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路边摊羊杂碎,曾5毛钱!

银川路边摊羊杂碎,曾5毛钱!

小宇/主编/摄影

等小孙子进了马路对面的学校,银川春天的清晨,回到小区里头,最多见的就是退休的老头老太,各式硬核锻炼方式呈现在眼前。五十多岁的老方对这样的硬核式锻炼都还未曾轻易尝试过。平日里去离家不远的南塘园溜达溜达就当是锻炼了,看着年龄相仿的大叔“嘿”的一声跳上了单杠,这样的方式他摇头说:咱们做不来!

银川路边摊羊杂碎,曾5毛钱!

这个怕是得常年累月的练。接着“梆梆邦”几个声音交相呼应,像极了某种暗号。老方随手指着隔壁不停用肩撞树的几个大叔婶子说:像这种咱们倒是可以做做!迎面走着遇到几个脸熟的就打声招呼:吃了没?对,寻常的中国式问好。关于大清早的这句“吃了没”!老方扭头也问了我们一声,听到还没有的回答。他说:走!带你们吃个咱们宁夏人的早餐,见了这个...你们发的那些个网红店都什么啊!

银川路边摊羊杂碎,曾5毛钱!

待老方上楼拿下一口小锅,我们便跟随他来了一场“露天羊杂摊早餐寻味之旅”!上午8点半,南桥红花渠桥头。怕赶不上公交的上班族,悠哉吃早点的叔婶...虽然略显得杂乱,但是却又充满了烟火气,踏实安逸!和早上忙碌的一切反差很大,忙碌的一角里,张家几代人经营的羊杂小店就在这里。

银川路边摊羊杂碎,曾5毛钱!

“我从五毛钱一碗开始吃,吃到现在的15块钱了,你想想都有多久了”

老方吹口羊油辣子上覆盖着的葱花香菜悠悠的说道。而具体开了多少年,摊主大婶都要仔细掰着手指头算一算,大概30年有了!不常来南桥一带的人要找到他们很难,没有门面,简单立着一块招牌写着:张家羊杂!家里几个年轻一代就是服务员,一口冒着热气的大锅是摊子上重要的家当,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银川路边摊羊杂碎,曾5毛钱!

老旧门面在中午收摊后路过都想不到这里竟是一个小店,早上出摊门口摆放的一张条桌子,则是客人们流动的餐桌。银川不缺羊杂店,时间久的也能找出不少来。但是像张家羊杂这样:露天摆几张桌子,客人坐在户外吃的还真不多,颇有外地馆子的模样!

银川路边摊羊杂碎,曾5毛钱!

掌勺的张师傅接过客人递过去的绿碗,除了吃了十几年的老客人主动搭讪,他也不多吭声,旁边的年轻一辈倒是善于交谈,张师傅只管往架子上揭开盖儿,几勺下去羊油辣子被稀释,泛在上头,单是多看几眼哈喇子忍不住一哆嗦。

银川路边摊羊杂碎,曾5毛钱!

和一般被人熟知的羊杂不同,这里来吃的大都是住在附近,一吃就是十几二十年的熟客,纵使上了各大电视、网络的羊杂品牌很多,但是贪恋这一口露天羊杂的人,不单单是有抹不掉的情怀,还有这里传统的做法,吃起来口味略重、份量也不少,吃起来更踏实。

银川路边摊羊杂碎,曾5毛钱!

客人大都是从几毛几块吃起,一直到现在物价飞涨后小摊跟随变化上涨到了十几块。老方说:不是说这个比别家有多好吃,而是人老了越来越恋旧,隔三差五来吃个早餐,变成了习惯!这个城市的春天,坐在室外,天很蓝...冷不丁还有一股老方口中的妖风吹过来,他一边用手护着碗里的羊杂,一边指着旁边的小锅对着老张说:给我再装一份带走!

银川路边摊羊杂碎,曾5毛钱!

像是常吃的顾客说的:从送变电幼儿园上学一直吃到结婚生子。记得每个礼拜天的早上妈妈总让我和弟弟端着小锅去买,满满的回忆...城市街头,总有些味道...永远用不着和各类珍馐美味比对。只要某个清晨,你拎着小锅到了桥头,看到老张和他的那口大锅还在:便是心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