他眼里,南方人就不能做官,不能得势,否则天下就会大乱,国家就会完蛋。

而之后王安石变法引起一系列党争的悲剧,似乎印证了他的判断。

说出了北方官员和儒生们的心里话,邵大神仙从此被后世无数的北方籍的儒生和官员奉为学术界大神。


煮酒君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中国古代地域歧视可以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了,各种地域黑的段子层出不穷。在明清时期的笑话集《笑林广记》中就记载了当时人们对于苏州人的地域黑。


说有一个苏州人跟着一个有钱的大老官混,当他的仆人;

这个苏州仆人平常经常对主人表忠心说:“哪怕有一天,您要小子替死,我亦所甘心。”

结果好的不灵坏的灵,没多久,这个大佬官果然得了重病,请来的郎中说:“你这已经病入膏肓,非药石所能治疗,必得活人的脑髓挖来配药,方可救得。”

大佬官虽然有钱,但活人的脑髓谁也不肯给他,当地找遍了都没有,突然想起来这个苏州仆人经常说有事都能替自己死,要他献出脑子应该没问题。

于是大佬官叫出仆人,把事情原委告诉他,问问他愿不愿意献出自己的脑子。

结果这个苏州仆人听完缘由后大惊失色,赶紧给大佬官说:“阿呀,使勿得,吾里苏州人,从来无脑子个。”


另外明清时期,南北方士人之间都会互相调侃,大体上都是以地方特产指代某省。

比如:

畿辅 (今河北、天津一带) 称“响马”,陕西称“豹”,山西称“瓜”,山东称“胯”,河南称“驴”,江南 (今江苏南部) 称“水蟹”,浙江与安徽徽州称“盐豆”,浙江又称“呆”,江西称“腊鸡”,福建称“瘌”,四川称“鼠”,湖广 (今湖南、湖北) 称“干鱼”,两广 (广东、广西) 称“蛇”,云南、贵州称“象”。


明朝时河南人大学生焦芳路过湖南人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官邸。

焦芳看到李东阳屋檐下面晒着李从家里带来的鱼干,刚好打算调戏一下被称为“干鱼”的湖南人。

焦芳灵机一动口占一联云:“晓日斜穿学士头。”

李东阳一听这是啥意思,一抬头看到自家晾晒的鱼干。好么,敢情这事来砸场子的!

马上应声说了一句下联:“秋风正灌先生耳。”

这是因为谚语有“秋风灌驴耳”之句,河南人又被称为“驴”。

所以一来二去,两人打成平手,还留下了一个互相调戏的美名。

要是如今在网络上,这样地域黑,怕是二人的粉丝早就打破头了吧。

我是以史为鉴,呼吁大家理性看待地域问题,千万莫要开地图炮哦。


以史为鉴


古代不仅有地域黑,而且非常普遍。

往早了说,《庄子》、《孟子》等书,都很喜欢拿宋国人举例子,但凡讲故事需要一个呆萌的人物,他们就想到了宋。《韩非子》最喜欢郑国人,很有名的两个故事——“郑人买履”和“买椟还珠”,都是郑国人干的。

到了唐朝,诞生了一位酷爱开地图炮的作者——柳宗元,蜀犬吠日、黔驴技穷、粤犬吠雪,是其中的代表作。此外,也是在唐朝,由于科举制度的渐趋完善,官员们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北方人和南方人在学问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北方人更擅长记诵经文大义,但疏于文采,南方人不擅经学,而偏好文学,所以明经科北方举人考中的多,进士科则多是南方人。

而这种差异似乎被赋予了道德上的含义,北方人质胜文,南方人文胜质,相比之下,似乎普遍认为北方人质朴刚健的个性更适合为官,所以宋明官场是歧视南方人的。

据北宋末年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记载:“祖宗开国所用将相皆北人。宋太祖刻石禁中曰:‘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

名相寇准也说:“南方下国,不宜多冠士”,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的状元本来应该是江西人萧贯,被他夺了来给了京东人蔡齐。他是陕西渭南人,和他搞对立,极尽谄媚之能事的“瘿相”王钦若是江西新余人。

到了王安石变法时,宋朝官场上南北对立就很严重了,司马光等保守派以北方人为主,变法派则大多是南方人,司马光于是说:“闽人狡险,楚人轻易”,闽人狡猾险恶,楚人没有定性,如今两个宰相曾公亮、陈旭都是闽人,两个参政王安石,唐介都是楚人,要完。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此时科举,考中的多是东南地方人,北方人曾经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这种情况到明朝时更为显著,但朱元璋作为一个安徽人,也有地域歧视,不喜欢南方人,以致爆发了充满血腥味的“南北榜事件”。洪武三十年的科举发榜让人震惊,考中的清一色是南方举子,北方竟无一人,朱元璋大怒,状元和主考官都发配戍边,自己亲自加考了一场策问,重新选拔了六十一人,都是北方人。

清朝也有地方歧视、地域黑的记录,比如窦光鼐在主持浙江乡试时,就公然以“南蛮鹉舌之人”命题,这是上行下效,乾隆自己就不喜欢浙江人,但总体来说,“好多了”。


锻彰趣义


有 参见我的新文章。

先秦时代的各国,大都自视为天下的中心,并以各自的世界观去看待其他邦国。他们眼里的世界观和外国观,可是各有特色,大有来头的。

1.秦国:视中原为"蛮夏"的东夷后裔

秦国一直有着浓郁的蛮族色彩。有着西戎习俗的秦人其实是东夷族的后裔,殷商的重要盟友。即使被周人封为保卫西陲的诸侯,秦人依旧有浓郁的东夷文化色彩。比如,周人的图腾是虎,龙或者龟,但是秦人的图腾主要是鸟。秦人祖先女修是吞食了燕子蛋才生下秦人始祖;而在同样有东夷起源的殷人神话里,有如出一辙的版本:商人女祖简狄吞了燕子蛋,才生了殷人祖先契;少昊氏带领群鸟在极东之地建国的传说,也体现了东夷人对鸟的崇拜,对鸟的喜爱在秦国文物与文化中有迹可循。根据《墨子》的记载,秦穆公梦到的人头鸟身的句芒之神,其实也是东夷族的神祇。

殷商青铜器鴞卣,古代版的愤怒小鸟

大堡子山秦墓出土的黄金鸷鸟饰物,有典型的西戎风格

从王族姓氏上看,春秋战国时代,与秦国同姓的赢姓国家,比如赵,奄,郯,黄,江,葛,梁,榖等国,除赵国之外,基本上都分布在河南山东淮北等地,这些小国大都是东夷后裔,从侧面证明了秦人西迁前的发源地。其实就连秦人的赢姓正是通"燕",体现了秦人的鸟图腾传统。

写于战国时代的《墨子-明鬼神》记载,秦穆公在太庙里遇见过东方的天神----东夷的半人鸟神祗句芒,神明赞扬他有德性,并保证秦国会日益强大。可见到了战国时代,秦人依旧有着崇拜鸟神的传统。

著名的秦公钟

但是在西周破败之后,周朝腹地关中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于是周天子趁机许诺秦人,如果能夺取宗周故地,那就是你们的封地了。于是在与戎狄鏖战的过程中,秦人本身沾染了大量戎狄习气。比如秦穆公的谋士尤余,就是晋人与西戎的混血后裔。当秦国东出函谷关受到晋国阻挠之后,在西戎谋士尤余的建议下,秦人进行了戎狄化自我改革。于是诞生于齐鲁文化圈的《公羊传》和《谷梁传》将秦人蔑称为"夷秦"或者"翟秦",中原诸侯因为秦人久在西陲,于是轻蔑地将秦人的特殊文化视为落后,并拒绝让秦人参与会盟。

猎鹿骑士骨雕:秦国大堡子山墓地斯基泰风格饰品

中亚的 斯基泰战士

以下的甘肃马家塬出土的戎王墓葬,是战国晚期秦国的戎狄君公的高级墓葬。,证明了秦与戎的交织。

甘肃马家塬戎王墓出土的黄金饰品

西戎金银车马饰物

西戎金枪头

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秦人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秦人与中原诸侯一样,视对方为蛮夷:出土于甘肃天水地区的秦公钟,秦公簋上,秦人称自己的国土为"夏",而中原诸侯却被秦人视为"蛮夏",自己受命于天,君临各国。

到了战国时代,云梦睡虎地竹简里的秦国法律条文显示:秦人自称秦国为夏,臣属于秦国的少数民族想逃离叫做"去夏",但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即使外邦男子与秦女结合生下的后代,也被称为"夏子",可见秦人对于夏的身份的执着。

秦人之所以自称为夏,是因为秦人占有宗周的故地,所以在地缘上以周的继承者自居;而且在攻取关中故地的过程中,秦部族吸收了很多善于农耕,而且文化比较发达的周遗民。秦国深受其影响,他们把周朝的文献《史籀篇》作为文字教材和书法样本,所以秦文字又继承了周人的遗风。《石鼓文》中的一些字,与西周时代青铜器上的金文铭文写法如出一辙。

所以东夷和周人的古老文字与神话传说,有助于秦人理解东土的情况;自我戎狄化的改革,养成了秦人机动灵活,不讲信义,利益至上,不易受传统束缚的族群性格,这一次戎狄化改革其实是在为更激进,更反传统的商鞅变法铺路,都为后来秦人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更加综合的文化和地缘优势,让秦人视中原为蛮夏,自己才是正统之夏

2.宋国:自称商人的小商朝

宋人对商汤的辉煌念念不忘

宋国位于中原腹地,是周人为管理殷商遗民建立的国家。为了采用怀柔政策,周人让宋微子当宋国国君,而且给了宋君以公爵的爵位。但是很显然这无法真正平衡殷商遗民的心里。作为中原腹地的小小商朝,他们一直希望恢复祖先霸业。宋人乐大心在诸侯大会上,公然宣称自己是"周之客。可见他们并不认同周的分封体系与文化。

宋襄公高举着仁义大旗,想复兴殷商

宋襄公表面上有让出国君之位的美德,曾经还帮助齐国平定内乱,而且在泓水之战中尊奉周礼,不袭击正在过河的敌人,想以公爵的高级爵位和武德服众。但是根据他自己的表述,他其实向复兴商朝,当时其他诸侯对于宋国的本质看得很清楚。

甲骨文中,商人对自己的称呼是"大邑商",其他的方国和部族被称为"方"。宋国人继承了这一思路。在宋国宫廷里,宫廷音乐《商颂》用长篇大论歌颂商汤王统一天下,讨伐荆楚的功绩;公子子鱼曾经劝告宋襄公,上天不会让同一民族崛起两次,商人很难再次兴起了,可见宋人在国内依旧自称商人,排斥周人强加于自己的身份。

宋公错金戈

基于这样的身份认同,宋国的称霸策略是自视为天下中心:降伏比自己弱的小国,挑战齐,楚两大国,但坚决不朝拜天下共主周天子,很能说名他们的心态。不仅如此,宋襄公违背主流周文化,按照东夷的习俗抓住鄫国国君,用他祭祀睢水河神,想以人祭恢复古代的殷商-东夷联盟。这一暴行无疑造成了中原诸侯的反感和警惕。这种思路与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线路完全不同。

因为坚信自己才是正统,坚持自己是天命所归,所以宋人在各种战斗中不论敌我强弱对比,都坚持硬扛,所以经常败于对手的突袭和计谋;在襄公图霸失败之后,他们一直追随中原强国,十分顽强地抵抗楚国北进。但是以小搏大的称霸思路和复兴商朝的思想,最终让他们四面树敌,以致亡国。

3.吴国:流落南土的王室后裔

吴王夫差矛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在吴王寿梦之前,吴国已经有了十九代首领,祖先是姬昌的叔叔。在从商末周初到周康王时代,吴人分为两支,一支是晋南的虞国,后来被晋国吞并;另一支被王室分封到南方,于西周初期先来到了宁镇地区,采取了主动蛮夷化政策,断发纹身,组建了一个名叫勾吴的小国。虽然大家中原诸侯都知道吴国有王室血统,还是天子最早册封的一批诸侯,但是吴国长期被视为蛮夷。在公元前583年,吴人北上进军,征伐鲁国南部的郯国。鲁国吓得连连惊呼:中国军威不振,所以蛮夷才会如此猖狂。说明当时的中原国家,是以看待蛮夷的方式看待吴人;吴王阖闾讨伐楚国时,楚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吴国如同凶猛的野猪,狡诈的长蛇,如果秦国不救楚,吴国就会进一步北上骚扰了。可见在已经被中原视为南蛮的楚国眼里,刚崛起的吴国是更凶狠的蛮族。

吴王阖闾,霸业的奠定者

但是吴人没有忘记自身的周王室血统。从吴王寿梦开始,吴国不断吸收来自齐鲁,楚国,晋国的人才和流亡贵族,并和蔡国,沈国,唐国等受楚国侵略的姬姓小国联姻,吴人在文化上回归中原,恢复周人认同。随着周人认同的逐渐复苏,身在南方但渴望称霸的吴人,很重视宣传自己的王室身份。《左传》记载:在公元前506年的对楚远征中,吴的两个盟友唐国和蔡国都是姬姓国;在得知姬姓的随国收容了流亡楚王后,吴王阖闾想活捉楚王,派人到随国喊话:"楚国兼并了汉水流域的姬姓诸侯,你们也是王室后裔,为什么要包庇楚王?"春秋竹简《吴命》记载,楚国在外交场合,蔑称吴人是周王室在南方的"弃子",引来了吴人的强烈愤慨;《国语》里,周天子尊吴王夫差为伯父,晋侯为叔父,吴王和其他姬姓国以兄弟相称。

吴人恢复周文化认同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季札出游"。吴王室公子季札对周朝诗歌的深入了解和精彩点评,赢得了晋国,齐国,路过贵族的阵阵喝彩;他对各地民风民俗的到位分析,也体现了吴人对于中原的向往和野心。正因为如此,吴王夫差的外交策略被霸主思维束缚,念念不忘地倾尽国力,北伐齐国和晋国,还在黄池与晋国争夺霸主宝座,但却掏空了国力。这种霸主思维也让夫差满足于击败世仇越国,而不将这个心腹之患彻底灭亡,这最终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伏笔。

4.楚国:黄帝后裔的再华夏化

楚居,战国时代楚国贵族书写的史书

根据先秦楚人的简牍文书《楚居》,《新蔡葛陵楚简》记载,楚人祖先是黄帝之孙颛顼,初始居住地在河南地区。楚名称的由来与神话有关:楚人的女性祖先妣湛生产时难产而死,于是巫师从腋下取婴,用荆(楚)缝合遗体。为了纪念自己的女性祖先,楚人就以植物为自称,而且在外邦人面前也大方地自称荆或楚。

这一渊源和后来楚国的地理位置,导致了楚人自身的矛盾定位:楚国经常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调整称号和爵位,但却始终摆脱不了中原文化的引力场。从春秋到战国,楚国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融入诸夏之路。

春秋楚国疆域图

虽然巫风浓郁,但是中原文化曾两次传入楚地:周公在代年幼的周成王摄政时,曾因为畏惧谗言而南奔楚国,躲避风头。周公因为这个意外,给楚人带去了一些周朝王室的文化传统;东周时内斗失利的王子朝带着一群学者,官吏和世袭贵族南奔楚国,再一次给南土带去了中原的文化传统。所以楚国上层其实比较了解中原的文化。楚国的很多制度变革和外交策略,都是以中原为中心制定的。

楚国疆域扩大图

比如楚国国君曾多次更换爵位。在周初大封建之中,楚君熊绎只得到了子爵;后来楚人逐步兼并了江汉平原的很多小部族,得到了各部臣民的拥护。熊绎的第四代后人熊渠怀着渴望融入中原而不得的纠结心理,公开与周王室叫板:"我们楚国属于蛮夷,拒绝使用中原的贵族称号!"作为最高领袖的他自称为"敖",这是楚民族的军事首领称号;他还封三个儿子为地方的诸侯王。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效仿周天子进行分封,其深层次含义是:楚国君主的爵位"敖"比中原的王爵更加高级,楚君可以凌驾于列国之上,周天子相当于我儿子。但是过了不久,暴烈的周厉王上台,对北方的戎狄和东南的夷族采取强硬政策,淮水和东夷地区被灭国的部族有26个,荆楚地区的噩国就被周天子举国灭绝。迫于周人的军事压力,楚君被迫去掉了王号。

楚庄王

到了东周初年,楚君熊通打到了汉水以东的随国,强迫姬姓随国给周天子上书:楚国的实力和子爵爵位不相称,楚国希望能干预中原事务,平定诸候,尊奉王室。周人察觉到了楚国崛起,准备北进的野心之后予以拒绝。熊通听说周天子拒绝之后勃然大怒,于是自称武王。中原诸侯是在君主过世后才上谥号,但熊通明知故犯,故意违反了这一点;而且,最初两代楚王的谥号分别是武王和文王----这正是西周的奠基人和开国之君的谥号,楚国与周朝分庭抗礼,但又以周文化为样本的矛盾心理可见一斑。楚国在早期采用了类似于分封制的方式安置王族子弟。

精美的楚式漆器髹饰

到了楚成王时代,楚人还效仿周天子,在长江与汉水流域组建了自己的小联盟,联盟里有姬姓蔡国,姜姓申国这样的中原后裔,还有百濮,越人,东夷的小国。楚国经常组织各族联军,与中原的霸主齐国,晋国争夺盟友小国,组建起楚国中心的秩序;在击败了宋襄公的小霸之后,楚成王审时度势,认为晋国实力正在崛起,但是楚国的权贵莫敖家族势力过强,于是收敛了北上的锋芒,还在城濮之战中,用晋国主力军队去消耗莫敖家族的实力。

晋楚城濮之战

历经了多次尝试之后,到了成王孙子楚庄王的时代, 楚国再一次北进中原,并被认可为霸主。这一次熊侣学习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称霸策略,先击败王畿附近的陆浑戎,又打着拜见天子的旗号,去王畿附近阅兵示威。楚庄王熟知上古典故:夏商周三代易代时,胜利者会将象征正统的九鼎运回国都,于是庄王熊侣故意问周臣王孙满,九鼎有多重,表达自己的野心。楚国为了征服顽强对抗自己的宋国,故意派出使者不向宋国借道就过宋地,以此来羞辱宋国的主权,让宋国杀死使者,进而北上。可见楚国人其实很了解中原的外交礼法。

之所以是楚庄王,而不是其他楚君能收服中原诸侯,位列春秋五霸,除了个人的励精图治之外,是因为"霸主"是周文化体系的评价。霸主的头衔是"伯",在伯仲叔季中排名第一:意思是维持周家天下秩序的大哥,而不是随意欺负兄弟之国的暴君。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

楚庄王不仅有击败戎狄的战功,而且在击败陈国,郑国,宋国之后没有将这些中等诸侯直接吞并,而是清晰地意识到过度扩张会与齐,秦,晋直接接壤,战争只会更加频繁,在扩张中做大的贵族封君会成为王室权力的威胁;在国际舆论上,对那些实力不济但是文化发达的中原诸侯恩威并施,有利于改善楚国的蛮族形象,让他们对楚国感恩戴德。因此精明的楚庄王最终获得了中原认可,成为了霸主。这些恩威并施的措施改善了国际形象,还赢得了孔老二的赞美。战国中后期"楚才晋用"现象的出现,其实正是楚国贵族学习礼乐,被中原接纳的证据。最后到了战国时代,屈原的《离骚》一开篇就自豪地宣布:我的祖先是黄帝的后裔---高阳的颛顼,说明楚人已经自视为华夏的子孙了。《楚辞》里大量引用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也体现了楚人的华夏认同。

庄子有浓厚的楚文化渊源

对比春秋与战国的楚人形象,不难发现:在春秋时代,中原诸侯们惊呼"南蛮楚国与北狄诸部交替侵略,中国诸侯的领土被压成了即将崩溃的线条形",南楚和北狄被一并视作外患;而到了战国时代,北方出现了新的外族,时人眼里的格局是:中国有七个穿衣冠,行礼仪的诸侯国,其中三个与匈奴接壤。到了这一步,楚国终于完成了华夏化历程。

不论是否有屈原这个人,《楚辞》依旧能真实地反映楚国贵族的心态

5.中山国:自视中国的白狄后裔

中山青铜器铭文与儒家经典对比

中山国特别的山字形青铜器

在战国群雄中,中山国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中山国名就来自于古老的山神崇拜。中山国的国君是姬姓,而且根据《国语》,《世本》的记载,西周初年就有晋国宗室,唐叔的后裔进入戎狄。历史上晋文公的母亲狐姬,就是没入戎狄的姬姓贵族女子。虽然有高贵的出身,但是到了战国初年,这些人已经被整体戎狄化。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中山国国君自称公爵本无意外,但是以下克上建立的魏国,却强词夺理:戎狄君主只能当子爵,中山君主敢于自封公侯,大逆不道,于是出兵猛攻中山国。在亡国之后,中山国励精图治,趁着魏国与齐国,赵国的矛盾复国。

复国之后,中山一边建造长城自保,在战场上多次击败燕赵,一边开始在文化上自我改造:他们认为中国不是一个血缘概念,而是文化与道德概念。只要君臣有道,推行文教就是中国;哪怕血缘上是华夏族,但是臣子作乱犯上,以下克上就不是中国。基于这套论调,中山王族作为已经没落的周室后裔,选择了主张进行文教,开化蛮夷的儒学作为对内对外的治国理念,对内聘请儒家文士,前来治国理政,教化百姓。对外积极参与魏国发起的五国相王,努力做到与中原诸国平起平坐,一同进退,努力隐藏自己的蛮夷出身;《中山策》记载,中山国君听说赵国喜好兵器与勇武之士,但却重视德性,对此表示并不认可;后来中山国追随齐国进攻燕国的篡位君主子之,于是出兵讨伐燕国,还引用儒家经典《尚书》和《诗经》,振振有词地斥责燕国君臣无道,臣子窃夺王位,中山国讨伐燕国是维护秩序,克定祸乱。完全实践了儒家"君君臣臣"的政治理念。

尽管如此,经过伐燕战争,中山国的相邦司马赒受到周天子的赏赐,中山国受到诸侯国的肯定,进一步密切了和各诸侯国的联系。但是中山王把"国无事不用力"、"有难不披甲"的文士抬到了重要的位置,造成中山国军事力量下降,农夫怠惰,战士懈怠,国家崇尚虚名而不务实。为了融入华夏世界,中山国失去了自我,而且在失去自我之后,本质上还是没有得到认可,最后被实行戎狄化军事改革的赵国打得大败,以至于灭亡。


历史心发现


地图炮其实古来有之。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些在古代都不是什么好字眼。

春秋时期,楚人居于南方,远离中原文化圈,风俗习惯逐渐被当地同化。于是,楚国就成了楚蛮子、荆蛮。楚王伐随时,随候冤枉地喊道“我无罪”,楚王一句“我蛮夷也”的回答也是满含愤恨。

当时最受鄙视的是楚国,其次就是宋国了。当时传言“郑昭宋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智子疑邻这些熟悉的成语,都是讽刺宋人的。可能是跟宋人是商朝遗民有关。

不要认为这是因为经济文化不发达造成的。宋朝文化昌盛、经济发达,众所周知,然而宋朝人开起地图炮来,那叫一个不叫前人专美。宋太祖赵匡胤就曾说:“后世子孙无用南人作相,内臣主兵”。当时把“南人为相”与“宦官执政”,“杀谏官”共同视为旧时朝廷的三大弊端。宰相寇准公开表示对福建人的不满,说“南方下国人,不宜多士”。

明朝洪武年间著名大案“南北榜案”,也是和地图炮有关联的。明洪武三十年会试,所录51名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一名未取,落第学子告考官鄙视北方人。朱元璋名人重新判卷,增录北方人,但效果不理想。朱元璋愤怒地处理了相关官员,然后亲自策问,录取了六十一人,全是北方人。自此以后,明朝科举南北分榜,地域亲疏更加明显,拉帮结派成为常态,是造成日后党争的重要原因。

汉子皇帝雍正则对浙江人开炮了,批注浙江籍官员:“人苍,着实明白,只恐有浙江风习。”甚至贬低浙江为“下江”,贬斥“下江风气”。夸奖人:“好的,一点无浙江风气。”浙江籍官员得到雍正肯定和夸奖的原因,恰恰是“不似浙江人”。雍正皇帝的这种厌恶,还遗传给了儿子乾隆。乾隆皇帝对浙江人的印象也不好:“朕闻浙江政治废弛,风气浇漓。官吏则上下相蒙,民情则狡诈百出。”


青铜文明


今天在互联网世界和现实中,时不时能发现地域黑的影子。那么古代有 没有地域黑?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花样不少。那么古代的地域黑是怎样的呢?
先秦时期的地域黑——编寓言来开涮
要说先秦时期被黑的最厉害的诸侯国,首当其冲的是宋国。宋国人为中国的成语宝库贡献了很多宝贵的成语,如“揠苗助长”讲的是宋国的农夫急于求成去拔禾苗,结果禾苗全部死了;守株待兔也说的是宋国的农夫遇到了一次兔子撞到树上死了的便宜,就天天坐等不劳而获的故事。除了这两个经典故事,宋国人还友情贡献了“智子疑邻”、朝三暮四、曹商舐痔的故事,可谓是被黑的体无完肤。
在宋国人被各种各样的寓言作为主角开涮的时候,其实是隐藏着当时华夏诸侯对宋国的不待见(主要是因为宋国是殷商贵族微子后裔,有独特的风俗传统,比较保守主义如宋襄公)。在《庄子》里的这则故事则是宋国最惨的一次被开涮:
这就是曹商舔痔的故事,说的是宋国有个大官叫曹商,很得宋国国君宠信,他为宋国使臣出使秦国受了许多车马赏赐。他瞧不起庄子生活贫贱,就在庄子面前夸耀自己。庄子就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得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还是赶紧走吧吧!”这可是把宋国人黑的最惨的一例。
除了宋国,杞国也是当时地域黑的常客。杞人忧天就是讽刺那些无端忧虑过度的妄人,但其实结合杞国在春秋时期多次被鲁国、宋国逼迫迁都的历史就不难知道那是杞国人多虑心态的真实反映。在给杞国筑城的工地上,鲁国人也毫不客气地指责杞国人是东夷,为他们筑城简直是姬姓诸侯的耻辱,是违背亲亲的礼法的。
当然郑国人也是容易中枪的,他们犯下过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买椟还珠等蠢事愚行。大概这与郑国人爱经商,刻薄少恩的风气有关。
六朝时期南北方的互相开炮
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原战乱不断,许多北方人纷纷向南迁徙,形成了中国人口史上第一次大的迁徙。当时新来到南方的北方人和当地的土著南方人就有了互相的歧视。在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之初,吴国故地的士族和百姓就多次反叛,归属感并不强。由于彼此隔膜很深,吴人常称呼中原人为“伧父”(cang,一声)、“伧鬼”;而中原人则称吴人为“楚子”、“蛮子”。
关于伧人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南方人去北方办事,北方人设宴招待这个吴地来的客人。在宴席上有酪酥,南方人没见过不知道是什么事物,强迫自己吃了不少,结果回去就上吐下泻最后快不行了。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和北方佬(伧人)同吃了这东西一起死,也没什么遗憾的了,可惜我先前没有谨慎小心呢。”
这个小故事虽然是笑话,却充分表明了东晋南朝时期的南北地域文化的冲突。后来随着南方的逐步整合,南渡的北人和南人的互怼就更多的是为了政治权力的争夺了。
宋代对福建人的歧视蔑称
北宋初期宰相和重臣大多为北方人,如寇准、赵普。但随着科举考试录取人数的增加,南方大臣的比例越来越多,当时福建籍官员尤其独占鳌头。
于是不知不觉间一些北方籍的官员就起了“福建子”的名号来侮辱、调笑那些福建籍官员。最有名的当然属王安石痛书福建子的故事。王安石变法改革期间和吕惠卿一度是搭档,但后来吕惠卿反而背叛了他。他感到十分愤恨,就在钟山书院许多处墙壁、地上写‘ 福建子’三字来抒发自己的愤恨不平。
而两宋时期北军和南军的冲突也一直存在。南军对于归正而来的北方人总是十分歧视,双方互不信任,甚至发生了襄阳兵变的事件。

历史研习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64500108cac54141cee\

看鉴


怎么会没有呢。

自秦灭楚,吃面的赢了吃大米的,南北矛盾就一直非常严重。

北方历来占据政治经济主导地位,当然,因为南方开发时间晚,人口经济差距比较大,南方人虽然不满却也反对不得。到了宋代,南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已全面超越了北方,文化事业也就开始繁荣起来,这就难免在科举结果上逐步体现出来。

当时的宰相寇准十分忧虑,他坚持认为北方才是国家的重心,而南方人性软好利,所以只要听说北方人中进士多就非常高兴,大肆宴请同僚为贺。如果情况反过来,他就黑着脸专门跑到真宗皇帝面前去哀声叹气,故意引导皇帝问自己为什么,然后乘机大谈国家的基础问题。

呵呵。也算宰相的真本色。


四川達州


可以肯定的回答,有!

由于中国古代的帝王思想,往往认为自己是龙的化身,自已的子民自然高等于其他民族。所以,在中国古代,只要是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都统称为蛮夷。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演绎出各种地域黑。

比如,南方人口中的骂人俗语中有"蒙古佬"的叫法。在湖南一些地方,叫人蒙古佬,意即,脑袋不开化,行为粗鲁,没教化,野蛮。我想这种地域黑的形成与古代元朝残杀汉族人有一定的关联。

再比如:"南蛮之地",在北方人眼中,南方人是蛮子。它泛指古中国中原区域对以南的区域,古中国南方的地区,长江以南的地方,即如今南方一带。古中国的南方并不像如中原繁华,且不适合大面积开垦耕种粮食,由于南方一带群山环绕,野生动物富饶,所以“南蛮之地”的“蛮子”多以狩猎、打渔等方式生存。由于当时南方农业的落后与人口的稀少,所以古时惩罚罪犯与贪官的“发放边疆、流放”一罚中,发往“南蛮”也是选项之内。

再说说湖北人与九头鸟。“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俗语流传已久,它包含着外省人对湖北人的善意,亦有些无可奈何和对部分人性格奸诈的嘲讽。但湖北人绝对不认为“九头鸟”是恶名丑号,你称他为“九头鸟”,他坦然受之,并有几分自得。“九头徽号称鄂鸟,鄂人听了不烦恼”,大有楚君“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溢”的遗风。在湖北人心目中“九头鸟”是刚强、机智的性格化身。


布谷公社


看黑外省的时候多看看自己家乡负面新闻吧。有的地域黑和喷子。就怕别人知道他们是哪的。自身毛病很多就是不承认。小人心态。本事不多。就学会地域黑。地域黑的你们的优越感是哪来的?一群没学问的二流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