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险是不是金融诈骗?

阿彬49040761


首先,保险的本质是保险,买保险不能发大财,也不能赚大钱,如果是冲着赚钱投保的,趁早退了吧,早一天退损失少一点。

其次,买对保险,保险种类千差万别,买的时候总是想最快的速度拿回本金,因为保险和收益是动态平衡的,收益多,保障则少;保障多,收益责少。理赔时又想获得高保额,可能吗?

其次,买对保险业务员,相同的保险,为什么你在那个保险业务员那里买了,因为这个业务员说的好听,无论大事小事都可以保。而另一个保险业务员说的不好听,但确实事实,而你没有选择他。


最后,保险公司是正规的,获得法律认可,国家推广的行业,平安保险也是如此。保险是对的,只是被少部分的保险业务员玩坏了保险。

买保险一定要考虑清楚,退保时损失惨重,1万的保费,退保也就几百块。保费10065元,退保金是385元,是诈骗吗?还是我们需要丰富自己的保险知识呢?只有更好的了解保险知识,才不会被骗,被坑,才不会掉进保险公司的圈套!否则,退给我们385元后,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保险点



手机用户23128206262


平安说是全中国最知名的保险公司不为过吧,平安全国的销售人员达到数百万,想想你身边的亲戚、朋友和同学,总能找出几个曾经或现在在平安工作的人。


当拥有几百万的销售大军,好处就是人多力量大,尤其保险业中,人多意味着话语权多。但是坏处就是质量难以把控,看了下其他回答中的案例,挺有意思的。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话术并没有更新换代。


这篇回答里只说一点:平安福中不包含高发轻症



由图可知,平安福高发轻症最少,横向对比市面上常见的几十款重疾险中,平安福的高发轻症也是最少的,没有之一。


其中轻度脑中风,不典型心梗、冠状动脉介入和微创冠状动脉搭桥就超过了轻症理赔的一半,没有这四种轻症,意味着规避了超过一半的轻症理赔风险。


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根本没有这样的辨识能力,以为只要罹患严重的疾病就能获得理赔,结果发生合同中不包含的疾病,上法院打官司也没用。


这是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平安福拒赔事件,徐某所进行的正式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因为不在合同所列疾病当中,所以法院判罚支持平安人寿拒赔。


大麦保


不是平安的人,但是作为金融行业资产这块的,我客观分析一下,怎么看这是不是金融诈骗。


没想到有这么多回复,关于回复中的问题我提几个统一回答下:

1.退保的时候退不了多少,是诈骗。

我们来看下退保这个动作,本质是什么,是客户方单方面违约。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在投保的时候签订合同,双方都需要履行合同上的责任。保险公司的责任是,及时理赔,分红做到预期等;投保人的责任是,按时供款,保持最高诚信原则。如果客户退保,在早期前几年,合同责任没有履行结束就退保,在这个时候保险公司扣去了管理费,行政费等成本,剩下的拿去做了投资并且海没有回本,所以退保拿不回多少钱,血亏一波。 保险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行为,所以买之前想好,不要想着后面自己供不起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你的收入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只要自己的财务安排合理,基本不会出现供不起的情况,这又不会涨价。款供完,未来的形势是很好的。保险不是你赚钱的工具,而是你保住钱的工具。


2.理赔不下来,是诈骗。

仔细看我所说的,是否秉承最高诚信原则,是否达到理赔标准,找靠谱渠道靠谱代理人。别什么我隔壁家阿姨,我的亲戚大舅卖保险我就去买了。你是要人情,还是要专业。


3. 保险是有钱人的,普通人还是去众筹吧。

这个观念我真的是无言以对。。说这话对有钱人可能有什么误解。先不说有钱人怎么用好了保险这个工具。普通人想着众筹,首先,众筹真的筹满了钱吗?第二,众筹的时候耗的是自己的社会地位,体面,人脉等等,这些东西周围人帮得了一次,还有二次三次,真的会继续帮吗?第三,我学社会学的知道,中国社会当下社保掏空,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你的医保卡在大病来临的时候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何况还有异地医保报销限制,以及合作进口药物不在医保范围内的。普通人,更需要保险,因为一遇到什么事,普通人是没有有钱人那么多现金流和资产去抵御风险的,这个时候,普通人需要的是一个金融杠杆,小钱去换大钱,短期无风险拿到一个大杠杆,只有保险公司给你。而咱们的国情是,越普通的人越不相信保险越纠结自己那几千块钱,典型穷人思维。



先看题,题主说,等到理赔时,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提出终止合同。


保险在涉及理赔方面的时候,会看以下几个问题:

1.投保重疾类保险前,是否秉承最高诚信原则如实向保险公司申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在投保前,向保险公司隐瞒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就违反了合约。在发生理赔的时候,这个病症在你投保前就有了,保险公司是合理拒赔的。因为这个行为,说严重点,属于骗保。在投保健康类保险的时候,保险公司一般只会承保健康的身体器官,所以在境外,健康类都具有严格的医疗核保流程和医务体检。这是对投保人自己负责,也是对公司负责。


2.是否达到理赔标准。在中国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对于疾病理赔的定义是一致的,因为整个国内市场就是用的这种疾病定义。比如,对于中风的定义,中国大陆市场的定义是,连续中风180天以上,并且造成永久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才发生理赔。也就是说,这人中风了90天,就要求索赔,那没有达到中风的标准,是不赔的。 同样对比下,香港这边的定义是,发病后四周,由专科医生确诊这人患了中风,导致神经系统功能性受损,就可以理赔。

没有达到疾病定义的门槛,是不给赔付的。总的看来,中国大陆市场的疾病定义都是比较严苛的。这个就好比,考试你考了100分,你爸才给你买个玩具飞机,但是别家的孩子,考80分,他爸就给他买玩具飞机了。


3. 是否过了投保观察期。在投保过了之后,一段时间里,是观察的。在这个观察期类发生理赔,很可能也是不赔付的。这个观察期一般是3个月。


判断一家保险公司对你是否涉及的金融诈骗,先看看我以上的几个问题。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都是走程序的,程序是市场大环境给的,各项条款是当地国情定的。保险是一种金融工具,理赔不下来,不是说公司和工具有问题,先看看以上我说的做到了没有,不然就是你的保险代理人对你不负责了。 国内拒赔案例都能出书了。。


尖沙咀第一孙膑


买保险是为了转移自己和家人的风险!投入几千上万元买二十万三十万元的保险,今年买第二年发生大病保险给赔二十万三十万,自己才投入几千一万元,你是否是赚钱了呢?如果没有发生大病,等到保障期满,自己交的保费全部返还或者加百分之几十的利返还或者赔二十万三十万元绐家人,这不好吗?你非要听谁谁谁说保险是骗人的去退保,当然只能给你退现金价值了,因为保险公司在你退保前随时准备给你赔二十万三十万元,难道保险公司是慈善机构,他不要保障成本吗?你买了个保险,生病了摔伤了住院就找保险公司赔,你得先看看你买的什么保险,如果你买了个理财险,那肯定不赔!如果只买大病险住院了也不赔住院费用,如果只买了很少的费用,你要报几万元,那也不可能!这是一个客户18年3月12日大病诊断后27日的理赔单!谁说是骗子?



建国J不多话


买保险买的不是人情,而是合同,是保障,只有认清这一点才不会有坑,而且如果有人和你说买了保险能有非常高的投资收益,建议好好考虑一下。

第一、平安是一家优秀的公司,这一点不能否认,现在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金融生态圈之一,保险只是它的一部分业务。平安现在有金融全牌照,我国现在金融的三驾马车“银行、保险、证券”他都有业务,而且都做的还不错,其他的还有租赁、房产、好医生等等一些列的业务。就拿保险来说,他的科技附能还是非常强的,现在平安的保险代理人用N多APP为客户提供组合金融服务。

第二、保险代理人的一切言行都是代表公司的,没猜错的话,你现在是遇到一个什么都敢说的保险代理人了,买的时候一堆承诺,如果你有确着证据,你可以投诉或者说是起诉都行。必须是能够证明业务员存在销售误导的证据。这样就可以连带公司一起投诉了,因为保险法里面明确写明的,保险业务员的一切行为都代表保险公司。

第三、保险合同是附和性合同合同,也是射幸合同,就是在签订之初,所有的责任,所有的权利已经在保险合同里面写得清楚了。而射幸性指的是,只有合同内容规定的事情发生,保险责任才会生效,保险公司才会启动理赔,所以,当有人和你说什么都管的时候,你一定要小心了,一定是骗子或者叫销售误导。

第四、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看合同条款,这个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看合同就草草签字,确实是很不负责任的事情,原因前面已经讲过,不再赘述。而且在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清楚自己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因为保险是解决问题的不是闹着玩儿的。不要听业务员的推销,要自己做一些筛选。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以后找保险经纪人买也许会好一些,因为保险经纪人出现问题是自己独立承担责任的,所以销售误导什么的会少很多,而且保险经纪人还是比较专业的。


保险老炮


平安虽然低素质的业务员比较多,拉人头的模式也很像传销,但真的不是金融诈骗!

1.你是遇到了销售误导;保险本身不骗人,骗人的是人;业务员为了追求自己的业绩,他才不管你未来能不能理赔,卖了再说,而且他可能3个月或者1年就溜了!连蒙带骗,忽忽悠悠最后成交,赚到钱,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2.“有病赔钱,没病存钱”“带病也能赔”......类似的话很多,其实都存在着销售误导,事实情况相差很大,说实话,也不能全怪业务员,因为他也是被人“拉人头”,自己没有固定底薪,一进平安,从上到下,让他出单,没赚钱,先赔钱,美其名曰:要拿着做生意的心态做平安,呵呵

培训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怎么卖出保险,怎么拉人头,却很少进行培训告诉业务员,要合法展业,要诚信销售

3.保险公司都是合法创办,而且国家监管也越来越严格,保险法也是专门针对保险设立的法律,金融诈骗不存在的;保险公司的创办非常严格,不亚于一家银行!如果投保时没有被误导,都如实告知,也买对保险,理赔不存在问题!

4.如果被忽悠,买完保险,最后发现与当初说的不一样,理赔不了,被忽悠,联系老胡,我免费帮你维权!


金融老胡


保险这个行业, 无论是平安还是其实公司,中国目前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平安的保险不能说是诈骗吧。至少他没有强迫你去购买。

所以的保险公司肯定都是得盈利的,这一点谁也无法改变。

贷款产品,保险公司都会仔细的核算,比如大病险,他们会计算这一大病出现的概率,然后再计算保费和赔付金额等等,不能说保险公司不赔你。

如果确实是符合保险公司的赔偿政策和标准,肯定是会赔付给保险受益人的。

可能保险推销员在推销的时候说的过于完美了,这一点只有在交钱的时候看好保险上的条条框框了。

正常情况下,一些最常见的疾病,是不会出出面保险单上面的。上面都是一些特别发病率特别低的疾病。

因此,对于保险 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目前手上有余钱,可以适当买一份保险。但是一定要看清楚保险单上的所有条款。

不然,真的会像楼主说的那样,保单上就两种病不赔,这个不赔,那个也不赔。


用户63310408205


肯定不是,保险怎么能说是诈骗?如果是诈骗为什么政府不取缔!

保险的含义首先大家要明白,等于是一个保障,并不是理财产品,或者是百分之百赔付任何意外情况的产品。他是根据客户当初买的时候的一些条款,出现意外以后进行赔付的!



我现在并不是保险的从业者,只是之前了解做过一段时间。所以比较熟悉里面的东西。

首先,保险的一个抽成很高。很多都是十年期,推广人员一下子就可以抽一年保险费用几十个点!当然并不是所有都如此,我只是说大部分。

肯定是有钱才有动力,不然为什么微信很多的保险从业人员在朋友圈轰炸推广。






有一些朋友为什么会觉得保险是诈骗。第一就是他们的资金不足,然后后面的保费交不起,结果退保不可以全部退,就觉得很吃亏。

第二就是他们没有清楚条款,所以导致某些赔款不清楚,因此觉得吃亏了,就觉得是诈骗。



在这里我以一个曾经有经历的陌生人和各位建议!

首先就不可以贪心,或者匆匆忙忙被人忽悠。投资或者买保险都是不急的,一些良莠不齐的推广人员为了任务,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应该去选择正规的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

第二,明确明白自己买的保险的类型,到底是理财类的,还是那种混合型的。毕竟是自己投资的钱,必须要谨慎和咨询专业人员。

第三,必须要保证自己的资金是否跟得上,不要头脑一热就买了,事后又想着退,这样子,可能只可以退百分之50。



总的来说,保险适合一些比较有资金,比较有规划的朋友投的。

保险不是诈骗,是一种保障的产品。各位朋友量力而行,切勿贪小便宜,头脑发热。

我自己的一个亲戚就是被人忽悠买了每年六七万的保险,导致生活每况愈下,主要就是头脑发热,没做好规划,又比较好面子。

现在退保又觉得太吃亏。他自己又很多的贷款和信用卡没力偿还。现在他隔三差五吵架,生活压力山大。这件事情希望对于一些看到这条回答的朋友给予一些警示。

最后祝各位朋友人生做好规划,以后的路更加顺畅!


侧头侧尾的面筋


曾经的平安人伤查勘员来答,在我所经历的经验来看,并不是金融诈骗。

原因如下:

1、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医院看受伤的人具体伤情怎么样,大概要赔多少钱,每天都会赔偿很多款项出去,这就是我过去真实的工作经历

2、反倒是我们也经常会碰到骗保的人员,各种各样的,有人专门以此为生。很多黄牛天天蹲守医院,索取患者信息,然后介绍自己能弄到更多理赔款,呵呵~

3、现在的医院很多看保险看病,一个简单的皮肤挫伤住院3000块能搞定的,你有保险就让你住院观察,先交5000,观察一周,打打水啥的,弄个1万块就放你走了。曾经碰到一个五保老人,没家人,看病费用基本是其他人的一半左右,并没什么关系,ICU呆了很多天外面又呆了挺多天才花了4万左右,要知道ICU基本一天一万左右的啊,所以过度医疗普遍存在。

4、在我看来,保险不应该通过业务员买,自己看清楚自己需要哪些保险,自己去买就是了,重点要看清楚免责条款,各种不赔偿的部分要看清楚,不要盲目听信业务 员的,业务员一般都只说优点的 ,很多人买保险时不看条款,理赔时才看条款,来得及吗?

5、最后感慨下,富人各种保险很齐全,所以出了问题都是保险公司赔,穷人各种节衣缩食,没钱买保险,最后出个风险往往就破产了,哎!没办法!之前碰到个案例,面包车撞死两个人,三者险只买了50万,你叫他咋办?穷人家很多根本没有保险 开支预算,能省就省,所以政府应该给穷人交点保险,起码让穷人在重大疾病、事故面前不至于一点来钱的途径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