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已經公佈870份減持計劃,你怎麼看減持對股市的影響?

康愉子


減持氾濫成災是A股一個特色,減持氾濫成災對市場的影響來自於幾個方面。

一個是抽離市場資金,導致市場存量資金減少,存量資金減少,股市上漲動力降低,資金如水水漲船高,沒有資金股市怎麼上漲,依靠嘴巴吹起來的嗎?

股市有幾架抽水機,IPO、減持、再融資和交易費用。IPO支持實體經濟、再融資支持上市公司進一步做大或者轉型,交易費用必須繳納,可是減持呢?又支持什麼了,所以A股經常性缺錢,管理層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引導長線資金入市上,可是經常性效果不佳。兩市跌不停,需要政策提振股市。

減持以後很少資金重新迴流股市,資金流到哪兒,難以預測,部分用於消費、部分流到國外炒房,也有用於自身投資。

每一個國家股市都會對減持進行限制,我國也不例外,但是我國相對更為寬鬆,才會有各種大比例甚至清倉減持。二級市場可以三個月可以減持不超過1%,大宗交易可以減持2%,一年下來理論上最大可以減持12%。

另一個是對投資者心理層面影響,大股東和高管是上市公司知根知底的股東,一旦出現減持、大比例減持、清倉減持,說明公司不值這個價,存在一定泡沫成分,這會影響投資者持股信心,牛市行情,投資者情緒高漲,有的時候投資者可以漠視,股價下跌有限,像東方通信公佈減持公告以後沒有跌停,但熊市環境,投資者信心脆弱,就會雪上加霜,大家容易出現集中拋售可市場買進力度就會銳減,流動性緊張就會出現。股價容易一字跌停,可是誰能預測股東會減持呢,突然之間減持公告導致股價下跌甚至跌停,投資者損失有點蒙受不白之冤的感覺,可是能找誰賠償呢,人家減持也是合規合法的。這就是制度漏洞。

因此進一步修改減持規定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氾濫成災的減持不得到根治,牛市最後贏家就是減持離場的股東,最後買單者就是二級市場,主要是後知後覺的韭菜。

減持氾濫成災背後說明上市動機不純,不是為了企業發展而是為了股權增值套現實現一夜暴富,畢竟上市成功,一元甚至更低成本就可以換來幾元十幾元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股價,因此誘惑力很大,一旦限售股解禁,就會迫不及待的減持套現實現財務自由。另一個是一股獨大,大股東持股比例很高,即使減持20%股份也不會改變控股地位,自然選擇部分減持落袋為安。

正是減持容易,實現億萬富翁容易,上市誘惑力太大,大家爭先恐後的上市,不管夠不夠格都要來資本市場試一試,不夠格就想辦法造假上市,一旦瞞天過海上市成功就是暴富的開始,夠格就是等上三年五載也是痴心不改,哪裡管募投項目是不是會延期導致錯失良機。有錢先把錢分完造成缺錢假象等上市,沒錢更要等上市籌到錢,因此即使IPO開足馬力,還有一個長達數年也無法化解的IPO堰塞湖,讓投資者有點聞之喪膽的感覺。

正是IPO堰塞湖存在,市場總是擔憂IPO驟然增加,影響投資者進場,新增資金裹腳不前,市場走勢長時間不振。

化解IPO堰塞湖成為管理層一個頭疼的問題,可是僅僅依靠IPO常態化有效果嗎?有是肯定有,經過數年努力,IPO堰塞湖已經大大降低數量,但不治本,如果常態化不加控制的話,也會把二級市場砸下來。

股東減持過度也說明某些時候投資者炒作太過瘋狂,像東方通信股價翻十倍,市盈率400多倍,可炒作的概念5G好像不沾邊,公司公告是沒有5G網絡建設收入,可市場就是那麼任性,偏要把他作為5G龍頭,結果大股東減持股價下跌,把投資者套住,另一個邊緣計算龍頭個股也是如此,股價大漲,股東高管減持,股價下跌。所以概念炒作別太任性,一旦把股價炒高到天花板,哪一個股東都會減持的,傷害的不是股東高管利益,而是二級市場投資者自身利益。所以投資要謹慎,不要得意忘形。


杜坤維


今年開局不到一個季度時間,A股市場3000多家上市公司就發佈了870份減持公告;產業資本的消極舉措與遊資積極進場形成強烈反差。

目前A股市場“強勢反彈”的態勢,似乎有所減緩及停頓。其中固然與“嚴查配資”等管理層的“慢牛思路”有關,但大小“非流通股”的“套現思路”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根據以往的經驗,一般大股東減持都選擇在高位套現;或者借“利好”拉高派發。然而,目前的市道卻是大股東慌不擇路地減持股票,甚至不計成本的拋售,令市場百思不解。
產業資本作為製造業的踐行者,應該比誰都瞭解目前經濟形勢的真實情況。相比較吾等吃瓜群眾,均根據財經媒體的描述來了解經濟形勢。屬於紙上談兵、隔靴搔癢,沒有什麼切身體會。

大股東減持如果屬於個別現象,則不足為奇;但是上市公司成群結隊的減持公告背後的套路,吃瓜群眾無法得知。

面對上證綜指在3100點左右徘徊,投資者唯有理性分析,才能冷靜把握市場趨勢。過份悲觀或過於樂觀的思路,均有“踏空”或“被套”的風險。


陸燕青


對於沒有經驗的散戶來講,看到減持二字,可能會嚇得魂飛魄散,慌慌張張就把自己手裡的籌碼拋出去了。我們老油條的做法卻不大如此,首先,我們需要看一下股價運行的位置,如果是高位清倉式減持,那麼毋庸置疑,一樣要跑得快,有時候可能是一字跌停出都出不來也有,像去年到處地雷的那一段,很多高手也都死於一字跌停,只要不是一字跌停的,都出。第二種是位置較低的狀態,本身股價就處於底部,股東還發減持,這是為什麼?股東是傻子嗎?這麼低的價格去套現?一般都是不可能的,他們發減持公告後還有緩衝期,公告後15個交易日後開始選擇賣不賣,那意味著後期有可能會拉高股價,然後從中套利,這個是大部分底部減持的套路。第三種當然是股價處於中部的也是最難選擇的,這個本人是經常藉助結構上的分析去判斷下一步的走法再決定是否離場,也就是小散經常看的數浪等等,其實更推薦一下纏論,或許能更加清楚。底部時候市場越是大規模的減持計劃反而是對未來上漲的看好,這是炒股的逆向思維,也是值得去深入研究的部分。


股票期貨幣


減持往往是股市裡一個利空的代名詞,大部分的股民會認同為股東對於公司不看好,甚至股價過高而產生的一種行為!但是對於目前這種情況的減持報告來看,我們卻要有一個客觀,理性的分析,因為此次的減持不簡單。


1.高位不會出利空,出利空的“高位”不是真正的高位

從目前的行情來看,大部分的個股其實還是處於一個歷史底部區域的狀態,可以說此次的反彈主要集中在 一些熱點個股,金融股和券商股之中。大部分的個股漲幅其實並沒有超過50%!而此處出現了所謂的減持計劃其實更有一些誘空的意思!

畢竟主力和機構把股價拉昇的目的更是為了洗盤,割韭菜,而不是為了讓散戶回本!

2.公佈的870份減持計劃,有目的,有原因

從此次的大面積減持計劃來看,大部分的減持都是和當初的股權質押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說此次的減持之中有大部分的股東是為了解決質押的風險,降低質押的比重,甚至是解決質押的風險,這也是此次大級別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2018年的數據來看,當時2449點附近的股權質押佔比達到了市場10%的份額,一旦出現了進一步的殺跌,就會出現系統性的風險,引發危機,嚴重程度堪比2638點,那麼既然救了2638點,就一定會救2449點。


所以此次的減持計劃更多的是為了化解股權質押的風險和危機,甚至是為了誘空打壓散戶!當然了,也有一小部分的減持是為了獲利了結,特別是對於那些已經有3-5倍,5-10倍的個股,其實已經透支了未來牛市的上漲空間,因此風險非常巨大!而你手裡的個股如果是那些超跌的績優股,是那些滯漲的個股,那麼就沒必要害怕,堅持持有即可!


琅琊榜首張大仙



人海修行者


需要警惕銘感時期“虛假繁榮”

因為對黃金而言,擊敗股市已成為一項不費力的任務!

黃金應該會跑贏股市,尤其是A股,標普500指數。這是因為目前的股市趨勢是負面的,而且似乎有可能正在進入熊市。這是主觀的,但股市的牛市已經精疲力竭。

https://m.weibo.cn/2723517464/4351209630250530


用戶100506092626


產業資本一般在牛市初期就大幅開溜,這是慣例


user6031239116713


千股解禁潮將起,轉債又來抽資金,科創板更是崔命符,拿什麼拯救你?


毛毛蟲162253223


遠離減持與質押股票


梨花帶雨199912148


公司上市就是為了減持而來,你不讓它減持行嗎,沒有行情,散戶賠錢和減持都有絕對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