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一夜爆红的网红,朋友圈仅3天可见。”


“那个一夜爆红的网红,朋友圈仅3天可见。”



“那个一夜爆红的网红,朋友圈仅3天可见。”


跟自媒体的朋友L聊天,她聊起一个从前的旧友M。

两年前,M刚刚入行,时常来找L请教问题。L见这小姑娘性格直爽,便很愿意帮她,手把手地教她排版,教她选题,甚至还把圈内的秘密八卦,都分享给了M。

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说的密友。从网上的彻夜长谈,发展到生活中的携伴出游,友谊来得诚挚热烈,恨不得搬到一块儿住。

直到去年的一天,一切有了变化——M因为一篇文章,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写手,突然有了点小名气。

她开始越来越忙。L在微信上找她,她回复得越来越慢,时常聊着聊着就不见了踪影。等她再回来,话题往往变得索然无味。

M的聊天信息里,还开始出现了一些L陌生的词汇。

比如她会无意间提起,今天又约了哪位业内大咖吃饭,接了哪个品牌商的广告,还要出席什么线下活动。

那个只属于彼此的闺蜜圈子,一下变得喧嚣又拥挤。

M有了越来越多的新朋友,那些笑着闹着陌生的面孔,把L挤到了最边缘。

L不知道还能跟M聊些什么了。她依旧是那个没什么知名度的写手,既不认识什么业内大咖,又没有出席品牌活动的机会。

她在这位往日密友跟前,显得局促而彷徨。

仿佛贫寒之家突然来了贵客,竟不知要用什么来招待。

就这样,L开始主动疏远M。她不再主动跟她分享心事,也不再邀请她来自己的城市玩,甚至没有重要的事,都不敢轻易打开M的微信聊天框。

从前蹲在马桶圈上,也可以畅聊半天的朋友,如今竟成了一个敏感的存在。

似乎每一次的打扰,都会让这份友谊更岌岌可危。

起初,M会主动去问L,最近怎么不找她聊天了。后来她也察觉到了什么吧,两人都心照不宣地,让对方的名字淡出了常用联系人列表。

说到这里,L有点伤感,她告诉我:“我最近翻看她朋友圈,才发现她设置了仅3天可见。而我跟她上一次微信聊天,差不多是半年前的事了。”

“那个一夜爆红的网红,朋友圈仅3天可见。”


从前彻夜长谈的人,如今连朋友圈都进不去了。这事想一想,是挺难过的。

可是,谁的聊天列表中,又没有过这样的朋友呢?

我也有。

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就是无话不说的朋友,一起吃饭,一起睡觉,甚至一起洗过澡。她来我家玩,就像来自己家似的,鞋子都不脱,仰头就往我床上躺。

我们聊过彼此心爱的男人,也聊过理想和未来。

我说想一直写字。她说,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会有很多人喜欢你。

我又问她想干嘛,她说自己没什么理想,就想南北西东,自由无碍。

毕业以后,我辗转去了几个城市,工作一直不太顺利。她同样过得很艰辛,欠债、失恋、又搬了几次家。

我们共同为生活奔走,虽然不怎么联系,感情却始终没有淡漠过。

我去她的城市,从不担心没有地方留宿,就连内衣内裤,都可以蹭她的穿。

她亦如是。失恋的夜晚给我电话,我就在几百公里外,一声不吭地听她嚎啕大哭。

什么都不必说,什么都可以懂。

那是一段友谊,最美妙的阶段。

可后来事情慢慢变了。

我们越来越忙,各自于事业上,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

圈子越来越大,人脉越来越广,我们的三观乃至于人生的选择上,都出现了不大不小的分歧。

她崇拜的那些人生导师,在我看来,都是打着成功学幌子的骗子。而我过早地进入了婚姻生活,于她看来,实在无趣得很。

无谓争辩,也无谓相融。

人生到了某一个路口,彼此都该心照不宣,是该告别的时刻了。

去年夏天,我出差去她的城市,约她出来吃了一顿饭。

席间,大家都陷入了若有若无的尴尬,总是不停地翻看手机,连谈笑都不敢逾矩。我想询问她的感情和事业近况,又突然意识到,打探她人的隐私,是一件不太礼貌的事。

这个念头让我很沮丧。

谁又能想到,10年前可以共享一颗糖的人,10年后竟会礼貌客气至此。

“那个一夜爆红的网红,朋友圈仅3天可见。”


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谁又不是在成长中,一边得到,一边失去。

我早不怎么跟小学、初中同学联系了,即便是高中、大学同学,也渐渐沦为了泛泛之交。就连偶尔的小聚,都尽是尴尬的回避。

我们有了各自的家庭,也有了各自的好友,我们的朋友圈里,出现了许多新鲜的风景和人物,一切的一切,都注定了你我必将渐行渐远。

因为分别本是所有关系的结局。

父母、子女、伴侣、好友,人人的轨道各各不同,在某个点交汇,又在某个点告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就像我曾听有人抱怨,说他们班上那个发了大财的同学,每次同学聚会都不出席。他说得忿忿不平,我却很能理解那人的缺席。

聊什么呢?

他的生意经、他的交际圈,乃至他的三观,或许没一样能与从前的同学畅聊。万一有人问起他的年收入,他该如何说起?

是如实告知,还是避而不谈?

不管是哪一种,都容易遭人诟病,前者像装逼,后者像轻蔑。

更有甚者,如果有人央他办事或是找份工作,他又是否该答应呢?

你看,人生际遇各各不同,我们在一个路口分别,就很难再像往日那样,亲密无间,相谈甚欢。

就连知名作家张爱玲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她跟炎樱曾是挚友,她曾在许多文章里,都提及过这位好友。但两人及至晚年,却莫名没了来往。

炎樱写信问:“为什么不再理我?”

张爱玲说:“我不喜欢老是聊几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个死人一样。”

如果你我只剩往事翻来覆去,倒不如江湖路远,各自启程。这或许是件伤感的事,却如同日升日落,定数而已。

人生聚散,如浮如萍。

不必执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