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纪实之郭龙海“变态”杀人案(22)

大案纪实之郭龙海“变态”杀人案(22)

新的案列讲述方式,同样的案例,别样的精彩,希望新老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老崔也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根据葛小月提供的情况,再综合以前几起案件的一些发现,再次讨论时,专案组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疑犯的作案动机和活动范围的分析,也越来越深入。由于疑犯又一次在车站后山作案,联系到都匀铁路中学后山、坝固山顶和庆云宫小河边那几处作案地点,虽然跟都匀火车站有一定的距离,但都在火车站的半径之内。疑犯很可能是在火车站那带找到合适的作案对象,再将她们带到偏僻的地方下手。而他一次又一次在火车站后山作案,不仅因为他对那一带的环境特别熟悉,不是家住那一带,就是到那一带去上班;而且可以看出疑犯的思维带有一定的单线性,性格比较固执。对某种事物形成一定见解后,轻易不会改变。行动,也会按照习惯的思维定式走。

因而,专案组所有成员一致认定都匀火车站是疑犯最主要的活动地点。为此,决定以都匀火车站为圆心展开搜寻。

参与讨论的黄平,联想到自己以前对疑犯“作案时间、作案动机、作案手段、作案对象的分析,因为有了以火车站为圆心的活动范围判定,而感到豁然贯通,似乎一下子就能把以前拼接不起来的案子,可以进行重新的组装。从而,也就对疑犯的行为与思维,有了新的认识。

专案组决定把搜捕疑犯的任务交给魏程的一中队。一中队是都匀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的一把尖刀,曾经多次完成一些比较棘手的任务,破获过许多重案大案。

就在接手这个任务前不久,他们刚刚侦破了一起伪造高速公路过桥票证的大案。

近几年贵州省建造高速公路的速度大大加快,都匀这片高速公路四通八达,320、321国道,207省道,丹桂公路、都惠公路组成了十分繁忙的公路交通网。北上南下,东穿西过的大小车辆川流不息。可是,一段时间内,州公路局却发现来往汽车过桥、过路费的收入越来越少,不能不怀疑是有人从中动了手脚,便将情况通报都匀市公安局,委托都匀市公安局进行调查。

魏程接到这个任务后,先是派手下的侦查员对各个设卡收费点进行外围调查。调查中他们发现,各个收费点基本上没有什么违章违规的行为,该收费的车辆全都按照规定收取。此外,有比较严密的管理制度,也基本上不可能私毁票证而将收到的钱藏匿起来。

漏洞出在什么地方呢?他们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出在票证这一点上。

果然,经过对一批收上来的票证进行检验,发现其中许多票证全都是伪造的。这样,车主、司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虽然出了过桥、过路费,但钱却落到了伪造票证者的手中,而没有收到公路局的钱柜。

魏程和他手下的侦查员找了一些本地的司机,了解到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在私人处购买的高速公路过桥、过路票证,因为在私人手上购买票证要比到路卡处购买便宜得多。

案情逐渐明朗,肯定是有一批人在集团作案,有人负责制作,有人负责销售。从线人处,魏程了解到有几个从三都来都匀市打工的农民,原来生活十分窘迫,恨不得一分钱都掰作两半花。可是最近却经常出入高档餐馆和娱乐场所,花钱像流水,一个个全都财大气粗。

不用问,也能想像得出,他们近段时间肯定是狠狠捞了票。魏程立即进行部署,将那几个人全都监控起来。许明、章柳、小飞跟踪他们时,发现他们正向本地和外地的司机兜售伪造的票证。随着魏程的一声命令,章柳、许明、小飞等侦查员一拥而上,将他们人赃俱获,逮了个正着。侦破那么一个比较复杂的大案,魏程他们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所以,不论是周金库,还是左亚卫,都对魏程的一中队比较放心。知道这些侦查员虽然有时比较调皮,时不时还发点牢骚,说几句怪话,但一旦进入工作,就都会十分的认真负责。

11月9日早上七点,小飞将葛小月叫醒,要她一起出发,到都匀火车站那一带去守候疑犯。睡惯了懒觉的葛小月嘟嘟哝哝大发娇嗔。

“小飞!我说你有没有搞错,这么早就叫我起来干什么,还要不要人活了。”

“小姐!要睡懒觉,等抓住疑犯再说吧!马上就是上班的时间,我们现在不出发,他要是刚好就经过那一带,我在这里怎么能够看见他?”小飞虽然不习惯侍候女孩子,可还是尽量和气地对葛小月解释。

小飞、许明是第一班,他们带着葛小月一起到了都匀火车站门前广场和剑江南路交界处。为了防止疑犯有可能认出葛小月,他们藏在车里,透过车窗观察车外来来往往的人们。

早上八点多钟正是都匀人离开家去上班的时间,火车站那一带有大片住宅和众多的单位,在火车站门前广场和附近几个路口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小飞和许明睁大双眼,专注地在人群中搜索着。他们虽然没有见过疑犯,但都记住了葛小月的大致描述。他们的任务就是努力发现与葛小月的描述相似的人,提醒葛小月,让她仔细辨认。

第一次参加这种行动的葛小月,开始时相当兴奋,也非常认真,可惜没有经验。她远远看到人群中一个男人的背影有点像疑犯,一边说:“那个人有点像!”一边推开车门去追那个男人。

许明和小飞听到她这样说,非常兴奋,真有点以为今天是开门大吉,赶紧下车跟上去。

葛小月揪住那个男人的胳膊,那个男人扭头看了看葛小月,发现拉着自己的是一个陌生的女孩,便疑惑地问道:“姐!有事吗?”

为防万一,既不能让疑犯逃走,又得保护葛小月,许明向小飞使了个眼色,两人由侧面贴上去,一左一右悄悄地夹住了那个男人。

那是一个高个子的年轻男人,大概只有三十岁,穿着紫色夹克衫,留着小平头,走路时腰板挺直。葛小月觉得从背后看这人很像疑犯,但看到他的脸,那是一张胖乎乎异常光滑的圆团脸,蒜头鼻,小眼睛,葛小月知道自己是认错了人。

经过黄平“放松疗法恢复记忆”的训练后,葛小月已经牢牢记住了疑犯的相貌特征,尤其是对疑犯脸形和眼神,更是印象深刻。她多次说,疑犯的脸颊比较平,颧骨很低,但眼神非常阴冷。

知道自己认错了人后,葛小月非常机智,她先是悄悄地对小飞和许明摇了摇头,然后对那个年轻男人笑了笑,说“先生!对不起!我来车站接人,以为你是我哥哥呢。”

被一个年轻而且也算漂亮的女孩子拉住胳膊,并不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况且葛小月又笑着道了歉,因而,那个年轻男人也笑着说:“没关系!下次还认我做哥哥就行了。”

对于葛小月的擅自行动,许明和小飞虽然有点恼火,但也比较欣赏她的勇敢。因而,他们分别回到车上后,小飞对葛小月说:“葛小月!你真不错,挺勇敢的!”他们必须先肯定葛小月,要激发和调动她的热情与积极性。

果然,得到小飞的赞扬,葛小月非常高兴,她笑嘻嘻地对小飞说:“你看我像不像电视剧〈神探亨特〉中那个漂亮的女侦探马考尔?”

“像不像马考尔没关系,你要是能帮我们逮住疑犯,就比什么马考尔、牛考尔强多了!”小飞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她说。

“我是马考尔,你个子那么高,就是亨特。见到疑犯我们是不是冲上去,掏出枪来指着他大喊:‘我是警察!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被看作是你的证词!拿出徽章给他看。你们有徽章吗?”葛小月似乎确实是看了不少警匪题材的电视剧,想到的全是电视剧中的一些场面。

“要做马考尔,先得学会配合!马考尔和亨特的配合是很默契的!”小飞对她说道,“葛小月!勇敢虽然不错,但你以后发现情况时一定要先跟我们说,我们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部汽车是我们的一个点儿,不能随便暴露。要是让疑犯发现我们和你一起在这儿设点,他动了疑心,就会躲得远远的,再找他,就困难了。”

“知道喽!别唠叨了,下次我一定先跟你们说!”刚刚获得表扬的葛小月,正在兴头上,很高兴地接受了小飞的批评。

“葛小月!你快看看,那个正往这边走来的男人像不像要杀你的那个家伙。”葛小月正说得兴奋时,许明指着一个正从剑江中路走向火车站门前广场的男人,低声提醒她道。

那是一个高个子男人,也是长方脸,身穿一套深色西服,神情稳重,步履从容,很像是一个有点身份地位的人。

葛小月仔细盯着那个男人看了一会儿,摇摇头,说不像,不是这个人!这个人的脸庞比较丰满,身材也比那天晚上的那个男人胖一些。

从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许明和小飞一直带着葛小月守在火车站门前广场。比较认真仔细观察和辨认的男人,不少于五六十个,但跟疑犯几个特征全都相符的,可以说一个也没有。

许明和小飞心里虽然着急,可是为了不影响葛小月的情绪,表面上却丝毫也不敢流露。

中午,下班回家吃饭的人渐渐稀少,随着许明、小飞启动了汽车,缓缓驶离火车站门前广场——他们不能老是呆在那里,从而引起别人的怀疑。汽车驶上剑江中路,再折向河滨路,停在一个寂静的地方。

汽车刚停下来不久,魏程和章柳给他们送来了盒饭。

葛小月吃着饭时,对魏程说道:“魏队长!小飞他们是yi q个饭盒,我的怎么是三个?”

“你是客饭,我们是工作餐。你辛苦了!吃点好吃的补一补!”魏程笑着对她说。

葛小月的确辛苦!作为一个基层公安局,都匀市公安局至今还没有根据口头描述摹画出疑犯形象的专门人材。这样,由葛小月对疑犯的描述,侦查员只是大致上了解疑犯可能是一种什么模样,手上并没有疑犯的画像,也就不可能拿着疑犯的临摹画像到处去询问。能认出疑犯的只有葛小月一个人,侦查员出发设点搜捕时,就不得不带着她。因而,葛小月每天都得跟不同的侦查员,出去十多个小时。

不过,侦查员虽然可以轮班带葛小月出去搜捕,但没有陪葛小月的人同样闲不着。

那天早上,魏程和章柳就先去了一趟火车站后山。他们要在山上选好一个设伏的地点。那样做,虽然有点像“守株待兔”,是个笨办法。但在疑犯没有留下指纹,更没有留下任何线索,甚至连烟头也没有留在作案现场的情况下,搜捕疑犯,仿如大海捞针。到疑犯经常作案的地方设点埋伏,不失为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都匀火车站后山,就是疑犯多次作案的地方。专案组判断疑犯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他的思维往往受到惯性的推动,估计他还会继续到火车站后山上来。这一判断,后来的实证明非常准确,可惜的是阴差阳错,没能在疑犯作案时将他当场擒获。

都匀火车站后山,并不是很高,山顶上是一道十多米宽的山脊,稀稀疏疏的树木,根本藏不住人,不容易隐蔽潜伏。疑犯多次作案的地方,刚好在水塔围墙外面的山坳。围墙边上,是一条很窄的小路。藏在围墙里面,不方便观察外面的情况,万一疑犯真的到山坳再次作案,既难以掌握他的行动,又不便于及时出击。

山坳只有十多平方米,东面朝向都匀火车站,那边是一个陡坡,一上一下非常艰难。西面朝向西山那一边,倒是有片灌木丛,能够藏住人。但那里有一条通向山下的小路,葛小月就是从那条小路逃掉的,万一疑犯从这西面上山,刚好从潜伏的树丛经过,那同样不是设伏的好地点。

这时已经是冬天,基本上没有人再到山上晨练。都匀火车站后山静悄悄的,魏程和章柳可以从容踩点。他们选来选去、最后决定在山坳的南面草丛中设一个点,另一个人则潜伏在水塔围墙里面。由山坳南面草丛那个点的人掌握指挥,他发出信号时,藏在水塔围墙内的人,立即从围墙跳出来堵住疑犯的退路。

连着一个多月,曾获公安部命名“优秀刑侦队”称号的魏程一中队,八个侦查员轮班出动,或是陪葛小月到火车站、百子桥、文峰园那几个地方守候,或是到火车站后山设点埋伏。

在火车站后山设点埋伏的人,分为两个班,每班两个人。从晚上十点,守到第二天凌晨四点。

可是,眼看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疑犯却一点动静也没有。那个家伙去什么地方了?难道他又突然消失了?年轻的侦查员带着疑问,自然而然产生了某种急躁情绪。

设点埋伏、蹲坑守候,第一线的负责人是魏程,虽然才三十多岁,但已干了十多年的刑警。他身高一米七十,非常结实健壮,长圆脸,大大的眼睛,相当精神。他是左亚卫副局长的一个得力助手,审讯时,他们有比较默契的配合,常常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对付过不少难以对付的罪犯。就在这一两年,他们在周金库局长和左亚卫副局长的领导下,已经接连破获“无头怪尸案”、“女教师被杀案”、“伪造票证案”及“连环投毒杀人案,全都干得相当漂亮。

可就是这个系列强奸杀人案,让他们感到困惑,不少看似很有价值的线素,查来查去,到最后往往是无功而返。好容易找到一个“活口”,应该是掌握了一张“王牌”,但要在万人的城市里搜寻一个只有大致相貌轮廓的疑犯,无疑似大海里捞针。

魏程非常理解同伴们的心情,但他知道眼下正是关键时期,千万不能急躁。急躁就容易疏忽,而稍一疏忽,工作很可能就会出现漏洞。从而,无意中给了疑犯可乘之机。

不少工作的漏洞,容易弥补;但刑侦工作的漏洞,却往往会造成极大的损害。魏程对于这一点,有着切身的体会。那还是他刚刚当警察不久时的事。

1985年,刚从贵州省警察学校毕业回到都匀的魏程,被分配到小围寨派出所搞治安。11月的一天魏程奉命押解一个小偷去找赃物,那个小偷只有十五六岁,跟魏程一样,都是中建四局五公司的职工子弟,两人的家同在一个大院,也算是熟人。那孩子跟魏程聊得很火热。一口一声“魏哥”。魏程虽然知道那个小孩出身于小偷“世家”,他的爸爸、他的爷爷全都是“梁上君子”,但见他才十多岁,心里并没有把他当一回事,觉得押解这么一个小孩,无疑是小菜一碟。

走到半路,看见路边有个厕所,那小偷对魏程说:“魏哥!我拉肚子了,想上厕所。”

魏程根本没想到这会出什么问题,挥挥手,对他说去吧,动作快点,我在门口等你。

这一等,等了二十多分钟。魏程想:“这家伙拉的什屎,能拉这么久。”走进厕所,哪还能见到那个小偷的影子。不用找,可以肯定他是从厕所的后窗户跑了。

魏程回到所里后,虽然没有挨处分,但自己觉得非常丢人,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对所有的疑犯都得多长一个心眼儿,决不能再让他们耍了!后来,那个小偷,还是由魏程亲手逮住了。不过,在魏程逮住他之前,他又作了好几次案,造成四家国营企业十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对那一次因疏忽造成的失误,魏程一直常记在心。此时,看到同伴们产生了急躁情绪,他再一次跟同伴们说起自己当年的教训,最后说道:“弟兄们!我们这次面对的是一个极为凶残狡猾的杀人狂,一个令人发指的魔鬼,一定不能急躁!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弟兄们之间的工作好做,可葛小月就有点难办了...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