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潮汕地區的傳統文化保留的很好?

華夏青花564


我們潮汕地區有獨特的潮汕文化、有我們獨特的信仰、獨特的家族、宗族信仰!由於地方文化關係,我們潮汕人2000以年前在嫁娶方面,無論是在外地工作、發展,基本都是首先選擇同地區(男女都是潮汕人)通婚,極少數跟別的地區青年男女結婚(海外的也是這種觀念)!一個家庭(族)沒有其他外來文化、習俗進來,都是純潮汕文化,所以當碰到什麼事情就很好溝通、很好說通!由於外來人口少、外地人少,還有我們潮汕人很有同化外來文化的水平,因此外來文化基本沒有、也帶不進來,所以潮汕文化得以完整的保留!(探討地方文化,不喜勿噴)


五阿哥139030903232


從地理位置來說,潮汕以山地為主,交通不便,相對比較閉塞,文化交流也就沒那麼頻繁,直到近20年來,隨著公路鐵路的開通,才與外界的交流變得比較方便,但也正因為這個缺點,才使得潮汕文化能一直保留最古樸的一面,以前初中老師講過,潮汕話是最接近古粵語的,比如“走”這個字,大家學過文言文都知道是快速走的意思,但在現在的普通話裡面已經是散步、慢走的意思,但潮汕話裡的“走”,還是代表快走的意思。一點小小的發言,個人看法🙂




煙雨冷墨


首先潮汕地區獨特的語言習慣

雖然潮汕人可以去到廣深或者其他地方,融入那裡的生活氛圍,但是很多的外來人其實比較難以融合在潮汕環境中,來這的人基本都被同化了。

像潮汕話,很多人都是聽不懂的,因為這是比較原始的語種,與普通話有著天壤之別。如果是和潮汕人結婚的,生了孩子都是講潮汕話。

其次,潮汕地區沒有像珠三角那樣的發展工業,而沒那麼多的外來人口

很多潮汕地區的企業,願意用的人還是本地人或者是親屬。而且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偶爾有一些外地人,也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

再者,潮汕地區的村落都還是宗族為主

宗族勢力強,少數“鄉賢”把持基層,形成了類似傳統士紳社會的結構,所以“營老爺”、拜宗祠、老人政治、歧視女性等所謂的“傳統文化”有存在的土壤。同村同族同姓,世世代代都是這裡的人,所以大家對於傳統習俗的尊崇是刻在骨子裡的,周圍的人都是如此。大家生活的習慣,說的話,做的事情,都是類似的。

比如一個潮汕男孩,自出生開始,就是從儀式上賦予了不同的色彩。比如在過年拜神的時候,給予特別的地位,讓他們參與宗族事項等等。

最後,潮汕地區的地理位置

潮汕地區的地理位置處於廣東省的東北,有“省尾”的感覺。這裡被梅州以山區隔開,與珠三角地區有著天然的差異,自成一派。很多時候,文化偏向於閩南,但是又有自己的特點。

種種複雜的原因相結合,造就瞭如今這個看似“異類“的傳統文化保留地---潮汕。

大家還知道哪些原因嗎?歡迎評論區補充交流!


尋藝客


第一:作為潮汕人都很念舊、在海內外都很珍惜鄉土人情,都稱同鄉潮人為“自己人”。

第二:潮汕人都重視節日和各鄉各村的傳統俗例,並很好地把這些古老的文化文藝傳承和保留了下來!例如傳統孩子的成人禮《出花園》及祈求平安幸福的《正月遊神賽會》

第三:潮汕傳統美食和特產,潮汕的美食各式各樣、小食更是琳琅滿目、特色豐富,鄉鄉邨邨都各有精彩的名食;如汕頭牛肉丸、潮州的凍蟹、反沙芋和揭陽新亨的老羅卜乾等等都齊名海內外!

作為潮汕人不僅留住了根也留住了鄉親的情、不僅留住了風俗習慣也留住了古老的傳統文化,讓我們永遠一同傳承下去!


精天命學玄學大師


這段時間,大量潮汕區域的漢民族文化活動引起了網民的關注,我第一次看後,非常感動,似乎基因裡還保留這種記憶,睹物思情之感尤生。

正統漢民族自古在中原棲息,歷史上幾次盛世為漢名族奠定了文化基礎,亂世交融傳播文明,盛世奠定文明。

眾所周知,歷史上幾次亂世,外族入侵,漢民族精英和人民大量遷徙到南方,尤其福建浙江區域,這些人帶著國仇家恨屈辱來到這裡,寄居山裡逃避亂世,這種心態下更加珍惜族人之間的團結和文化的根基,再加上新的家園交通不便,與內地交流少,漢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傳承。

可惜了中原北方的漢民族在幾次民族大融合,和文化交融後,為適應新的統治者下得以生存,不得不做出改變。

漢文化在潮汕保留下來,雖然今天漢民族是我國主要名族,但重新做到推廣漢民族文化和復興已經很難很難,沒有了根,沒有了土壤,就像漢衣冠復興的艱難。也實在令人惋惜。


趙先生的倆寶貝


潮州府歷史悠久,早在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平定南粵,在古潮州區域置揭陽縣(有學者考證認為,治所在今潮州市歸湖鎮),屬南海郡,潮州地區自此有了隸屬於中原王朝的政權建制,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東晉咸和六年(331)析揭陽縣地置海陽縣以屬東官郡,隨後東官郡又析出義安郡,郡衙遷至潮州古城處,隋開皇十一年(591)全國撤郡設州,且定名為“潮州”。由此可見潮州地區自建制以來,其政治中心、經濟、文化中心一直設在潮州府城,獨特的潮州歷史傳統文化的形成過程,不愧為歷史悠久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潮州地區“人傑地靈”,人文鼎盛,宋代已有“海濱鄒魯”(孔子、孟子遺風)、“風物冠南方”之譽。現已成為“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瓷都”、“中國工藝美術之都”,“中國婚紗晚禮服名城”等榮譽稱號。

民俗有傳統民居“潮州厝,皇宮起”、“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木雕”、“潮州泥塑”、“潮州手拉壺”、“潮繡”、“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潮劇”、“潮州崁瓷”等一大批“國家級非遺”,數不勝數。

名人輩出,潮州考中進士的唐朝3人、宋代172人、明代160人、清代116人。有尚書、狀元3人(一文二武)、榜眼、探花。在全省名列前茅。帝王戰相(潮籍泰國國王、總理)。近代有漢學大師饒宗頤、著名哲學家陳唯實、著名翻譯家梅益、攝影大師陳復禮、廣東省委書記林若、省長盧瑞華、世界著名大實業家李嘉誠、香港著名慈善家及企業家等。不勝枚舉。








陳相潮人


為何潮汕地區傳統文化保留得很好?關於這個問題,本人作為一個潮州人,希望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也歡迎各位發表自己的看法。

首先一點,在本人看來傳統文化能保留得好,在於傳承與信仰。潮州人逢年過節便"敬神"或"祭祖"。為什麼我們要“敬神”,搞個關於某位“大神"的民俗活動呢?

在於什麼,在於信仰。為什麼會被傳承呢?好的,大家認為可以保留下來的就會被傳承,"祭祖"也是一種優良傳統,也是一種對祖先敬仰的文化。要不然潮州祠堂內那四個"見位聞聲"的字是何意?是提醒後人不忘祖先。

其次原因是在於喜聞樂見,什麼可以屬於潮汕地區傳統文化,潮劇,潮州音樂,英歌舞,布馬舞等。他們的存在適應於從前,也適應於未來。當然能世代相傳。

再者傳統文化有它特別的地域"標誌"。你會食鳳凰茶,會唱天頂一隻鵝(潮州童謠)或是哼哼兩句"王金龍命中不幸"。那麼,就自帶光環是個潮人。不管你去到暹羅,德國,新加坡,有潮劇團去演出,你說聽得懂。那麼無需開證明,你是膠已人(自家人)。

最後一方面,在於潮人"念舊",說淺白一點,就是有懷舊的情懷。這種懷舊不是盲目的嚮往,而是發自內心對鄉土文化的熱愛。

正是因為熱愛,才有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


潮州競風流


傳統意識強烈,就能抵抗住大的衝擊。這是肯定的。我聽說頭幾年,在一個小鎮桐城的什麼地方。搞過一個弟子規實驗,短短三個月就見成效。小鎮風氣大變。聽說搞這個實驗,是因為在聯合國做傳統文化報告時,外國人聽了,說中國的文化不錯,但只是理想,不能實現。給這方面人士啟發不小。為了拿出實際成效,給世界人看。才想到回國做這個實驗。沒想到三個月就成功了。證明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只是不切實際理想。只要相信真幹就能實現,和改變社會風氣。做成功後帶到聯合國,他們覺得不可思議。後來,還有派人參觀的,但地方政府不敢一時讓來那麼多人,就以旅遊的名義分批過來。都覺得辦的不錯。風氣是真的變了。這方面人士後來介紹說,選擇桐城,是因為這裡是桐城派發源地。雖然多少年不提倡了,但根扎的深。要是別的地方就不敢說了。所以,凡是傳統文化保留非常好的,都是根扎的深和意識很強的。


香漫寶居


粵閩南地區多丘陵,丘陵中衝擊形成的平原不多不大且呈偏僻分散狀態。天邊國角,遠離政治中心,最大可能地避開戰火。這裡猶如桃花源,歷朝歷代由人口遷徙帶來的那些傳統文化可以在這裡來停留融合生髮。所以它慢慢形成的文明有幸可以一脈相傳,原汁原味。

潮汕文明和閩南文明同屬於河洛文明。即是古中原文化,我們的話語就是古中原的河洛話。中國的很多文化習俗生活方式是在宋朝才完備確定的。南宋昺皇帝逃難時,隨其而來潮定居的難民大臣等帶來了優雅的“士大夫文化”,這是非常難得的。比如今天的笛套那時是宮廷裡音樂,功夫茶是宋人的鬥茶,我們拜的床腳婆是宋仁宗的奶孃,三山國王是宋朝皇帝封的,木坑聖王以及雙忠聖王等很多神明都和宋朝的忠君思想推崇有關。且我們比較重視的家族祠堂,門楣名號,喪葬祭祀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宋士大夫文明。又且看我們潮汕的重商思想,南宋的海上貿易十分發達,國家當時很大部分的財政是做生意得來的,這在歷朝歷代是很少見。所以我們喝著功夫茶談生意的愜意由來已久,我們大部分是南宋遺民,這在中國絕無僅有!

涯山海戰後,南宋滅亡,日本鬼子說“中華文明亡於宋”。因為這是漢民族代表的中華文明第一次完全地被外族取代掉。宋朝是一個文明仁愛的國度,若從繼承上來看,我們潮汕的傳統文化就是宋的文化,我們就像是中華文明裡的嫡長子。好好珍惜吧,失去容易找回難。

有好的就有壞的,先了解吧。這種傳統也不是說就很了不起,無懈可擊。文革中破除迷信斷了一段時間,後來恢復了。如今的祭祀十分繁雜十分奢侈十分求利都不見得是好事。古德的教育師道等好東西在文革裡丟了還沒找到。佛陀說“若以相求我,以聲音求我,其人行邪道,不見如來。”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的傳統文化其實還是有欠缺的。


秋才6


很奇怪的一點,潮汕人的經商頭腦恐怕不弱於猶太人,潮汕富豪多的數不清,但潮汕地區經濟發展確是很一般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