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昆明筇竹寺前樱花正艳

吴叔的周末徐霞客昆明故迹探访篇又来了!一起走进徐霞客的那些故事,一起走进老昆明的那些往事。

在岁月这把杀猪刀面前,很多东西、很多事情,很快就会成为历史,就会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比如说: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说的是古人送别时的场景。

不知道什么样的路,才能称之为古道?但吴叔知道:徐霞客当年走过的路,380年过去了,绝对称得上是古道了。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玉案山古道

昆明还有古道吗?昆明还有当年徐霞客走过的古道吗?答案是:有的。

当年的昆明城可没有现在这么大,当年的昆明滇池,可是号称五百里。这个“五百里”的出处是哪里并不重要,孙髯翁把这几个字写进了天下第一长联,才使得昆明五百里滇池名扬天下、深入人心。

请特别注意一下作者:布衣孙髯翁,当然注意的不是他的胡子和他不是名字的名字,而是他登昆明大观楼以及书写这副长联的时间:乾隆年间。

徐霞客到昆明的时候,是在明朝的末年,崇祯年间。因此他看到的昆明滇池应该和孙髯翁看到的是差不多大!

所以说,当年的昆明坝子,主要还是滇池和田坞。就算入城,除了船之外,就是填滇池形成的各种堤坝道路。

当年徐霞客从棋盘上、宝珠寺游览下来,“东向湖堤。二里半,有村当堤之冲,曰夏家窑。过此,遂遵堤行湖中”,他经下窑、沐家鱼塘进昆明城,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了杭州西湖,“堤界其间,与西子苏堤无异”。

如今,这些地方早已经是钢筋水泥丛林了,复原的翠湖西边的“柳营洗马”就可以知道,当年的昆明城并不大。

真要找寻古道,还得到西边的山上。

当然说起昆明的古道,特别是当年徐霞客走过或者可能走过的地方,最最知名的就是西山风景区内的太华古道了。

本着不走寻常路的想法,大家都去过、都知道的地方,吴叔就不多说了。仔细查找了一下资料,原来,老昆明的这些地方还有或者说曾经有过著名的古道:如玉案山古道、三华山古道和沙朗镇古道……。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玉案山古道

而且这些都是徐霞客当年走过的路,就像徐霞客在海源寺探过的洞一样,真的算得上是古道了。


今天是第一条:玉案古道

据资料显示:玉案山古道从黑林铺进入至三碗水山泉转右上山到筇竹寺,再由筇竹寺后山经花红洞、棋盘山,最终进入团结镇。

资料里还说,古道穿过的山林间植物青翠,一路能见到不少的花木奇石。这条古道人来人往一点都不冷清,古道与山涧间有古桥连接。

那么,徐霞客当年徒步上筇竹寺,是不是也看到了这些?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这当然要回到徐霞客游记里,崇祯十一年(1638年)的十一月初七日,徐霞客从昆明主城启程了:

初七日余晨起索饭欲行,范君至,即为作杨宾川书。余遂与吴方生作别。

……

有峡东向,循之西上,是为筇竹;由峡内越涧西南上,是为圆照;由峡外循山嘴北行,是为海源。

先有一妇骑而前,一男子随而行者,云亦欲往筇竹。随之,误越涧南上圆照,至而后知其非筇竹也。圆照寺门东向,层台高敞,殿宇亦宏,而阒静无人。还下峡,仍逾涧北,令行李往候于海源,余从峡内入。一里半,涧分两道来,一自南峡,一自北峡,二流交会处,有坡中悬其西。于是渡南峡之涧,即蹑坡西北上,渐转而西,一里半,入筇竹寺。

徐霞客的基本路线是这样的:吴方生寓所(原顺城街附近)-小西门-大西门(今新建设电影院附近)-黄土坡,然后开始爬山。

徐霞客开始爬山的地方,就是他笔下的“小山”,应该就是今天昆明黑林铺西北三环西边的小山。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玉案山

徐霞客上筇竹寺走的古道,虽然没有今天这样周末人多,但也不是冷冷清清没有一个人。徐霞客特意写到:先有一妇骑而前,一男子随而行者,云亦欲往筇竹。随之…..。

这句话,很有意思。

一个是,徐霞客写到了“妇人”,这可不多见。所谓不多见,一方面,当年作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人,在山野之间出现本来就不寻常。另外一个是,徐霞客写到这些地方,都有精彩的文字,比如说:徐霞客在安宁州城外,看到“十月朝”上坟祭祀的女子,“手执纨扇,嫣然在前”,可谓是活灵活现。

这个同往筇竹寺的“女子”,此后在《游记》中还会出现,严格说来,与徐霞客还颇有渊源、缘分,此后还会有更多交集!如果真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原著找答案吧!

另外一个就是,筇竹寺古道是可以骑马上去的。可以骑马走的路,应该不会很艰险,这一点,在今天的探访过程中也得到了应验。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玉案山古道


今天的徒步是从黑林铺的竹林饭店开始的。之所以提到这家昆明老字号,真的不是为他家作软广告。记得30多年前,还是初到昆明上学的穷学生的时候,下过的比较高档、正式的“馆子”,就是这里、就是他家了。

那个时候,云南第一条“高速路”昆安高速才刚刚开通,前面提到的沐家鱼塘、曾经的昆明医学院旁边的梁家河边上还是稻田……,又是一段个人的昆明往事。

接着说爬山的事。在竹林饭店吃了一碗牛肉面,本来可以从旁边的长青路直接上“三碗水”的,但路不熟,走了一段岔路,误入一片老厂的生活区。又是曾经住过的熟悉的老筒子楼、矮平房,还有斑驳的“职工俱乐部”!

还没找到故迹、还没寻觅到古意,但感觉时光仿佛倒流了十年。那些年,也是这样熟悉的生活场景啊!所以本文开头才会有岁月杀猪刀的感慨。

好容易从一道小门转出来,是云冶铁路上方的一座桥。在这样有点危险的桥上,看着下面平行的通向远处的平行铁轨,想想上面曾经跑过的火车、想想这代表着的辉煌……。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废弃的云冶铁路

继续穿过西北三环下穿的低矮桥洞,已经可以看见西边远处的山峰了。顺着小路走,旁边就是“三碗水”,如今是个餐厅、都市农庄。

走到黑筇旅游公路上一小段,就有一条岔路口,右手边是通往昆明郊野公园、玉案山公墓的路。这条路,开车走过无数次,徒步还是第一次。

今天是周末,顺公路爬山锻炼的人很多,停车场边有专门卖“弹弓”的几个摊点,不知道这是不是网友说的“弹弓箐”?

顺着公路走,很快就看见高处有座寺庙,下方右边是一条深箐,深箐边上有几间看着像是已经废弃了的庙宇样建筑,最最有趣的是,建筑的墙壁上就写着有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

废弃庙宇边上是通往深箐中的路,不知道是这段时间森林防火需要还是私人地方,走不了几步就被简易的木栅栏堵住,无法通行了。难道探寻徐霞客走过的古道要受阻?

正在担心的时候,去发现了惊喜。通往深箐的路边上有座古桥!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玉案山古道

很明显,新修了上山的公路之后,这座桥已经失去了作用。而且仔细观察,这座所谓的“古桥”明显是近现代修的,不是那种很传统、纯粹的古建筑物。

不过在这样一个平日里应该很冷清、很荒芜的深箐边上,有这样一座很有古意的半圆形石拱桥,也算是一种古意吧。至少看见这座桥,感觉这趟探寻古道的徒步算是不虚此行了。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古桥

走过没有护栏的古“石拱桥”,上面是一座新修不久寺庙,叫做“青云宫”。肯定不是什么古寺,不过走进去逛了一圈,逼窄的寺庙层层叠叠,基本的朝拜还是可以的。平台上的古朴香炉、透过竹林照在寺庙红墙黄瓦上的光线,这座算是简陋的寺庙也显示出别致之处。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青云宫”旁边是一条新修的上山的红砂岩石板路,路的开始之处有座新修的牌坊,上面有三个大字:箐坊牌,或者说是“牌坊箐”?真不知道代表着什么意思?不过有意思的在背面!

牌坊背面有四个大字:玉案晴岚

看到内容熟悉的几个字,心里面不由得有点小惊喜,总算找到了找寻“玉案古道”的感觉了。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玉案山古道

原来,昆明玉案山还有泛称和专称之别。泛称指在昆明城区西北部的玉案山北起长虫山、南至马鞍山沿滇池盆地由北向南延伸、为昆明的主要山脉之一,主要有车家璧附近的进耳山、马街的宝珠山、棋盘山、筇竹寺山、妙高寺所在的三华山等诸山。

而玉案山专称的棋盘山,更是徐霞客浓墨重彩记录的山,以后有机会专门再去探访。

顺着没有多少古意但是很适合游客步行上山的道路向山坡上走了一段,转过一道弯,右手边还是一样的路,但左手有条小路直直地上山。

这条小路,只有中间有窄窄的石块铺成路面,两边还是土路,这似乎才是古代通行的真正马走的路!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玉案山古道

如果走过原生态的茶马古道的朋友对此应该有印象。在一些重要的、繁华的路段上,比如说著名的云南驿茶马古道就是这样的格局。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还记得前面徐霞客说过的他是跟随着骑马上山的妇人后面上的筇竹寺吗?这就契合了、这就对了!

尽管路面一看就不是古代留下来的原样,但至少形式上做的还算是古代“马”路,这也算是修的很用心了。

走在这样山中的古道之上,或者是在丛林中穿行、或者是在大树下走过,空气清新、凉爽适宜,感觉真的很好。想来当年徐霞客也是同样的感受吧?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玉案山古道

这样的古道并没有多长,但一直延伸到筇竹寺前的黑筇公路上。走完这段古道,也就到了筇竹寺。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昆明筇竹寺前樱花正艳

到了筇竹寺,再一次遇到了惊喜!只是这一次与古意、与徐霞客没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筇竹寺前有个大的停车场,在停车场的一边,也就是“筇竹禅寺”院墙前面路的下面,有片竹林,竹林前面竖立着筇竹寺标志性的雕塑。在塑像前面和后面,两颗樱花开得正艳!

已经是阳春三月了,昆明的樱花基本都开了,昆明很快就要继冬樱花开之后,再次陷入粉色浪漫之中,这也是昆明最美的时候,当然是之一。

而在筇竹寺前的这个广场,两颗樱花在昆明真的算不上什么。但盛开的樱花、翠竹、寺院红墙,远处的蓝天,尤其是灰色的、点睛之笔、且古意十足的建寺雕像,就这样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这样的画面真的很美!

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昆明筇竹寺前樱花正艳

这是这次徒步探寻最大惊喜,这正是这座千年古寺最美的一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