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詞:芍藥花,花美根貴,花美醫心,根貴醫身,是不可多得的美人

周忠應:金壺細葉芍藥花

花詞:芍藥花,花美根貴,花美醫心,根貴醫身,是不可多得的美人

芍藥,別名將離、離草、婪尾春、餘容、犁食、沒骨花、黑牽夷等。屬於毛茛科芍藥亞科芍藥屬。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紡錘形的塊根,並於地下莖產生新芽,新芽於早春抽出地面。初出葉紅色,莖基部常有鱗片狀變形葉,中部複葉二回三出,小葉矩形或披針形,枝梢的漸小或成單葉。花大且美,有芳香,單生枝頂;花瓣白、粉、紅、紫或紅色,花期4一5月。古人評花:牡丹第一,芍藥第二,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因為它開花較遲,故又稱為“殿春”。

芍藥花大豔麗,在園林中常成片種植,花開時十分壯觀,是近代公園中或花壇上的主要花卉。或沿著小徑、路旁作帶形栽植,或在林地邊緣栽培,並配以矮生、匍匐性花卉。芍藥又是重要的切花,或插瓶,或作花籃。如在花蕾待放時切下,放置冷窖內,可儲存數月之久。作切花用的主要為重瓣品種;單瓣的插瓶,幾天就瓣落花謝。

芍藥栽培的歷史悠久,據考證漢時長安地區就有栽培。盛產芍藥的地區常隨朝代的變更而變遷,隋唐後是揚州,極盛於宋。劉頒《勺藥譜?序》說:“天下名花,洛陽牡丹,廣陵芍藥,為相牟埒”。到了明朝,芍藥牡丹栽培中心轉移到了安徽毫州,清朝又轉到山東曹州,後又轉至北京豐臺一帶。《析津日記》記載:“芍藥之盛,舊數揚州,……今揚州遺種絕少,而京師豐臺,連畦接畛……”,可見當時種植之盛。

花詞:芍藥花,花美根貴,花美醫心,根貴醫身,是不可多得的美人

芍藥不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藥用。芍藥被稱為女科之花,並不是因為它的花美,而是因為它的根好。芍藥根含有芍藥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種而異。中藥裡的白芍是鎮痙、鎮痛、通經藥。對婦女的腹痛、胃痙攣、眩暈、痛風、利尿等病症有效。野生的芍藥有散淤、活血、止痛、瀉肝火之效,主治月經不調、痰滯腹痛、關節腫痛、胸痛、肋痛等症。

“恨春易去,甚春卻向揚州住。微雨,正繭栗梢頭弄詩句。紅橋二十四,總是行雲處。無語,漸半脫宮衣笑相顧。金壺細葉,千朵圍歌舞。誰念我、鬢成絲,來此共尊俎。後日西園,綠陰無數。寂寞劉郎,自修花譜”。 姜夔的《側犯?詠芍藥》平平仄仄擊奏於我的案頭。窗外的陽臺上一株芍藥花開得正豔。聞著花香,讀著宋詞,彷彿正深入九百年前姜詞人的心境。

姜夔遊歷遊過兩次揚州,一次是孝宗淳熙三年(1176),他二十來歲,因事路過這座古城,目睹經過戰火洗劫的蕭條景象,感慨萬端,於是創作了名篇《揚州慢》,以寄託自己的“黍離之悲”;一次是寧宗嘉泰二年(1202),他重遊揚州,已人到中年,時值暮春,芍藥花盛開,歌舞滿城,詞人置身於名花傾國之中,頓生遲暮之感。這就是《側犯。詠芍藥》的緣起。

暮春時節,花事漸闌,別的地方已是春色無多,而在揚州,春意獨多,春天好像對這座美麗繁華的城市有著特殊的感情,故而遲遲不願離去。紅橋、碧水、明月、名花、美人,加上那仙樂一般的簫聲,多麼令人神往!“總是行雲處”似借宋玉《高唐賦》中楚王遊巫山,與巫山神女交媾,生子化作巫山之雲雨的故事來描寫仕女如雲,從而給紅橋一帶塗上一層玫瑰色的浪漫光彩。慢慢寫出了芍藥的曼妙風情:“無語,漸半脫宮衣笑相顧。”芍藥的蓓蕾在雨露的滋潤和遊人的矚目下,悄悄地開放了。她們半裹紅妝,微露笑靨,深情地顧盼著來來往往的觀賞者。“金壺細葉”展示的是盛開的芍藥。碩大的金紅色花朵,襯以細密的綠葉,顯得分外明豔驚人。“千朵圍歌舞”美貌的女郎在花叢中盡情地唱著、跳著,應和春的旋律。這聲色交融、春情激盪的場面,頓時勾起詞人的遲暮之感。

花詞:芍藥花,花美根貴,花美醫心,根貴醫身,是不可多得的美人

據《宋史。藝文志》記載,劉攽的著述除《彭城集》、《公非先生集》等外,還有一卷《芍藥譜》,可惜已經失傳。“後日西園,綠陰無數。寂寞劉郎,自修花譜”,意思是說,待到春盡夏來,名園綠肥紅瘦之時,詞願意默默無聞地為芍藥編修花譜。

看似普通的芍藥在詞人的筆下卻是無限風景和無限的寂寞。芍藥呵,就像深居閨中的處子,給人無窮的感想和回味。原來養芍藥只是因為她的花美,並沒有對她有過過多的考究,覺得對芍藥有空喜之名,有葉公好龍之嫌。讀過姜夔的詞之後,我對芍藥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她的花美根貴,花美可以醫心,根貴可以醫身,是我們不可多得的大美人。與芍藥相伴,猶如楚王與巫山神女相會,巫山雲雨便會凝聚於胸,筆下夢中便會有好景永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