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有什么看法?

苍梧书生680


“县管校聘”,意思是说,打破现在有的教师用人体制,所有在义务教育阶段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和校长们,统一由县里教育部门统一调配,定期强制性的进行交流,不能再有一个老师一辈子在一所学校工作到退休的现象。对于校长人选,县里决定;对于老师人选,实行流动,校长将获得更大权力,人员流动更加宽松,是一种新的用人制度。

个人感觉:

好处。

改变教育资源集中向城市汇聚的现状,把教育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对于各所学校,都由教育主管部门重新按照学生人数、工作任务量大小,重新核定人员编制,除校领导以及政策性安置人员之外,所有老师一律实行公开招聘上岗。招聘时明确岗位要求,通过考试考核,把最合适的人选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老师们不再一辈子只在一所学校教书,会强制性的产生流动。偏远地区学校将会获得政策倾斜。对于偏远地区的学校,老师们一样会流动,提高了偏远地区老师的幸福指数;对于偏远学校中高级职称评定,比城区学校上浮比例,让更多偏远地区老师评上职称;薪酬待遇方面,偏远地区也将获得照顾。老师工作积极性将会得到调动。人员全部打乱以后,那么教学上的能人,将会被争抢,导向更明确。教师队伍的管理将得到大大加强。对于连续考核两年不合格的老师,将被清除出教师队伍。学校设岗定责,编制管理更加严格,校长对于教师的把控能力将得到加强。对于那些不能安守教师本份的人,是一种威压。减少了贪腐、内耗等不良现象。

劣处。

老师流动性大,不利于形成团结一致的向心力、合力。人员流动较快,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再是人情、感情,更多的将是制度、机制。教师之间,老师与校长之间,可能会才刚刚了解了脾气禀性,就又面临分开的情况。一些所谓的重点学校将失去既得优势。随着教师的流动,除了一些学校硬件存在优势之外,老师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教育资源重新分配,会形成一个动态的均衡,难再形成所谓的教学质量较高的“重点中学”。教师们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在县城居住原来在县中小学教书的老师,可能被交流到偏僻地区教学,生活条件将受到影响;一些优质师资习惯了城区的优越条件,到条件不好的学校后,会产生消极心理。当然还可能会有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发生。


跟我学公文


县管校聘说白了其实就是教育的又一次瞎折腾。先不说其实至教师实行聘用制以来,实质上己经是县管校聘了,我们的档案在教育局,聘用合同的甲方是盖的校长的章。稍有不同的是没有人落聘。这次轰轰烈烈的改革吹得最凶的就是竞争,以前的全员聘用改为部分聘用了,教师的危机感来了,竞赛大了,活力强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说是听起来好听,道理好像是这样的。但是改革者们忘记了这美好前景的前提应该是在教师人满为患的情况下。现在教师都招不到人,招全是专科下的女人,你怎幺让她们去PK。有人下岗就意味着有学校没人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好的学校集中全是优质师质,差的学校就是差的老师或聘不到老师。再就是校长们任人为亲,一个学校就是校长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加上现在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女的,男校长们到时可能妻妾成群,相互间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的景象蔚然成风,学校不一遍乌烟障气才怪。


爱恨两悠悠80811497


江湖满地一愚翁赞同“县管校聘”。但是,前提是必须要有有效的机制制约校长的权力。

大概是去年寒假放假前的最后一次校职工会议上,校长让我第一次听到“区管校聘”这四个字。

“为了增强教师区内的流动性,‘区管校聘’已经不是什么方案了。马上就要在我们区试行了。到时候你们的人事档案全都归教育局管。学校有权不聘用业务不合格的老师。你们应该要有危机感了。”

校长大人的意思是我们的危机感不够咯!他的语气和表情似乎在告诉很多人,很快我就可以不聘你们了。到时候,你们自己找学校去吧!校长大人的那种自豪感、得意感就是今天我仍然能感受到。

增加区内,或者说县内教师的流动性。这本身是好事。以往调动个工作,差不多要褪层皮。现在“县(区)管校聘”为想调动工作的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我赞同这个政策。

但是,校长的权力又比以前大了很多。如果没有对校长权力的制约机制。本来是件好事的“县(区)管校聘”就会成为灾难!就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大折腾”。琢磨琢磨上文那位校长大人的话中之话,我们就会明白,若无有效的制约机制,校长就会成为飞扬跋扈的帝王。

其实,近二十年以来很多教育改革之所以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和其初衷背道而驰,大都因为下放的权力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比如绩效工资改革,比如2015年波及全国的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想想我们的绩效工资方案是如何强行出台的,想想职称评定校内PK方案是如何出台的,我们就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人、没有机制管管下放的权力,那么下放的权力带来的将不是活力,而是灾难!


江湖满地一愚翁


从上学期开始,我们校长就在大会小会上一直宣传“县管校聘”,意思是以后要改革了,老师不再归学校管理了,教师统一归教育局管理了,在区里统一聘任,在这个学校聘不上,可以去另一个学校聘,如果两年内没有学校聘你,你就下岗了。

理解“县管校聘”

我的理解就是,所谓“县管校聘”就是把教师原来的所属关系由学校扩大到区级教育局了,这叫“县管”,把校长是否聘用教师叫做“校聘”。

不管这种方式好不好,老师们不喜欢折腾。昨天在学校大会上,校长还在说,如果实行“县管校聘”,就要实行绩效工资,就会涉及教师的十三个月工资。

好处

上网学习了一下,“县管校聘”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可以使人才流动起来。例如可以让这个学校没有聘用的教师流动到其他学校,同时校长的权力会更大,在管理学校方面会更加灵活。

问题

任何新事物都会有问题,“县管校聘”的会有哪些不足呢?

自从我们校长提出这个问题以来,我一直思考着。我想,能不能在更大范围内让教师流动呢?能不能不在县级范围内流动,能不能在市级或者省级甚至国家范围内流动?这样让更多优秀的教师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有时我也想,既然校长聘任教师,为什么不能双向选择呢?可不可以教师选择校长呢?一个校长是否合格乃至于是否优秀,不能仅看教育局的评价,还要看教师的评价。

可能我只是想一想,具体怎样落实,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希望这项改革让教师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你怎么看这件事?写在评论区!


中考政治刘老师


“县管校聘”可以说是近年教育改革风口中人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简单地说是将教师人事、编制管理权从学校剥离,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目前有不少地方已知启动了教师“无校籍”管理,但我所知道的还没什么地方取得了建设性的成果。我们这里还没实施“县管校聘”,但个人从一开始就比较关注这个政策,因此,对此有些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一、“县管校聘”的意义何在?

推进教师交流轮岗,优化师资配置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但在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下,以校为单位的编制、岗位设置制度让教师交流受诸多制约,县级统筹就是为了破除体制障碍。

二、“县管校聘”如何执行?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行的是“市级统筹、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上级主管部门出台的是意见,县级出台具体方案。因此不同的县可以执行的方案是不一样的,但基本内容应该差不多。主要包括核定各学校的编制人数和岗位职数,在县级统筹和管理下由学校聘任老师。

三、“县管校聘”中的问题思考:

1.校聘到底是由学校聘还是校长聘。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但实质上是一个关键问题。每所学校如何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合理,并被大多数教师接受的聘任方案,绝对不是件简单的事。搞得不好就成了校长聘了,这样会放大校长权力,滋生新的矛盾点。

2.如何实现教师的有效交流。看回答中有地方已经实施了“县管校聘”,如有朋友说他们那里是先城区,后乡镇,个人认为这极不合理,背离了均衡优质资源的目的。按国家教师交流的初衷看,教师交流中重要一块是骨干教师的交流(如我省明确骨干教师交流要占到交流总数的20%),骨干教师向好学校流动没问题,但要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交流,谁愿意?

3.教师退出机制的法律保障。“县管校聘”是有退出机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媒体在此制度一出,就标以是打破教师“铁饭碗”的第一步来宣传。但怎样保证退出机制的合理性、公平性,如何承担由此带来的社会压力同样是难点。 当然,如题主担心的一次落聘就退出肯定是不会出现的,对于落聘人员,各地可能做法不同,或调整岗位、或再培训等,其实这里又有一个挑战,怎样评价一名教师的工作业绩,谁是先进,谁是落后。

总之,“县管校聘”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举措,从长远讲,对教师专业发展,师资建设和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只是效果还需观望。

更多教育观点、教育经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敬请关注“轻风教育”。


轻风教育


折滕这些管理方式是浪费精力。教育百年大计,大周期事业,不是砍柴挖煤,可以计件考核,不能天天挥鞭使劲再使劲打老师打学生让他们考分数比分数末尾征罚制,那会摧残了人性人体人德。你看看当前教育界为了分数把老师学生当做牛马不断加重学生老师的负担,肆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延长老师工作时间,乱订教辅乱布置作业,以学生成绩为尺子制定对老师的各种征罚制度,如排名末尾落聘,后三位在教职工会上做检讨,后几位由中学调到小学,由城镇调到乡村等等恶政,使得老师为了成绩分数不择手段,加重学生负担、体罚变相体罚差生、教唆学生做弊、说谎等等。这样的教育要把下一代塑造成什么人?


慢慢来161172632


县管校聘不是一件好事,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在校长的权力已经够大的了,很多学校都是校长一人说了算,连支部书记说话也不管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只是摆摆样子,没有实则性的权力,严重缺失对校长的监管,校长如果不正,极易产生腐败,搞权色交易,长得漂亮的,作风正派的女老师的日子就难过了。搞权钱交易,评职称,评优师,你教的再好,你不向校长进贡献礼,好事没你的,还给你穿小鞋。凡是校长作风不正的,往往他就会搞小团伙,利用一些教学不行,只会溜须拍马的人,打压业务能力强,有事业心,一身正气的教师。欺上瞒下,任人唯亲,把学校搞的乌烟瘴气,教师敢怒不敢言……。


天地人和80029


关于中小学教师的‘’县管校聘‘’,笔者在去年头条号上已多次发文谈自己的思考和忧虑。在此再作如下补充,提出几个题目抛砖引玉,与教师同行切磋探讨。

一、‘’县管校聘‘’理论上无懈可击,实践中极易流于形式;

二、‘’县管校聘‘’的重点是‘’县管‘’还是‘’校聘‘’?

三、‘’县管校聘‘’过程中校长的权力怎样才能受到监督和制约?

四,‘’县管校聘‘’过程中怎样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伤害;

五、‘’县管校聘‘’的周期和范围如何确定,是一次性还是一阵风?

六、‘’县管校聘‘’试点要防止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


鹰眼看教育


区管校聘钻胡同 平添管理少一线

国家决定搞区管校聘初衷是对的,目的是平衡各个学校师资不均衡问题,力争打破城乡界限,从而是每一个学校的教师中骨干均衡结构均衡。但是,因为有些好的政策,经过层层变形走样,最终成为折腾教育一种活动。

第一、国家希望减少管理人员,增加一线教师,但是根据各地实行情况来看,完全走了样。这些区管校聘,反而增加许多教育管理机构,比如中学学校专职脱岗教师增多,这些都是被评为高级教师,他们从教学一线都集中到中心学校,名誉上是管理,实际上是人浮于事。一个中心学校居然有二十几个编制,结果一个学生也没有。同时本来教师管理归口与教育局教师科,但是为了配合区管校聘,又新成了教师管理中心,重复设置管理岗位,使得一个区教师又少了十几个一线教师

第二、忽略教师岗位专业性。这次区管校聘,打破小学初中限制,又忽略各个教师专业。制定任务淘汰一部分教师,进入交换环节。形成初中教师教小学,历史教师教地理荒唐结局。本来应该区管校聘后每个学校结构更加合理,结果是每个学校学科结构更加窘迫。作为一个经过多年培训教师,忽视本身学科素养,把每个教师当做完人,其结果就是误人子弟。

第三、区管校聘,目的是让城市优质教师进入农村,让一个区域教育更加公平。而区管校聘结果是年轻和富有精力青年教师进入城区,而一些老弱病残进入农村。请问农村孩子就不是学生了,这种情况让本来不公平的教育问题更加突出。

第四、有些地方甚至弄成给关系户腾岗位现象。因为中国社会关系网,让每一次改革变成了一种为某些人谋取私立活动,在区管校聘中加大校长的权利,同时也成为一种谋私方法

第五、区管校聘要坚持公平公正,要人更多教师进入一线,作为教师,所有职称应该在一线,脱离教师岗位,就应该退出相应职位,这样才能真正让一线教师感动希望。

总之,区管校聘初衷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执行。这种打着改革做一些折腾应该少一些,教育需要一个安静环境!

2019年4月5日于宜昌弄石斋


宋朝茶楼一伙计


不可能的,就算有也只是形式上的,校长可以有权决定是否要招老师或执哪个老师,但不可能会决定解聘哪位老师或者不雇用哪位正在任教的老师,要是可以的话,这早就实行了,因为校长不是先进人物,几乎九成九都是靠金钱和关系上位的,如果让他们有权解雇老师或者决定谁都会得到聘用合同,我们的女同事可能都要陪他睡觉才能签得成合同,所以这种事这些年都没有执行到底就这道理。

教育界是很黑的,好不容易争取到同工同酬,他们又创出个职务工资,让领导一天上一节课,收1300-1800的职务工资,还要跟一线老师去争绩,三重得益,黑得要死,你还让他们有权去决定老师是否被聘用?真是想发生命案的节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