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養,老有所醫!館陶縣探索實施“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馆陶县探索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馆陶县探索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館陶探索實行社會養老與醫療機構服務相結合養老新模式。

館陶縣按照“探索創新、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全面推開”的原則,以鄉鎮衛生院為基礎,吸引社會資本建設高端醫養結合敬老院,使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品牌化、產業化,促進醫療養老資源的深度融合。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馆陶县探索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以房寨鎮中心衛生院和魏僧寨鎮中心衛生院為試點,規劃建設高端醫養結合養老中心。設置床位50張,配有檯球室、書畫室、乒乓球室、棋牌室、京劇室等多個功能室。

設置五大中心,即:一是老年病中心;二是康復理療中心;三是營養配餐中心;四是技能培訓中心;五是休閒娛樂生態中心。

並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種植無公害有機蔬菜,自種自吃,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

加強醫護人員隊伍建設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馆陶县探索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建立功能明確的科室,完善養老院各項規章制度,健全管理運營機制,為入住老年人提供更加周到、便捷的醫療養老服務。充分利用房寨中心衛生院和魏僧寨鎮中心衛生院的資源優勢,加快培訓老年人護理方面的專業隊伍,培訓專業養老服務人員,按照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規範,逐步對管理和服務人員落實持證上崗制度。組建一支有規模的為老服務志願者隊伍,並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為老服務活動。

運行機制建設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馆陶县探索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1

全面開展調查統計

對全縣入住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的老年人及60歲以上老人的健康狀況進行一次全面調查統計,摸清老年人健康狀況和具體需求,為開展醫養結合提供準確的信息。對全縣養老與醫療機構運作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理清各醫療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模式,為開展醫養結合奠定基礎。

2

全面提高入住率

在全縣範圍內動員五保、低保、鰥寡孤獨老人集中到房寨中心衛生院和魏僧寨鎮中心衛生院的醫養結合養老院供養,全面改善五保、低保、鰥寡孤獨老人居住環境,完善服務能力,將醫養結合敬老院託老功能細化,為老年人提供日託、周託、月託等系列服務,讓一部分有意願享受到全方位星級服務的,有經濟條件的居家養老老年人入住養老院。

3

積極創建信息化服務平臺

開通客服電話和無線網絡,設立房寨中心衛生院和魏僧寨鎮醫養結合養老院公眾號,建立信息平臺。定期發佈健康飲食知識信息;發佈老年人常見病預防知識;發佈醫養結合相關知識、政策等。

4

簽約居家養老與社區養老

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確立一批簽約服務試點村,按照“1+1+1”模式,由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的全科醫生和專業護士共同組成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為60歲以上老人進行簽約,提供家庭醫生首診、個性化健康指導、轉診轉院,預約診療、康復指導、健康評估、慢性病管理等服務。

實行志願服務。由醫養結合養老院護理人員、志願者共同組成愛心服務團隊,為老年人提供打掃衛生、洗衣做飯、飲食指導、心理疏導、理療保健等服務。

實行增值服務。拓展業務範圍,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針灸、按摩推拿、理療、上門送餐等增值服務,經驗成熟後,建立長效機制。

採取“互聯網+”智慧養老模式

建立養老綜合指揮中心,下設大數據、電話呼叫、派出服務、送餐等四個分中心。為養老院的所有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和服務需求數據庫,通過智能設備對老人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測和各種需求進行動態化管理。

理念、體制、機制的不斷創新,探索實施了有館陶特色的醫養結合新模式,真正使全縣老齡人群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真正為建設健康館陶出力添彩。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馆陶县探索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策劃:王茂軍 審核:譚雙月

監製:楊衛兵

-2826521

郵箱:[email protected]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