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三杰”曹理卿 曾在营口当厂长

“中州三杰”曹理卿 曾在营口当厂长

作者 史永志

偶然一次清理书柜,发现了夹在旧书页里的几件旧物:一张委任状、一张服务证、一张旧名片、一张老照片。

委任状为“营纸派字第二二六号”,内容为:资源委员会辽宁纸浆造纸有限公司营口纸厂派令:

兹派杨XX为本厂人事科科长

此令

厂长曹理卿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月十三日

服务证是被派任人事科长的杨某的,老照片是身着国民党军服的杨某肖像。杨某在解放后因历史问题受到管制,于1971年在盖平团甸水库落水而终。那么,签署派令的厂长曹理卿去向如何?

揭开尘封的历史迷雾,我们看到了一个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曲折人生。

1888年,河南固始县一个富裕农家庄园里出生了一个男孩。他俊秀聪伶俐,又受到良好的书香熏陶。1911年2月,23岁的他考入清华学堂,也是清华学堂留美学校的第一期学员。他姓曹,名明銮,字理卿。

在校期间,曹理卿曾任《清华周刊》中文编辑,在译自美国的《科幻报》发表了《松针油事业》一文,还给闻一多、梁实秋等优秀学子授过课。

1918年9月,曹理卿来到美国普度大学留学,专攻化学工程专业。1921年在美国康奈尔读研究生。他的思想倾向于实业救国,在获得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后,到华盛顿制纸公司任化工技术师、副总工程师。

1922年,张鸿烈先生在河南开封筹建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多次联系曹理卿回国效力。1923年,曹理卿带回美国的完整实验室化验器材,到开封就任中州大学理科主任,兼任化学系主任,主讲无机化学等课程。

当时的中州大学分为文理两科:文科主任冯友兰,理科主任曹理卿。理学院下设化学系、生物系、地质学系、数理学系。聘请了不少知名的理科教授,如汪敬熙、冯景兰、张震东、余泽兰等,实验室也很有规模。当时培养了不少科技人才。1927年,曹理卿短期代理了中州大学校长职务。同年5月4日因支持学生宣传北伐被捕入狱,后来在社会各界的营救下获释。

担任中州大学教授期间,曹理卿与冯友兰、张震东被称为“中州大学三杰”。北伐胜利后,曾一度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教育处处长。1930年,他在《中国建设》第一卷发表《建设人造化肥厂计划》。

1930年,他离开学校,任南京中央建设委员会技正。1941年,与曾任中山大学校长的凌冰教授,在重庆筹办桐油研究所。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被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派遣到东北接收造纸厂,曾任锦州造纸厂厂长,1946年10月担任营口造纸厂厂长。

据《中共营口地方史简编》记载,曹理卿是国民党员,他在营口造纸厂任职期间,沈勃等5名共产党地下党员刚刚到营口造纸厂不久,沈勃担任营缮股长,利用工作之便和技术能力取得曹理卿的信任和好感,在营口造纸厂发展进步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曹理卿先后任燃料工业部李凡一副部长的秘书、北京地质勘探学校教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编辑、石油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等职。1957年,他出版了专著《怎样炼制石油》,1961年退休,1970年病故。

在战乱频繁的旧中国,曹理卿以自己卓越的学识投入教育事业。一生主张实业救国,却难成夙愿。作为河南大学早期理科创建人和化学系的奠基人,曹理卿在新中国成立后投入到新中国的化工领域建设之中,对国家的石油研究开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本文选自《营口春秋》2015年第4期


“中州三杰”曹理卿 曾在营口当厂长



如果您对营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或是手中有相关资料,欢迎您投稿到营口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编辑的《营口春秋》期刊,与我们共同讲述营口的历史故事!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