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禁止焚烧秸秆可能将不再“一刀切”,东北两地的方法太好了

这些年每到秋收季节,村里的大喇叭就开始每天不间断的喊“禁止焚烧秸秆,发现一次罚款2000,拘留15日”,墙上也都写着标语,好像焚烧秸秆的行为是“毒蛇猛兽”一般,而禁止的目的是出于保护环境。

且不说某些伪专家认为农村焚烧秸秆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而禁止焚烧,单单这些没有焚烧的秸秆对方到田间地头或者家里都是巨大的麻烦,而且还无端的增加了人力成本。就算是现在机械收割时将秸秆粉碎到地里,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完全腐烂,而影响了田苗的成长。

另外过去焚烧秸秆会杀死藏在秸秆以及田地里的寄生虫,现在不让焚烧,粉碎的秸秆散在地里,或者完整的秸秆堆在地头,都会让藏在秸秆中的虫卵更好地存活,进而危害粮食的收成。

农村禁止焚烧秸秆可能将不再“一刀切”,东北两地的方法太好了

当然了,焚烧秸秆确实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这一点不可忽略,过去每到秋收季节,大家都将玉米秸秆焚烧在地里,虽然污染有时效性,但滚滚浓烟也确实严重污染了环境。现在不让焚烧秸秆了,人们对秸秆无计可施,有些人甚至趁着夜色在深夜跑到地里焚烧秸秆。在我们村每到秋收季节甚至会派人在地头安营扎寨,监督焚烧秸秆的行为,这无疑又增加了人力。

所以,当我看到东北两地应对焚烧秸秆的新举措后,不禁感到欣慰,所有的政策都会随着实践进行改变的,变得越来越符合农民利益,这不失为一种社会的进步。

农村禁止焚烧秸秆可能将不再“一刀切”,东北两地的方法太好了

首先是吉林的桦甸,为了消除秸秆对人们造成的影响,专门划分了禁烧区(禁烧区内严禁焚烧一切秸秆)和限制区(限制区内,根据大气污染情况,有计划有时间的进行焚烧秸秆处理)。也就是说在限制区内,只要是远离城镇,远离重要交通,非大气污染严重的时间,就可以进行秸秆焚烧处理,做好安全防范,减少焚烧秸秆造成了火灾等因素发生,也最大限度的减少大气的污染。

再有就是黑龙江,专门规定了特定时间内禁止焚烧,重污染天气下禁止焚烧,并且要求所有秸秆都搬出田地之外,在划定的区域集中焚烧,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和重污染天气发现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那么对不起了,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农村禁止焚烧秸秆可能将不再“一刀切”,东北两地的方法太好了

看到了吧,在东北这两个地区,禁止焚烧秸秆已经开了口子。但前提是有计划、有规定、有策略的进行焚烧秸秆,争取将秸秆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降到最低,切实解决百姓头疼的问题,并且争取将焚烧秸秆对大气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对于这样的做法,我不得不说真的太好了,我举双手赞成。

虽然不能说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农民得到实惠,但有行动就是进步,能够站在农民角度科学的指导大家焚烧秸秆就是转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