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找到了!找到了!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

央广网北京4月7日消息(李思默 车丽 姚东明 李楠 刘浩邦)中国之声连日来推出清明特别策划《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多路记者赴山西、江苏、山东、河南等地,采访到了一个个帮助烈士回家的动人故事。节目播出后,令人激动的消息频频传来……我们的记者也陆续收到新的线索并进行了追踪。

节目播出第二天,

杨寿本排长的亲人找到了!

央广网:找到了!找到了!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


央广记者李思默采访守墓人卞康全

我是记者李思默,中国之声清明特别策划《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4月4日播出了《五条岭下迟来的祭奠》。江苏盐城步凤镇庆元村的卞康全,不仅多年来执着守护着1947年盐南阻击战中牺牲的2000名无名烈士的英灵,还积极查找相关资料找寻烈士的亲人,分拨分批给他们寄去信件,帮烈士“回家”。

央广网:找到了!找到了!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


卞康全写给烈士后人的信

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有一位姓孙的先生电话联系盐城市步凤镇工作人员。孙先生是阜宁人,家人听到中国之声的报道非常激动,因为他岳父的哥哥当年在盐南阻击战中牺牲,迄今不知安葬在哪里,这也是岳父心中多年的牵挂。

盐城市步凤镇社事办主任于鑫:“孙先生说,他岳父的哥哥是名烈士,1947年在盐南阻击战中牺牲,当时是24团的排长,一直不知道安葬在哪里。老岳父今年已经80多岁了,身体也不如以前,耳朵也有点聋,但他心里面一直有这个愿望,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哥哥安葬在哪儿。所以孙先生听到广播的报道,就跟他的岳父提起的这个事情,想(岳父的哥哥)会不会安葬在五条岭?他跟我们工作人员联系,告诉我们的烈士的名字叫杨寿本,是阜宁陈集姚场村人。我们就立刻联系了守墓人卞康全。”

五条岭守墓人卞康全在接到信息后,立刻在已知姓名的836名烈士名单中找寻。

卞康全:“他告诉我,烈士是阜宁人。我就快速地把名录拿出来,而且很快就翻到了‘杨寿本’烈士,然后我就告诉他,有这位烈士的名字,24团的排长。”

央广网:找到了!找到了!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


杨寿本烈士 英名录图片

查到“杨寿本”烈士的名字,让孙先生全家感慨不已,他们将择日到五条岭烈士陵园祭奠。另一方面,卞康全也告诉我,就在这几天陆续又有几十位烈士的亲人第一次来到五条岭寻亲祭拜。

记者:“我是3月末到您那里采访的,当时我们统计的数据是189名烈士的亲属被找到了。现在这个数字又更新了吗?”

卞康全:“5号的当天就有11位烈士的后人到陵园来寻亲,并且都在名录中,找到了他们亲人的名字。6号寻亲的烈士后人就更多了,这一天一共是18位烈士的后人到这里来寻亲祭拜的,从起初,一直到今年的4月6号,累计寻访过来的亲人共有230名。”

烈士后人:“你好!”

卞康全:“你好!请稍等一下……”

就在这次电话采访卞康全的时候,我听到又有烈士的亲属登门寻找。卞康全说,这几天数字还可能会继续增加,他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线索,让烈士早点“回家”。

卞康全:“想通过媒体,把更多的消息让外界的人知道,让家里有当年出来参加革命的烈士的家人们,向我们五条岭烈士陵园提供线索。让烈士的家人早点找到他们的亲人,也让烈士早一点魂归故里。”

央广网:找到了!找到了!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


卞康全和央广记者讲述五条岭的故事

“这个事我的老父亲知道啊”

央广网:找到了!找到了!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


央广记者车丽采访贾狗心

我是记者车丽,中国之声清明特别策划《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4月3日播出了《73年后的团圆》,山西平遥丰盛村贾狗心一家三代73年为无名烈士守墓,69岁的王京利奔走四年,最终确定了烈士的身份——正是1945年7月牺牲的邹开胜,并辗转找到了邹开胜烈士的亲人。节目结束前,王京利说正在平遥为另一个无名烈士墓寻找亲人,他提到的“侯郭村”,让远在太原的热心听众、75岁的刘大寿眼前一亮,刘大寿马上联系了央广驻山西记者站。

刘大寿:“在《新闻纵横》里我听到的,一听那个是我的老乡在说话呢,这是我的乡音嘛,就更感兴趣了。特别讲的是平遥的事,我就更感兴趣,听到尾声那说在平遥县的侯郭村还有一个八路军的无名烈士墓。这个事我的老父亲知道啊。”

祖籍就是山西省平遥县侯郭村的刘大寿说,他清晰记得父亲曾经给他讲述过那段经历。

刘大寿:“我老父亲去世好多年了,他在世的时候说过,大概1944年左右,一天晚上,在我们村子西边的官道上,八路军和日本人打了一仗,枪声打得可紧了,父亲去世我也就不知道细节了。”

刘大寿的讲述,让王京利在找寻中更坚定了烈士牺牲在当地的事实。清明节前,埋葬在山西省平遥县侯郭村的烈士亲属从福建来到当地,遗憾的是没有找到烈士遗骨的具体位置,他们在烈士牺牲的地方祭拜,并小心翼翼地带回了一捧黄土。王京利说,烈士没有回家,找寻不会停止。

央广网:找到了!找到了!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


王京利

王京利:“节目播出以后,我看到太原有一位老同志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我也听到平遥当地的老乡找侯郭村的支部书记反应情况。我现在希望有更多的同志,特别是老同志或者知情人,加入到我们寻亲的队伍中,帮助我们共同寻找革命烈士,现在有了很大的进展,随着团结的人越来越多就很容易办到了。”

中国之声清明特别策划《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播出后,也收到很多听众和网友的留言。有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听众表示,《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十分感人!这样的事情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并参与其中,这样的教育契机不想错过!

还有微信留言说,五条岭就在我出生的这个小村庄上,小学、初中每逢清明节都会去扫墓,在这里心情都是很沉重的,看着那五条岭就会想起那些战斗英雄,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和敌人战斗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晚辈学习。希望我们这些晚辈牢记历史,时刻记住那些牺牲的英雄形象,再接再厉,坚持不懈!

央广网:找到了!找到了!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


有网友点评,这些守墓人不是一般的凡人善举,是对烈士和人性的大爱!致敬!听到报道后,我湿润了眼眶,我们的安宁生活,是先烈们用热血换来的。又逢清明节,愿英烈们安息,能早日找到家乡的亲人,有后人祭奠终入土为安。还有网友表示,愿做志愿者,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帮助英烈“回家”。

央广网:找到了!找到了!为了无法忘却的纪念!


感谢听众网友们的关注与留言,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提供线索,完成烈士叶落归根的夙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