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汽車限號行駛有何看法?

意見簍子


同意,因為市政工程不是每天都在變化的,而車輛是可變量,城市交通的變量是無法跟隨車輛增加的變量,所以在固有的城市市政容量下,最大限度的滿足交通工具增加的需要,是必須的和必要的,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所限有所不限。限行不僅僅是環保要求,也有放堵提效功能,無論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市政使用效率,公民辦事效率都是必要的。然而出臺一項政策,都應該考慮其全面性和從屬性,限行的根本是解決社會矛盾,因此不能簡單的發號施令,造成新的社會矛盾。而應該全方位,全面的統籌規劃,統籌平行使策,既要考慮到市政的能力又要顧及到民眾的切身利益,把好事辦好。


用戶170063821829


現在的汽車限號只是一種形式,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人們的第二輛汽車,第三輛汽車已經進入家庭,無非就是倒著開!最大的意義就是拉動了汽車消費,增加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負擔和養車成本!停車難的問題日趨突出!

汽車實行限號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本身就是一個臨渴掘井的錯誤!是逼著人們不得已買車得錯誤!一邊兒是限號,一邊是汽車擁有量大量增加,汽車排放造成的汙染,從根本上來說,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導致汽車汙染物總量的大量增加!

總結成績的時候,這邊兒是汽車環保汙染物大量下降,那邊兒是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擁有量大量增加!實際上汽車限號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了就是刺激了汽車消費市場的活躍,拉動了市場消費,而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被表面的成就數據所淹沒!


冷眼觀天下941


購置稅減半嗎?車船稅減半嗎?保險減半嗎?年審週期延長嗎?

民眾合法購置了車輛,足額繳納了稅費,卻不讓上路行駛這不是赤裸裸的強盜邏輯嗎?

限制上牌也就限制民眾購車這可以理解,但繳納了各項稅費後有了合法的手續不讓上路就屬於侵權了吧(不太明白,有懂法律的朋友說說)。

城市擁堵是城市功能區和城市道路規劃不合理造成的,限行可以說是讓民眾為城市規劃不合理去承擔責任了。

如果人員密集和流動人口聚集性的單位分散外遷是不是可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比如醫院主院區,高校(千萬別搞什麼大學城了,一放假就成空城了),行政綜合服務,批發市場等等,這些肯定都是磚家們早就想到的,但是那些難度遠比控制每個車主要大的多,最終的結果就是犧牲掉車主的利益。

環保是對的,但是很多人家裡因為限號而買了兩輛車,一單一雙,增加了日常開支和經歷負擔,這樣的限號真的是為了環保而不是為了增加稅費?

歸根到底,城市的擁堵是規劃的責任,而不是每個車主造成的,沒有哪個車主願意被堵車,這需要當地政府想辦法去解決,而不該往車主身上一推了之!


風很涼


限行臨時尚可,如作常規必將產生不利影響。

第一、限行的前提條件(法律依據)

國家、社會、公眾等由於客觀原因,需要限行,以達到某些公益目的,是可以理解的。如國際組織在某地舉辦會議、某地區空氣汙染嚴重應急措施、某地區某時段出現嚴重堵塞等。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採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眾性活動、大範圍施工等情況,需要採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與公眾的道路交通活動直接有關的決定,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

“遇有自然災害、惡劣氣象條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情形,採取其他措施難以保證交通安全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實行交通管制。

概括之,就是客觀特殊情形。

第二、常規限行,不符合法律

如果作為常規,進行限行,的確有不當之處。公民通過合法手續,獲取行駛證後,汽車就取得合法的通行權。

限行屬於應列入交通管制範疇。根據法律法規,交通管制,指的是出於某種安全方面的原因對於部分或者全部交通路段的車輛和人員通行進行的控制措施。一般是在集會遊行、大型運動會、道路橋樑建設、救災搶險、執行重要警衛任務等情況下對交通行為實行的限制,主要是臨時性的規定。

如果按照常規去限行,違反了法律法規。

第三、限行造成浪費堵車

限行後,許多人為了能獲取更多的通行權,一個家庭購買了幾部車,錯開車輛,以應對限號限行。交通管制,不僅沒有得到控制,反而出現車輛增多問題。同時,作為家庭,停駛車輛,造成了資金浪費、佔用了大量的停車資源,也給管理帶來了麻煩。一旦車輛全部放行,必然堵車。


劉俊利


資源有限!原來國家人口太多就要推行“計劃生育”國策,現在交通擁堵早就該限制機動車的產量和銷量,不能爛大街滿地。上級政府切不可“簡單粗暴”拍板進行限行限號,剝奪民眾合法出行權益!一邊鼓勵國民愛國熱情高漲傾其所有購買國產車“擴大內需”為國家分憂,一邊政府強制性限制機動車出行權、加速淘汰“老舊”汽車,讓人們血汗錢“打水漂”,白白為滯銷企業買單。無論如何這都是個“專家級餿主意”,假借“霧霾之名”找茬限制車輛使用,這事兒辦的實在是說不過去,沒道理,可笑任性了。


易水寒146782678


上行下效,一刀切,比較稀鬆平常了。

就車主來說,限號比較影響用車需求,每年將近七分之一的時間不能開車,而保險卻一點都不少交,這是非常不合適的。有經濟實力的就要面臨購置第二臺車來保障出行需求。而如果買新能源車子的話,在大城市還好些,起碼充電的地方比較多。在三四線城市就比較困難了。而且,新能源車報廢后的電池汙染還是尚未解決的一個技術難題。一臺新能源車的電池汙染,比一臺燃油車終生排放的尾氣汙染要嚴重的多!

交通擁堵,和環境汙染的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

就國家來說,通過限號這個手段所引起的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會造成三種結果。GDP上升,交通擁堵略有改善,環境汙染更加嚴重。

在大城市已經形成了商業住宅分開這種模式,每個人的通勤時間都在兩個小時左右。這中間產生的擁堵,尾氣汙染是無法得到改善的。

只有商住一體,縮短通勤距離,才會從根本上減少能源浪費和汙染。但不浪費哪裡來的GDP?舉個例子吧,如果在北京,人們上班通勤完全能通過公共交通實現。那麼中間路上這數百萬輛車少消耗多少燃油?交警部門少多少違章罰款?少多少交通事故?中間產生的醫療,保險理賠,交警查勘工作量少多少?有多少人會失業?

所以說存在即合理。在國家的領導下,任何一個法律法規,嚴格遵守就是了。


汽車圈的報價單


限號幹嘛不限產?限制汽車產量。為什麼限號?車多了,車為什麼多,車從哪來?不做那麼多車哪來的車?限號是把問題推向百姓推向社會。如今車在城市已經過剩,那麼就該從源頭治理,減少投放。而非一限了之。限號限行是對公權力的侵犯。要知道大家交的是全年的車船使用稅,你限號了,請問來年的車船使用稅可以給我減免嗎?限號想必是來冶理擁堵的,但這種治理是在掩蓋問題,最終只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應該有個長遠規劃,始終保持車輛增長道路承載力相適應,不搞盲目擴張。不以治堵為由,讓百姓吃啞巴虧。真正從供給側結構上解決問題才是上上策。


真非同尋常13145920


限號不是解決堵車的基本根源,限號只能增加汽車的銷售量,你限了一號車就會有二號車上牌上路。因為汽車已經是出行的必需品,為什麼呢問政策,限摩限電和限號完全是衝突的。因為人不限制出門就必須有代步工具。摩托和電動車的限制才讓汽車大量增加現在限號又有人均兩部車出現。建議出臺摩電有專屬通道和駕駛人員道德和素質教育才能解決全城堵車之根本。如果有摩托或電車能解決的事誰願意開車出門停車費,油耗貴。明明目的地在對面還要繞行幾千米但是有時候還是必須機動車來滿足。想吧,限吧,做在辦公室研究吧,等你出門一看堵車繼續,接著弄吧,苦的還是在路上的人。


夜難眠4


油錢加了養路費,限號侵權坑百姓。賣車收稅不修橋,封道挖洞建地鐵。霾裡生活損健康,過濾空氣領導享。肉蛋果蔬全是毒,特供無毒安心嘗。厚著臉皮開人大,吹牛大王闖天下。


孟孟1754


北京開會天津限行!我平時不開車,都是騎自行車。幾年前北京開會天津限行,正好有事開車出去,結果驗車有罰單,200元,一輩子不服。現在沒事就開車出去,瞎。但是我非常關心北京開會,只要北京開會堅決不出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