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唯才是舉”是選太子最好的辦法,古代皇帝們為何都不用?

Cassie-Arts


怎麼可能是最好的方法,根本毫無可行性。關鍵在於一個所有人都能信服的標準,而“才”這個東西實在太主觀,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目的會給出不同的結論,如何服眾?


為什麼歷朝歷代皇位繼承都是嫡長子繼承製?一來是因為這個客觀,是個明確的標準,都使用這個標準,大家不敢不服。二來嫡子出於皇后,皇后的孃家地位往往高於嬪妃,嫡子就有更強大的支持;長子又往往比幼子成熟,更能處理各類事務,所以嫡長子繼承,有利於皇位的穩定傳承。如果按照題主說的“唯才是舉”那就徹底亂套了。

首先,“才”分很多種,不同的皇子有不同的才能,如何取捨?


舉個例子,曹操(雖然他當時不是皇帝,但也要選擇繼承人)有三個兒子最為出色,論政治,曹丕經驗豐富;論軍事,曹彰戰功赫赫;論文采,曹植才高八斗。都是才,你選哪個?你要是選治國能力,有人就會說天下未定,軍事才能更重要,你要選軍事,就有人說治國更重要,而這兩者的高下反而不如文采最好判斷,你選哪個都有問題,所以,曹操選年長的曹丕,所有人不服也得服。

其次,誰來判斷才能高下?


完全靠皇帝自己判斷嗎?不能。因為兒子太多,皇帝看不過來。就算看到了,那也是皇子在皇帝面前刻意表現出來的。比如李世民的兩個兒子,在父親面前,太子李承乾認真理政,魏王李泰天真可愛。可是到了李世民看不到的地方,李承乾荒唐無度,寵幸男寵,對東宮官員隨意打罵,還聲稱得天下後要送給突厥自己做個突厥將軍;魏王李泰更是陰謀結黨,還威脅要殺死兄弟。看他們在皇帝面前怎麼表現,只能被騙。


那聽大臣們的行不行呢?還是不行。因為大臣們說好的那個皇子不是真的好,而是給了大臣們好處。最典型的就是康熙年間九子奪嫡,一廢太子後,讓群臣推薦新太子。結果朝中一眾重臣聯名保舉八阿哥胤禩。此事反而讓康熙覺得蹊蹺,證明了胤禩結交大臣,圖謀太子之位,犯了大忌。此事不僅沒有讓胤禩上位,反而讓他從皇位角逐中出局了。這點康熙是清醒的,所以他還是復立太子胤礽。最終在二廢太子後寧可儲位虛懸也不們的了。

所以,唯才是舉是不可能公平的,最後只能推舉出皇帝喜歡的或者陰謀家,而不是真正有才的,這樣反而不如嫡長子更讓人信服。


伊耆角木


因為誰有才誰無才,本來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很難像學生考試一樣有一個統一的參照和對比。

各個皇子為了顯示自己“有才”,必然建立自己的幕僚團隊為自己出謀劃策,這就為朝廷的黨爭埋下禍根。比如曹丕和曹植兩個集團。

嫡長子繼承雖然肯定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卻是最能維護國家和朝政穩定和團結的方案。此外,由於文官制度的成熟,就算皇帝不太聖明,大臣們也能輔佐他,不致於造成大變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