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毓瑛
其实,司令和司令员,并没什么正式的区别。司令,更多的只是口头称谓,也即民间所说的口语,因此,不是很规范的说法。
通俗地说,中国军队部队的第一把手,都可以叫司令,譬如师、军等指挥部都称师司令部、军司令部,事实上师长、军长都是这支部队中的最高指挥官,都可以叫司令。
当年,刘帅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归来,在苏区担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将苏军的许多军事条令带回了国内且加以改善,苏军中最高指挥员称司令,刘帅觉得带有明显的等级意味,有悖红军官兵平等的宗旨,就在后面增加了一个“员”字,称“司令员”,同时将“伙夫”改为“炊事员”,“护兵”改为“警卫员”等。
因此,司令员,在中国军队中,才是比较正式的军方称谓,解放军各种条令中的官方头衔称呼,在著书或委任状中,都会写明某某某是某某部司令员,或任命某某某为某某部司令员。
中国军队中,对兵种、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警备区、卫戍区、海军舰队、军区空军、集团军,以及各陆海空军基地的最高军事指挥员,一般都称作司令员。
现在,武警总队的总队长也已改称司令员了;而国外的军队,却没有司令员的称谓,最高军事长官一般都叫司令。
但显然,中国军队的司令员,其级别是不等的,不要以为司令员,就是军队中最高的军队指挥官,即便同为司令员,其级别和军衔,都是不对等的。
其中,兵种司令员,譬如陆军司令员(中国军队中曾经长期缺失,本次军改以后,才有了陆军司令员)、海军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等,一般都是大军区级别,基准军衔是上将;当然,也有资深的中将担任兵种司令员,但通常时间不会很长,就会擢升上将军衔。
大军区司令员,其基准军衔就是上将,中国军队经军改以后,由7大军区调整为5大战区,战区的司令员,都是妥妥的上将军衔,个别资深的中将战区司令员,也会很快晋升为上将军衔。
省军区司令员和各陆海空军基地司令员,其基准军衔为少将,相当于集团军军长级别;而军分区、警备区司令员就是大校军衔,相当于野战军师长级别。
海军舰队、卫戍区、军区空军、集团军司令员,基准军衔为少将,当然,个别海军舰队司令员为中将军衔,也有资深的军区空军司令员晋升中将军衔,目前为止,还未曾出现集团军有中将军长的。
综上,司令和司令员,在中国军队,事实上就是一回事,司令,这个叫法,其实就是司令员的简称,两种不同的叫法指的是相同的职务。
如果非得有所区别,那么司令员是比较规范的称呼,在正式的文件和著作中,一定要使用司令员的称呼,不能简称为司令,而司令,只是比较口语化的叫法,显然并不规范。
国平军史
当然有区别。司令员是级别,总共有两个,一个正司令,一个副司令。司令是职位,一般就是指正司令,副司令就得前面再加个副字。
其次,职权不同。司令员一般是用在行政机构上的,比如军区要设司令员,但是军区的司令员往往有好几个,因为军区很多,比如美国有八个军区,每个军区有两个司令员,那么总共就有十六个司令员了。而任职司令的话,除了军区的正负司令外,还有可能是野战军司令,比如在朝战的时候,接替麦克阿瑟的李奇微就没有在军区里任职,但是他仍然是被称为美军司令。
第三,司令员是正编编制内的人员,一直都是司令员。司令则很可能是临时工。部队打仗是需要司令的,但是打仗的规模不同,有可能打一场局部战争就几千人,打一场大战几十万人;建制也不同,不一定有整个师整个旅参战,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个团一个营这样集结起来组成混成部队。这时候的司令也是临时指派的,有可能是少将军长,也可能大校师长等等,他们也就战时司令,打完仗就被撤了。
优己
司令和司令员不是一回事。在民国,司令这个职务可大可小,团长、旅长、师长等军制是有正规编制的,需要上级的任命。而“司令”一职则可以自己给自己任命,特别是一些土匪,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司令更是多如牛毛。只要有枪有人,都能叫司令。国民党军前期在师长或军长之上的职务不是司令而是总指挥,集团军出现之后,一般称为“总司令”,如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二战时期,日军的师团之上为军、方面军、总军,军和方面军的长官为“司令官”,总军的指挥官为总司令。
司令员则是我国各军、兵种流传下来的一种特殊称呼,指某部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官。红军时期,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刘伯承组织翻译带回的苏军各种条令。由于刘伯承出身于旧军队,旧军队中等级森严,对后勤人员比较歧视,而人民军队是一支新型的军队,为了体现官兵一致,在司令后面加一个“员”字,这样就倍感亲切,体现了革命军队人人平等,都是革命军队的普通一“员”,只是分工不同而已。除此之外,还将旧军队中的“护兵”、“勤务兵”“伙夫”分别改称为“警卫员”、“公务员”、“炊事员”,这些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军魂
司令员和司令在职能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司令员就是司令,唯一不同的是,“司令员”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叫法,那么为什么全世界单单就我国把“司令”叫成“司令员”呢?这其中又有什么缘故呢?
时间回到1927年,那一年汪精卫和蒋介石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被迫发动了南昌起义,组建属于自己的人民军队,当时刘伯承元帅任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到了年底,刘伯承元帅被组织安排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在那里刘伯承接触并学习了更为先进的军队管理标准。
1930年,刘伯承学成回国后开始协助周恩来处理军委日常工作,后来蒋介石对苏区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围剿,也是在这期间,刘伯承把苏联学到的军队条例加以修缮并实行到红军队伍中,“司令员”也由此而来。
在苏联,一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被称为“司令”,但是刘伯承元帅认为,“司令”这个称呼有等级划分的意思,就像“皇帝”一样,无形当中拉开了军队首长和普通士兵的距离,如此就严重违背了“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的宗旨,这样又何谈“为人民服务”?
所以刘伯承思考之下决定把“司令”改为“司令员”,不仅如此,他还把“伙夫”改为“炊事员”,“护卫兵”改为“警卫员”,还有通讯员,司号员等等,这样在部队中,大家都是军队中的一员,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职责的不同,这种称呼也完全表明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的部队”的原则。
从此“司令员”就成了红军以及后来解放军内部的常用称呼,这种叫法作为中国独有的特色一直被保留了下来,直到现在,部队内部之间的称呼依旧是“司令员”,只不过在媒体以及一些国际正式场合上还是要以“司令”来介绍。
可以说“司令员”这一细节的改变也反应出了为何解放军最终能打败国民党反动派,一个不尊重士兵不尊重百姓的军队是永远得不了天下的。
咸鱼闲聊
“司令员”这个职务名称,就是比“司令”多了一个字而已,两者之间从职责上讲没有本质区别,但司令员是我军的专属称谓,在其他国家不会把司令称作司令员。
我军在创建之初,就提倡官兵一致。上世纪三十年代,刘伯承元帅从苏联归来,为进一步完善红军建设,组织左权等人一起翻译从苏联带回来的各种条例,其中涉及红军内部的称呼。司令,在苏军中是最高长官,这个词语被翻译出来,而刘帅痛恨军队内部等级森严和对勤务人员的歧视,所以在这些称呼后面加了一个“员”字,还将旧军队里的伙夫、号兵等改称为炊事员、司号员等,这样从名称上就鲜明体现从炊事员到司令员一律平等,都是革命军队中的一员,只是分工不同,这也是我军一大特色。
玩过军棋的朋友都知道,师长上面是军长,军长上面就是司令,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司令是最大的。其实司令这一职位可大可小,现在亦如此。司令,泛指军中某一单位、某一地域的长官,这一单位或地区可大可小,如警备区司令员、卫戍区司令员和军区司令员、战区司令员在等级上就是天壤之别。
民国时期,一些杂牌武装纷纷自称司令,老蒋败退孤岛时,更是撒下了大量“委任状”,一时间各地占山为王的土匪头目在特务的支持下都摇身变成了“司令”。所以,当时的国军上将、司令多如牛毛,这些土匪武装后来都被解放军一一剿灭。
兵说
司令和司令员从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说白了“司令”实际上就是“司令员”,两个不同的名称所说的都是一回事。
如果非要说“司令员”和司令有什么区别的话,“司令”和“司令员”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我国各军、兵种流传下来的口语之称,而司令员是一种正式的称谓,是一种规范的叫法。特别是在正式的场合和行文以及著书中不应该使用“司令”,要以“司令员”为规范的称呼。不过在国外大多只称呼“司令”而不是“司令员”。
“司令员”这个称呼的由来,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因为我国军队的很多军衔制度和部队的制度都是从苏联那演变而来的,当时很多开国元帅和部队将领去苏联军事学校进行深造,其中就包括刘伯承元帅。后来这些开国元帅及将领学成回国后,也把苏联的很多军事条例带回了国,加以修缮后,就变成了现在我国军队一直在沿用的军衔和部队制度。
一开始,红军中的最高指挥苏联称之为“司令”,但是刘伯承元帅认为这个军衔有等级之分,不符合我军的“为人民服务”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他认为司令也是部队中普通一员,没什么特殊的,更不能有所谓的官僚主义,于是把司令改成了司令员,同时还把伙夫改为‘炊事员’,护兵改成了“警卫员”,方能体现人民军队的本质。
所以说,“司令”和“司令员”没什么区别,属于同一职位,区别就在于规范和不规范。
四十五度军报
按照汉语词典解释,“司”是掌管、操作的意思,“司令”就是掌管命令的人,引申为指挥官。司令员和司令是不同国家、不同部队对指挥官的称呼,其本质和职权是一样的,只不过司令员是我军特有的一个名称,而国民党和国外部队则称司令官、总司令、司令长官或者司令。
刘伯承(中野司令员,左三)、陈毅(华野司令员,左四)等人合影
据说司令员一词来自刘伯承同志的建议,1930年代他从苏联回国后, 与党内、军内其他同志一起制定、翻译部队条例,建议将司令一职改称司令员。刘伯承这个建议的目的是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分,红军中的军官是指挥员,战士则是战斗员,所以将司令改为司令员。
中原野战军刘伯承司令员(右)与邓小平政委
抗战期间,刘伯承又建议将八路军内部的伙夫、马夫、卫兵、号兵、卫生兵、勤务兵等称呼改为炊事员、饲养员、警卫员、司号员、卫生员和公务员,以体现官兵一致、官兵平等的思想。后来,这几大员与司令员、指战员等流行全军,成为我军的正式称呼,并一直沿用至今。
朱德总司令
今天在军队和武警编制内被称为司令员的岗位很多,大体上有战区司令员,各军兵种司令员,武警总部和各总队司令员,地方军区、军分区、警备区司令员,海军、空军、火箭军各基地司令员,海军三大舰队司令员,驻港、驻澳部队司令员等等,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新疆建设兵团司令员。
民国年间那些事
我们在看抗战类的电视剧和电影中,“司令”和“司令员”的称谓多有出现,而拥有这些称谓的人都是十分厉害的领导级人物,那么司令和司令员哪个职位更高呢?一字之差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司令员”是中国自红军以来各军、兵种流传下来的一种特有的称谓,非常有特色,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这种称呼,而其它国家一般都称呼司令。
说白了司令员就是司令,叫法不同但职务是一样的,都是指某部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有没有感到司令员的叫法更亲切呢?如果非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司令员是规范的称呼而司令是一种习惯叫法,是口语,不规范。特别是在行文或著书时不允许使用“司令”二字。
在中国,军、兵种、武警总部、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卫戍区、警备区、海军舰队、军区空军和各基地的军事主官才可称作司令员。司令员的职位基本上都是在师级以上,只要是有司令员称谓的,军衔至少是上校级别。在军级单位里,军长就是司令员,而在师级单位里,师长也可以被称为是司令员。这些司令员都为军队的建设为祖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例如湖南的彭德怀,中国的开国元勋,他是中国第一野战军的司令员,名字响彻中外,解放中国的百团大战就是他领导的。
中国元帅陈毅,第三野战军的总司令。他在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济南战役等战役中战功显著,等等战神级的司令员不胜枚举。
司令员这一称呼的来历很有趣呢,30年代初,刘伯承就从事翻译工作,在反围剿作战和长征行动中,他一直珍藏着长达300余页的《苏联红军司令部野外勤务教令》,并于1933年至1935年8、9月间,全部翻译完,供红军部队使用。
他从苏联回国后,组织左权、叶剑英等人一起翻译带回的各种条令,改造中国红军旧军队军语的称呼,因为他在旧军队中多年,一向痛恨等级森严和对勤务人员的歧视,他对各种各样的人都规定使用新称呼。于是,他确定红军中的“司令”后面要加一个“员”,把军官改叫指挥员,士兵改叫战斗员,“勤务兵”改称“警卫员”、传令兵改叫通信员,伙夫改叫炊事员,马夫改叫饲养员,挑夫改叫运输员……这些称呼直到今天仍然在沿用。体现了革命军队人人平等,只有分工不同,大家都是革命军队的普通一“员”。
小姐姐讲史
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大家好,我是东方贝雷,欢迎关注。
司令员和司令都是指的某部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分别在国内、国外使用。
在国外,某部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就是叫司令。比如驻守在日本横须贺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中将指挥官菲利普・索耶(Phillip G. Sawyer),就是叫做第七舰队司令。
- 在国内,司令员一词源于30年代,当时我们国家部队指挥官的称谓设置的五花八门,我们翻译苏联军队称呼时,刘伯承要求把司令后面加员,以便与警卫员、炊事员等一致起来,意思是大家都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只不过是革命分工不同,体现了官兵一致和官兵平等。
- 在现在,司令员往往指的是师级以上军事单位的军事主官。比如,省军区、军分区(警备区)等军事主官就是叫做司令员;军兵种和战区军事主官也叫做司令员,我国目前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南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等五大战区的军事主官,以及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四大军种的军事主官,都叫做司令员。在正式的文件中称谓司令员,口语中往往也可以称为司令。
我国军队是人民军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东方贝雷
1918年列宁同志搞十月革命的时候,蒋介石正任“建国粤军第二支队司令”,率部驻于闽西,整天被粤系军官们排挤的焦头烂额,这不过是个加强团级的战斗队,未来的国民革命军“特级上将”还挂着上校肩章。补充个知识点,蒋介石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时,同时还获得一个重要兼职: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总司令则是他的盟兄粤军元老许崇智。
(蒋介石拿着手机?)
老许才是货真价实的“司令级”重要将领,是陈炯明翻脸后孙中山的坚定支持者,掌握着数万粤系本土军队,蒋介石不逼走这位大哥,就不能攫取广州革命政府的军队实权,因为那会的黄埔学生军无论兵力还是实力都还有限,粤军才是主力。
所以首先,对“司令”这一称谓的具体含义要有深刻的理解,司令的字面解释只是“司掌军令”,泛指军中某一地区或某一方向上的“部队长”,其军衔和级别根据需要可大可小,未必就是多大的首长,也未必就是“军长”的上级。比如军分区司令、警备区司令、军事基地司令等等,他们与大兵团司令的职权差距很大,由校级军官担任是很普遍的事情。
(粤军总司令许崇智)
现如今的地级市军分区司令和警备区司令基本是大校军衔,按习惯说法就是“正师级”,个别小型军事基地或后勤基地的“司令”则是上校有之,中校也有之,完全看部队规模和编制级别。只有各大战区(军区)司令或总部的兵种司令,才是真正的高级将领。
尤其是民国时期,由于大批地方武装、杂牌军老大和土匪草寇通通自封“司令”,渐有“将军多如狗,司令满地走”的趋势,所以司令这个职务一度臭了大街。因此在30年代后期,民国军队但凡真正军级单位以上的野战部队军事主官,大多称为绥署主任、某路军总指挥、军团总指挥等等,相反,各地区的守备部队倒多使用“司令”这一称谓,比如淞沪警备司令钱大均、常德警备司令唐生明、宪兵司令谷正伦等等。
《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直到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军事委员会统一整编野战部队,出现了集团军的编制,主官称谓才调整为“总司令”,下面确实是有军级单位了。所以司令不一定值钱,“总司令””才是到了一定级别的人物,比如集团军总司令、“剿总”总司令、兵团总司令等等,薛岳就是抗战初期掌握野战重兵集团的第一兵团总司令、王耀武是第24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方面军总司令。
这一点连日本人也受了传染,通常在“方面军”以下称为司令或司令官,只有“总军”级别的头目才可以称为总司令,注意关东军在1942年10月前就只能有司令官,这以后才称为总司令。以冈村宁次为例,1937年是关东军第2师团长、1938年是第11军司令、1941年是华北方面军司令,直到1944年底升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因为这是“总军”级建制了。
(红军时期的刘伯承)
“司令”这一称谓是全球通用的,比如纳粹德军的装甲集群司令、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总司令等,这都是高级指挥官,而二战经典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犹太人集中营的司令哥特不过是个党卫军上尉,充分说明了“司令”这一职务的级别弹性。
“司令员”这一称谓是我军和前苏军专用,如果经常观看苏德战争的影视,你会发现其实苏军内部也是称为“司令员”的,比如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同志”、第62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同志”等,所以这不是我军专利,而是留学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刘伯承元帅之“舶来品”。在他从苏联回国到达江西苏区后,曾一度出任红军总参谋长,着手对工农红军的条例条令进行了正规化建设,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称谓上的官兵平等,效仿了苏军的职务称呼习惯。
(崔可夫司令员)
于是司令被称为“司令员”、号手被称为“司号员”、各级军事主官被称为“指挥员”、卫兵称为“警卫员”,伙夫也成为了“炊事员”等等,这一传统被人民军队沿用至今。不过好像如今的俄罗斯军队已经不再如此称谓了,不妨可以说,在现阶段确实是我军独有,但具体含义和职能与前述的“司令”完全没有区别。硬要有个细微区分的话,司令后面加个“官”没有岐意,显然司令员就加不得了。
刘帅在长征中首次有了“司令员”的职务,即在云贵转战期间出任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又担任过救援西路军的“援西军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期间的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和整编后的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