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之朱元璋

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朱元璋看到濠州的紅市軍首領們只熱衷於搶劫財物,沒有遠大計劃,自知和他們一起混下去沒有前途。於是他向郭子興要求,帶領二十四名親信離開濠州, 向南方去發展勢力。

南下路上,朱元璋的流氓手段得以牛刀小試。出發不久,他聽說定遠張家堡有一支三千餘人的地主武裝,孤軍乏糧,在元軍與起義軍之間左右為難,不知投向哪一方為好。朱元璋親自前去招降,到了張家堡,巧舌如簧,封官許願,這支武裝的首領大為心動,答應三天後來投朱軍。朱元璋大喜,回去等候。不料第二天,又有另.支起義軍前去招降這支武裝,條件比朱元璋開出的要好,使他們變了卦。朱元璋聽到消息,當機立斷,騎馬趕到張家堡外,派人去請首領,說有要事相商。 首領一到,朱元障立刻繳了他的械,派人把他押回軍背,然後又派人到張家保,說首領又轉投了朱軍。手下不知是計,三千義軍跟隨而來。首領無法,只好歸降。就這樣,三千人馬被朱元璋成功招降。

除了招降成建制的武裝,朱元璋一路又大量招集那些被災荒趕得走投無路的農民,“不逾月而眾集,赤幟蔽野而盈崗”。大軍向南,一舉攻下了滁州,隊伍發展到了三萬人。

不久,郭子興去世,朱元璋成為義軍隊伍實際上的領袖,開始了獨當面的軍事生涯。十五年的戰爭風雲,驅策他的權術日趨精熟,心機日益深刻。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珠俘房了陳兆先軍三萬六千人。為了征服軍心,他很欣賞這支軍隊的戰鬥力, 他從俘軍中挑出 五百名精壯,說要安排給他們特殊的任務,這些人不知道朱元璋給他們什麼任務,惶惶不安。到了睜上,朱把自己的親兵撤走,讓這五百人做自己的大帳侍衛。自己鑽進帳篷,脫下戰甲,倒頭就睡。這五百人感動不已,從此死心塌地效忠朱元璋,三萬六千名俘虜也由此軍心安定,很快成了朱軍的主力。

對待自己欣賞的俘虜,朱元璋有時甚至寬大到沒有原則的地步。猛將朱亮祖被俘後,朱元璋立刻委以重任。不料幾個月後他又叛歸元明。後來,在戰鬥中又一次被朱元章俘獲。朱元璋愛其勇武,再次釋放他,命他帶大隊兵馬跟徐達等人去攻打宣城。朱亮祖由此傾心賣力,為朱元璋屢立戰功。

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朱元璋的本性相當狹隘敏感,他的寬大仁慈並不是出於天性,而完全是出於理智的考量,是一種故作姿態。他的過人之處就在於,必要的時候能多成為一個高明的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