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三傑”曹理卿 曾在營口當廠長

“中州三傑”曹理卿 曾在營口當廠長

作者 史永志

偶然一次清理書櫃,發現了夾在舊書頁裡的幾件舊物:一張委任狀、一張服務證、一張舊名片、一張老照片。

委任狀為“營紙派字第二二六號”,內容為:資源委員會遼寧紙漿造紙有限公司營口紙廠派令:

茲派楊XX為本廠人事科科長

此令

廠長曹理卿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月十三日

服務證是被派任人事科長的楊某的,老照片是身著國民黨軍服的楊某肖像。楊某在解放後因歷史問題受到管制,於1971年在蓋平團甸水庫落水而終。那麼,簽署派令的廠長曹理卿去向如何?

揭開塵封的歷史迷霧,我們看到了一箇舊中國知識分子的曲折人生。

1888年,河南固始縣一個富裕農家莊園裡出生了一個男孩。他俊秀聰伶俐,又受到良好的書香薰陶。1911年2月,23歲的他考入清華學堂,也是清華學堂留美學校的第一期學員。他姓曹,名明鑾,字理卿。

在校期間,曹理卿曾任《清華週刊》中文編輯,在譯自美國的《科幻報》發表了《松針油事業》一文,還給聞一多、梁實秋等優秀學子授過課。

1918年9月,曹理卿來到美國普度大學留學,專攻化學工程專業。1921年在美國康奈爾讀研究生。他的思想傾向於實業救國,在獲得康奈爾大學碩士學位後,到華盛頓製紙公司任化工技術師、副總工程師。

1922年,張鴻烈先生在河南開封籌建中州大學(河南大學前身),多次聯繫曹理卿回國效力。1923年,曹理卿帶回美國的完整實驗室化驗器材,到開封就任中州大學理科主任,兼任化學系主任,主講無機化學等課程。

當時的中州大學分為文理兩科:文科主任馮友蘭,理科主任曹理卿。理學院下設化學系、生物系、地質學系、數理學系。聘請了不少知名的理科教授,如汪敬熙、馮景蘭、張震東、餘澤蘭等,實驗室也很有規模。當時培養了不少科技人才。1927年,曹理卿短期代理了中州大學校長職務。同年5月4日因支持學生宣傳北伐被捕入獄,後來在社會各界的營救下獲釋。

擔任中州大學教授期間,曹理卿與馮友蘭、張震東被稱為“中州大學三傑”。北伐勝利後,曾一度任國民軍第二集團軍教育處處長。1930年,他在《中國建設》第一卷發表《建設人造化肥廠計劃》。

1930年,他離開學校,任南京中央建設委員會技正。1941年,與曾任中山大學校長的凌冰教授,在重慶籌辦桐油研究所。1945年抗戰勝利後,他被國民黨資源委員會派遣到東北接收造紙廠,曾任錦州造紙廠廠長,1946年10月擔任營口造紙廠廠長。

據《中共營口地方史簡編》記載,曹理卿是國民黨員,他在營口造紙廠任職期間,沈勃等5名共產黨地下黨員剛剛到營口造紙廠不久,沈勃擔任營繕股長,利用工作之便和技術能力取得曹理卿的信任和好感,在營口造紙廠發展進步力量。

新中國成立後,曹理卿先後任燃料工業部李凡一副部長的秘書、北京地質勘探學校教師、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編輯、石油科學研究院工程師等職。1957年,他出版了專著《怎樣煉製石油》,1961年退休,1970年病故。

在戰亂頻繁的舊中國,曹理卿以自己卓越的學識投入教育事業。一生主張實業救國,卻難成夙願。作為河南大學早期理科創建人和化學系的奠基人,曹理卿在新中國成立後投入到新中國的化工領域建設之中,對國家的石油研究開發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本文選自《營口春秋》2015年第4期


“中州三傑”曹理卿 曾在營口當廠長



如果您對營口的歷史文化感興趣或是手中有相關資料,歡迎您投稿到營口市檔案史志管理中心編輯的《營口春秋》期刊,與我們共同講述營口的歷史故事!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