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喜为什么晚年如此凄惨?

阿荣的文化世界


白崇禧、李宗仁是近代史上新桂系的代表人物,合称为“李白”。李宗仁精于政治,白崇禧擅长军事,两人合作把广西治理得井井有条。不过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白崇禧不顾李宗仁的反对,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最终客死于异乡。

白崇禧一到台湾,马上就被蒋介石剥夺了军权,遭到变相软禁。蒋介石对他不怎么放心,只给了他一个闲职,而且还派人对他严加监视。在1952年的国民党台北召开的第七次“全代会”上,白崇禧直接被排出了“中央评议委员”行列之外,从此基本脱离了政界核心。不过,这还只是白崇禧晚年凄惨生活的开始。


1963年,60岁的白崇禧在台湾花莲打猎时,又遭到了一场刺杀行动。虽然侥幸逃过一死,但也吓破了他的胆。毕竟此时的白崇禧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再也不复当年纵横广西的“小诸葛”之名。那么,白崇禧的晚年为什么这么凄惨呢?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蒋介石与白崇禧的私怨太多。在过去李、白主政广西时期,桂系就多次策动反蒋政变,所以蒋介石对白崇禧本人是恨之入骨。在中原大战时期,桂系与南京国民政府作对,蒋介石就扬言说“抓住桂系的白崇禧就要杀掉”,可见他与白崇禧的矛盾很大;在1936年,桂系又策划了推翻蒋介石的两广事变。虽然这场最终事变失败,但蒋介石对桂系的李、白二人始终心存芥蒂。这也成了白崇禧逃亡台湾后,蒋介石要打压他的重要原因。

第二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数次命令白崇禧出兵淮海战役(国民党称为徐蚌会战),但白一直“按兵不动”,导致国民党的精锐消亡殆尽。后来白崇禧到了台湾,就因为淮海战役时期按兵不动这件事遭到了国民党军官的集体弹劾。


因此,白崇禧晚年下场凄惨主要是因为他过去与蒋介石的积怨太多。蒋介石对顾祝同、蒋鼎文这类嫡系比较宽厚,但对白崇禧、阎锡山这类非嫡系人员一直不放心,这一点在国民党内部是人尽皆知的。再加上白崇禧一生曾3次参与了逼迫蒋介石下野的活动,试问蒋介石又怎么容得下他呢。所以白本人到台湾后,日子过得非常不如意。


历史的荒野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原工作单位的一个同事,年长我十来岁,年年不是劳模就是先进工作者,以单位为家,手脚闲不住,然而退休后不过几年,身体棒棒的他百病缠身,继之奔赴黄泉。

这个故事或许只是个例,让人难以信服,那么,有些官员在台上时风声水起,下野后萎靡不振,时日不多便一命呜呼,这样的情况应是屡见不鲜!

回到正题。人累,分身累和心累,心累谁能见?有谁晓?心累有时远胜于身累,相信众人有诸多的感受,那么,相应地,人之凄惨呢,本人以为也分物资凄惨和精神凄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通过努力尚且改变,而一个身怀抱负的人落得个苟且偷生实属生不如死,所以,从精神层面讲,说白崇禧在台湾过得凄惨毫不为过!


荒生侃道


白崇禧晚年在台湾确实不算很好,无职无权不说,自己家对门就是保密处设的点,家里被特工彻底搜查过,他老婆离台一趟在机场还要享受搜身待遇,最后更是死在了女护士的肚皮上,死的有些不明不白。对于风光一世的白崇禧来说,确实有点凄凉。

有些人对白崇禧去台湾不解,李宗仁、黄绍竑都劝他不要去台湾,但是他最后还是选择了跟蒋走,这么做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

一、在抗战期间蒋介石还是对白崇禧委以重任,使得白崇禧觉得自己在蒋介石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北伐之前,白崇禧不过是桂系的第三号人物,然而蒋介石却任命他为代参谋总长,在职务上仅次于总司令蒋介石和参谋总长李济深。抗战爆发以后蒋介石再次任命白崇禧为参谋总长,虽然这不过是为了拉拢桂系的需要,但是还是让白崇禧的颇为自得,也一定程度上让他对蒋介石有了幻想。

二、李白的关系随着两人地位的上升,已经有了隔阂。当初李白黄三人一起在广西打天下的时候可谓关系密切,大有同生共死之意。但是所谓共患难易,共享乐难,随着地位的上升,李宗仁和白崇禧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团队,被身边亲信所包围,关系不如当初一起打天下那么亲密。而且两个人对各自的前途都有自己的规划,彼此之间意见分歧日大,所以他不听李宗仁他们的建议也在情理之中。

三、白崇禧恃才傲物,轻视蒋介石的部下,认为自己去台湾大有可为。白崇禧有小诸葛之称,虽然从他的经历看这个称呼有些过誉,不过他自己还是很自得的。在白崇禧眼里,国军里其他人都远不如自己,到了台湾蒋介石肯定也需要重用自己。

所以在蒋介石派人一再劝说,加上各种条件诱惑下,白崇禧最终选择去了台湾。不过蒋介石的真实目的,仅仅是用白崇禧的牌子笼络下桂系残余,来和李宗仁的第三党对抗。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不会真的给白崇禧实权,反而要严格监控起来。

所以才有了52年特工突袭白公馆,将白崇禧的家翻了个底朝天,连地板都撬起来查看,白崇禧去找蒋经国抗议,却被轻描淡写的打发回去。保密处更是对着他家大门设了个办事处,现场监视,因此白崇禧在台湾的生活过的也是谨小慎微。后来白崇禧出行时路上桥梁出事故,白崇禧被副官所救才幸免于难,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蒋介石搞的暗杀,白崇禧也是深居简出,显然也是怕再出事。

白崇禧最后和护士张小姐热恋,李宗仁回大陆一年后,白崇禧全身赤裸死在床上,而张小姐不知所踪,有些人说他死于马上风,有些人则说是因为此时白崇禧失去利用价值,蒋介石派人下药,真正死因最后也未揭秘。不管怎么说,相比当年,白崇禧的晚年可以说是不如意的。


不沉的经远


白崇禧的晚年如此凄惨到底是有多凄惨?

白崇禧的晚年憋屈窝囊非常凄凉,一代名将失去兵权,失去战场,被软禁,连活命的权利都受到威胁。1949年12月30日,56岁的白崇禧在蒋介石函电的催促下,从海口飞往台湾。可以说白崇禧是被蒋介石骗到了台湾,蒋介石许诺给白崇禧国防部长的职位,但却只是个骗局,根本没有兑现。

没有人身自由

白崇禧到了台湾后,被蒋介石派人秘密监视,在白的住处对面有个专门的特务监视团,正常的人身自由也没有了,他无法正常地会友,围棋,打猎……有一次白崇禧出去喝咖啡发现旁边两桌客人都是监视他的。还有一次白崇禧乘坐轿车刚出门就有一辆吉普车尾随。

白崇禧精神恐惧

蒋介石命湖北籍“国大代表”在会议上弹劾白崇禧,1,弹劾他贪污军费。2,弹劾他在军事上失职:“拥兵不救援徐州,不遵从统帅调兵命令,拥兵自卫”。这两条无论那一条追究起来都会要了他的老命,让他惶惶不可终日。1959年蒋经国在台湾出版《危急存亡之秋》一书,揭露白崇禧的“逼宫案”让白崇禧百口莫辩。这些就像一把把钢刀架在白崇禧的头上,他时刻担心蒋介石一声令下,自己会人头不保。



白崇禧的生命受到威胁

老年时的白崇禧到阿里山打猎。被蒋介石安排的人员秘密派人在白崇禧下山的缆车必经的轨道上做了手脚,他料到年老体衰的白崇禧打猎后不会步行下山,一定会坐缆车,而缆车必经悬崖,他要让白崇禧神不知鬼不觉地坠崖。

结果白崇禧坐的是第二辆缆车,当第一辆缆车坠崖后,白崇禧的副官及时保护白崇禧,用自己的死换来了白崇禧的老命,面对铁轨上松脱的螺丝钉,面对山崖下几具血肉模糊的尸体,白崇禧还是没有觉察到这是场暗杀阴谋。不久他又去阿里山打猎,重复昨天的故事。白崇禧乘坐的车与另外的车相撞,白崇禧侥幸捡回老命,终于意识到有人暗杀他,从此足不出户,但是住处附近到处是便衣特务,来拜访的亲朋都会受到跟踪,实在是憋屈。

白崇禧死的不明不白



1966年12月1日晚,白崇禧还是突然死亡了。根据医生和他的副官当时对现场的回忆,白崇禧是裸死,他在死亡之前曾经进行过激烈的挣扎,死相非常痛苦,因疼痛难耐把床单都撕碎了,显然不是正常死亡。但有人对外宣称白崇禧是得了心脏病而死。

有很多人认为是蒋介石下毒。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1962年白崇禧的妻子去世,白崇禧晚年孤独,他就自己的年轻护士热恋起来。因为年老体衰一直吃补药维持身体。他经常派下人到中医协会理事长赖少魂处去买“补药”。赖少魂被特务收买,加大药的剂量,所以导致白崇禧的死亡,而和白崇禧热恋的那位护士早就溜之大吉了,有人判断她也是被特务派来的卧底特务。所以说很多人一直也认为这是白崇禧突然暴病的原因。白崇禧的家人自知他的死背景复杂,无法追究下去,只好接受他是得“心脏病”而死的“事实”。

叱咤风云数十年的“小诸葛”兼“战神”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走了。

造成这种凄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呢?

白崇禧在过去的20多年中多次与蒋介石斗争,白崇禧和李宗仁几次乘危逼宫,让蒋介石三次下野,这对蒋介石来说,如鲠在喉异常难堪。蒋在大陆惨败后,更是对此嫉恨,想立刻让“李白”死。无奈李宗仁在国外反蒋,蒋鞭长莫及。只好对被骗来的白崇禧发泄。

之所以没有立刻对白下手,看在他还有利用价值的份上,他有牵制李宗仁的作用。1965年李宗仁回归祖国得到周总理的热情接待,白崇仁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小姐姐讲史


如果不说白崇禧最后不明不白的死亡,那白崇禧晚年在台湾的生活还算是比较好的。

在说到白崇禧的晚年之前,他之前在内地和蒋介石爆发的矛盾是不得不说的。



白崇禧和蒋介石的历史恩怨

在北伐战争结束之后,虽然当时国民政府号称着已经统一了民国、结束了军阀混战,但其实那都是骗小孩的说法。

在北伐战争获得成功后,国民政府只是消灭了原本的北洋军阀,随着北伐战争的成功,另一批新的军阀也随之被催生出来。

在民国中后期的漫长时间中,全国各地总共出现过很多知名的大军阀。

比如西北军阀冯玉祥、东北军阀张学良、广西军阀李宗仁、云南军阀龙云、广东军阀陈济棠、四川军阀刘湘、青海军阀马步芳、宁夏军阀马鸿逵等等。

在他们所掌管的地区里,他们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存在,蒋介石在他们的地盘里,虽然地位的崇高性无法质疑,但那只是一种表面性的地位崇高,真正论到掌控力,蒋介石是根本管不了这些地方的,蒋介石所能掌控的,也就只有中部地区的几个省份。

而在广西的新桂系军阀中,原本有着三号大佬,这三号大佬分别是老大李宗仁、政治副手黄绍竑、军事副手白崇禧。

不过在另一位大佬黄绍竑离开广西投靠蒋介石后,广西就只剩下了李宗仁、白崇禧两位大佬。

从北伐战争成功开始,一直到1949年国民政府被连根拔起,在这一段漫长时间中,广西的老大李宗仁一直跟蒋介石很合不来,彼此之间爆发了几次冲突和战争。

如果说李宗仁是蒋介石的头号眼中钉,那么在李宗仁和蒋介石作对过程中一直在旁边给李宗仁出谋划策的白崇禧,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蒋介石眼中的第二号眼中钉。

是蒋介石某段时间中最想从人间抹除掉的人物之一。

在台湾失去权力的白崇禧

在和蒋介石有着这么巨大矛盾的情况下,白崇禧最后竟然不顾李宗仁的劝说直接跟蒋介石去了台湾,由此,就导致很多人产生了白崇禧政治不过关的想法。

而为了满足自己这种想法,很多人就开始大谈特谈起了白崇禧在台湾的艰难晚年。

用他晚年的“艰难悲惨”来笑话起了他的选择错误。

但是白崇禧的晚年真的有那么悲惨吗?

在我看来,白崇禧的晚年是称不上悲惨的。

白崇禧在去了台湾之后,所遭遇最不好的事情就是被蒋介石夺去了所有权力。


但是只要大家了解当时的时局,就知道白崇禧在这方面是称不上悲惨的了。

因为蒋介石在台湾时期为了帮蒋经国铺路,不要说白崇禧这等和蒋介石有过旧怨的人物,就连俞济时这样对蒋介石对其非常信任的人物,都被蒋介石当成自己儿子权力道路中的拦路石给除掉了权力,大家觉得白崇禧被剥夺了权力又有什么特别悲惨的地方可言吗?

白崇禧无忧的晚年生活

在去了台湾之后,白崇禧是失去了执掌权力的机会,但是在一些身份上,蒋介石对他还是说得过去的。

当时白崇禧和阎锡山、何应钦等人一样,都被蒋介石授予了一些清贵的职位,起码在明面上保证了他的地位。

这个时候,他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从蒋介石手中领到足够维持晚年生活的工资。

拿着这份工资,他可以到处在台湾游山玩水,想参加什么活动就参加什么活动,想去哪里消遣就去哪里消遣,除了蒋介石怕他逃离台湾而派了护卫监视他之外,他的晚年生活活脱脱就是一个欢乐无忧的富家翁。

而关于护卫的事情,白崇禧并不是个例。

当时在阎锡山等蒋介石认为不宜离开台湾的人物身旁,其实都有着蒋介石安排的护卫监视。

只要白崇禧等人不离开台湾,那这些护卫是不会干预到他们任何行动的。

从护卫这件事情来说,我觉得白崇禧也说不上是多么悲惨。

白崇禧的真实死因是个未解之谜

如果不是白崇禧的死亡时间太过于巧合,那我觉得他的晚年生活是没什么不好的。

白崇禧的去世时间是1966年,据白崇禧家人公开的说法,白崇禧是因为心脏病发作这才在他73岁的年龄离开了人间。

而之所以会说白崇禧的死亡时间有点巧合,是因为白崇禧死亡的时候,距离李宗仁从美国回到内地不到一年时间,在这种时间巧合下,人们就对白崇禧家人的说法产生了质疑,认为是蒋介石觉得白崇禧失去了制衡李宗仁的作用,这才在李宗仁回内地后,把白崇禧给除掉了。


在这众多的质疑中,自然就流传出了很多关于白崇禧死因的传言,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女护士之说。

不过这些传言虽然流传广泛,但却是没有丝毫证据支撑的,关于其中的真假,谁也无法判断,因此时至如今,白崇禧的真实死因已经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我觉得白崇禧如果是因为发生心脏病而死的话,那他的晚年根本跟凄惨搭不上边,可以说算得上是比较完满的。

那如果真是被蒋介石害死的话,那他的晚年虽然算不上凄惨,但结局却绝对称得上是凄惨的。

所以说白崇禧的晚年实际上并不凄惨,这点我们从他晚年的生活就可以清楚的认知到,至于他的结局凄不凄惨,就是一个未解之谜了。


孤客生


被称为“小诸葛”的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不仅有勇有谋,而且有理论。他经历了北伐战争,武汉会战,贵南战役,昆仑山大捷,长沙会战,南昌会战等,特别是与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国军抗战中的重大胜利,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这位叱咤风云的“常胜将军”白崇禧,却在晚年饱受煎熬,凄惨无比,这又是为什么呢?

白崇禧晚年受冷落都是与当初的李,白反蒋之事有关联。大家知道白崇禧和李宗仁的关系,他们俩都是桂系的领导,白崇禧与蒋介石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李宗仁与蒋介石争夺权利的较量中,白崇禧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白崇禧是站在李宗仁这一边的,蒋介石一贯原则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因此,蒋介石加深了对白崇禧的怨气。



但是这场争夺的最终结果却是,白崇禧,李宗仁的桂系霸业不成,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也面临崩溃,出现了两败俱伤的局面,也就是谁也没有得逞。后来,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渡过长江,一举歼灭了白崇禧,李宗仁的桂系部队。

至此,李宗仁,白崇禧苦心经营的这支桂系政权彻底倒塌,李宗仁权衡利弊后去了美国,留下了白崇禧光杆司令一个。就在白崇禧性命攸关的时候,败退逃亡到台湾的蒋介石立即派陆军副总司令罗奇,和军需署长陈良潜入白崇禧的住所,带来了黄金数万两,说奉蒋介石之命来请白崇禧赴台“共商善后事宜”,并且还透露说蒋介石给他留了个行政院长的职位。面对如此诱惑,失魂落魄的白崇禧面临两难的抉择,是去美国找李宗仁,还是去台湾投靠蒋介石,为了还能有一线希望,最终白崇禧还是选择投靠蒋介石去了台湾。





本来白崇禧觉得可以去台湾混个一官半职,颐养天年也就不白活一回,可是万万没想到,白崇禧带着家眷到了台湾之后,白崇禧就立刻看出了蒋介石的鬼脸,之前所谓的黄金,职位诱惑都化成了泡影,这一切都是蒋介石的阴谋诡计。白崇禧身在虎穴,也只能委曲求全,暂时住了下来。蒋介石名义上是请白崇禧来台,实际上这就是明目张胆的软禁。


在蒋介石势力控制下生活的白崇禧,每天靠读书写字,打猎,下棋来消磨时光。就这样白崇禧自暴自弃中度过着他的晚年生活,据说在台期间,处心积虑的白崇禧曾经还对蒋介石抱有一线希望,曾一度一心一意的为老蒋做事,可是就算白崇禧再怎么献殷勤,蒋介石对他已经是不报有任何希望啦!听说有一次蒋介石还特意派人制造了一场车祸试图害死白崇禧,以解心头之恨。但是白崇禧命大居然活着跑了回来。





直到有一天,白崇禧赤裸着身子被发现死在了自己的床榻上。传闻说白崇禧是在当晚与一名张姓小姐睡觉时,暴毙而死。这真是宁再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啊!

可惜骁勇善战的“小诸葛”白崇禧晚年竟然如此凄惨,死的不明不白。


任驰赢天下




回答之前,先说说白崇禧不得善终的两种传闻。

第一个说法:1966年12月2日,据说白崇禧的副官发现他死在卧室,浑身发绿,时年七十四岁。

第二个说法:白崇禧因心脏病于1966年12月1日住进医院,“上面”指派一个女特护专门护理,可第二天早上便死在病床上。尸身呈黑绿色,验尸官出据的检验结果是“没有结果”,而那个女护士从此人间蒸发。



从以上两种传闻来分析,白崇禧疑似被毒死。但疑问也随之而来,一个行将枯木的老者,不被“毒死”还能有多大“危害”?虽说有些传闻不必去辩识真伪,但白崇禧的晚年应该逃不过“卸磨杀驴”的规律。不过,这个曾经在国民党政府军界号称“小诸葛”的风云人物,在大陆期间确实让蒋介石“胆战心惊”,蒋也因此多次对他起了杀心,但都没能如愿。特别是白崇禧煽动李宗仁、何健、张发奎、陈济棠等三次反蒋和三次逼宫,还有国共对决期间他态度的“暧昧”和按兵不动,使他俩之间结下了深深的积怨,这也可能是白崇禧到了台湾后处境艰难的原因之一。



白崇禧分别在1929、1930和1936年三次起兵反蒋,虽以失败告终(史料有载,不一一详述)。但亦正亦反和反复无常性格曾先后在1927年、1931和1949又联合李宗仁等逼蒋下野。特别是1936年反蒋、西安事变后力主杀蒋和1949年逼蒋的举动,着实给自己的未来的政治生涯埋下了祸患。



1936年,时值东北沦陷,华北危在旦夕之际,白崇禧、李宗仁和陈济棠竟玩起了同室操戈的游戏,虽打着“北上抗日”的旗号,暗中却又接受日本人的资助军援,反过来准备武力推翻蒋介石,最后连粤军中的核心人物余汉谋等一批将领都看不下去了,以至于合力致电全国,拥护蒋介石。陈济棠下台后,白崇禧才在众怨之下退回了广西。



西安事变爆发后,白崇禧提出了杀掉蒋介石以谢国人的主张。被我党及时否决后,又暗中促使何健向西安进兵,表面上是“救驾”,实际上就是欲间接置蒋介石于死地。



抗战胜利后,内战全面爆发,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使“蒋家王朝”摇摇欲坠。而白崇禧却把家底“藏了”起来,成为1949年扶植李宗仁当上中华民国“代总统”的资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淮海战役期间,蒋介石数次电令白崇禧出兵救援,可白就是“装傻充愣”。蒋介石大骂他“娘希匹”都不管用,最后使中央军嫡系部队几乎损失殆尽。这笔帐,蒋介石气急败坏的记在了他头上。



淮海战役后,国民党败局已定。但还有三大军事集团分别在中南、西南、华东负隅顽抗(白崇禧、胡宗南、汤恩伯)。白崇禧盘距的中南桂系当时拥有22个军35万的兵力,几经争取后,白崇禧仍拒绝在和平解放协定上签字。



1949年4月,毛泽东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完全、彻底的消灭桂系”。林彪的四野主力和陈赓的二野兵团首当其中,90余万人马扑向中南地区,最终全歼白崇禧集团,桂系也就从此灰飞烟灭。



(而当桂系被消灭前、当人民解放军雄距长江北岸、国共北平和谈方案达成时,白崇禧可能有过“好”的举动,历史也曾经给过他及几十万军队最后一个机会,可他反复无常竟怂恿和逼迫李宗仁拒绝在和谈书上签字,最终被列为内战第四号战犯。另外,根据党的文献资料、俄罗斯公布的毛泽东主席与斯大林的一组往来函电内容,毛泽东在1949年1月7日,曾向苏与中共间的联络员奥尔洛夫详细介绍了国民政府高级军事将领的通共情形,白崇禧竟以内战最大巨头列在其中。这点,蒋介石不会不知道,李宗仁也不可能不清楚,可他,却少了一份小心,多了不该有的自信)。



白崇禧没了资本后,李宗仁曾警告他千万别去台湾,蒋介石不会不记他的仇。可他不信那个邪,虽说俩人之间千丝万缕的“敌对”关系可能一触即发,但他必定为蒋家王朝立过汗马功劳,而且认为功大于过,所以,他还是去了。



1954年3月,台北的“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湖北代表但衡今提案弹劾白崇禧,重点是指控徐蚌会战 时,白崇禧故意不前,用心不明,这次议会使本来就名落孙山的白崇禧更是雪上加霜。而且,更多的弹劾及指责越来越多,可能这一切都来自于“最高统帅”的打压。



更搞笑的是,白崇禧的住所被划定完后,对面竟驻扎了一个“派出所”,不办案专门负责监视他。在这这情形下,估计白崇禧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完了”,也可能知道自己不能善始善终,所以,最后才在孤独寂寥的晚年,虔敬地将精神寄托在宗教信仰上。



白崇禧:字健生,(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广西桂林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新桂系军阀头号人物,绰号“小诸葛”,抗日期间被称为战神,在当时与李宗仁合称“李白”。



白崇禧一生养育十个子女。


骁勇34


白最少能够有一个地方领退休金,虽然这是老蒋为了牵制在美国的李宗仁。

1950年5月白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个职位是仅次于主任何应钦的天下第二闲。7月白被聘为国党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从此失去职权受严密控制摆布,保密局在白公馆对面设派出所进行监视。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回到北京,白在台地位异常尴尬,被迫发表声明,公开谴责李宗仁叛国。一年后的1966年12月2日,副官发现白崇禧死在卧室,尸身发绿,死因不明,时年七十四岁,官方称白死于心脏病。

扩展阅读提示:白崇禧通CCP吗?

《党的文献》2013年第05期王福曾《俄罗斯公布的一九四九年一月毛泽东与斯大林的一组往来函电》一文披露,毛在1949年1月7日向“捷列宾”也就是与苏共联络员奥尔洛夫详细介绍国民政府高级军事将领通共情形,其中桂系巨擘白崇禧赫然在列,可谓内战最大牌的通共国军将领。捷列宾向苏共报告称,毛对他讲,白崇禧告诉我们的人(指中共地下人员),中共若有什么指令,他马上照办不误。

扩展阅读提示:白崇禧死于纵欲?

1965年李宗仁夫妇冲破阻拦抵达北京,白牵制李宗仁的价值就消失了。

蒋令毛人凤直接对白采取行动,毛人凤将任务交给谷正文办理。不久,谷正文从收买的一位杨姓副官嘴里得知,白要去花莲县打猎,当即派特务勘察现场环境,发现狩猎区有小型山间铁轨,可使用轨道车登山,白年逾七十,不会徒步上山,于是算准时间将轨道桥上的螺丝松开,躲在树林静观其态。下午,从高山背后出现两辆轨道车,陪白打猎的乡长列车在前,白和两名副官在后,前车行至桥面时坠到50米深谷底,第二辆车紧急刹车已来不及,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副官将白崇禧推出车外,自己随车坠入谷底,当场死亡。

从此,白深居简出,使谷正文暗杀行动很难下手。不过白晚年异常苦闷,夫人去世后居然与护士张小姐热恋起来,为此常去买补药,特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买通医生下重药,将白致与死地。谷正文给卖药的人打去电话,说总统让你多多照顾照顾白将军,不管什么病都要下重药量。卖药的哪敢不从,开了副药力比较强的方子。白按照方子买药,似乎有返老还童错感,便与热恋的张小姐频繁往来,俗话说“房中之事能杀人”,尤其是对年逾古稀的老者来说女色更是伐命符,不久白即被抽空身子。

1966年12月2日,张小姐与往常一样到白家夜宿,第二天日上三竿,副官见白还不起长床,喊几声没答应,破门一看,张小姐已离去,白赤身裸体俯卧在床上气绝身亡,一代军阀最后死在温柔乡里。


四川達州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全面覆败,国民党的败局已定,身处海南岛的白崇禧已经52岁,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三条:和他的桂系领导李宗仁选择的路一样,逃去美国;就近先逃到香港;和大多数国民党高官进行同样的选择,和老蒋一同逃往台湾,希求东山再起的机会。

  像蒋介石、白崇禧这些历史人物,能成为总统,能当上将军那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也正是如此,历史对他们的评价总是想找他们的缺点,或是人们跟风造谣。你想想看,那个人没有当局者迷的时候。我们作为后人,应该学习他们好的地方,传播他们的优点,那样我们这些后辈才能够越来越优秀。

  白崇禧在军中威望甚高,每当岛内有重大活动,他与何应钦、顾祝同都会联袂出席。在大陆时期,白崇禧与何应钦是搭档和同事,虽属不同派系,但私交甚笃;白崇禧与另一位副主任顾祝同是儿女亲家,顾祝同的女儿顾省生嫁给了白崇禧三子白先诚,顾家小姐小巧玲珑,清秀委婉,为白崇禧生下了长孙白法圣。

  白崇禧去台后,实力尽失。蒋介石此前许诺的“有所借重”也永不再提。白崇禧此前的头衔“中央执行委员”、“常备委员”也被撤销,只挂了个“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虚职。

  1965年的时候,李宗仁还是千方百计的回到了大陆,白崇禧自身的价值也就没有了,自知命不久矣的白崇禧还对身边的人说:“德邻投匪,我今后在台湾,更没有脸见人了。”第二年,白崇禧就离奇死亡了。


武器发展史


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的!白崇禧的凄凉都是他自己一手造就的。

白崇禧,广西军阀的二把手,一生中和李宗仁砣不离称、秤不离砣,互相扶持着让新桂系军阀从1926年一直蹦跶到了1949年,最后还绚烂的出了一个代总统!

不过,辉煌过后就是陨落,白崇禧用40万兵力和广西、湖北、安徽等省的军政大权,支持李宗仁当上代总统。可是新桂系的势力和蒋介石势力差的太多,1949年元旦开始,蒋介石孜孜不倦的给李宗仁穿小鞋,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桂系军阀几场大战下来,白崇禧的几十万军队都被霍霍没了。

这时,李宗仁还当着代总统呢!直接坐飞机跑美国去了!临走前,他告诉白崇禧,千万不要去台湾!千万不要去台湾!千万不要去台湾!

可是,输光一切的白崇禧,最终还是去了台湾。因为,蒋介石开除的价码足够高——行政院长!

李宗仁当总统时,都没让白崇禧当行政院长,蒋介石还能让你当行政院长?白崇禧虽然号称小诸葛,可是在这件事上实在是太弱智太脑残。也许是前军政部军需署长陈良带来数万两黄金让白崇禧看到了蒋介石的“诚意”吧!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白崇禧到了台湾,发现行政院长职位只不过就是骗他的把戏而已。可是,白崇禧毅然决然把全家20多口人搬到了台湾,心甘情愿成为张学良一样的被软禁者。

有人要问了,白崇禧知道了蒋介石的把戏,还主动伸脖子过去,是不是傻?其实白崇禧不是傻,是太聪明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白崇禧认为,蒋介石手下,军事指挥能力能够拿得出手的,只有白崇禧一个人!蒋介石只要反攻大陆,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就必须重用白崇禧。

如果白崇禧的内心独白让杜聿明、陈明仁等人听到,估计要笑得满地找牙了——蒋介石向来只喜欢奴才,不喜欢人才,更不喜欢天才。蒋介石的圈子,向来是“武大郎开店——容不下个子高的”。蒋介石用人,一定要看黄埔、浙江籍、忠心三点要求,白崇禧一个要求都不满足,蒋介石要是重用他,还真是见了鬼了!

当然,不能说白崇禧不聪明,只能说蒋介石骗术太高!何应钦、阎锡山都是被“行政院长”的胡萝卜骗去的。到了以后才发现,行政院长职务,非蒋某人干女婿陈诚莫属。陈诚则表示——我这个行政院长,不过是暂时保管,真正的掌权者,必然是秘密警察蒋经国。

于是,失意的白崇禧和阎锡山、何应钦一道,组成了令台湾山区野兔们闻风丧胆的三大狩猎小队!


刺杀白崇禧

这三个人,还偏偏只有白崇禧不老实,于是秘密警察们盯上了他,要弄死他。

第一次暗杀,在白崇禧的狩猎途中,白崇禧的越野车被做了手脚,巧的是,白崇禧当天刚好换了车,躲过一劫。要不然,白崇禧会随着座车失控坠下山崖,真是完美的意外事故。

第二次暗杀,依旧是狩猎途中,白崇禧上山后,经过的桥被拧松了几个螺丝,当他回程途中,同行6个人中5个人掉下深沟。白崇禧当时在第二辆车上,身边人最后关头把他推了出去,免于一死。凄凉的在夕阳下步行回家。

经过两次暗杀,白崇禧再也不敢去狩猎了。每天深居简出的生活,让白崇禧十分乏味,于是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好色。

白崇禧20年代时,白崇禧以外受伤,手下一个副官派了自己老婆伺候他。没料到这个营长老婆主动献身,陪着白崇禧过了一段没羞没臊的日子,还给白崇禧生下了他的长子白先道。现在,白崇禧的老伴马佩璋已经撒手人寰了。无聊之中,白崇禧和自己的保健护士搞在了一起。据说这个护士肤白貌美大长腿,让白崇禧为了和她共度良宵,多次服用补药,找回了青春的活力。

不久后,白崇禧被发现死在了护士的床上,场面极其香艳,女护士则是再也找不到了。白崇禧喝的补药不见了,白崇禧浑身赤裸的身体呈现出令人触目惊心的青绿色。

白崇禧的儿女和旧部,也在秘密警察的关照下,只好统一口径“白将军死于心脏病发作,寿终正寝。”几十年后,白崇禧那个作家儿子再次出来辟谣“我爸爸不是被秘密警察杀死的!”

这就叫“此地无银三百两”!


蒋介石为什么要杀白崇禧?因为这两个人结怨太深,而白崇禧自己却不知道!

蒋介石的两次下野,都和白崇禧有着密切的关系。白崇禧的桂系老二,何应钦是蒋系老二,两人私交很深。

蒋介石的第一次下野,宁汉对立中,白崇禧在中央执监委员会上违背了蒋介石出兵武汉的命令,让蒋介石下不来台。蒋介石气氛之下说“那我下台,你们和武汉方面和好吧!”白崇禧顺势说“总司令英明,这是维持本党团结的好办法。”参会的李烈钧、李宗仁都表示同意,与白崇禧私交很好的何应钦一言不发,蒋介石只好安然下台。仅仅一年后,蒋介石上台,白崇禧被通缉,化妆成女人才逃脱,蒋介石直接给他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第二次下野,白崇禧才被恢复党籍。

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让他更讨厌这个白崇禧了。李宗仁1948年5月当上副总统,6月白崇禧就被免掉了国防部长职务,担任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还想兼管徐州剿总,蒋介石拒绝,可是当淮海战役发生前夕,蒋介石旧事重提,白崇禧则直接一口回绝。

白崇禧并不能料到淮海战役的失败,他不愿担任淮海战役国军总指挥的原因有三,第一不想丢掉经营多年的湖北,第二不想成为徐州剿总蒋军嫡系的空头司令,当然最重要的第三点是,李宗仁想当总统了。

淮海战役的失败,某种程度上说,有白崇禧的责任。蒋介石命令白崇禧华中剿总的黄维兵团和张釜兵团去津浦线作战,白崇禧让黄维去了,没让张釜去。蒋介石又让28军和20军去淮海战场,白崇禧在武汉拦住,一个月以后才放行。蒋介石嫡系第二军调南京,白崇禧再次阻挠,蒋介石电话里和他吵了半小时都没定下来。争吵一段时间后,淮海战役的国军早已全线崩溃。

淮海战役让蒋军嫡系被一网打尽,白崇禧正好让蒋介石下台,李宗仁当上了代总统。

这样的白崇禧,蒋介石在台湾不直接弄死他,已经是很仁慈了,对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