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那記憶中的 味道,你還記得多少?

春天到了,依稀覺得涼意未減。在城郊的地方,只見得片片點點的綠色,跟朋友圈裡看到的草長鶯飛,春暖花開感覺差了一個時節。最近氣溫回暖,帶著寶寶在小區裡遛彎兒,抬頭間看到樹枝上發出的嫩芽已經鋪滿了枝頭,忽然走神想到了老家的那棵香椿樹。

香椿,那記憶中的 味道,你還記得多少?

香椿在今年莫名其妙變成了蔬菜界的網紅,你實現“香椿自由”了嗎,我想說我老家有一棵香椿樹都吃不完。

那棵香椿樹種在老家的院子裡,挨著西廂房。爸爸說這棵香椿樹是他結婚前蓋房子的時候種的,算下來比我的年齡還大。記憶中這棵香椿樹就陪著我們一起長大。

五六歲之前沒有印象,只記得上小學以後,香椿樹長得像碗口一樣粗,枝幹還未到房簷。我們一天天長大,香椿樹也一天天長高,沒過幾年,它長到有兩層樓那麼高,像一個衛士一樣高大挺拔,站在院子裡護衛著這個家。

香椿,那記憶中的 味道,你還記得多少?

過了冬天,天氣一轉暖,我們最盼望的就是香椿樹發芽,媽媽卻總是說,還得一陣子。懷著焦急的內心望著光禿禿的樹枝,我們總是會失望而返。但每一天都會不自覺的向上望,看是否有第一抹綠色出現。

一晚上春雨無聲,第二天陽光照進屋子。我出門呼吸新鮮空氣,除了一絲泥土香外還有一陣淡淡的清香飄入鼻息,那種味道是如此的熟悉,是香椿芽的香味!我欣喜地向上望去,驚喜的發現已經有一簇簇褐紅色的嫩芽率先立在了每一條枝幹的頂端。他們就像小寶寶頭上剛紮起的牛角小辮兒,俏皮的,短短的。還未及日上三竿,我們便迫不及待的央求父親去摘香椿芽。

因為是新芽嚐鮮,父親只會掰一些低矮處的香椿芽,但這些也足以讓我們大快朵頤。母親將摘下來的香椿芽放在開水裡燙一下,撈出瀝水,然後掛和好的麵糊下鍋油炸,炸好的面椿兒金黃酥脆,像一條魚,這道菜就是炸香椿魚兒,一口下去,外脆裡嫩鮮香入喉,當咬到香椿的時候又是一種醇厚的驚喜。

香椿,那記憶中的 味道,你還記得多少?

香椿魚因為是油炸的,母親注重健康,不會做太多,只一盆足以。剩下的香椿芽就會被切成芽碎,混著蛋液裡攪勻然後倒入油鍋,“呲”的一聲,香椿芽的濃香混著雞蛋香味便立刻出來——香椿炒蛋,我們孩子們都恨不得多長一張嘴多吃點。

香椿,那記憶中的 味道,你還記得多少?

頭茬的香椿最為珍貴,古話說,“頭茬香椿賽黃金”。他們積蓄了一個冬天的力量萌發而出,怎麼吃都香嫩可口,餘味無窮。

趕在清明節前後香椿芽葉撲滿枝頭,這時候摘香椿對於我們小孩兒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個隆重的儀式。全家齊出動,父親把自制的彎鉤綁在木頭把兒上,站在西廂房房頂上,瞅準目標,彎鉤一下子鉤住,然後再反向一使勁,香椿就被鉤了下來掉在了地上。弟弟負責爬樹摘低處的香椿,我和妹妹負責在樹底下指揮方向和撿拾落下來的香。母親則負責香椿的後期處理。

這次摘香椿基本就是最後一次摘了,再往後香椿就會變老,纖維化更重就不適宜吃了,所以這次摘的量一般會盆滿缽滿。母親會挑出幾把送給鄰居。然後將剩下的香椿用開水燙過之後切碎,然後拿出前一年臘月裡醃好的鹹豆腐(將豆腐切成一公分後一掌見方的豆腐塊,然後在油鍋裡炸,炸好後全身鋪一層鹽,放在甕裡儲藏,半個月後鹹豆腐就做好啦),切碎跟香椿碎拌在一起,不用撒鹽,倒香油攪拌,哇,那香味,沁人心脾,筷子夾一口塞嘴裡,嗯,回味無窮,對了這道菜叫香椿拌豆腐。

香椿,那記憶中的 味道,你還記得多少?

吃香椿的季節就這麼愉快的過去了,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姐弟仨求學,再後來進入職場,離家越來越遠,摘香椿、吃香椿的時節也數次錯過,每一年都會覺得惋惜,總覺得春天缺點什麼,後來才漸漸明白:雖然現在在市面上雖然能買到香椿,但是卻再也買不到那種記憶中的味道,這麼多的關於香椿的味道,都是童年裡最美好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