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特朗普敢推翻一些之前的談判成果,對國家的信譽有什麼影響?

三江fiker


特朗普不是推翻協定,而是退出協定,這是協定參與方的權利,不管啥國際協定,簽約國有加入的權利也有退出的權利,只許加入不許退出那不成霸王協定了?不管是巴黎氣候協定還是中導條約,特朗普只是退出,這是符合程序的行為,把退出協定說成不遵守協定是偷換概念,如果特朗普違反了某個簽約協定條款那叫不遵守協定,到目前為止,還沒聽說有特朗普不遵守協定的行為,反倒是美國在指責甚至處罰其他國家不遵守協定的行為,並且是有理有據,抓個現行,

美國是憲政體制,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是很難出現總統為所欲為的情況,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政策必須通過嚴謹的政治程序,許多重大國際政策不僅是總統做決定,國會也會參與,同時就算是屬於總統決定的權力也有法律明確的規定,說特朗普不遵守國際協定,在實際操作中不具備可行性,首先國會會發難,質疑總統,其次國內輿論會聲討特朗普,要求特朗普給予合理解釋,更重要的是民意會下降,特朗普就不要考慮第二任期了,

特朗普是商人出身,考慮問題的角度與建制派政治家不同,著眼於實際利益,不太注重政治正確,特朗普認為美國承擔了過多的國際責任,他的口號就是美國吃虧了,美國要再次強大,在這個思路下,特朗普退群就是自然而然的行為,至於美國退群對於美國的國家信譽應該沒啥影響,因為這是符合程序的行為,不屬於違約,而且一個國家承擔的國際責任對於國際信譽也是邊際效用遞減的,美國承擔國際責任不照樣有許多國家不領情?偷換概念,把退出協定說成是不講信譽,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特朗普會不懂?還不如講究實惠量力而行,



萬事皆空70


毫無疑問,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對美國政府的信譽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有人感到奇怪,既然後果如此嚴重,特朗普為何還要這麼做?特朗普是智商低嗎?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特朗普曾經上過軍校,後來就讀於沃頓商學院,他的智商應該不會低。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特朗普智商不低,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肆意破壞美國政府的信譽呢?

這個答案,還是需要從特朗普身上找原因。有句話叫作“事物反常即為妖”,特朗普的妖是什麼?這來自於對選票的慾望,對於競選連任的痴迷。在美國總統這個行當裡,如果不能競選連任,則會被定義為“失敗的總統”,這幾乎成了一個潛規則。當年的小布什,就深諳此道,他明知發動侵略戰爭會消耗美國的國力,為何還要發動侵略戰爭?

答案,依然是選票。小布什深知美國民主制度的缺陷,選民往往是不理性的,假如與選民的意願相悖,則會失去選票,連任就沒指望了。但是,通過發動侵略戰爭,塑造一個強硬者的形象,則可以迅速獲得選民的支持,這幾乎成了美國總統撈取政治資本的捷徑,反正他又不親自上前線,輸了也沒有責任,贏了則可以坐享其成,何樂不為?

特朗普沒有小布什的運氣,因為運氣已經被小布什折騰光了,美國民眾對戰爭表現出了極大的厭惡。假如特朗普想要撈取選票,為其競選連任積累政治資本,戰爭路線肯定走不通,如果執意發動戰爭,只會讓美國深陷戰爭泥潭,而美國在這個時候已經經不起折騰了。再來一場戰爭,衰落的速度會更快,特朗普的位置就更保不住了,也許根本等不到卸任,直接就被國會彈劾了。

因此,特朗普需要塑造一個強硬的形象,需要兌現其不切實際的競選承諾,選來選去,特朗普就瞄上了國際貿易,這也契合了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但是,真要仔細觀察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本質上只是貿易保護主義的遮羞布而已,並沒有什麼乾貨。事實上,他的“美國優先”,無法讓美國再次強大,只會加重美國的社會危機,而美國經濟將遭受一連串打擊,最後民眾的生活水平會進一步降低。

但是,特朗普很善於把握美國選民的心理,深知他們厭惡傳統政治家,而他自己打扮成另類,表現出反傳統,反理性,反正美國民眾已經不理性了,還會在乎他是否理性?這個時候,特朗普宣傳“美國優先”,宣稱美國社會的問題都是外國的鍋,美國人一點責任都沒有。這種明顯反常識的言論,卻是美國民眾需要的,他們不能接受美國衰落的事實,需要一種精神麻醉劑,繼續支撐他們的虛榮心。特朗普,正好給他們提供了精神麻醉劑,讓他們誤以為“美國優先”可以讓美國再次強大,但卻不知道,這只是飲鴆止渴而已,不會有好結果。

特朗普四處退群,撕毀協議,這依然是其塑造個人強硬形象的套路,真實目的只是為了選票,而美國政府的信譽,特朗普根本不在乎。特朗普是個商人,他自己很會算計,如果只能幹4年總統,有沒有信譽好像也不怎麼重要,如果能幹8年,就算犧牲美國政府的信譽,他也滿足了個人目標。當他卸任後,美國政府就與他沒有關係了,信譽丟了自有後任背鍋。在特朗普的心目中,實現連任才是唯一重要的,美國政府有信譽也好,沒信譽也罷,他怎麼可能關心?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也是商人當總統的後果,美國民眾也只能自認倒黴。


圖維坦


特朗普走馬上任後,商人自私自利的本性暴露無遺,為了“美國利益優先”,什麼都不顧了,在本身強硬的性格驅使下,屢屢做出諸多出格的事,也就不足為奇。

他撕毀TPP協定和《巴黎氣候協定》,退出《伊核協議》和《中導條約》,不僅如此,還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之,在其看來對美國無益的協議或組織,統統拋棄。

特朗普在推翻前人談判成果的時候,根本不考慮對方的感受,盟友也好,非盟友也罷,都是我行我素,“老子天下第一”,由是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

撕毀《巴黎氣候協定》,儼然不顧生態環境,喪失了為子孫後代謀福利的思想,樹立了極壞的典型。

退出《中導條約》,無端製造緊張氣氛,將歐洲置於更加危險境地,還倒打一耙,趁機索要保護費,這不禁讓北約盟友感到不齒,甚至耿耿於懷。法國就提議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歐洲軍來自保,就是對特朗普的強烈不滿。

伊核協議是美中俄英法德六國共同商談的成果,來之不易。然而特朗普毫不珍惜,這不僅是對與會國家的漠視,更增加了伊朗人民的仇視,給本地區製造了不安定不穩定因素。

總之,特朗普一意孤行,凡事不講原則性的魯莽行為,儘管獲得了心理上的優越感,也為美國帶來了一定的實惠,但由於缺乏戰略眼光和長遠考量,必將造成美國信譽危機,長此以往,將很難在世界上立足,盟友們必然紛紛倒戈,最終落得個孤家寡人的地步。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特朗普之所以如此大膽,是因為這次選特朗普做總統的,大多是美國的草根,是美國這家股份有限公司的散戶股民。

過去美國總統都是建制派即長期持股大股東支持下選出來的,代表的往往是美國的長期利益。而這次草根小股民想要的,卻是眼鼻子下的短期利益。

作為商人,特朗普上臺後前後一致堅持執行的,就是把美國過去幾十年近百年積累的長期利益,儘量給即時兌現了。

這種短期消費長期利益的做法,會不顧一切地兌現利益,哪怕那將損害美國的長期利益。

退群也好,推倒既有協定也罷,特朗普才不管美國過去的種種承諾。他要爭取的只是美國目前的利益,選民是否有工作,收入會否增加。只有這樣,他才能取得選出他的草根股民的認可和支持。而那些人,絕對是隻顧眼前那些切身利益,不會去擔心什麼美國的聲譽、大國的責任等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朗普自然有膽放手挑戰美國的長期利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當選後推翻或推動的政策,全都侷限在美國製度限制的行政權力內,也就是說,他推翻的那些協定,本來就是其前任奧巴馬運用其行政手段推出的政策,或者是,奧巴馬政府那些政策本身就未通過當時共和黨佔多數的國會的批准。現在特朗普自然有權仍然運用其總統行政權力來推翻或推運其自己的政策。


ningwang98


特朗普敢這樣做,有下面幾個原因:

第一,這當然是特朗普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的性格使然。對特朗普來說,如果他頭腦中的選項按照先後次序有十個,那麼放在第一的,一定是計算器,放在最後幾位的才是美國的國際承諾、國家的聲譽等等。當特朗普手裡的計算器告訴他,他還有錢賺的時候,他當然不會顧及任何的國際承諾。



第二,從特朗普頭腦中的計算器角度出發,這些已經達成的的協議也許確實在某一個角度和方面對美國有所不利,但這卻是美國作為一個世界頭號大國的國際承諾。比如,巴黎氣候協定對美國減排就提出了要求。特朗普既然不想受到限制,那乾脆就撕毀這些協議。



至於撕毀這些協議對於美國國家利益和聲譽的影響,那當然可大可小,見仁見智。從特朗普的角度說,他手裡的計算器告訴他,這個決定在短期內對美國是有利的。但是,從長遠來說,美國國家聲譽和國家利益受到的影響,一定是無法彌補的。



這裡的道理很簡單: 美國剛開始”退群”的時候,國際社會可能有一陣慌亂。畢竟世界秩序由美國製定,至少已經70多年,群龍無首之後還是會引起一定的混亂。但是,就像西方一個諺語所說的那樣,”生活還是要向前走”,國際社會最後還是會在痛苦之後尋找沒有美國的生存方式。而一旦這種沒有美國的生存方式形成並逐漸完善之後,那麼人們就會發現,沒有美國的生活方式也是很美好的,至少沒有那麼多動盪和不愉快。今天的人們還會發現,沒有美國的生存方式反而會更美好。



一旦這一天來臨,那就是美國在國際秩序出局的開始,也是美國真正開始走下坡路的開始。試想,一個沒有美國的世界秩序確定、完成之後,這個世界還要美國幹嘛呢?從這個角度說,思維狹隘的特朗普是美國製定的國際秩序的掘墓人,這話還真是有一定道理。


邱震海


特朗普這個總統確實與前任不同,他雷厲風行,大膽潑辣的工作作風,吸人眼球。他不怕樹敵,似乎敵人越多越好,越能顯出他的本事。有人問他的敵人是誰時,他說,中俄,歐盟,還有媒體。他選的敵人都是強大的,不好對付的。這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俗話說,柿子專撿軟的捏。而特朗普轉撿硬的。這就是特朗普。



特朗普敢推翻以前的談判成果,是由許多原因促成的。首先是由於他的性格使然。他出生在一個房地產商的家庭,小的時候就個頑皮,不守規矩的孩子。他經常搞惡作劇,在運動場和生日派對上搗亂,有一次還把他的音樂老師打個烏眼青,差點被學校開除。成年後,他喜歡冒險,幹別人不敢幹的事。他父親本來就是個成功的商人,可他嫌父親的做法賺錢慢,就離開父親去幹有刺激性的工作去了。

(前排左2是特朗普)
特朗普從他父親那裡學到了一個生意經,即棘手的生意要強硬。他覺得吃虧時,必須重新談,信譽什麼的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他要的是結果,過程如何他是不在意的。



此外還有經濟上的原因。美國的經濟從小布什當總統後,就開始往下走。小布什從克林頓手中接過總統大印時,美國政府的財政盈餘有1270億美元,小布什發動了兩場戰爭後,財政開始出現赤字 ,到了特朗普這兒,去年赤字達到7790億美元。總產值,克林頓時期創造了美國的繁榮,最高4.09%,最低沒小過2%。從小布什開始,一路下跌,8年平均增長3%,有的年份還出現了負增長;奧巴馬8年任期,平均增長2%多。反觀中國,這些年都以7%以上的速度增長,中國的總產值已經是歐盟28國的總合(含英國),迅速接近美國。特朗普感到了壓力,於是,在戰略上把中國定為競爭對手,想推到所有有利於中國成長的規則重新來。



特朗普一直秉持從父親那學到的生意經,“棘手的生意要強硬”,把治理國家當做生意來做。從退出TPP,到修建邊境牆,從廢除醫改法案,到禁止穆斯林入境,不管人們怎麼反對,媒體怎麼抨擊,他都一意孤行。從特朗普執政的軌跡看,強硬貫徹始終。這樣一個特朗普說了不算,算了不說就好理解了。

特朗普這麼做,肯定會影響美國的信譽,一個失信的美國,不可能“偉大”,也不可能讓它的盟友死心塌地地跟著它。盟友們都在安排離開美國的後事,歐洲在制定繞開美元進行結算的計劃,意大利、日本、新西蘭等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歐洲與日本簽署貿易協定,日本與中國及東盟簽署貿易協定等,都是在為後美國時代做準備。


海之螢


我們都知道,二戰結束以後,世界以美國為中心確立了新的世界秩序,這主要由兩大支柱作支撐,一是在政治和安全領域,建立了聯合國,以及聯合國授權設立的其它相關組織。二是在經濟方面,設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幾十年來,美國一直都是這些組織和機構的大莊主和大股東。

只要美國打造的這一國際秩序在正常運轉,大莊主和大股東當然也是這個世界上獲利最多的,別的不說,就拿美元作為世界通用貨幣來說,美國就可以通過操控利率或利用其它金融手段不斷剪全世界的羊毛,這就等於美國只需用一張小小的紙片就能為自己從其它國家換回真金白銀。當然,美國能夠長久維持這些利益一是靠實力,另外就是靠這種實力支撐起來的所謂信譽。

本來信譽來源於責任和擔當,但美國不是,在過去幾十年裡,美國憑藉著超強實力,利用軍事、政治、經濟和外交等手段,為自己打造了在全世界說一不二的霸權,成了西方世界名副其實的帶頭大哥,而世界上更多的國家為了生存和發展面對美國的強勢也只能忍氣吞聲。如果說美國過去幾十年有什麼信譽的話,那也只是美國為了維持自己的霸權的正常開支,事實上從美國轟炸南聯盟,攻打伊拉克開始,美國的國際政治信譽就基本破產。

如今商人總統特朗普上臺,大搞美國優先,其深厚的政治背景就是美國國內民粹主義抬頭。特朗普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惜以美國幾十年積蓄起來的實力作籌碼,唯我獨尊,大肆破壞國際規則,在對貿易伙伴揮舞貿易大棒的同時,對自己的盟友也不放過,不斷在經濟和安全上對他們進行訛詐,無論是傳統盟友如歐盟和加拿大,還是新晉相好如印度,無不被特朗普的一已之私折騰的焦頭爛額。

上個月的西方七國集團會議特朗普就成了眾矢之的,開成了6+1會議,前不久歐盟決定加緊建立歐洲安全部隊,以示在安全上獨立自主的決心,想必不久在布魯塞爾即將召開的北約峰會,特朗普同樣也會面臨被“圍剿”的命運。而亞洲的經濟體也在加緊整合,日、印、東盟及其他共16個國家近日在日本舉行了部長級會議,會議就區域經濟合作和發展簽署了相關協議並發表聲明,表示爭取在年底之前落實該協議並取得一系列成果。

看來特朗普一系列退群和單邊撕毀多邊協議與破壞國際規則的行為,真可謂是美國的一次嚴重的信用透支,以美國利益為中心打造的國際舊秩序正在走向瓦解。


十八子功



特朗普言而無信、出爾反爾、不斷“退群”,不僅讓自己眾叛親離,而且讓美國失去信譽。世人都問一個問題:美國還有朋友嗎?特朗普說話還有人信嗎?


特朗普是一個生意人,本身就不適合當總統。特朗普成為2016年世界上飛出的一隻“黑天鵝”,也許美國民眾現在才認識到這是一個錯誤,而且是一個天大的錯誤。在特朗普眼中,除了利益還是利益,利益至上,沒有信譽可言。


作為特朗普個人而言,上任500多天,發了數千條虛假信息,說了數千次謊話和錯話,世人寧願相信世上有鬼,也不願相信特朗普那張“大嘴”和“臭嘴”。作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宣佈美國“退群”,目前已經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伊核協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人權理事會,嚴重傷害美國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就連美國的鐵桿盟友德國、法國、加拿大等,都直接與美國對著幹。


特朗普當總統越久,美國的信譽喪失越快。11月美國將迎來中期選舉,也許美國民眾會對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用腳投票”,從而成功彈劾特朗普。


毛開雲


木叔提醒各位網友,不要把特朗普只當作是一個商人,也就是說,只認為他是逐利的。其實他不只逐利,還是一個有想法的政治家。而且政治思想與里根、小布什等共和黨主流的保守主義觀點一脈相承。這是正確看待與分析特朗普政策的重要視角。

木叔具體說幾點看法。1500字4分鐘讀完。

第一,特朗普和任何美國商人一樣,都是有政治傾向的。

有網友是不是覺得這個態度對他過於高看了?其實不然,雖然特朗普此前只是商人,但商人也有政治傾向的。不然美國政客怎麼從他們那裡募捐?不然兩黨總統競選為什麼大金主都是商人?

商人如果沒有政治傾向,在美國是被人看不起的,類似行屍走肉。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政策,他都當老好人,不敢發聲、悶頭賺錢。這在美國是沒有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也是沒有原則的體現。

其實不只是美國,在任何社會,商而優則仕都是一條規律。經濟活動搞好了,意識形態就蓬勃了。商人有錢就要政治地位,這是趨勢。美國已經玩的很溜了,可見這一套確實如此,別的國家也一樣。

特朗普是大商人,賺大錢,難道對政治沒有看法。當然不是。他的理念就是里根主義、小布什主義的共和黨保守立場。這是他長期堅持的目標。做不做總統也有這個想法。

因此單純用商人來去衡量特朗普,不僅不對,而且危險。

第二,特朗普推翻前任的成果,就是共和黨保守主義意識形態的體現。

共和黨反覆強調的一點就是美國至上主義,而且孤立主義氣氛濃郁。在經濟上就是擺脫放水的手段,調整結構,甚至適當緊縮。在社會政策上,更多強調個人權益,而非政府意志,通過減稅釋放動能。

特朗普的立場和這些完全一致。比如取消奧巴馬時期的強制醫保法案以及對中小企業減稅等就是這一套程序。

在外交上,想想里根時代做了什麼?對美國最大的功績就是拖垮了蘇聯吧。怎麼實現的?一是對蘇聯圍追堵截,也就是制裁與大棒;二是接觸和競爭,用軍備競賽將其搞垮。

目前特朗普的對外政策也如是。對伊朗、俄羅斯、敘利亞等都實行了“以壓促變”的政策。同時也不排除與他們接觸。在這種風格的外交行動下,可能會在某些國家複製里根時代的蘇聯模式。

第三,他的舉動,對美國聲譽當然會有影響。但特朗普認為這是對的,之前的總統做錯了。要改正錯誤、維護利益,長痛不如短痛。

特朗普“退群”的一些舉動,本質上不是他的本意,是因為共和黨內部對類似的事情反響太大,這些都是會推動特朗普去“退群”或者“毀約”的。

如果黨內不支持這麼做,大部分反對這麼做,特朗普也不會傻到一意孤行。他是很聰明的商人和政客,這點道理不會不懂。因此他執行的只是本黨大多數人的意志罷了。外界看特朗普的“退群”或者“毀約”行為,要以這個為出發點。別以為他做的事情,遭到全美國人反對,這是誤解與錯誤。

對國際社會而言,很多國家習慣了美國在多邊主義場合的行為,有些亞非拉國家甚至從這裡撈到了太多好處而不能自拔,他們希望特朗普上臺後繼續享受這種“紅利”。

但特朗普認為這對美國利益是損害,比如伊朗核協議,完全沒有規定伊朗的地區擴張計劃和彈道導彈限制,簽署這些意義在哪裡?因此他當然要退出。儘管對美國形象有損,但與實際利益得到保障相比,面子算什麼呢?

特朗普就是實利主義者,不會為了不能當飯吃的面子而放棄可以當飯吃的實利。包括伊朗等在內的一些國家還沒看到這點,很悲哀。


你怎麼看特朗普?


木春山談天下


他在消費美帝自己的國家信譽,肯定後患無窮。雖然他摸清了美國現今經濟的主要脈搏,就是越來越厲害的金融經濟,實體經濟空虛,對外窮兵黷武,無限消耗美帝金錢,只剩高科技一塊陣地,但是畢竟不是政治家,急功近利,無長遠規劃,自負輕敵,雖然借用大棒得一時之利,但是畢竟無法掌控各大財團和家族,特別不會同中共打交道,被強力反擊,又為其他大經濟體提振士氣,跟他玩太極推手。貿易戰肯定無出路,除非他是在準備打仗,那就另當別論。世界大戰在擁有核武庫的今天越來越是偽命題了,大方向是錯的。他加快促進了美帝的衰落。註定是個美國有史以來最失敗的政治家。立貼為證。至於什麼是正確的美帝出路,其實一條就全解決,但是我就不說不告訴他。哈哈,有些CNB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