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種植技術!

韭菜的種植技術!

韭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蔬菜和調味品,無論是每天早上吃的韭菜餡的包子,或者韭菜雞蛋的水餃,更或者說韭菜炒雞蛋這個家常菜,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韭菜又叫懶人菜、長生韭、壯陽草,不僅吃起來味道不錯,而且還有這很好的藥用價值,今天就來說一下韭菜的種植技術。

韭菜的種植技術!


第一、整地施肥

育苗地應便於排灌,近1-2年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砂壤土或粘壤土地,冬前深耕,澆凍水,翌春頂凌耙耕以保墒。畝施腐熟農家肥4-5立方米。為防韭蛆,可用5%辛硫磷顆粒劑每畝2kg,加幹細土10-15kg,均勻撒施,淺耕後細耙,整平作畦,畦寬1.2-1.5m,長7-10m,便於管理。

韭菜的種植技術!


第二、適期育苗

韭菜秧苗生長緩慢,應適期早播,以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種為宜。浸種催芽後採用溼播法在苗畦內撒播,分兩次覆土,第一次覆一層薄土,返潮後再第二次覆土,覆土總厚度2cm。每畝用種量6-8kg。覆土後蓋層地膜,以利增溫保墒,出苗後揭去地膜。一般1畝秧苗可栽植7-9畝菜田。

第三、秧田管理

韭菜的種植技術!


苗高5cm左右輕澆一水,及時鬆土;10cm以後,可結合澆水溜施腐熟糞肥或追施尿素2-3次,並隨水衝施晶體敵百蟲每畝0.5-1kg,以殺滅韭蛆等害蟲。苗高15釐米後控制灌水,以防徒長倒伏。雜草應及時拔除,在苗高12cm左右時,畝用0.5-0.75kg25%除草醚防除;或在播種後出苗前畝用0.15kg33%除草通乳油噴霧處理地表。

韭菜的種植技術!

第四、合理定植

選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畝施腐熟農家肥4-5立方米,整平作畦。畦寬2-3m,每3畦一組,在其北側設1m寬的防寒帶。6月下旬至7月上旬移栽。定植前將鬚根末端剪掉,齊鱗莖理成小把。平畦穴栽,行距13-20cm,穴距10-15cm,每穴6-8株為宜。栽植時,以不埋沒葉鞘為宜,栽植後踏實,及時澆水。

第五、田間管理

韭菜的種植技術!


當韭菜新葉發出後應澆緩苗水,並中耕保墒,保持土壤見幹見溼。入秋後,正值韭菜生長最旺盛時期,要充分供應肥水。以後氣溫逐漸降低,植株生長緩慢,保持地表不幹即可。霜凍後即轉入拱棚管理階段。

第六、拱棚栽培

韭菜的種植技術!


10月下旬地凍前搭好棚架,嚴霜前割一刀鮮韭後扣膜。先鋤松畦面,晾曬3-4天,並鋪施腐熟圈肥,溝施尿素和磷鉀肥。結合澆水,用辛硫磷或敵百蟲灌根防治韭蛆,土壤稍幹後扣膜。用玉米稈栽置於防寒帶上擋風防寒,並在韭棚四周挖制防寒溝,防寒溝距棚邊10cm,深50cm,寬50cm。溝內填滿碎玉米秸或麥秸。麥糠等作隔熱層,上面用土蓋好、壓實。以利於拱棚保溫。覆膜後於晴天淺鋤一次,提高地溫。生長期間,棚溫白天保持15-20℃,夜間5-7℃。嚴寒期蓋嚴棚膜,封住灌水口。扣棚後50-60天即可開始收割,第一刀韭菜一般在元旦或1月中旬收割,以後每隔30天左右收割一次。收割三刀後撤棚,轉入露地栽培。

第七、收割

韭菜的種植技術!


韭菜每年收割的次數,決定於韭菜的長勢、施肥情況及市場行情。冬春季拱棚韭菜可收割3茬。秋季品質雖好,但為了培育根株,為拱棚生長奠定物質基礎,以收割l-2茬為宜。韭菜以7葉1心為割韭的標準。清晨收割最好。以割到鱗莖上3-4cm黃色葉鞘處為宜。以後每割一刀應比前茬略高,才能保證正常生長。定植後前1-2年產量較低,3-6年為生長盛期,產量最高,10年後進入衰老階段,應及時分株移栽。

韭菜的種植技術就說到這裡,如果對於韭菜的種植比較感興趣,可以好好的瞭解一下。

如果感覺有幫助的話,麻煩分享收藏一下吧。(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