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几經轉手的運河養起了一個國家--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之間規模最大的一條運河同時其也是亞非之間的分界線。亞非與歐洲之間最繁忙的一條水道,其自北向南貫穿了:曼札拉湖、提姆薩赫湖、大苦湖、小苦湖。兩端分別連接北部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和南部紅海邊的蘇伊士城。

一條几經轉手的運河養起了一個國家--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位置

目前是埃及主要的外匯收入來源。

蘇伊士運河自1869年修築通航以來可以說是幾經轉手,這並不難理解吧?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建成後低成本,高收入的特性。可以說其不但讓周邊國家眼紅,包括某些大國也是參與到其中;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蘇伊士運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島變成非洲大陸,埃及成為橫跨亞非,西南亞、東、北、非,以及南歐的貿易繁忙地。

一條几經轉手的運河養起了一個國家--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寬345-280米;浮標之間的寬度215-195米;深22.5米;最大船舶吃水允許值達18.8976米;交叉區域:4800-4350平米;最大噸位:21萬噸;滿載油輪的限速:13千米/小時; 貨艙船限速:14千米/小時。

一條几經轉手的運河養起了一個國家--蘇伊士運河

來看看目前每年能給埃及帶來多少收入

這條河;允許亞洲與歐洲之間南北雙向通行,而不必再繞過好望角,可以說是大大節省了航程,假設從倫敦到馬賽,再到孟買作為一次航程來說,

經過蘇伊士運河比繞過好望角節省近50%的路程,運河通航後,從西歐到印度洋的航程縮短了五千至八千公里,看的出其再亞歐甚至全球範圍都是極其受歡迎的航道。

一條几經轉手的運河養起了一個國家--蘇伊士運河

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商船

憑藉其在世界航道中的繁忙程度平均每年能為埃及創造50多億美元收入。到了2015年新運河開通,船隻通過運河的時間有望從22小時減少到11小時。新運河開通後,蘇伊士運河的年收入有望在2023年達到150億美元左右。

僅憑這些數據大家應該能想到這是多大一塊肥肉了吧?

自1859年春,蘇伊士運河正式破土動工,經過10年的艱苦施工到1869年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這期間動用了幾十萬埃及民工,十多萬人失去寶貴生命。

一條几經轉手的運河養起了一個國家--蘇伊士運河

擴建中的蘇伊士運河

英國到好;看著這河也建成了,真運營起來時。那收入!何止用可觀來形容?於是便開始對這條運河打起了主意,自1874到1882。這期間英國可以說是巧取豪奪,當然法國也在其中。

一條几經轉手的運河養起了一個國家--蘇伊士運河

英法空軍

最終在1882年武裝佔領了埃及完全控制了蘇伊士運河,並在運河地區建立起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駐紮了近10萬軍隊。最終,蘇伊士運河成為英法兩國的私有財產。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指使土耳其軍隊進攻埃及以奪取運河,但沒有成功。1922年,英國承認埃及獨立後,仍保留著在運河區的駐兵權。

上世紀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英國藉口保衛埃及的“安全”和“穩定”,於1936年迫使埃及簽訂為期20年的《英埃同盟條約》,規定英軍繼續駐紮運河區,亞歷山大港仍為英國軍港等。二戰期間,英國再次在運河區建立了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埃及政府堅決要求收回蘇伊士運河的主權,1956年埃及領導人納賽爾為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宣佈將運河公司收歸國有。同年10月,英國和法國聯手以色列對埃及發起軍事進攻,企圖用武力重新奪回蘇伊士運河,推翻納賽爾政權。

以色列率先侵略埃及西奈半島,並迅速向運河區挺進。

一條几經轉手的運河養起了一個國家--蘇伊士運河

戰時以色列軍人

英法兩國空軍於兩天後對埃及發起空襲,然後空投傘兵,並調集海軍陸戰隊登陸塞得港,展開佔領運河的地面攻擊。不過,英法以三國的武裝進攻最終還是失敗了。英法軍隊不得不於當年12月全部撤出埃及,以色列隨後也被迫撤軍。這也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也稱“蘇伊士運河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