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是否是美國的苦肉計?

談文論史


陰謀論一向站不住腳,珍珠港事件同樣如此。

人們認為珍珠港事件是羅斯福的苦肉計,藉口向日本開戰,但是這個代價太大了,美國對士兵的生命重視程度絕對是位於世界前列的,在二戰中美國和日本不同,美國是允許士兵投降的,並提前給美軍發用幾種語言寫的投降書和錢財,來保證士兵的生命安全。就可以看出美軍對士兵的重視程度,並且要是真想借口開戰,進行演習,藉口一個士兵失蹤就夠了,根本不用付出傷亡3400餘人的代價。


陰謀論者認為珍珠港事件無非是一下幾個原因。

一偷襲珍珠港前美軍已經掌握了日本的外交密碼,不可能對如此大的軍事行動絲毫不知情。

二美軍提前向珍珠港運送了大量的物資,和醫療用品。

三作為當時戰力核心的三艘航母恰好外出訓練不在港中。


其實咱們認真分析一下,就會發現支持陰謀論者的這三大支柱理由一條都站不住腳。首先當時美國僅僅掌握了日本的外交密碼,軍事密碼並沒有掌握,(中途島戰役時,日本的軍事情報對於美軍來說幾乎是透明的),而日本國內對此次行動又是絕對保密,外交上為了迷惑美國,做出還派外交人員進行洽談。

美軍往珍珠港運輸大量物資,也是美軍進行常規物資補充。

第三條,美軍的航母外出進行訓練也是早就計劃好的,並且當時的觀念還認為戰列艦才是艦隊的主力,並沒有認識航母的重要價值。如果是美軍的苦肉計,那麼出去的也應該是戰列艦,而非航母。然而在這次的偷襲中,日軍擊沉受重傷的戰列艦就達到了8艘。


軍武小咖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最終日本以極小的代價摧毀了美國苦心經營幾十年的成果,讓美國海軍引以為傲的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滅。 日本人這種卑鄙的做法引起了美國民眾的憤怒,羅斯福總統在民眾呼聲中對日宣戰。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這一事件,各國有著不同的態度。 日本人狂喜,美國人憤怒、德國人恐慌、英國人竊喜。 正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使世界第二次大戰交戰格局發生了重要的變化。 德國、日本和意大利三個邪惡國家的末日也從此日益臨近了。


在現在的我們看來,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這一事件又有著新的疑惑。比如日本為何能夠輕易成功?為什麼在損毀的海軍艦艇中沒有航空母艦的身影?這一事件像一個謎團困惑著我們。

珍珠港位於夏威夷群島,戰略地位很重要。美國通過珍珠港對太平洋地區的敵對勢力實行威懾。自1909年起美國就開始重點發展珍珠港,直到1940年美國太平洋艦隊常駐珍珠港。在珍珠港停靠著美軍3艘航母、9艘戰列艦、20艘巡洋艦、69艘驅逐艦和27艘潛艇。美軍太平洋主力盡駐於此。

到了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膠著狀態,大國中只有遠離戰場的美國置身事外。美國民眾不願再捲入戰爭,美國政府奉行“孤立主義”。但美國還是暗地裡支持反法西斯的國家,對日本採取了一系列封鎖措施。例如禁運石油、凍結日本在美財產等,這極大地刺激了日本,日本決定對美不惜開戰,掠奪美國在亞太的殖民地資源。而珍珠港 首當其衝。

於是在1941年12月7日, 對於美國來說“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日本人偷襲了珍珠港,奪取了在東南亞的制空權和制海權。而憤怒的美國人則在第二天對日宣戰。 這便是事件的具體經過。但現在卻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珍珠港事件是羅斯福的“苦肉記”。


這一驚人的說法並不是無理取鬧,這些學者提出了許多看起來合情合理的證據。 他們認為,羅斯福之所以設“苦肉計”,實在是出於無奈:美國民眾經歷過一戰後不願再次捲入新的世界大戰。對於他們來言,這兩場世界大戰是其他國家之間的戰爭,與遠隔重洋的美國無關,而極富遠見的羅斯福知道,一旦軸心國控制住亞歐大陸,美國將在劫難逃。這些因素迫使羅斯福不惜以珍珠港為代價,促使民眾支持對日本宣戰。 支撐他們的證據主要有五個 。

證據一,據有已材料顯示,美國已破譯日本至關重要的海軍密碼。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據說有一位叫勞倫斯·薩福德的美國海軍情報官破譯出日本準備偷襲珍珠港的信息,並將這個情報交給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手中,最後交到羅斯福手中,而羅斯福看了以後只說了一句“知道了”便再無下文。

證據二,1941年初,美國高層下令將太平洋艦隊包括一艘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7艘驅逐艦等一部分主力調往大西洋艦隊,併成批把太平洋艦隊的優秀人員也調往大西洋艦隊。這些命令真令人感到奇怪,要知道德國在當時無力跨過大西洋進攻美國,而日本才是美國在當時主要的防範對象。


證據三,日本偷襲珍珠港時太平洋艦隊的主力3艘航空母艦正好外出,因而逃過一劫。

證據四,據調查,人們驚訝的發現: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前,美國紅十字會和美國後勤醫療隊伍接到命令進行非常規的人員和物資緊急調動,要求能夠儘快集中於美國西海岸的一個港口。

證據五,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美國海軍部長、海軍作戰部長、陸軍部長、陸軍參謀長和商務部長及羅斯福本人,少見地聚在白宮。

這些證據似乎都在指證羅斯福的“苦肉計”。不光部分美國研究者相信,一些日本人也傾向於相信這一說法。但這也只不過是一種猜測。這個謎團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在美國披漏國家檔案時才能被揭曉。

喜歡可以關注一下。


欲將書劍學從軍


二次大戰軍史研究有這種學者觀點,你只是一種猜測,懷疑美國總統羅斯福,為反對美國國內瀰漫地“孤立、保守、中立”情緒,力主美國投入二次大戰,向以德國,曰本,意大利軸心國宣戰,藉以支援岌岌可危的英國和正在德蘇戰場奮力拚殺的蘇聯軍民,當然也包刮被曰本侵略奴役的中國及亞洲人民的抗日戰爭。雖然中國國民黨軍統情報處報譯了日本海軍秘碼,知道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向北美阿拉斯佳作詳動,在大海上突然向夏威夷方向機動,向美國政府進行了通報,貧窮而落後的舊中國當時被美國看不起,美國方面根本不相信中國有這個情報破譯能力,羅斯福政府根本不當回事,所以珍珠港被日軍聯合艦隊偷襲,損失四艘主力戰列艦並其它艦船,可有些人把美國航空母艦不在珍珠港作為羅斯福使的“苦肉計”的觀點是錯誤的,二戰初期,海軍各大國仍以戰列艦為海軍主力裝備,航空母艦是次要,從屬的地位,二戰結束後,航空母艦在海戰中的地位才被重新認識,提升到主力海軍裝備。如果他要玩“空城計”,就會相反留航母在港內,而把四艘主力戰列艦調出戰區。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美國參加二戰,美國與中國國民黨軍統在重慶設立了“密室”池步州負責,加大了對日本外交,軍事情報的偵察破譯工作!


薦商12345678


有這個可能。當時美國國內反對參戰的聲浪確實很高,而大財團們只想悶頭髮大財,輸出戰爭中所需要的一切物資。而時任總統羅斯福及其高參們認為,戰爭正朝向反法西斯一線陣營傾斜,時機不可錯過。正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得有一個引爆點。恰逢日本法西斯野心巨大,偷襲珍珠港。此偷襲,使美國全國上下一致強烈要求向德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宣戰。


山中石30755


否。是山本打了羅斯福一個措手不及。他是日本不多的優秀戰略家,深知與美國遲早有一戰,與其被動,倒不如先發制人,一舉殲滅美太平洋艦隊。偷襲珍珠港,便是一戰略的產物。


楓丹白露211735932


不是!忽然襲擊。


淵源166339088


可能,也不可能。誰也不是羅斯福們肚裡的蛔蟲。


沉1407694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