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史话:留住乡愁,这些老房子你还有印象吗?

东胜史话:留住乡愁,这些老房子你还有印象吗?

过去草地居民的住房,大致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类:茅庵。用几条椽子,两根两根绑住梢头,斜栽在地上,成高低相等的“人”字形,互相连接住,外面搭上些柴草,用苒泥抹住三面或三面半,留下一面或半面顶门口,里面盘起炕灶即成,这叫明茅庵。

在地上打个长方形窖坑,里面盘上炕灶,上面架一条或几条椽子,搭上些柴草,再用草泥抹好,这就叫地茅庵。它比明茅庵暖和耐实,但因屋顶与地面相平,有时晚上来了牲口,踩塌屋顶就掉进家里来了。如:

茅庵房房柳栅柵,

风吹雨打没盛法。

茅庵房房透风墙,

挨冻受饿好恓惶。

茅庵房房土炉台,

哪有心事抖红鞋。

茅庵房房都是初来乍到的“跑青牛犋”和穷苦的揽工汉住的。穷苦民众连起码的温饱问题也难以保障,哪还有心思去贪花作乐,搞风流韵事呢!

第二类:狗脊梁房。一根梁子,两搭椽。中间高,两头低,前后撩檐两出水。码头以上的山墙呈三角形。其特点是坡度大,压力小,出水快,不易漏。只能盖成单间,供一般贫苦人家居住。

东胜史话:留住乡愁,这些老房子你还有印象吗?

第三类:卷铺儿房。两道梁子三搭椽,中间一搭以弯弓型的椽最好。中间高,两头低,前后出檐两出水。码头以上的山墙呈半圆形。这种房比较费工难做。特点是屋顶拱弧形,压力因两头均分,相对减轻。不费椽檩,坡度大,出水快,不易渗漏。屋顶不易变形。墙体不受檐水冲刷,可经久耐用

东胜史话:留住乡愁,这些老房子你还有印象吗?

第四类:平房。后高前低一出水,多为二道梁子三搭椽(也有一道梁子两搭椽的),只有前面一出檐,从后到前坡度小,流程长,出水慢,压力大,容易渗漏。很费椽檩,都得粗的好的才行。远没有卷铺儿房经久耐实。

东胜史话:留住乡愁,这些老房子你还有印象吗?

第五类:起脊房。中间高,两头低,前后撩檐两出水。一般为三檩,也有五檩七檩的,中间一条叫脊檩,其余叫坡檩。外形跟狗脊梁房基本相似,坡度大,流程短,出水快,不易漏。但因檩子多,很耐用。

选自《东胜文史资料第十辑》

原题:土房的种类和盖法

关于《东胜文史资料第十辑》

东胜史话:留住乡愁,这些老房子你还有印象吗?

由东胜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辑出版的《东胜文史资料第十辑》,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怀古颂今、明志砺心为目的,突出“亲历、亲见、亲闻”的特色,充分尊重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感情,以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东胜区为基础,适当辐射相关周边地区,原则上,分门别类编排,意图整体协调,次序不分先后,努力实现文史性、学术性、可读性、美观性的统一。

《东胜文史资料第十辑》共分五卷,即《东胜史话》《文学史存》《高原风情》《胜州笔谈》和《议政建言》,全书二百余万字,图片六百多张,印制三千套。此书具有思路宽、资料广、内容实、创意新的大文史特点。

东胜史话:留住乡愁,这些老房子你还有印象吗? -8380529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东胜史话:留住乡愁,这些老房子你还有印象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