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在魔都上學,靠著“前後左右”順暢地活了四年多,一回北京工作,就重新陷入了被“東南西北”支配的恐懼當中。

“往西拐,路北就是啦!““十字路口西北角等你啊!”“北屋東邊那張桌子上呢!”

我:???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遇到方位問題,身邊的南方同事也會條件反射來問我,彷彿我是行走的指南針,並且還會附贈一句:“你是北方人,肯定知道的呀!”

我:???

南方小夥伴們常常覺得我們北方人自帶羅盤指南針地圖外掛,但實際上,來自北方的我也是個被遺棄在路上的路盲


part.1 對不起,我真的不分東南西北

北方人方向感全國第一,這大概是公認的事實,但是!這可不代表100%北方人都分得清東南西北。

大連人、青島人、天津人:我們也是北方人,但我們真的不分東南西北!

我(及一小撮長在內陸四方城的北方人):我們也是北方人,但我們真的不分東南西北!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在北方人中,北方出租車司機“指南針屬性”絕對獨樹一幟。他們永遠都喜歡用“你在路北還是路南?”和“往東走再往南拐對吧?”來碾壓提問。

每次聽到這類致命提問,我內心都是“咯噔”一下,但又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勇敢面對,像是重新做一遍《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地理部分,動用起所有和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關的知識。

畢竟,咱不能給北方人丟臉,是吧?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但事實上呢,大多數時候,即使重翻一遍《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東南西北”於我而言依舊是“它們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它們”,永遠都只能用“我在XX右邊,面前有個711”來回答,理不直氣不壯,而一旦承認了“我真的不認識東南西北”

,更是立馬覺得氣勢上矮了一頭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上次在北京知春路橋下打車,師傅打電話:“哥們你在橋東邊還是西邊?”

此時我的內心:“東邊??西邊???”

“師傅,我在橋的左邊。”

“左邊???朝哪的左邊???”

“就是面對橋的左邊!”

“面對橋??你是在橋的南邊面對橋還是北邊面對橋??”

“祖宗你能別問我東南西北了嗎!!!”

後來上車一直沒敢說話,怕是師傅已經把我當弱智了。

@知乎網友:達不溜gw

問路就是另一個知識盲區了,像我們這種人,輕易不能在北方問路,一是問了多半也沒結果,再就是一旦被對方發現你聽不懂,還會被質疑北方人的身份。


part.2 為什麼印象中北方人自帶指南針?

每每觸及到方位問題就變成地域拖油瓶,對此,我也很無奈,在南方還能掩藏,一旦回到北方就原形畢露。

不過,為什麼大家對北方人的普遍認知就是“閉著眼睛也能找到北”呢?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這跟南北方的地理環境多是分不開的,很大原因是地形因素,地形造成城市道路規劃不同,北方城市普遍建在廣闊平原上,河流走向及山地起伏對城市規劃影響不大,

道路一般都是橫平豎直延伸

像北京,幾乎所有路口都會標出東南西北,東西向南北向路牌顏色也不一樣,所以就算指一個“往東邊走”“西邊拐彎”,也能順順當當找到正確方向。

但在南方,就不一樣了,你指個東邊試試看?南方城市地形複雜,丘陵盆地較多,山地不少,道路相對蜿蜒而又短小,往往跟著這個方向能有三四條左拐右拐的路,各個方向都有,能靠著東南西北找到目的地,那絕對算你厲害。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在重慶,除了“前後左右”,還有“上下”

中國古代城市的規劃講究坐北朝南,這些古都也大多分佈在北方,如西安和北京

北京是個最有設計感的城市,一開始就按“法天而治、象天設都”的規律進行佈局。北京所有宮殿、寺廟、舊時衙門都坐北朝南,門前一定會形成一條東西向的大街。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北京路牌都標明瞭方向

還有很多城市參考了北京的規劃,比如山東濰坊,只有南北方向的才能叫“路”,東西方向的叫“街”,也有的城市反著來,南北是街,比如瀋陽,比如長春,所以走在路上就能很自然地知道方向。

北方建築風格也強調方正,北京從紫禁城開始向外輻射,到四合院,從院子看出去就是方方正正的一片天,這樣的習慣影響了大多數北方城市的建築風格。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四四方方北京城,四四方方四合院

因此,在大家的印象中,這樣方方正正城市裡長大的方正北方人,簡直相當於打小拿著指南針出生,自然會在腦子裡建立起座標系,分辨起來東南西北壓根不費事兒!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But——!!!

真相是,根本不這麼簡單好嗎?!


part.3 北方人也正在失去方向感技能

看到這裡,很多北方小夥伴可能都在納悶:我的“座標系”怎麼就像一團漿糊呢?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那是因為,現在來說,在北方辨明方位也沒那麼容易了啊

曾經北方娃子可以靠著日升日落辨方位,但現在遍地都是水泥森林,你在18樓抬頭看到的不是太陽,而是對面28樓晾在陽臺的床單被罩;

走在路上看看太陽,結果只能看到一片又一片的廣告牌和電子屏

承認吧,加班到凌晨下班的各位,啥時候注意過月亮在哪裡?估計繞幾個圈都只能看到自己公司的寫字樓和隔壁的百貨了。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說回道路,曾經北方城市的道路確實有很多用東南西北來命名,但隨著城市規劃越來越複雜,地面越來越擁擠,想要修標準東南西北通達的路近乎是一種奢侈,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一二線城市,能拐過去就不錯了,所以現在的北方城市,除了原始城區,再修的道路大多也是彎彎曲曲。

再就是建築風格,坐北朝南其實是大家都追求的標準結構,不信可以問一下鏈家的賣房小哥,坐北朝南身價要高好多。

但同樣,用地稀缺,開發商很難顧及戶型和朝向,買房的時候更是能付得起就不錯了,哪裡還管什麼朝向?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近些年,奇葩戶型可不少見

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上,目前的地理教材對於實際方向感的培養缺失,多數版本中學地理教材只是強調在地圖上認識方位,涉及具體判斷方向的實踐較少。而且調查發現,大學生判斷方向的準確性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判斷方向的方法也較為單一。

直白一點說就是,大家地理雖然學得很好,但現實裡也只會“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再說了,“前後左右”說起來多直觀,“東南西北”這種絕對座標系每次都要反應一下,一點都不便利。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此外,也有些特立獨行的北方城市自帶“迷路”系統,比如依河道、海岸線而建的天津、青島,路的走向一拐十八個彎,因此天津人、青島人的方位感嘛,不提也罷。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七拐八拐的天津衛地圖

那麼,失去了方向感技能點的北方小夥伴,該

如何才能讓自己不像個傻子呢?

方法很簡單——

1 多問幾個人,從天亮問到天黑,總會問到一個不說“東南西北”的。

2 買個指南針。

只有一點,切記!在北方你可千萬別說出“我真不認識東南西北”這句話哦,不然嘛,可能你得花上二十分鐘來解釋“我不是南方人”“但我更不是傻子”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在北方,沒有指南針怎麼活下去?

交流下生存指南唄

我,北方人,真的不自帶指南針


[1]習慣的空間術語對空間認知的影響[J].劉麗虹,張積家,王惠萍. 心理學報. 2005(04)

[2]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Explorations in Cognitive Diversity. Levinson,S. C. . 2003

[3]基於大學生方向感現狀的地理教學機制反思[J]. 王芊,郝怡萍,郭秀蘋,段文娜,馬廣源. 地理教學.2016(16)

[4]從空間認知分析南北方人方向感——以四川人為例[J]. 邱玉華. 雲南行政學院學報. 2009(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