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名勝隨拍(五)——區家祠

在廣州提到旅遊景點,首先會想到“陳家祠”,但沒有什麼人知道有“區家祠”。其實在清代區家祠比陳家祠更有名,至於為啥現在沒人知道,其實原因很悲催。

廣州名勝隨拍(五)——區家祠

廣州以前科舉考試的地方在文德路、德政路附近的省立中山圖書館範圍,而圍繞著科舉考試周邊就是各地學子來省城落腳與複習的各大書院。所以在中山四路、北京路周邊是一大片書院群。最有名的當然就是上篇我介紹過的“番禺學宮”,還有就是北京路步行街附近的大小馬站書院群(可惜全部拆掉了,懷念一下)

廣州名勝隨拍(五)——區家祠

現在只剩陳家祠、區家祠等幾座,其實它們都不是祠堂,而是書院,陳家祠叫“陳氏書院”。當時哪家書院牛氣,就要看哪家書院靠近考院。陳家祠在中山七路,離中山四路還差三條路。而區家祠在哪裡?就在中山四路考院後面,農講所(番禺學宮)旁邊有一條街叫“芳草街”,區家祠就在哪裡。

廣州名勝隨拍(五)——區家祠

既然區家祠以前這麼風光,現在為啥被陳家祠搶了風頭?在祠堂裡的看門人區伯(不是經常搞事那個,雖然那個也算同宗)說因為一直以來區家祠的產權問題困擾,產權不明,又不像陳家祠那樣給了政府建設,所以拖著,拖著就拖到現在,看著陳家祠興旺,區家人無奈。

廣州名勝隨拍(五)——區家祠

區家祠以前曾經被用作為學校——芳草街小學,我親戚和朋友都是哪裡的校友。後來區家人收回來,但是產權還是不明朗,後面豪賢路的院子差點變成一家個性餐廳。現在的區家祠也只有默默的守候歐家後人每年一度的盛會。

廣州名勝隨拍(五)——區家祠

區家祠是對外開放的,可以進去拍攝(後院是祖先牌位不能進去拍),找區伯喝喝茶,聽聽廣東音樂,聊聊往事。

廣州名勝隨拍(五)——區家祠

區家祠的藝術雕刻雖然不夠陳家祠那麼豐富,但是也有它的特色,雖然重新翻新過一次,很多藝術品都得到原始的保留。

廣州名勝隨拍(五)——區家祠

透過木門望進去,就是以前珠三角過來的區姓考生宿舍和學習的地方。在以前這裡的住宿條件一流的,宿舍是兩層結構,南北對流,通風透氣。

廣州名勝隨拍(五)——區家祠

重門深鎖,留下的只是默默的回憶。萬幸的是區家祠已經被列入廣州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希望有朝一日重現輝煌。

廣州名勝隨拍(五)——區家祠

喜歡小編的隨拍廣州系列的,求關注我,請點贊支持,小編會不斷遊走廣州,帶來更多推介和美圖!(注:廣州名勝隨拍系列為“慎言老陳”個人原創,歡迎標明出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