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农村随处可见的鳝鱼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到底都到哪里去了呢?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在我的家乡河南南阳不仅鳝鱼,包括鱼,泥鳅,河虾,螃蟹等等,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鳝鱼是要生活在水里的,以前农村的小河,村庄里的池塘到处都有水,现在都成了干河了,没有水哪里来的鳝鱼。记得小时候村庄的池塘里,小河里有很深的水。成群的鸭,鹅在里面嬉戏。到了夏天,小伙伴们就在里面游泳,捉鱼,捉螃蟹,有时侯还能捉到泥鳅,鳝鱼。现在由于容易干旱,工农业用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河里,池塘里跟本就没水。就是夏天下了大雨,有点水,几天过后就又干了。

第二,现在种庄稼,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特别是农药都是有毒的,农民把使用完的农药瓶子随便丢弃。一下大雨,这些农药瓶子的残留物,再加上庄稼上的农药残留,田地里的化肥残留都会一起冲到河里,渗到地下,影响地下水质量。天长地久不仅对河里的生物造成伤害,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现在农村为什么许多这病那病的病人增多,与这是有必然的联系的。


豫宛小马


确实,以前在我们农村鳝鱼是一种随处可见的鱼类。每次傍晚放学回家的时候挎着竹篮去田埂边打猪草经常可以看见鳝鱼,但是由于那个时候田间的鳝鱼太多,所以如果看见的鳝鱼个头不是很大我一般都不会去弄它。要不然搞的一身泥巴很不值得,回去的时候肯定避免不了会被奶奶责骂。



记得那些年村里还没有什么外出打工的人,我爷爷当时给我父亲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在村里给人犁田。虽然说父亲平日里给别人家犁田非常的辛苦劳累,但是相对于那时的农村来说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我记得当时父亲每次下地犁田回来的时候都要带上七八条犁出来的老黄老黄的鳝鱼,有些时候家里的鳝鱼实在太多大家都吃不过来,所以我们就把那些剩下的鳝鱼全部给放到院子旁边的水塘里。逢年过节家里放塘的时候鳝鱼都可以用桶来装,自己家里留上一点剩下的都给隔壁邻居分一分。


为什么以前在农村随处可见的鳝鱼现在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它们到底都去了哪里?

首先农村鳝鱼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种化学农药与复合肥料的广泛使用

以前小时候村里种地根本就没有农药,偶尔田地里病虫害严重的时候家里也只是用一些鱼腥草或土灰来辅助治疗,所以那个时候田地里的庄稼基本上都是靠天收。但是令我非常奇怪的是当时村里的庄稼都很少生病,有些时候一季水稻下来都看不见病虫害的影子在哪里。


说到化肥那个时候就更加的可怜,平日里家家户户种地用的都是纯天然的农家肥,什么复合肥等其它一些东西我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所以那个时候家里的农家肥都非常的宝贵,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信,有的时候走在路上憋着一泼尿舍不得放还硬是留着回到家才放。

其次农村鳝鱼消失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人类不顾后果的大肆捕杀

前些年鳝鱼的市场价格还可以,所以每天傍晚你都可以看见有好多外来人口带着电具和网来村里捕捉鳝鱼。他们对于的捕捉鳝鱼那是大小通吃,有些只有火柴棒那么大也都不放过,渐渐的我发现村里的鳝鱼确实少了不少,偶尔能遇上一条那都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最后鳝鱼的生态环境被我们给无情的破坏,对于它们来说农村已不再是生活的乐园,而很多时候感觉更像是屠宰场。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鳝鱼也称黄鳝,鳝鱼和泥鳅一样生活在池塘的洼泥里或稻田中。

在我们小时候最喜欢抓的也是泥鰍和鳝鱼。经常在放学后几个小伙伴一起去田抓鳝鱼泥鳅,糊的满身泥巴,想想那时候我们的童年真的好开心。

在我们农村现在的鳝鱼基本是很少见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管种植水稻还是蔬菜都是先用一种叫做除草剂喷上一遍,在以前都是人拔的草。肥料以前很多都是农家肥,现在都是化学肥。

所以现在除了人工养殖的基本野生很少了。




雨后中呼唤


我看回答的,没几个是农村人吧?现在山区种田,早就不撒化肥了。就拿我们村来说吧,我家在四川自贡富顺县飞龙镇,属于比较贫困落后的村子,农田早就不施肥了,现在黄鳝大一点的的确少见了,主要原因,跟施肥没有关系,导致它减少的原因,是因为它值钱!

不像江浙沪和湖北江汉平原,水稻种了,收割了之后,会把水放了,再做农作物,四川基本上都是水田,因为灌溉不方便,所以不是荒废的农田,都是有水的,并且,现在水稻田,都养了鱼,要说起来,农村的黄鳝还是挺多的,只是看是什么田。

如果只是种水稻的水田,农村的鸭子鹅,会放到田里,那种田就很少见到黄鳝,因为,每天会有人用电鱼机电,按照我们这边20到30不等的收购价格,有些不方便出门要在家里带孩子的专门靠这个养家糊口的,一个晚上,能电个两三百块。

再者,农村人都知道,黄鳝常见。

是在稻谷开花的时候,那个季节黄鳝是在田埂边上,母黄鳝产子的时候,会选择在稻杆下面打洞,然后吐一层白色的泡沫,将洞口遮住,公的晚上会出来乘凉!

说是化肥造成的,八成是农业节目看多了的城里人吧?我敢说,黄鳝少见,基本上都是因为它自身经济价值造成的,四川许多人比较爱吃血皮黄鳝,摆酒席也有泥鳅黄鳝这两道菜,所以现在平时野生的黄鳝的确不常见了,基本都是被人弄去卖了,当然,地区不同,主要种植大米倒卖的,另当别论,但别一杆子,把农村说的那么不堪!

嗯,我的话说完了,有什么不对多包涵!



云起作者郑咯咯


我家是川南农村的,以种植水稻为主,田里一年四季都有水。记得小时候田里有很多鱼,最多的是鲫鱼,还有黑鱼鲤鱼泥鳅鳝鱼,那时候的人吃鱼都吃大的,感觉不论什么鱼都很多。我们年龄大一点自己也去抓鱼,两三斤的黑鱼很多一斤以下都不要,鳝鱼大大小小横在田里像蛇一样,有的鳝鱼不知有多少年都长毛了,我曾经捉到过一斤多的鳝鱼。后来随着农药的使用,各种野生鱼类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小,加之野生鱼类的营养价值高需求越来越大,人们也不择手段地进行捕捉,特别是一种叫灭扫利的农药出现,给这些生存举步唯艰的野生鱼类带来灭顶之灾,只要使用这种农药,大大小小的鱼全都得死,幸好国家很快就禁用这种农药,只是田里的鱼几乎都看不到了,这也包括人们喜欢吃营养价值高的鳝鱼,这也全是人类欲望惹得祸。


大榕树旁是我家


为什么以前农村随处可见的鳝鱼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到底都到哪里去了呢?

在我当知青的年代里,生活太艰难了,没有油,没有肉,解决肉食品的主要办法就是捉黄鳝、泥鳅,捡田螺。黄鳝晚上出来觅食,手拿电筒照着它不会跑,很好捉,每次黄鳝捉了不少。那时候,田里、水沟里、鱼池里,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黄鳝、泥鳅,田螺,很普遍。现在很难寻觅到它们的踪影,只有人工养殖的池塘中才有。鳝鱼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到底都到哪里去了呢?

<strong>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为追求粮食的最高产量,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还有当时销售使用很厉害的剧毒灭鼠药,黄鳝、泥鳅,田螺等水生动物相继消失,到九十年代基本绝迹。现在仅存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掀起人工养殖黄鳝、泥鳅的养殖项目,才保留了黄鳝、泥鳅种,否则现在只能看标本了。


老周说三农


题主,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有困惑,但现在好像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首先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农村。

首先污染问题,现在农村大片的农田,水稻,小麦,玉米等其他农作物。那这些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肥料,也会生病,会生病就需要打农药,农药太毒,一下雨,雨水带着农药进入池塘,河流,试问河里有多少生物能活下来?就算这关过了,还有下一关呢。

下一半,怕是神仙也难逃,前几年,包括现在的有些农村还存在这些现象,电捕鱼。这种大小鱼,包括鱼卵,微生物一电就死,你觉得黄鳝能躲过这一关吗?有人形容这种捕法“断子绝孙”捕法。所以农村的池塘因为电捕鱼,一切生物都没了,慢慢变成了死水,最后成了臭水沟,臭水塘,这黄鳝自然就消失了。

现在我相信农村因为知识的普及,大家的观念有所改观,但仍然不够,农村的环境,还需改善。但总有一天黄鳝会回来







爱逗哈巴狗


我的老家村前有一条河,千万年来碧波荡漾,河水清清,岸边长满了柳树,河里生长着许多鱼草,水中鱼儿虾儿很多。每当夏秋时节,我们这些男孩子们就常常跳进河水里玩水,当夕阳西下,我们在河水中游泳,鱼儿就会欢快地跃出水面,好似要鱼跃龙门似的。河边浅些的地方鳝鱼也很多。

还有个故事,过去村里有位农民,不知从那里搞来的炸药,快春节时,站在河岸的高处,向河里扔炸药包,想炸些鱼吃,结果炸药包没投出,将自已的胳膊炸掉了,村里的人不但不同情他,还说他炸鱼,惹怒了河里的河神,给了他报因。

过去我们这里的人,是不到河里打鱼的,也是忌讳到河里打鱼的。

“以前农村随处可见的鳝鱼消失的无影无踪,它们到底哪去了呢”。村里鱼儿包括鳝鱼少了,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一是鱼儿生长环境的恶化造成鱼儿大量减少,甚至失去了生存的环境造成鱼儿死亡,前面提到的我们村边的河,本来鱼儿很多,后由于兴修水利和地下水的开采,来灌溉农田和工业用水,河水流量减少,更重要的是,县城里曾建有造纸厂,当时环保意识差,造纸厂将污水排到河里,大量的鱼儿就没了;二是人的渔猎也是造成大量鱼儿包括鳝鱼消失的重要原因,过去我们这里无人到河里捕鱼,后来随着外地人口的到来,才出现了许多人捕鱼钓鱼。就是有捕鱼传统的地方,由于过去人口少,鱼肉消耗量相对少,而现在吃鱼包括吃鳝鱼的多了,消耗量大了,自然生态食物链失衡,造成许多生物减少甚至灭绝。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如向保护环境,保护生物,是人类面对的重大课题,对大自然的过分贪婪,必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图片来自于网络)





春日之虎


以前田里的肥料是猪、牛、鸡粪,现在是化肥、农药,田肥既有鱼,田有毒药既无鱼,虽然农药化肥能杀害水稻里的禾虫,能使其健康成长,但农民意识不强,落药过重,不按常规用肥用药,所以也令到田里的小生命受到杀害。再一个就是农村山林承包给私人老板,无良老板为了利益不种松杉,种按树,大家都知道按树是要施肥的,叫速生林,按树施肥后被雨水浸入地下流向农田,也杀害了田里小动物,更可恶的是村民用水都受了伤害,食用水变成有害物质,自家水井的水更不用得,按树肥浸入到地底小河泉,村民不得不从远处无害山林花巨资引水食用。


用户7582054375466


这个问题主要是这些年有毒农药的使用,化肥的使用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小时候,随便一个水坑,水塘,稻田里,鱼鰍黄鳝太多了,那时佐料少,而鱼鳅黄鳝腥味太大压不住腥味,一般我是爱弄不爱吃,心中发呕。后来长大了,参与种庄稼,栽秧后用六六粉杀一道虫,把田里的生物基本杀死了,再后来六六粉不用了,田里地里的庄稼出了病虫灾就用二二三,乐果两种毒药,田里地里的害种灭了,当然鱼鳅黄鳝也灭了。实在灭不了的,到后来大量化肥的使用,特别是一种叫炭胺的化肥广泛使用,栽秧时人们买一百斤炭胺撒在田里,耕一下爬平就栽秧,到现在都这样,田里还能有鱼鳅黄缮吗?地里也广泛使用化肥,甚至连农家肥都不用,方便,但地越来越不好种,化肥越用越多,粮食产量低,大家都觉得打工比种地强,很多人外出务工了。到了现在又有了除草剂,田里地里也不人工锄草,就用这些毒药一杀,所有草都死光光了。我常想,能杀死草,残留物就不杀人吗?我常对附近的农民讲,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健康,不要用这些除草剂,用人工锄草,他们也听进去话了。但病死者中癌症病人的比例很大,不知与农药除草剂的广泛使用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