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懷來——張立華:平凡的堅守,成就山區孩子的上學夢

《看懷來--身邊故事匯》—張立華:《平凡的堅守 成就山區孩子的上學夢》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三尺講臺三十載,三寸筆催兩鬢白。瑞雲觀鄉鎮邊城村,曾經是一座鎮守邊防的軍事小城,距離縣城大約有150裡地。一位叫張立華的老師,就紮根在這座四面環山的小城教學點,教育並愛護著山區裡那些渴求知識的孩子們。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鎮邊城教學點去認識張立華老師,也去看看那些可愛的山區孩子們。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我們首先來到了瑞雲觀中心校,這所學校雖然不大,但是乾淨整潔。席振軍校長告訴我們,在縣委、縣政府以及縣教育局的扶持下,山區學校的教學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為山區的孩子們創造了更好的學習條件。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我們一行5人繞著盤山路,經過一路顛簸,大約半個小時來到了鎮邊城。鎮邊城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是一座鎮守邊防的軍事小城,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如今的古城已經發展成一個文明、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這裡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石頭城:城牆是石頭砌的,房子是石頭築的,街道是石頭鋪的。鎮邊城教學點就在這條石頭路上。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在這安靜的山村裡,藍天白雲,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和這些樸實的孩子們在一起感覺到輕鬆、快樂,看著孩子們天使般的笑臉,耳邊迴盪著他們銀鈴般的笑聲,彷彿自己也回到了快樂的童年。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1987年,19歲的張立華成為了鎮邊城小學的代課老師,到如今已經31個年頭了,她就從來沒有離開過山區小學,沒有離開過三尺講臺。曾經的她也是山區學生,親身經歷了山區學生求學的艱難,如今49歲的她看到現在的山區學生,猶如看到了當初的自己。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2003年,鎮邊城小學合併到瑞雲觀中心校,這裡就成了一個教學點,村子裡比較小的孩子就到這裡來讀書,雖然學生並不多,有時一年還不到十個學生,但是這裡卻是村子裡不可或缺的一個地方,由於村子偏遠,山路不好走,教學點就是村裡孩子們吸收知識、得到教育最重要的場所。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從03年留在教學點到現在又過去了16年,這也是一段漫長的歲月。以前張立華只是一位任課老師,傳業受教即可,但是當學校變成教學點後,她便開始負責教學點的一切事務。她便不僅僅是一位教課老師了,她變成了全科老師,她學會了彈琴,學會了畫簡筆畫,音樂、體育、美術樣樣精通,她還是生活老師,負責一些教學點的瑣碎事情,她還是門衛,還要打掃衛生,還要生火燒鍋爐,身上的擔子重了起來。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張立華從19歲成為人民教師後就努力充實自己,2012年,她如願考到了縣裡的招錄教師資格,待遇提高,她的責任心更強了。如今,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從這個教學點升入中心校的學生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學習成績並沒有因為教學點偏遠而受到影響。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雖然身在山區農村中這樣一個條件相對艱苦的教學點,但是張立華用心學習新鮮的知識再教給這些孩子們,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我們也是感觸良多。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張立華給我講起了她每天的生活,冬天,村裡人都習慣吃兩頓飯,她7點來學校把爐子生的旺旺的,再把學校裡裡外外的打掃一遍,然後回家吃早飯。8點半就在門口迎接孩子們的到來,開始一天的教學。三點送走孩子們後,她回到教室,這張桌子就是她的辦公桌,就坐在這張桌子前備課,修改作業,六點下班回家。晚上打著手電再來學校添一次火,才算完成一天的工作。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關愛,但是在學校裡的張老師成了他們的感情寄託。在學校裡,孩子們既能唸書學文化,還能得到媽媽般的照顧和關愛,在外務工的家長們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張老師老師的悉心照料,也就可以安心在外面工作。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駐足回望,數十載的堅持如一日。“路漫漫其修遠兮”,張立華不忘初心,竭力前行。紮根鄉村教育31載,酸甜苦辣,風雨春秋,張立華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舉世矚目的功績,但她體會到了為人師表的真正含義,正是這種平凡的品質,孕育著偉大,為我們所有紮根山區教育的老師們樹立了榜樣。

看怀来——张立华:平凡的坚守,成就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